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理數學
大雨如瀑,雷聲轟隆,金碧輝煌的行宮褪成黑白二色,宦官和婢女悄悄龜縮在屋內,唯有侍衛依然堅定地站在了原本的位置。
朱棣輕輕吐出一口濁氣,晃動肩膀,試圖緩解一下剛才的壓力。
他懷疑自己的幻聽了。
自己最信任的臣子,也是靖難文臣中功勞最高的道衍,自稱要占據自己孫子的學術成果……
朱棣道:「你又想做什麼?」
道衍看向他:「世子以歷朝歷代天文觀測數據為支撐,證明了萬有引力的存在,同時提出了微積分和力學理論,臣想問,看完這些,陛下還相信『天人感應』嗎?」
天人感應,指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
古人認為天能影響人事、預示災祥,人的行為也能感應上天。
天人感應之說,現存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儒家六經中的《尚書·洪範》。
《洪範》曰:「曰肅、時雨若;曰乂,時暘若;曰晰,時燠若;曰謀,時寒若;曰聖,時風若。曰咎徵:曰狂,恆雨若;曰僭,恆暘若;曰豫,恆燠若;曰急,恆寒若;曰蒙,恆風若。」
意思是說君主施政態度能影響天氣的變化。
孔子作《春秋》,認為災異是國君失德而引發的。
孔子曾說:「邦大旱,毋乃失諸刑與德乎?」,又勸國君「正刑與德,以事上天」。
到了漢代的董仲舒,則又將這個學說強化。
他認為人的道德行為也可以引起氣的變化而相互感應,說「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氣正,則天地之化精而萬物之美起;世亂而民乖,志癖而氣逆,則天地之化傷,氣生災害起」。
董仲舒把「天」塑造成至上神,以「天人感應」說來限制無限的君權,同時也給君父的尊位及其統治找到了理論根據。
對於「天人感應」這個學說,朱棣的內心很複雜。
如果真要形容他的想法,大概是————想要信。
不過在看完了朱瞻壑的「萬有引力定律」之後,朱棣也很難再相信天人感應了。
「我不信,但是朕必須信。」朱棣橫了他一眼。
道衍眼角勾起,淡淡道:「這就是臣要送給陛下的大禮。」
朱棣疑惑地看向他,等待道衍的解釋。
到了這一步,道衍也沒有賣關子,直接說道:「陛下可知儒家所有的學說,都繞不開一卷經。」
朱棣眉頭一皺,立刻想到道衍說的是什麼。
「易經。」
道衍微微頷首。
《周易》是群經之首,是一部淵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學著作,中國哲學的源頭活水,把它看作一本迷信書是片面的。
《易》源於河圖洛書,上古有三本《易》:連山、歸藏、周易。
前兩本失傳,於是易經等同於《周易》。
「易」有三種含義,一是變化,即世間萬事萬物的無窮變化;二是「簡易」,即以簡單詮釋複雜、「以六爻窮變化」;三是「不變」,即永恆不變。
道衍解釋道:「為了解釋《易經》,儒家產生了許多思想流派。」
「其中影響最深的有兩個學派。」
「象學派和數學派。」
在《易經》中「象」指卦象、爻象,即卦爻所象之事物及其時位關係;「數」指陰陽數、爻數,是占筮求卦的基礎。
「象學派主張象在數先,象為第一位,數為第二位,由象生數,即卦爻象生成奇偶數。」
「數學派主張數在象先、數為第一位,象為第二位,由數生象,即奇偶數、河洛數生成卦爻象。」
道衍旋即說起了儒學對於《易經》的諸多研究。
周敦頤、朱震、來知德、方孔炤、方以智、劉牧、邵雍、張行成、蔡沈……
一個又一個大儒的名字出現在了道衍的口中。
越是聽到這些名字,朱棣就越是理解,為何《易經》為群經之首。
