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大明:逆天屬性,我殺敵撿取長生> 第111章 應天!再議朱應之功!

第111章 應天!再議朱應之功!

  第111章 應天!再議朱應之功!

  聽到朱標所言!

  朱元璋也點了點頭。

  「太子言之有理。」

  「此番。」

  「藍玉之過失讓我大明將士傷亡不小。」

  「暫懲處罰俸一年,後續如何懲處,看藍玉能否在遼東戰場戴罪立功。」朱元璋大聲道。

  「父皇聖明。」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朱標當即附和道。

  心底也是帶著一種慶幸。

  淮西。

  雖跋扈,但與朱標的關係也是匪淺的,如若此番真的嚴懲了藍玉,他這個太子也是有些掛不住臉了。

  畢竟出征遼東議定後。

  在選將方面,藍玉與傅友德都是朱標推薦的。

  朱元璋自然也是要顧及到的。

  「皇上聖明。」

  朝堂上那些彈劾的御史們也是紛紛附和起來。

  懲處藍玉,目的已經達到了,他們自然是滿意了。

  畢竟想要憑藉這戰場失利將藍玉直接整死是不可能的。

  畢竟朱標所言有理,如若因為此事而將統兵戰將直接給重懲了,以後朝廷想要戰將統兵都無人敢去了。

  「父皇。」

  「從馮勝大將軍所呈急報上來看。」

  「此番之所以能夠破了納哈出的圍殲之策,朱應功不可沒啊。」朱標抬起頭,十分感慨的說道。

  雖然只是急報,以文字呈奏而來。

  但這是馮勝親筆所寫,將鐵嶺戰況的緊急還有諸多情形都上奏了過來。

  「以鐵嶺全城為誘餌,待得大軍攻入城中,一舉焚城,埋伏在城外的元軍則圍困全城,襲藍玉後軍。」

  「納哈出這一策不愧是他視為反敗為勝之策。」

  「此策的確是上乘。」

  「如若沒有大寧邊軍,沒有朱應來援。」

  「藍玉必被其全殲。」

  「納哈出的大軍必反攻我大明奪取的遼東諸城,甚至攻我大寧府。」朱元璋語氣也是帶著幾分慶幸的說道。

  以他的戰略眼光自然能夠看出來,如若真的讓納哈出的策略得了,遼東戰局必然會發生逆轉。

  「父皇。」


  「這一策已經是納哈出被逼的狗急跳牆之策了,他想要置之死地而後生。」

  「卻不想算來算去,少算了大寧邊軍。」

  「此戰已經結束。」

  「納哈出敗了。」

  「其十五萬大軍折損十萬餘眾,這也是他最後的兵力了。」

  「雖說我大明在鐵嶺也付出了數萬計的傷亡,但相比於納哈出,我大明損亡更小,而且,此戰之後,納哈出將再無能力抵抗吾大明兵鋒了。」

  「此功,當屬朱應,當屬大寧邊軍。」朱標笑了笑,大聲道。

  「太子言之有理。」

  「此戰之功,當屬朱應還有他魔下的大寧邊軍將士。」朱元璋也贊同的點了點頭。

  「朱應。」

  「這小子實則讓咱吃驚啊。

  「在大軍進攻鐵嶺之初,朱應通過元軍駐守城池的情況就猜測元軍或許會在鐵嶺設伏,有所詭計,而且還特意派人去提醒了藍玉小心慎重,可藍玉卻未曾聽從。」

  「這才有鐵嶺差點被全殲之敗。」

  「朱應。」

  「的確是我大明的一個將才,昔日太子許以冠軍之名,果真是沒錯。」朱元璋大笑著誇讚道。

  看得出。

  他對朱應真的是很滿意。

  作為執掌整個大明帝國的皇帝,朱元璋從無到有,戰略眼光自然極強的。

  朱應在鐵嶺一戰,可謂是力挽狂瀾。

  「父皇。」

  「朱應這一次立下大功,不僅挽救了數萬計大明將士的性命,更是重創了元軍,讓納哈出再無機會反吾大明。」

  「理當重賞。」

  朱標當即為朱應請賞。

  「太子言之有理。」

  「不過.」

  朱元璋帶著幾分思慮之色。

  沉思一刻後。

  「鐵嶺一戰之後,納哈出已經無力抗我大明。」

  「遼東將收復。」

  「咱覺得還是等遼東徹底平定之後,再行對朱應論功行賞。」

  「到時候可一起進行賞賜。」朱元璋笑著道。

  聞言!

