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苟在明末當宗室> 第684章 任用「小人」

第684章 任用「小人」

  第684章 任用「小人」

  京師,皇城,乾清宮。

  這邊是大明皇帝的居所,崇禎皇帝自登基以來就住在乾清宮,眼下這位名義上的大明皇帝依舊住在這裡。

  只不過相比以前忙忙碌碌,每天睡不到兩三個時辰的崇禎皇帝而言,如今的他不僅已丟失了作為皇帝的權柄,更沒了往日的忙碌。

  自被手下下太監抓住後,崇禎皇帝沒能一把火燒掉整個皇宮,就連求死也沒能做到。為保住自己的性命和榮華富貴,杜勛和他的幾個乾兒子臨時反水,直接就抓到了崇禎皇帝,而且還特意把他的嘴堵住,整個人更是五花大綁,避免崇禎皇帝找死連累了自己。

  等到王晉武等到達,杜勛第一時間把崇禎皇帝給獻上,並且化身為帶路黨帶著王晉武的人大索皇宮,把躲藏起來的後宮嬪妃、宮女、太監一個個全找了出來。

  賣主求榮,杜勛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但就算是如此他這一把也是賭對了。

  朱慎錐入宮後得知此事,特意讓人把杜勛帶來,非但沒有懲罰他,反而對他的作為很是滿意,而且在之後重建司禮監的時候,朱慎錐還讓杜勛當了秉筆太監,讓他一躍成為了宮中太監中最有權勢的幾人之一。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

  在朱慎錐看來,杜勛固然是小人,可同樣也有大功,如果不是他抓到崇禎皇帝,阻止崇禎皇帝放火自焚和皇宮同歸於盡的話,那麼麻煩可就大了。

  拿下京師,朱慎錐打的是清君側、靖國難的旗號,崇禎皇帝能夠活捉最好是活捉,一旦發生意外死了,對朱慎錐並非是什麼好事。

  畢竟朱慎錐不是朱棣,他雖然是宗室,可他這個宗室和皇室的關係已經很遠了。常言說的好,君子之澤五世而斬,朱慎錐雖是晉王后裔,而晉王是朱元璋的嫡子,其地僅次於當初太子朱標和秦王之後,宗室中排名第三。

  可畢竟這都是兩百多年前的事了,晉王至今已傳了好幾代,朱慎錐的祖上交城王的爵位也早就沒了,他一個在冊的普通宗室根本沒有朱棣當年的影響力和號召力,朱棣當年能做到的事,換成朱慎錐根本就不可能,比如說皇帝的生死對朱棣而言不算大事,朱棣能以先皇「長子」的身份號令天下,但對朱慎錐來說卻不一樣,崇禎皇帝活著掌控在手中,朱慎錐就能挾天子以令諸侯。一旦崇禎皇帝死了,那麼大明必然大亂,尤其是南京那邊十有八九會另立天子,從而和北方抗衡。

  在沒有徹底掌控住大明的前提下,朱慎錐是絕對不能讓崇禎皇帝死的,更不可能讓他受到半分損傷。一個活著的皇帝遠比死掉的皇帝更有用,而且初入京師,朱慎錐手上除去王晉武、王海、李佑、周安民、張錫鈞等寥寥可用之人外,也沒什麼人能用。

  與其用大明的那些官員,還要防備這些官員和自己有異心,朱慎錐還不如用類似杜勛的這些小人呢。畢竟這些小人出賣了以前的主子,眼下除了投靠朱慎錐外別無他選,用起來也更為放心,何樂不為呢?


  受封交城王,進位監國後,朱慎錐也沒有大刀闊斧地馬上改變大明的政治格局,更沒有急急忙忙地做什麼改革,他除了重組司禮監、內閣、錦衣衛,整編京營,安撫地方,平穩政局等事外,就是著手處置這一次皇太極出兵攻打大明的戰爭準備。

  至於其他的,朱慎錐沒有多做什麼,他當然知道大明的問題重重,早就到處都是問題了,可早就重病的大明在現在這個情況下一旦下重藥猛藥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

  如果朝堂亂了,中央就亂了,中央亂了地方也亂了,地方亂了那麼整個天下都亂了。

  如在沒有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朱慎錐或許會用強硬手段嘗試用這個方式來解決,甚至快刀斬亂麻來處置所有問題,可眼下外有強敵,內有高迎祥等流寇叛亂,各地天災人禍嚴重,大明財政到了崩潰邊緣,這時候再這樣做的話就不是好的選擇。

  朱慎錐現在需要的穩定,只有穩定下來才能騰出手一個個解決問題。所以他除了處置了幾個頑固不化的強硬反對派外,對於朝堂包括地方並沒做其他調整,甚至還用緩和的手段安撫了這些官員們,只要他們不反對自己監國,依舊遵從中央的號令,那麼在短時間內朱慎錐是不會動他們的。

