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動漫同人> 秦時明月之政> 第734章 群臣告老

第734章 群臣告老

  第735章 群臣告老

  嬴政把劇辛送進去先賢廟,除了對方確實是符合這三不朽,也是為了表彰忠義,附帶好處就是讓劇蓉徹徹底底死心塌地了。

  把大秦曾經的敵人也送進去,既是為了展示大秦的廣闊胸襟,也是為了讓天下人心服口服。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為天下主,無此胸襟何以安定社稷,坐此無邊江山?

  還有就是鄒衍鄒奭兩兄弟,最是讓人羨慕不已。有人不禁感嘆,死得早竟也能趕上這般好事!

  嬴政另外也隱晦的透風給告訴呂不韋、中蒼、尉繚、荀子、冉宏、赤松子等人。他們這些尚在人世卻有資格進入先賢廟的人,待他們百年之後,也給他們送進去。

  這些人現在不說是想要求死,但是也是真的不敢有任何壞名聲的做法,更別提心生他念了。

  現在他們對嬴政就一點——忠誠!

  哪怕是荀子,這位已近九旬高齡的老者,此時也仿若煥發出了第二春。每日都是拼命地給大秦加磚加瓦做貢獻,他一輩子幹勁也沒這麼足過。

  畢竟正是打拼的年紀。

  www.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這入先賢廟千秋萬代受世人供奉祭祀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天下之人,堪拒吃喝者,眾也;堪拒酒色者,多也;堪拒錢財者,少也;堪拒權力者,微也;堪拒大名者,萬中無一也。

  世人都說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啊。

  這煌煌史冊,丹書長卷,任是誰也擋不住的誘惑。

  哪怕是再怎麼淡泊名利之人,也淡薄不了一點。

  現在可不只是名留青史,更是得享帝國廟宇供奉,國史立傳啊!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終有化為腐土之時,可唯有那史乘昭昭千秋不朽啊。

  而且有此大名,也能庇護子孫後代,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可聖賢之德,十世不絕啊!

  嬴政吹出去的這陣風,該知道的都知道,這一個先賢廟,就把最高層的這些人全都死死綁在自己戰車之上了。

  踹他們下去都不下,還有大把的人拼命奉獻忠誠,想要上車。

  這個大餅實在是太大了,大到沒有人可以拒絕它的誘惑。

  主要也是嬴政的口碑好,大家都知道,嬴政是真大方,是真捨得給,只要大家忠誠!辛勞苦勞功勞,陛下那都是看在眼裡的。

  呂不韋,這位在朝堂上翻雲覆雨多年的人物,此時已經準備跳出名利場,去靜待自己完美人生的謝幕。


  他這一生堪稱傳奇,如今已經年近七旬,名利富貴都有了,就差這最後一哆嗦了,他是真怕自己最後晚節不保。

  他從很久以前就開始嚴厲要求所有家人親人,嚴禁有任何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不恭不謹之事。現在更是準備趕緊告老還鄉,餘生多做善事,就等死後萬古流芳了。

  巧了,尉繚和蔡澤也是這麼想的。

  蔡澤深諳月滿則虧,更是為了趕緊回家專心編書,死之前趕緊搞好,這樣以他的功勞,怎麼也能進得去先賢廟。他也已經準備告老還鄉,安享晚年了。

  實際上想要告老還鄉的這幾人,有這種想法並不是在今年,在去年受了封賞以後就有了。

  但是適時一來剛剛受賞,不適合立刻告老。

  二來,天下剛剛一統,剛進入新紀元,始皇帝元年,為了嬴政的顏面,這也不適合立刻告老。始皇帝元年元老紛紛告老,這記在史書上也好說不好聽啊。

  三來,帝國改制,事務繁多,需要他們操勞的地方也多,更不是告老的時機。

  這些東西,這幾個老狐狸,又豈能不懂?不能讓陛下下不來台啊。

  到現在,這些問題全是解決的差不多了。

  帝國已經進入了始皇帝二年,官制已經理順,大家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現在已經到了合適的退場時機。

  呂不韋想第一個帶頭,為自己畫上一個圓滿的君臣相宜的句號,不過他還是晚了一步。

  蔡澤已經提前一步遞上了告老的請辭奏疏。

  這位道家黃老學派的頂尖高人,深諳月滿則虧之理。時至今日,他的人生已然過於圓滿,而且年歲已長,再要是貪戀權勢,一個不小心就是晚節不保,蔡澤可不會做這種蠢事。

  昔年相面大師唐舉為他相面,仍有四十三年壽命,自那以後,已經三十餘年過去了,來到大秦都已經三十年了。

  至今他已然年近古稀,還有十餘年的安平富貴,這一生已經再無所憾,是時候回老家頤養天年,安享天倫之樂了。

  第二個是尉繚,今天下已定,聖君臨朝,他已經實現了自己一生的抱負,更是將恩師送入先賢廟,自己也擁有了一切,再無所求。他入秦之時,就已經是花甲之年,如今又二十年過去了,現在只想遠離朝堂的紛爭與喧囂,安享所剩無幾的田園之樂了。