  朱標也點了點頭:「父皇聖明!」

  「不過。」

  「朱應之功,理當勉勵。」


  「大寧邊軍之功,更當勉勵。」

  「傳咱的旨意。」

  「鐵嶺一戰,大寧將士勞苦功高。」

  「勉勵大寧代指揮使卜萬,賜百金。」

  「另。」

  「凡大寧邊軍將士,依殺敵之功,交代鎮撫儘快晉升。」

  「當然。」

  「還有朱應,單獨給他下一封聖旨,勉勵於他,好好誇讚一番。」

  「太子。」

  「這兩道聖旨你看著擬定就行。」朱元璋笑著說道。

  「兒臣領旨。」

  朱標欣然領命。

  「好了。」

  「諸卿可還有本啟奏?」

  朱元璋看向了朝堂之上。

  「啟奏皇上。」

  「此番鐵嶺一戰,我大明將士傷亡數萬計,待得大戰結束,名冊統計之後,

  我大明或許要付出諸多的撫恤金銀。」

  「此事,還需皇上定奪。」

  唐鐸站出來,大聲啟奏道。

  「趙勉。」

  朱元璋直接看向了戶部尚書。

  「皇上。」

  「征伐遼東之戰已經時過半載,每日消耗的錢糧無數,待得戰事結束,國庫或許留余不多了。」趙勉立刻站出來道。

  「除了防備天災的儲備,其餘都必須拿出來支持安撫傷亡將士撫恤。」

  「這是首要。」朱元璋直接道。

  「臣領旨。」趙勉恭敬領旨。

  「好了。」

  「太子。」

  「再加傳一道聖旨給馮勝,連同對藍玉的懲戒。」

  「遼東將定,一切穩妥進行。」

  「納哈出,能擒則擒,不能擒則殺。「

  「這一次,咱可以不要活的。」朱元璋冷冷說道。

  昔日。

  在大明北伐的一場大戰之中,實則納哈出已經被大明所擒,那時候朱元璋想著攻心為上,將納哈出放回了北元,結果就造就了北元太尉,讓納哈出在遼東發展得根深蒂固,成為了大明的隱患。

  所以這一次。

  朱元璋定然是不會再留情什麼的。

  遼東,遼陽!


  城關之上。

  納哈出站在了其上,看著城前。

  數萬計騎兵奔襲而來。

  納哈出的臉色也是十分的難看。

  「終於到了這一日了。」

  「明騎。」

  「大寧。」

  「看來為首那個騎著黑色汗血馬的明將就是朱應了。」

  納哈出凝視著,喃喃說著。

  「太尉。」

  「如今我遼陽城內兵力高達十萬。」

  「就算是遼東要失陷,我軍也要死死咬下明軍一塊肉。」

  「必與明軍同歸於盡。」

  一旁的洪寶寶冷冷的說道,語氣之中也帶著一種決然。

  「高麗,可有消息傳來?」

  納哈出看向了一旁的觀童問道。

  「回太尉。」

  「高麗王已經下令了,命大將軍李成桂率領十萬大軍來援遼東。」

  「如今已經在路上了。」

  「只要我們堅守遼陽不破,待得高麗這十萬大軍一到,或許就有轉機。」觀童立刻回道。

  「高麗十萬大軍。」

  「他們的戰力比之建奴都不如。』

  「寄託希望於他們,還不如寄託於明皇暴斃退兵。」納哈出帶著譏諷的說了一句。

  顯然。

  對於高麗來援解危局,納哈出是不抱有多少希望的。

  在經過鐵嶺一戰後。

  唯一一次反敗為勝的機會失去了。

  納哈出心底已經是充滿了悲觀的。

  如若不是無顏回去面見元皇,或許納哈出已經丟棄遼陽城逃走了。

  可終究。

  納哈出做不出這等事情。

  一旦逃回去。

  不僅太尉之位不復,甚至於還要受元庭各權貴排擠,甚至於多年打造的忠義之心也無存了。

  所以說。

  為了自己的清名,更為了自己的家小,納哈出都不能逃。

  而此刻!

