第18章 辨別
所謂多疑者,就是對作品的任何形態都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不偏信,不盲從。古代詩文流傳至今,多者上千年,少者百多年,其間印刷不行,傳抄者眾,所抄者不一,難免會有所訛謬,於是版本不一、作者存疑等諸多問題時可見之。廖可斌先生所說的文本就是指這一方面的問題。要想深刻把握作品的文獻形態和語言形態,就必須多疑,只有這樣才能促使我們多去分析考證。如就其版本而言,初學時我們應選擇其通行善本,如經,最好選擇《十三經註疏》;就其出版時間而言,我們應選擇其尚存的最早的完整版本,如《十三經註疏》,有宋本的最好選擇宋本。但是若想深層次地理解,也不能盲從某一版本,還須綜合比較各版本,如閱讀四書,我們可以綜合比較閱讀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和《十三經註疏》中的相關篇目。貫穿其中的就是我們多疑的治學態度,只有始終秉持著這一觀念,我們才不至於為文本所束縛。
所謂多思者,就是對「文章」「文學」「文化」多「感受」多「想像」。孔子曾說:「學而不思則罔。」其可謂真理也。對「文章」的思考,即思考其寫作技巧。思考是為了化為己用。思考寫作技巧,可不是單一思考,要多角度多作品思考,從而找到其不變的東西,化為己用,然後繼續思考其他東西。思考的最終還是思考。對「文學」的思考,即思考其思想與情感,這是深層次的思考,也是我們欣賞作品過程中避不開的思考。思想與情感是一個作品的靈魂,我們如果不能把其參透,其他任何都是白搭。對「文化」的思考,即思考作品包含的內在的文化內涵。我們不能單就作品論作品,任何作家都不能脫離時代而存在,而其作品同樣不能脫離時代而存在。所以我們要思考其背景,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思考,這對于欣賞作品有一種指向性的作用。這些思考,無論怎麼思考,都還是思考作品,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思考思考。作家不能脫離時代而存在,同理,讀者也不能脫離時代而存在。讀者欣賞作品的同時,往往帶有本時代的價值評判標準,這無疑會給讀者帶來一定的局限,所以我們要思考思考,這樣才能突破這種局限,進入一片新天地。思考作品,可以讓我們讀懂它;思考思考,我們可以讀懂自己。無論哪一種思考,我們都要避免過分思考,這種度很難把握,我們可以通過廣泛參照名家對作品的思考來解決,當然,這種解決只是一部分的,最主要的還是我們自己心中要有一桿秤。
疑和思是分不開的,疑中要有思,思中要有疑,疑所疑,思所疑;疑所思,思所思。我們如果深深把握住了這兩點,欣賞古代詩文也就輕而易舉了。
簡單概括為一點,那就是我們要突破一切局限,然後融合匯通。
第一,我們的思想不應該固化。這是突破的基礎。只有一個自由的思想,才有無限的可能。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盡信書,二是不盡信師。孟子說過:「盡信書,不如無書。」誠其然也。書中的東西帶有一定的時代性、民族性、個性。如我們在讀經書時,三從四德等一些落後的封建思想表現了其時代性,我們要拋棄這些東西,不能為其束縛;如我們在讀西方的書時,神權至上等一些思想深深體現了其民族的特點,我們也不可相信;如我們在讀某一人的專著時,對於其個人觀點我們也不能完全苟同……我們要打破書中對我們的一切束縛,這樣才能學得精髓。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即使是老師,也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所以我們不能迷信老師。亞里士多德曾經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種精神值得每一個人學習。只有不盲從,方能超越。
第二,我們要打破學科界限。《易》曰:「天下同歸而殊途,一致而百慮。」我們不能單就文學論文學,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如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這就涉及到了歷史學;不同的社會形態對文學也有很大的影響,這就涉及到了社會學;不同地域間的文學也有很大的差異,中國南方的文學與北方的文學,這就涉及到了地理學;經濟的發展對文學有無與倫比的促進作用,如西方近代的工業革命引發了啟蒙運動,所以還得考慮經濟學;軍事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如唐朝和宋朝的軍事實力,造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學風格——唐代的文學是豪放的,自信的,帶有傲骨的;宋代文學多閒適,生活氣息較重,所以我們還得考慮軍事……我們只須記得,任何東西都不是獨立的,這個東西周圍的任何東西都會對其造成影響,或多或少,或大或小。這個打破學科界限也是對作家而言的。如王摩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可以通過其畫了解其詩歌;如蘇軾的詩、詞、文等,我們可以互相印證研究。一個作家的各種文體,涉獵的各種東西我們都不應該分開研究,作家是一個整體的人,其文學必應是一個整體的。
文學是自由的,欣賞文學作品的我們同樣應該是自由的。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