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什麼叫仁厚長者
劉備當然是調研過的……
他可不會隨便對人說這種容易招禍的話。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三年前朝廷徵辟過樂隱入京為官,就是為了修撰熹平石經,但當時樂隱沒去。
轉年朝廷再次徵召,樂隱不好再推卻,應召為議郎,卻又自請外放,做了這涿縣縣令。
從這履歷就能看出,樂隱對當今天子以及雒陽朝堂是個什麼態度……
劉備的這番言語,恰恰對了樂隱的脾氣。
「你求授仁德……」
樂隱嘆了口氣,眼裡有欣賞之意,伸手接過了劉備手中的臘肉:「吾德不昭,其實未必能教你,但你這等學生吾卻不想放過……盧子干竟捨得逐你出門?」
盧子干便是盧植,樂隱接了束脩之後才提起盧植將劉備逐出門牆的事兒,顯然是已經決定收下這學生了。
「盧師也是無奈,學生犯罪,盧師在朝為官,總不能包庇學生。倒是明廷……若是學生狂狷犯禁,明廷可害怕受學生牽連?」
劉備拱手作揖,躬身行了大禮。
「哈哈哈……我左右已是註定去官了,還怕什麼牽連?」
樂隱大笑起來,顯然對當不當官完全無所謂:「劉家郎,可有表字?」
「備尚未及冠,且家父早逝,正欲求恩師賜字。」
劉備真心實意的換了稱呼,低頭求字。
「……你既然不求官只求仁,便更要通玄奧之理,具超世之德,備賢德而服人,便以『玄德』為字如何?」
樂隱拈著鬍鬚思索了一會,給了回答。
劉備愣住了。
仍然是玄德?
自己的人生履歷,已經和原本歷史上的劉備有些不同了啊……
這年頭只要拜了名師,在即將成年時大多都會求老師取字,以結父子情誼,畢竟師父也是父。
歷史上的劉備是盧植的學生,表字玄德,很可能是從盧植那裡求學回鄉時,盧植取的。
可自己如今拜了樂隱為師,竟然也得了『玄德』這個字……
而且很顯然樂隱取字是完全從自己所說的需求出發的,要自己掌握更深的道理,具備更高的德行,才能在沒有官身的情況下讓人心服……
是天意如此嗎?
還是兩位大儒不謀而合?
但無論如何,玄德才是劉備該有的字。
劉備低下頭,長揖到地:「備謝恩師賜字。」
幾天後,樂隱還正式為劉備辦了冠禮,劉母見兒子又得名師,心中寬慰,也不再責備劉備浪蕩頑劣。
……
拜了樂隱為師,本來是為了給自己加個大儒門生的光環,免得被人迫害。
但與樂隱相處幾日之後,劉備覺得這位老師真的很有古風,只怕並不是純粹的儒師。
比如提起最近縣裡興起的太平道時,樂隱說的是:「此道門雖說有蠱惑人心之意,但其救濟貧苦治療病患,其行有善。只需先與其便,再行約束,必不至為禍。」
他也確實是這麼做的,讓簡雍先專門劃了塊地方給太平道,然後與道人約定,只在這範圍內傳道。
官府主動送地皮,估計太平道還沒遇見過……
而從那之後,涿縣的太平道人也守規矩,只在約定範圍內行動,從不在其它地方瞎忽悠。
再比如提及天人感應,樂隱的態度是「天是天,人是人,非要扯在一起,那定是為了騙人……」
說到如今的黨錮時,樂隱說的是「天下無人不黨,清流有黨,宦官有黨,天子亦有黨……便是你我,也是一黨。此錮天子不解,自有災禍解之。」
劉備有時候甚至覺得,這位樂老師也像是穿越人士。
所以,師徒之間相處得很愉快,劉備甚至對其直言自己黑吃黑的事兒。
而樂隱的態度卻是表示支持,只說「善惡以行效觀之,不以心度,此事於本縣安定有利,那便是德行。只是莫要睚眥殺人以武犯禁,你雖難舉孝廉,但若是將來有機會,最好還是尋個武官身份。」
劉備這下子知道簡雍為什麼這麼尊敬樂隱了。
因為劉備自己就是這麼想的。
這樣的縣令,換誰都捨不得讓他走。
劉備倒是問過,要不要弟子湊錢為其續職——如今南方馬貴,如果帶十幾匹好馬賣到雒陽襄陽等地,是能湊到六百萬錢的。
但樂隱不願。
這老頭說:「若這官是花錢買來的,且不說是否乾淨,便僅僅是心中有了成本之念,便定會惦記怎麼掙回本錢。失了初心便總有掛礙,會患得患失做錯事的……」
劉備覺得老師說得沒錯。
什麼叫仁厚長者?
這就是。
年底有囚犯為籌贖罪錢賣女,簡雍買了小丫頭伺候老師,樂隱也樂呵呵的收了。
只是,離開涿縣前,他又把那小丫頭送還給簡雍,說:「你有尊師之禮,為師受之無礙。此女得了差事有了衣食,也算你救濟貧困。但吾官務已畢,家有妻兒,不需要再收養女,且將她再託付於你……吾門不以人為財貨,切記。」
簡雍也只好重新收下這個丫頭,以師妹稱之,發誓今後絕不買奴贈友。
劉備是真的佩服這位老師,這特麼才叫大儒風範!
到了年末,樂隱還是要回冀州了。
按理說,老師要回鄉,學生學業未成,應該追隨老師求學。
但樂隱覺得劉備和簡雍都是家有寡母的獨子,是家中唯一的樑柱,讓他們留在涿縣盡孝。
雖然不舍,但也只能一路護送樂隱回冀州安平。
「玄德,其實吾德不昭,已無可教你,但你既求仁,那便托你個仁德之事。」
離開前,樂隱單獨拉過劉備囑咐著:「你有同門名為牽招,與你同年,尚未及冠。其人家貧,如今為財貨奔波耽誤了學業,若是你有餘力,不妨接濟一二。」
這是想讓劉備有餘錢的時候接濟一下同門。
其實哪怕樂隱不說,劉備也會做的,畢竟牽招的名頭劉備還是知道的。
這可是大將之才……
劉備也知道,牽招今後大概率不會跟著自己混。
如果沒遇上樂隱這個老師,劉備可能更多的會考慮怎麼為自己謀好處,那些不太容易追隨自己的人,可能就不會花那麼多心思。
但現在,他覺得不該這麼想。
莫把人視為貨。
備賢德以服人。
要對得起『玄德』之名。
否則才真真是白穿越了一場。
……
返回涿縣後,劉備第一時間給公孫瓚去了封信。
信上寫著:「聞吾兄將赴涿縣為官,備喜不自勝,特以此良馬贈賀吾兄,望伯珪兄馬到功成!」
送信的自然是簡雍。
而作為禮物的良馬,就是從曹操那裡順來的,烙了曹家印記的那匹。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