  距離城前大概兩百步。

  一陣陣踏動聲席捲而來。

  隨著朱應一抬手。

  「吁。」


  身後近兩萬騎兵勒住馬韁,紛紛停下。

  最前沿的朱應也是停了下來。

  凝視著前方的遼陽城。

  「兄弟們。」

  「我軍先一步到了遼陽了。」

  朱應笑著說道。

  「威武,威武。」

  身後數萬騎兵激動舉起兵戈,大聲高呼著。

  配合著前陣的大明戰旗,還有大寧的戰旗,更是讓軍威完全展現而出。

  「將軍。」

  「如今我們先一步來到。」

  「但主力大軍還未前來。」

  「從請報上,這遼陽城內的元軍不下於十萬,而且糧草輻重充足。」

  「此番我們如若進攻,討不了好。」張武恭敬說道。

  「廢話。」

  朱應轉過頭,沒好氣罵道:「你覺得我會直接進攻找死?」

  「嘿嘿。」

  「跟著將軍衝殺慣了,每遇到城池將軍就帶著我們破城殺進去。」

  「末將也是怕將軍一時想不開就直接衝殺了。」張武尬笑了兩聲道。

  「雖說不可進攻。」

  「但也可給納哈出下一道戰書。」

  朱應笑了笑。

  隨後一抬手。

  劉磊立刻會意。

  直接拿出了一塊布,還有一支筆,當即遞到了朱應面前。

  朱應接過來。

  直接提起筆,在這布上寫下了一句。

  隨後。

  從背後箭壺內取出了一支箭。

  將這布綁在了箭上。

  提起了寶雕弓。

  彎弓搭箭。

  常人難以拉動的寶雕弓在朱應的臂力下輕而易舉的拉成了滿月。

  下一刻!

  咻的一聲。

  箭矢脫弓而出。

  化作了一道流光,直接向著遼陽城飛掠而去。

  幾乎只是在瞬間。

  「太尉小心。」

  一旁納哈出的親衛統領看到一道流光迅速襲來,急忙對著納哈出一撲。

  噗吡一聲。

  這一支箭直接釘在了城關後的青石板上,

  甚至這青石板上都出現了蛛網般的裂痕,可見這一箭威力有多大。

  甚至直接入其三分。

  「好強的臂力。」

  「好厲害的弓。」

  納哈出抬頭一看,看到了這入其三分的利箭,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了駭然來。

  這等臂力,這等厲害,當真是他大元的大敵啊!

  「上面有布,取下來。」

  納哈出站直起來,對著手下道。

  一個親衛當即跑上前,取下了箭。

  箭頭已經彎曲,但箭杆上的布完好無損。

  納哈出接過來一看。

  臉色一變,卻是被氣笑了。

  在布上只有一句話:「納哈出!等著吾朱應取你首級!」

  「朱應。」

  「果然是他啊。」

  「吾魔下諸多戰將都是死於他手。」

  「如今他竟如此狂妄要取本太尉的首級。」納哈出帶著幾分冷意說道。

  「這朱應太過猖獗了。」

  「太尉。」

  如今趁著明軍主力大軍還未來,末將願意率軍出城,殺這些明軍一個措手不及,將朱應的人頭斬下獻給太尉。』洪寶寶一臉憤怒的道。

  對於納哈出,他是無比感激的。

  當初他原本是北元老巢的,可因為殺了一個權貴,無處可去!

  之後是被納哈出收留,才得以存身。

  所以他對納哈出十分的感激,願捨命報效。

  「愚蠢。」

  納哈出罵了一句,一臉嚴肅。

  「難道你看不出這朱應是故意來激怒,為的就是引我軍出城的?」

  納哈出冷笑一聲,顯然已經看透了朱應的意圖。

  「這朱應兵力看起來不到兩萬,以我城中兵力足可殲滅。」

  「太尉是不是擔心過頭了?」洪寶寶異道。

  「他現在看著兵力的確不多,但你怎麼肯定後面沒有埋伏的明軍?」

  「這朱應,可是非常之狡詐。」納哈出沉聲道。

  「不過十七歲的年齡,怎會生得如此狡詐?」

  「這朱應究竟是什麼人?」洪寶寶罵了一句。


  「一個我大元未來不可忽視的敵人。」

  納哈出嘆了一口氣。

  凝視著城前的朱應,有著深深的忌憚。

  這是哪怕面對淮西眾多悍將都未曾有過的。

  「傳本太尉命令。」

  「從今日起,封鎖全城,任何人不得進出。」

  「從今日起,全軍備戰,無論明軍如何激怒,不得出城交戰,以固守為主。」

  「從今日起,死守全城,與明軍決戰到底。」

  「如今已經入冬,待得到了冬季最冷時,或許我遼東還有反攻之機。」納哈出大聲下令道。

  「末將領命。」

  城關上眾多元將齊聲道。

  目光迴轉!