聽到最後,朱棣好奇地問道:「數學派是與理學派、氣學派、心學派、功利學派並列,為何到了現在,卻完全消失了。」
道衍接話道:「朱熹提出了『天理』,而邵雍將數與理相結合,並通過理將數提升為『天理』一般的存在。」
「在數與理的關係上,認為數出於理、數可窮理,理與數是合一不分的,並提出『理數』一詞。」
「理數指理具有數的規定性,亦即天地萬物生成變化的次序、法則。」
「這個『理』實即條理、物理,亦即表述事物變化規律性的『數』,『數』指事物的次序、度量。」
「理和數即宇宙萬物的本原。」
「數是『天地之所以肇者』、『人物之所以生者』、『萬事之所以得失者』。」
說到這裡,道衍忽然話鋒一轉。
「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問題,數學和物理沒有直接聯繫。」
「數字的演算和事物的規律,缺少了一座天梯,沒有這座天梯,數學派的『理數』沒有任何實際的意義,甚至無法如『天理』為天子提供統治的合法性。」
道衍舉起一卷宣紙。
「現在這個天梯被漢世子隨手架了起來。」
朱棣忍不住問:「是什麼?」
道衍回答:「微積分,這是(昊天)上帝的語言。」
這句話伴隨著一陣長長的呼氣而出,可見憋忍了許久。
朱棣的下巴猛然一繃,雙眉迅速聚斂到了額心:「你想做什麼?」
道衍下拜:「請陛下允許臣還俗,為天下儒生講述『理數』之學。」
看見此時的道衍,朱棣忽然覺得燈火一陣搖曳,似是回到了很久以前,那時的道衍還很年輕,有著雄心壯志,會邪魅一笑,對著自己說「要送殿下一頂白帽子」。
七年了。
朱棣已經七年沒有見過道衍的這幅樣子。
自從洪武三十五年他繼承大統之後,道衍就一副看穿紅塵的樣子,曾經的野心志向都已經隨風消逝。
朱棣雙眼炯炯有神,似是兩門火銃的口子。
「你想要瀆聖!」
在屠了建文帝這條真龍之後,道衍竟然想要褻瀆聖人之道。
道衍道:「佛告迦葉:
我般湼槃七百歲後,是魔波旬漸當壞亂我之正法。
譬如獵師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復如是,作比丘像比丘尼像優婆塞優婆夷像,亦復化作須陀洹身,乃至化作阿羅漢身及佛色身。
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無漏身,壞我正法。」
「臣也想穿一穿儒生的衣服,壞了那聖人的禮法。」
朱棣猛地起身,聲音有些發顫。
「朕不許!」
道衍毫不退讓:「陛下若是推行數學派,江南經學難以一家獨大,這科舉的進士選拔才算是入了殿下的手裡,一加一隻會等於二,不會等於三!」
「你不聽朕的命令了嗎?」朱棣死咬著「朕」字,發出了恐怖的氣勢。
道衍只是問道:「陛下,可許我還俗?如漢武帝『廢黜百家,獨尊儒術』一般,立一家之言傳萬世,成就自己的文治?」
朱棣道:「瞻壑這套理論一旦傳播開來,會招致人心動盪,使得社稷不穩!」
道衍再次問道:「陛下,可許我還俗?『理數』取代『天理』,『天數有常』取代『天人感應』,陛下萬歲之後去了九泉之下,也可無悔矣!」
朱棣又道:「理數取代天理又有什麼意義,況且這個學說是瞻壑發現的,你要鳩占鵲巢,用這個理論去證明聖人的謬誤,你難道不覺得羞愧嗎?」
道衍雙眼鼓鼓,似是豁了出去:「陛下!可許我還俗?他日陛下可以此為由奪我名聲富貴,臣也心甘情願!」
朱棣垂首良久,方才緩緩抬起頭來,眼中滿含熱淚:「咱對不起瞻壑啊!」
「朕准了。」
這句話似是抽乾了一個爺爺所有的力氣,帝王不彎的脊柱卻支撐他說出這話。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