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樂
宋朝也有志怪小說以及傳奇,不過「宋一代文人之為志怪,既平實而乏文彩,其傳奇,又多托往事而避近聞,擬古且遠不逮,更無獨創之可言矣。」真正的傳奇隨著唐朝的滅亡而斷絕了。宋人對前代小說最大的貢獻就是把漢代到五代的小說編集成了一本書——《太平廣記》,但是現在已經亡佚了。
宋代主要是「說話」。他們為之編了一種書,叫話本,「說話之事,雖在說話人各運匠心,隨時生發,而仍有底本以作憑依,是為話本。」「說話」分為四科,但真正與後世小說有關係的也就兩科——「小說」和「講史」。「講史」的體例,「大概是從開天闢地講起,一直到了要講的朝代」。「小說」的體例,大多是「先以閒話或他事,後乃綴合,以入正文」,即一般包括:得勝頭回和正文。「得勝頭回」中的「頭回」相當於「前回」,冠以「得勝」是因為「聽說話者多軍民」,以討個吉利,所以「得勝」其實是個吉利語。「得勝頭回」包括詩詞和故事,有的是沒有故事的,故事「或取相類,或取不同,而多為時事」,「不同」指的是反例,「相類」指的是與正文主題相似的故事。這種故事又稱「提破」、「捏合」。後來,「小說」與「講史」不再嚴加分明,都合稱為「小說」。
宋元代小說又有另外一種與「話本」稍有不同的體裁,其首尾都有詩,中間夾有一些俚句,「近講史而非口談,似小說而無捏合」,如《大宋宣和遺事》,後人稱之為「擬話本」。
宋朝的「說話」對後世影響極大,後來的小說,許多是本於宋朝的話本的。
小說發展到了明代,才開始興盛。
明一代,有神魔小說、人情小說、擬宋市人小說。
「神魔小說」,「神魔」指的是「義利邪正善惡是非真妄諸端,皆混而又析之,統於二元」,這是三教之爭的結果。明初的《平妖傳》開神魔小說之先河。後又有《四遊記》、《封神傳》等,其中《四遊記》由四部小說匯集而成,包括《上洞八仙傳》(又名《八仙出處東遊記傳》)、《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即《南遊記》)、《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即《北遊記》)、《西遊記傳》。
「人情小說」,「取材猶宋市人小說之『銀字兒』,大率為離合悲歡及發跡變態之事,間雜因果報應,而不甚言靈怪,又緣描摹世態,見其炎涼,故或亦謂之『世情書』也。」這和當時的方士也有很大的關係。「人情小說」中的代表作品為《金瓶梅》,其與《水滸傳》、《西遊記》並稱為三大奇書。魯迅十分讚賞這本書:「作者之於世情,蓋誠極洞達,凡所形容,或條暢,或曲折,或刻露而盡相,或幽伏而含譏,或一時並寫兩面,使之相形,變幻之情,隨在顯見,同時說部,無以上之。」敘述放縱之事的,又有《玉嬌李》、《續金瓶梅》等。至於再後來的小說,內容轉為才子佳人了,不過名字多襲用《金瓶梅》式,往往摘用書中人物的姓名來當做它的書名,如《玉嬌梨》、《平山冷燕》等。
「擬宋市人小說」,明朝末年,「宋市人小說之流復起,或存舊文,或出新制,頓又廣行世間,但舊名湮昧,不復稱市人小說也」,於是後人稱之為「擬宋市人小說」。其中有名的有「三言二拍」等。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9.🌍com
清一代,有擬唐晉小說、諷刺小說、人情小說、狹邪小說、俠義小說、譴責小說。
「擬唐晉小說」,其中最有名的要數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聊齋志異》「有唐人傳奇之詳,又雜以六朝志怪之簡,既非自敘之文,而盡描寫之致」,魯迅評之說:「《聊齋志異》雖亦如當時同類之書,不外記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寫委曲,敘次井然,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變幻之狀,如在目前;又或易調改弦,別敘畸人異行,出於幻域,頓入人間;偶述瑣聞,亦多簡潔,故讀者耳目,為之一新。」後又有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其完全模仿六朝。後人擬古多學他們。
「諷刺小說」,「寓譏彈於稗史者」,其「大抵設一庸人,極形其陋劣之態,藉以襯托俊士,顯其才華,故往往大不近情,其用才比於「打諢」。若較勝之作,描寫時亦刻深,譏刺之切,或逾鋒刃。」其中的代表為吳敬梓的《儒林外史》,其「秉持公心,指摘時弊,機鋒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感而能諧,婉而多諷」。
「人情小說」,其巔峰為曹雪芹的《紅樓夢》。《紅樓夢》開始叫《石頭記》,「全書所寫,雖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跡,而人情事故,則擺脫舊套,與在先之人情小說甚不同」。關於其敘述來源,有的主張「納蘭成德家事說」,有的主張「清世祖與董鄂妃故事說」,有的主張「康熙王朝政治狀態說」……不過最終定論的是「作者自敘說」。
「狹邪小說」,取「伶人有邪正,狎客亦有雅俗,並陳妍媸,固猶勸懲之意」。最早的狹邪小說是《品花寶鑑》,其「以狹邪中人物事故為全書主幹」。後又有《青樓夢》,以妓女為主題。
「俠義小說」,「大旨在揄揚勇俠,讚美粗豪,然又必不背於忠義」。有《兒女英雄傳》、《三俠五義》等。魯迅認為:「俠義小說之在清,正接宋人話本正脈,固平民文學之歷七百餘年而再興者也。」
「譴責小說」,盛行於光緒庚子年(1900年)之後,這和當時的社會背景是分不開的。當時清政府對內血腥鎮壓農民起義,對外喪權辱國,到了最後徹底賣國。為了「揭發伏藏,顯其弊惡,而於時政,嚴加糾彈,或更擴充,並及風俗」,譴責小說應運而出,盛行一時,但其「雖命意在於匡世,似與諷刺小說同倫,而辭氣浮露,筆無藏鋒,甚且過甚其辭,以合時人嗜好,則其度量技術之相去亦遠矣,故別謂之譴責小說。」代表人物為南亭亭長李寶嘉、我佛山人吳沃堯。其中李寶嘉代表作品為《官場現形記》,吳沃堯代表作品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又有劉鶚的《老殘遊記》、曾樸的《孽海花》等。不過後來有的譴責小說「醜詆私敵,等於謗書;又或有嫚罵之志而無抒寫之才,則遂墮落而為『黑幕小說』」。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