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英略社開到京師了?(三更)
第112章 英略社開到京師了?(三更)
公主府外。
海玥已經買了兩份蒸煠面角,一袋棗泥糕,一杯茱萸酒釀,細嚼慢咽地吃了起來。
一邊補充能量,一邊思考案情。
根據後世的觀念,昏迷的情況一般分為五種:中毒性昏迷、物理性昏迷、病理性昏迷、藥物致昏、偽裝。
前三種很好理解,不必贅述,第四種藥物致昏,指的是用藥後,只會導致昏迷,並無其他嚴重的身體損害,比如手術開刀時的全身麻醉。
但現在這個時代,並沒有那麼準確的藥物控制,藥物致昏的話,稍有不慎就會導致死亡,其實就可以歸類於第一種。
如此一來,不外乎四種行為——
下藥、打暈、生病、裝暈。
如果駙馬謝詔沒有說謊,那他和永淳公主原本的約定,就是裝暈。
但後來被兇手算計,變成了下藥。
對於兇手怎麼知曉的,海玥沒什麼奇怪。
有些所謂的隱秘,往往透得跟篩子似的,只是自以為隱秘罷了。
令海玥感到奇怪的是動機。
惡僕鋌而走險麼?
邏輯上沒問題,但總覺得有些牽強,尤其是結合之前的宮女慧香,想把他引入公主府,太醫院的御醫李紹庭又把黎玉英牽扯進來。
所圖甚大!
正推敲著,伴隨著匆匆的腳步聲,黎玉英如一頭小鹿般再度飛奔過來,滿是興奮與雀躍:「我想到下毒的手法了!」
聽完她的分析,海玥眉頭揚起:「御醫李紹庭?」
黎玉英道:「我剛剛確定了,三位御醫診斷之後,唯獨李紹庭做出了下毒的判斷,然後親自開了一份藥方,當場煎藥,讓公主服下!」
「他親自煎藥?」
「不錯!聽說此人有一秘方,每次抓藥都是自己煎,由於從未出過差錯,宮中竟也不管!」
「藥渣呢?」
「我已經讓洪七去尋找,如果他大意了,就會在藥渣中留下破綻,但也可能將有毒的藥渣做好處理!」
「嗯……」
眼見海玥目露沉吟,並沒有想像中堪破真相的激動,黎玉英稍稍冷靜下來,請教道:「我的推斷不對嗎?」
「很對!」
海玥點了點頭,予以肯定:「如果證詞無誤,永淳公主此番中毒最大的嫌疑人,就是這個御醫李紹庭了!確實是瞞天過海,一般人怎麼都不會懷疑,御醫竟敢行險謀害公主!」
他剛才的沉吟,是想到了後世網絡中,盛傳的大明神醫劉文泰。
成化年間的御醫劉文泰,先後治死明憲宗朱見深、明孝宗朱祐樘兩位皇帝,據說其給憲宗治療腹瀉時「投劑乖方致隕」,孝宗因用藥不當「熱症用熱藥」而亡,而劉文泰經歷了兩次超級重大的醫療事故後,居然只是免死遭戍,反應出了明朝太醫院與權宦集團的深度勾結。
講白了,就是說背後有臣子指使,這兩任大明天子都是被有意毒死的。
當然後面還有明光宗紅丸案,泰昌元年,內閣首輔大學士方從哲推薦,鴻臚寺丞李可灼進獻含砒霜、紅鉛的「仙丹」,光宗服後先是通體舒泰,直呼忠臣忠臣,然後沒多久就暴斃,在位僅三十天,史稱「紅丸案」。
古代進食丹藥身亡的皇帝其實不在少數,唐太宗李世民都疑似服丹而死,更別提還有四爺雍正帝了,但紅丸案確實太過戲劇性。
說起來也別怪明朝陰謀論特別多,這大明天子的死法,總有些古怪。
現在看似沒到那個地步,可如果真是御醫投毒,性質依舊極為嚴重,甚至更加嚴重。
畢竟劉文泰可以用醫術不精來解釋,這種就是完全的惡意投毒了,一旦被揭穿,那滿門都要問斬。
「動機是什麼呢?」
「必然在宮裡了!」
兩人對視一眼,默契地看了看紫禁城,又收回目光,海玥緩緩地道:「口說無憑,必須要有實證,你在府內繼續盯住,我去府外查一查這位御醫是否有什麼把柄,落在旁人手中,讓本該醫者仁心的大夫,犯下這等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惡舉!」
「一切小心!」
「你也是!」
交換了案情進展後,兩人再度分別,海玥直接回了國子監。
「十三郎!」
到了集賢門外,遠遠就見嚴世蕃正翹首以盼,見到他歸來,趕忙迎上,如釋重負:「你若是再不回來,我就要去尋你了!」
這份關切不是作假的,嚴世蕃之前也隱隱覺得,那個前來求援的宮女不太對勁,有心制止,但見海玥臨行前,安排海瑞去給陸炳送信,心知這位沒有失去警惕,這才作罷。