  看著沒有任何動靜的遼陽城。

  朱應面帶失望之色。

  「可惜了。」

  「竟然沒有激他們出城迎戰。」

  「這納哈出果然是老狐狸。」

  朱應有些失望的說道。

  原本還打算騙一些元軍出城來交戰,自己順勢殺了,也算是率先來到了遼陽城的一種頭彩了。

  不曾想。

  納哈出不給機會啊!

  「傳將令。」

  「擇地安營,等主力大軍合軍。」

  朱應大聲道。

  隨後直接策馬一動,掉頭離開。

  近兩萬騎兵將士也是紛紛隨行。

  震動聲不斷,離開了這遼陽城前。

  時間很快!

  夜幕之下。

  距遼陽城不到五里。

  明軍安營紮寨所在!

  出征遼東明軍除了駐守奪回各城的。

  其餘盡數都匯聚於此。

  將營內!

  征遼東眾將都已經到期了。

  營外戒備森嚴,無將令不得入,營內每一個將領都是指揮事,乃至於之上的將領。

  馮勝居於主位。

  左右則是傅友德與藍玉兩個主將。

  當然。

  因為鐵嶺之故,藍玉魔下也有諸多將領戰死,還有一些在傷兵營內療養。

  也讓如今的將營內空缺了不少人。

  「諸位將軍。」

  「皇命之下,此番征伐遼東的大軍完成了聚合了。」

  馮勝居於主位,看著營帳內的眾將一笑,

  「大將軍。」

  「直接下令吧。」

  「遼陽近在哭尺,納哈出已經是強弩之末,明日定要攻破遼陽,收復整個遼東。」傅友德直接請命道。

  「是啊。」

  「大將軍直接下令吧。」

  「末將願為先鋒。」

  「末將也願。」

  頓時。

  王弼,胡海等將領紛紛出聲請命。

  兵臨遼陽,這也是攻伐遼東的最後一場大戰了。

  只要破了遼陽,剩下的遼東諸城就沒有什麼難度了,輕易就可收復。

  「這些淮西悍將又開始了。「卜萬壓低聲音,對著身邊的朱應道。

  「讓他們去搶吧。」

  「反正也是攻伐遼東的最後一場大戰了。」

  「該得的戰功,我大寧邊軍已經得到了不少了。」

  「而且雖說是最後一場大戰,可納哈出定然會死守遼東,想要拿下這大功也不容易,先讓他們去爭吧。」朱應則是淡淡一笑,並不在乎去搶什麼功。

  攻城掠地!

