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一口氣看完《乘風破浪》?趙佶:我爹就是為他自己!
第862章 一口氣看完《乘風破浪》?趙佶:我爹就是為他自己!
這讓人禁不住聯想到前面提及的戀父情結。
sto9.co☕️m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頓時,眾人對前面提及的這幾人的父子關係走向有了預感,一時間都沉默下來。
果不其然。
【《乘風破浪》男主在憎恨父親的前提下,穿越回父親年輕年代,和父親稱兄道弟】
【他重新認識父親後,在反派傷害了父親的兄弟,決心做掉反派時,他沒有阻止,反而和父親一起去為兄弟報仇】
【即使他明知父親這一去就要坐牢,母親會在生下他之後,產後抑鬱跳樓自殺】
【但是他為了兄弟義氣,沒有阻止父親,進而阻止母親悲劇發生,他卻義無反顧地加入了父親的行動】
【這一刻,男主徹底認同了父權價值體系,歸順了父權體制】
【他實現了從男孩到「父親」的過渡,他成為了他曾經討厭的父】
評論區:
「可是即使報仇了,兄弟也回不來了,平白把自己搭上。」
「這說白了就是自私,自己老婆還懷著孕,明知道可能會把自己搭上,還偏要去,不就是為了全自己的義氣,就捨棄自己老婆孩子嗎?」
評論區犀利的戳破了掩蓋在兄弟情義下的本質,讓諸天眾人一時間都沉默了下來。
「這份義氣是值得佩服,但確實是太過衝動,太過自私。」
武松灌了一大口酒,沉默了會才出聲點評。
他們行走江湖,兄弟義氣自然也是放在心裡前排的。
這種冒著被逮捕、流亡的可能,也要為兄弟報仇雪恨的心情,他自己就經歷過。
大哥被潘金蓮和西門慶這對姦夫淫婦害死後,他就為了給大哥報仇,殺了那對姦夫淫婦。
最後在被官府緝捕下,上了梁山。
兄弟被害,怎能不報仇?
可問題是,他是一個人,當然可以殺了仇人,來個痛快。
這徐正太自己有妻兒,又沒法保證能帶著妻兒一塊逃,最後害得自己娘子自殺。
然而,徐正太還能說是為兄弟怒髮衝冠,算是全了兄弟情義。
對於那兒子,武松才是真正的一言難盡。
他此舉,無疑是親手害死了自己的娘,他過去為自己娘親抱的不平,豈不都成了笑話?
武松總算是有點理解,天幕開始時說的戀父情結了。
這個詞形容得還真挺貼切。
……
【《流浪地球1》里同樣,劉啟在目睹父親在執行任務時的勇敢、冷靜、大無畏的犧牲之後】
【他理解了父親長時間的缺席缺位,父親為什麼不能陪伴在他身邊】
【他認可了父親所做事情的價值】
【當劉啟長大,成為一個父親的時候,他也會像他父親一樣,為了家國大業拋下家庭】
岳飛長長嘆了口氣,眼神黯然地垂下頭。
若說方才他還能批幾句徐正太父子倆太過衝動和不理智,看到這裡卻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劉培強為了家國大業拋棄了家庭,他們這些遠征在外的人,又何嘗不是呢?
為了保家衛國,常年在外戍守邊疆,讓妻子常年看不到丈夫,兒子常年見不到父親。
而他的兒子長大後,也隨他走上了戰場,他兒子何嘗不是在重走他這條路。
世人稱頌他的大義,稱頌他為英雄,可對於家庭,他無疑是自私,是不盡責的。
「大家與小家,自古以來就難兩全。」
他們也希望可以兩全其美,但是現實往往不盡如人意。
本來兒子能繼承他衣缽,岳飛心中還是高興的,可聽見天幕這番話,他又止不住生出悵惘來。
諸天中許多人都漸漸沉默下來了。
天幕視頻所呈現的問題幾乎是個無解的難題,他們既不想承認,又無法辯駁天幕說的事,還是挺對的。
……
【流浪地球2的時候更是為劉培強的選擇,進一步迭加了多一層正義性】
【他選擇給妻子安樂死,是妻子的要求】
【他選擇離開家庭去執行任務,長時間不回家,是為了給家人爭取進入地下城生活的資格】
「這什麼影視作品就是影視作品,現實里哪有這樣美好的事。」
趙佶看到這裡,已經忍不住了,把宮人遣退後,一個人在宮殿裡罵罵咧咧。
這後世影視作品裡,劉培強還是為了家裡人,才會做這些事。
現實里,他爹就是自己貪生怕死,自私自利,眼瞅著金國要打過來,就趕緊把皇位扔給他。
還美名其曰他有才德,適合繼承皇位。
實際上就是為了他自己,想找個背鍋的,把這個燙手山芋扔給他之後,自己就往南邊逃了。
他接到聖旨的時候,當場就哭暈過去。
誰知道,醒來他就已經是皇帝了,趕鴨子上架都沒有這樣趕法。
天幕視頻里這些人,給自己兒子帶來的傷害好歹還有點正當理由,可他爹的正當理由就是坑兒子!
……
【這些劇情,何嘗不是給男性觀眾編造的一層幻夢】
【有了這層幻夢,就能掃清障礙歸順在父權之下】
【雖然曾經遭受到父親的傷害,但父權制沒有問題】
【雖然父親冷漠、自私、沒有關愛,但也許只是他不會表達,背地裡還是愛我的】
【其實這種情況,是失權者面對當權者的一種普遍現象,男性面前的強權就是父權】
【這種妥協,也可以看作是一層自我保護,因為承擔反抗既有規則與秩序的代價,往往是需要強大魄力的】
【所以大多數人會選擇繼續寄居在現有規則體系里,再為遭受的傷害構建合理的解釋】
諸天中許多人都低下了頭,有種被戳中心裡隱秘處的恥感。
這世上就沒有像天幕里那些影視作品中那樣,的確是有苦衷,不懂表達愛才給兒子造成傷害,實際上很愛兒子的父親嗎?
當然有。
可同樣不乏那些真的冷漠自私,不把兒子當兒子的父親。
然而在綱常倫理下,哪怕是再委屈,再怨憤,卻也不能做什麼,甚至不能表現在人前。
否則,一頂不孝的帽子扣下來,前程就算毀了。
沒見那些考中了功名,當了官的人,被不干人事的父母拖後腿和欺壓時,都沒法做什麼嗎?
甭管誰對誰錯,只要你不孝,那就是你錯了。
連皇帝不孝順,都會被史官記在史書里蛐蛐幾句。
他們無奈,但是又無可奈何。
若說後世只是父權問題,那他們還面臨君權,而如君如父,父權還常常是和君權掛鉤的。
誰能有這個魄力,撕破這個規則?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