  反正就是一句話,穩定壓倒一切。正是朱慎錐的這個舉動,很快就讓京師乃至整個大明從短暫的混亂中恢復了秩序,中央包括地方表面上都回到了以往的樣子,大明這個帝國也再一次按照之前的慣性運作起來。

  但朱慎錐心裡清楚,這一切只是表象而已,就算那些名義上已經承認自己是監國的官員們,他們真正的想法是什麼誰都無法知曉。別說地方了,僅僅是京師中,暗中反對自己的人也有許多,這些人有的把想法藏在心裡,有的暗中串聯,有的耐心等待時機,一旦情況有變,他們這些人肯定是第一個跳出來的。

  利用溫體仁繼續當這個首輔,朱慎錐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不得不承認崇禎皇帝吃一塹長一智,在最初任用大量的東林黨成員後也發現了嚴重問題,之後在頻繁調整內閣的同時,崇禎皇帝也在不斷削弱東林黨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尤其是內閣中的權利。

  當初崇禎皇帝選中了溫體仁,正是看中溫體仁是一個「孤臣」,溫體仁哪一黨哪一派都不是,從而把他塞進了內閣,從普通的閣臣一步步先成為次輔,隨後又當了首輔。

  可惜的是崇禎皇帝雖然選對了人,可問題他根本不會用人。別說是溫體仁了,哪怕就是張居正復生,在崇禎皇帝手下幹活也一樣沒用。一個多疑、剛愎自用又善於甩鍋沒有半點擔當的皇帝,再有能力的人給他也發揮不出作用,溫體仁能在崇禎皇帝手下幹了這麼久已經是很難得了。

  朱慎錐控制了京師後,第一時間就召見了溫體仁,給了這個傢伙吃了顆定心丸,並且告訴對方由他繼續擔任首輔,主政內閣。


  溫體仁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當然明白當初崇禎皇帝挑選他當首輔的用意。可惜他在崇禎皇帝手下並沒能發揮出作用來,除了為保住權利搞了幾次手段,逼迫之前的首輔周延儒下台取而代之外,溫體仁也沒能做出一些出色的事來,更不用說改變現狀了。

  但在朱慎錐的手下就不一樣了,朱慎錐在和他談話的時候明確告訴溫體仁他的要求,朱慎錐對溫體仁說,他只需要溫體仁在內閣首輔位上和自己保持一致,做好首輔工作,確保政令暢通,此外對六部和地方進行合理的調整,減少之前扯皮的現象發生,而政敵方面暫時可以放一放,就算打擊要有限度,確保大明的穩定,至於其他讓溫體仁自己看著辦就行。

  這種做法是溫體仁在崇禎皇帝手下從未有過的,說句實話崇禎皇帝手下幹活哪怕是內閣首輔也沒多少實際的權利,因為從不信任人,再加上聽不得反對的話,崇禎皇帝無論大小事都會以他自己的意見為主,根本不考慮內閣的建議,從而使得內閣閣臣包括首輔做事束手束腳,而且一旦做錯還會替皇帝承擔責任,弄不好還會掉了腦袋。

  溫體仁的能力自然不如張居正,甚至連高拱、徐階這些前朝首輔也不如,整個大明的內閣中,溫體仁作為首輔的能力只能說是中等,如果相比的話估計也就比嚴嵩略強些罷了。

  但朱慎錐現在要的不是一個能掌控全局,能力極強的首輔,如果溫體仁真的如同張居正這樣有能力的話,或許朱慎錐還不敢用呢。而能力略差,但又很聰明,能夠體會自己的想法和意志,和朝中各黨又無瓜葛,不貪財只貪權,善於權謀的溫體仁在目前而言卻是最恰當不過的人選。

  事實也是如此,在確定溫體仁繼續擔任首輔的之後,溫體仁也立即做出了相應的回報。運作朱慎錐進位交城王再監國,同時建議讓後宮的李康妃進位太后,再以太后懿旨確定朱慎錐監國合法性,這是溫體仁的聰明之處。

  除去這件事外,擔任首輔的溫體仁很快就讓朝廷各部恢復了正常運轉,並以內閣的名通過司禮監在徵求朱慎錐的同意之後,對地方也採取了諸多拉攏手段。

  溫體仁的這些作為,讓朱慎錐在短時間內就穩定了政局,可以說他這份功勞極大,也正是因為如此,在得知皇太極領兵來攻大明的情況下,朱慎錐才能放心調動軍隊讓王晉武領兵北上防禦,不用太過擔憂京師的穩定。

  穿著常服,朱慎錐來到了乾清宮,駐守在乾清宮的是一隊蒙古侍衛,這些蒙古侍衛個個身材高大,弓馬嫻熟,而且他們許多人都不會說漢話,只會蒙古語,更重要的是這些蒙古侍衛是朱慎錐精心挑選出來的,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看守乾清宮和住在乾清宮的崇禎皇帝。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