即便如此,還是擔憂。
一心會初創,是絕對離不開這位會主的,對方如果捲入了麻煩里,對於一心會的發展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這個學社也許就此胎死腹中都說不定。
嚴世蕃覺得於公於私,自己都要出力相助。
海玥看出了對方的關切,微笑道:「東樓安心,那個居心叵測的宮女,已經被錦衣衛拿下,公主府內的案情也有進展……」
選擇性地將情況告知,嚴世蕃聽得已經倒吸一口涼氣:「公主中毒,御醫行兇?這這這!京師近來真是太亂了!真要查明,宮中都有一番大震盪的!」
海玥道:「如今只是推測而已,切勿聲張。」
「明白!明白!」
嚴世蕃驚詫過後,與前些年大禮議大獄案一對比,又覺得沒什麼了,京師其實什麼時候都是風起雲湧,斗得你死我活,只是他以前沒資格參與,才覺得歲月靜好罷了,現在反倒幹勁滿滿:「得查一查那位御醫,到底有什麼把柄!嘖,太醫院,我們一心會暫時倒是沒什麼影響力……」
這一個多月間,嚴世蕃先是聯繫了絕對可靠的手抄途徑,手抄出五十本《西遊記》,然後開始贈書送友,為一心會吸納更多的人才作鋪墊。
但正如海玥一再叮囑的宗旨,寧缺毋濫,連刑部主事趙文華都沒資格收到書,只是聽到風聲想要入會,如此嚴格的篩選條件,太醫院當然完全不夠格。
不過嚴世蕃念頭轉動得很快,目光閃了閃,就有了主意:「此事倒是可以請桂德輿相幫。」
桂德輿就是桂載,此前國子監殺人案的嫌疑人,自從武定侯郭勛身敗名裂後,這位次輔之子回去後生了一場病,顯然那場風波同樣對他打擊頗大。
海玥也知道對方近來身體不好:「太醫院的醫師,為桂三郎治病麼?」
嚴世蕃解釋:「不止是德輿,桂閣老年歲大了,身體難免有個病痛,陛下近來令太醫院專門派遣御醫,專門為桂閣老調理身體呢……」
海玥微微點頭。
新政改革的第一次失敗,就是以桂萼病退落幕,歷史上也就是一個多月後,嘉靖十年元月的事情。
後世分析,這次所謂的病退,是政治壓力、健康損耗和制度局限三者交織而成的,講白了,就是桂萼作為大禮議新貴的中堅人物,哪怕有著嘉靖帝的支持,但面對龐大官僚集團的反撲,依舊難以為續,改革失敗,病退是一個較為體面的辦法。
當然,桂萼身體確實也不太好,任閣老輔臣期間,日均處理公文幾百件,睡眠常常不足兩個時辰,對於這個年紀的老者來說,這個身體的耗損太嚴重了。
如果改革能夠持續,一股氣撐住,那還好些,一旦這口氣泄了,病來如山倒,身體就徹底垮了。
歷史上病退不久後,嘉靖十年六月,桂萼就去世了。
嚴世蕃並不知道,那位剛毅的老者原本還有一個多月的仕途,半年多的壽命,他早就想要將桂載拉入一心會了,只是對方此前一直生病,現在正是好機會,立刻準備行動:「我們去桂府拜訪吧!」
海玥最欣賞這位的執行力,繼續選擇分別行動:「東樓一人去桂府足矣,我再去市井間打聽一下。」
嚴世蕃哈哈一笑,精神抖擻:「請會主放心,我一定查清楚!」
目送這位骨幹離去,海玥牽出一匹馬兒,朝著西四牌樓的方向而去。
若要查探市井間的消息,最佳人選莫過於燕修和小川這對兄弟了。
但自從燕修給他們推薦了一個租借的宅院,後來又讓小川領著去了鷂子班一行,就不再聯繫。
『燕修在江湖中絕對是一號人物,韓鷂子那般張狂之人,對待此人都頗為忌憚,按理來說,回到京師後,也該重新闖出一番名頭來,偏偏就沒了動靜。』
『結合此人在廣州府的作為,怕是在醞釀著什麼,暫時不宜接觸過多……』
『我在市井之中,也得培養出好用的人手啊,關鍵時刻能派上大用!』
海玥心裡有些計劃,卻也沒有操之過急。
他來到京師四個月不到,剛剛站穩腳跟,一心會初創,正在默默積蓄的階段,一切都得徐徐圖之。
相比起更重要的朝堂,江湖市井只能靠邊站,想要培養出一批得力又放心的人手,哪是容易的……
「咦?」
正想到這裡,海玥的目光無意間掃過街邊的一個會社招牌,又猛地轉了回來,眨了眨眼睛,有些不太相信所見,再定睛一瞧:
「英略社?」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