  這第三個才輪到呂不韋。

  呂不韋如今也已然六十有八,年近古稀,妥妥的高壽了。他已然是位極人臣,名利雙收,家族昌盛。在嬴政手下幹了一輩子,他可太明白什麼是體面了。

  他自己本就是體面人,與其貪戀權勢,不若安享富貴,享受天倫之樂。


  辛苦一輩子了,也該享受享受了,這對大家都好。

  隨著他們三人上奏請辭,就好像商量好的一樣,緊接著張唐、王翦、楊端和等七八位老臣,盡皆告老請辭,上表表示年老精力不濟,想要回鄉安享天倫。

  一時間,朝堂之上瀰漫著一股別樣的氣氛,群臣心中皆是各有所思。

  歡喜之人甚眾,有人下去,那就意味著有人可以上了。

  這退下的,可都是最頂尖的人。

  對於這些短短時間內陸續請辭的老臣,嬴政盡皆不允,並且一律賞賜大筆金銀財貨,絲綢珍寶。

  老臣們盡皆謝恩,然後過了幾日,老臣又接著上表請辭,嬴政還是不允,又反過來賞賜了大批財貨珍寶美人。

  直到第三次上表請辭,嬴政才不得已,極為不舍的含淚相允。

  然後又一次賞賜大批的財貨珍寶,奴僕美人。

  並且不許他們急著離開神都,強留他們再陪一段時日。

  每三五日,嬴政便邀約已經請辭的老臣和重臣宴飲,縱享舞樂,不談國事,只談休閒舊事,動情之處,嬴政並群臣哽咽不能語。

  並且是時常多加封賞,那場面,充滿了溫情與不舍。

  這些請辭老臣被嬴政強留了三個月,最後才在嬴政親自相送下,出了神都城回家鄉。

  他們離去之時,隊伍浩浩蕩蕩,一路上攜帶的賞賜財貨無數,奴僕美人眾多,神都四方的車架皆是綿延數十里,場面極為壯觀。

  嬴政送行之時,拉著老臣們的手,言辭懇切地要求眾臣有時間有機會一定要回神都,要多回來與他相會。他的眼中滿是不舍,思念之情溢於言表,動情之際,甚至哽咽難言。

  嬴政並未將他們全都留在神都,真留下來也未必是好事,還不如分散開來各自回家。

  一來,這些老臣來自天南海北,分散之後難以串聯在一起,如此便能絕對不會出什麼事,不會對嬴政的統治造成威脅。

  二來,免得他們在神都這個權力中心,一個不小心又被扯進那複雜的太子之爭當中。一旦捲入其中,那可就太不體面了,而且對他們自身的名聲以及大秦的安穩都不利。

  三來,不留在神都,他們就極難對中央的人員調動造成影響。不在天子的眼皮子底下,他們的政治影響力就會大幅度下降,其影響力僅僅只局限於養老的地方了。讓老臣離開權力中心,便能減少其在都城結黨營私、干預朝政的可能性。

  君臣佐使兩相宜,相處多年,嬴政也不是什麼魔鬼,多少也是有感情的,臨了臨了了,嬴政是真不想最後搞得不體面。


  四來,藉助這些老臣分散地方幫助鞏固大秦穩定,他們留在神都只有政治鬥爭,可若是分散到各地,那就是當地的頂樑柱,看似只是在家裡安享晚年,無所作為,但是已經足以震懾宵小。

  要知道,這些人哪一個都是名震天下之人,人的名樹的影,他們只是在家裡待著,就足以讓老家附近諸多郡縣懷有不軌之心的人放棄幻想。

  五來,他們回到了老家,憑藉著自身的威望和財富,那就是老家最大的大族,足以壓制當地的舊勢力大族。而且,他們還能起到一定的監視作用,讓當地的情況能及時反饋到大秦的朝堂之上。

  六來,嬴政給予他們的封賞和尊榮,他們帶到地方,也是一種真切的宣傳。這能宣揚嬴政的聖德和恩遇,體現朝廷對功臣的禮遇,可以激勵各地方官吏百姓更加盡忠向上,為大秦的繁榮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七來,這些名利雙收的老臣,心中都惦記著嬴政為他們最終之名畫的大餅。為了自己能順利進入先賢廟,留得千古美名,他們不敢胡作非為。

  回了老家,他們也會積極教化百姓,發展地方,建設老家。

  他們帶回去的資源,對於地方發展也是極為可觀的。

  無論什麼官員貴族,也沒有禍害自己老家的道理。為了自己的名聲,他們也必須好好建設家鄉,並且盯著當地的官員不能胡作非為。

  無論怎麼算,還是讓他們回老家比較好。

  贏麻!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