  一切還是要憑戰力的。

  「對。」

  「讓他們搶去吧。」卜萬微微一笑,也是抱著看戲的心態,不言語。

  看著營帳內眾將請戰。

  馮勝微微一笑,對有此戰意也是十分滿意。

  「此番兵力聚合。」

  「大軍近二十萬。」

  「我軍兵力至少兩倍於納哈出。」

  「而且在戰力上皆是戰場老兵,非納哈出能比擬。」

  「此戰,一戰定遼陽,收復遼東,光復吾漢家故土。」

  「只待收復。」

  「諸位將軍皆是吾大明功臣,更是會在吾華夏漢家青史留名。」馮勝一臉鄭重的說道。

  遼東流離於漢家數百年了。

  自從昔日元掌天下後,就一直歸於元庭掌控。

  哪怕大明立國之後,逐步收復漢家疆土,南方定,北方歸來。


  這遼東仍在元庭掌控,時至如今,這才開始了對遼東收復的關鍵。

  「願誓為大明效力。」

  「為華夏漢家,光復故土。」

  此刻。

  每一個戰將的神情都是無比鄭重,充滿了對青史留名的渴望。

  「明日一戰。」

  「我軍必須發揮出全部戰力。」

  「遼陽城作為遼東府城,被納哈出經營多年,城防堅固,超過金城與開原。」

  「不過。」

  「遼陽城廣城大,分為東西南北四門。」

  「納哈出雖聚兵守衛遼陽,卻兵力有限,不如吾大明。」

  「此戰,必須發揮出我軍兵多將廣之優勢。」馮勝沉聲說道。

  顯然。

  他已經想好了如何動兵,如何進攻遼陽了。

  「但憑大將軍吩咐。」

  營帳內眾將齊聲道。

  「西門,為遼陽城面對我軍正門,還有南門!交由傅將軍魔下進攻。」

  「東門,交由藍玉將軍統兵進攻。」

  「北門,交由大寧邊軍進攻。」

  「此戰。」

  「自四門同時進攻。」

  馮勝根本沒有過多思慮,當即指定將領,下達將令。

  如今征伐遼東大軍都已經聚合,自然是要完全利用這大軍的優勢。

  兵分四路,強行進攻。

  遼陽城雖然城高城堅,但相比於金城與開原,要更好進攻。

  因為他有四門。

  在如今這時代。

  府城皆有四門。

  而其餘城池則是兩門。

  如今大明兵力足夠,自是要完全發揮優勢,只要一門攻破,城中元軍就將首尾不兼顧,必亂必潰。

  「末將領命。」

  隨著馮勝將令落下,被點到的眾將紛紛領命。

  朱應身邊的下萬也是領命。

  「明日攻城之時。

  「誰先擒殺納哈出,便為首功!」

  「皇上已經派人傳旨了,這一次,死活不論。」

  「皇上對這納哈出已經沒有任何容忍了。」馮勝冷冷說道。

  「末將領命。」


  眾將眼中都透出了一種炙熱。

  進攻遼陽城,便是遼東最終的根本決戰。

  納哈出!

  北元太尉,遼東首腦。

  誰若是擒了他,殺了他!

  便是真正的大功。

  此刻。

  哪怕是朱應也不例外。

  「納哈出。」

  「不知道斬了他會不會有二階寶箱。」

  「畢竟他執掌一方,在北元的地位極高。」

  「如建奴那種小族的族長,哪怕是高麗王都比不上這等權位吧。」

  朱應心底暗暗想到。

  這營帳內人人都想要擒殺納哈出,但後者只有一人,那就各憑本事了。

  「此番除了有皇上督促我軍收復遼東。」

  「更有另外的恩賞與懲處聖旨。」

  馮勝話音一轉,聲音在營帳內響徹。

  聞聲!

  藍玉的表情一變。

  他自然明白,這個懲處是與他有關的。

  「皇上旨意。」

  「大寧代指揮使卜萬,節制大寧邊軍有功,賞賜百金,記功。」

  馮勝拿出了一封聖旨,簡短宣讀道。

  卜萬一臉激動的站出來,大聲道:「臣卜萬,謝皇上隆恩。」

  對於卜萬而言。

  此刻無比激動。

  這是他人生當中第一次收到當今皇上的聖旨。

  這是何等殊榮恩澤。

  別看在大明為臣的官吏不少,但是能夠有榮幸收到聖旨嘉獎的,那是少之又少。

  馮勝身邊的親衛統領立刻捧起聖旨,放在了下萬的手中。

  「卜大人。」

  「雖說你為文官,但暫代指揮使之職,在後勤輻重方面立下了諸多功勞,更是配合邊軍將領全力征伐遼東,這聖旨恩賞,你當受。」馮勝笑著說道。

  「多謝大將軍。」

  卜萬雙手捧著聖旨,尤為激動。

  當退回自己位置時。

  卜萬緊緊握著聖旨,充滿感激的看著朱應。

  「朱將軍。」

  「謝謝你了。」

  「這可是我人生當中收到的第一道聖旨。」


  「若是沒有你,我根本沒有機會得到。」下萬高興的說道。

  「大人客氣了。」

  「這本就是大人你應得的。」

  「你作為大寧邊軍指揮使,大寧邊軍的戰功自與你一榮俱榮。」朱應笑著說道。

  「恩。」

  卜萬重重點頭。

  但眼神之中對朱應的感激沒有任何消退。

  「大寧邊軍指揮同知朱應。」

  馮勝又大聲道。

  「末將在。」

  朱應當即走了出來。

  「皇上有旨。」

  「鐵嶺一戰,朱將軍救援有功,避免吾大明將士遭全殲之危局,記大功!待得平定遼東之後,必會有所重賞。」

  「皇上與太子希望朱將軍再為國立功,保家衛國。」

  馮勝大聲說道。

  聖旨的意思也被他宣讀了出來。

  「臣朱應,定不負皇恩。」

  朱應也是立刻回道。

  然後親衛統領將聖旨交給了朱應。

  「宿主領取聖旨一封,獎勵普通寶箱一個。」面板提示道。

  「這要是老朱一次性給我下十道聖旨該多好。」

  「那就是十個寶箱了。」

  看著手中的勉勵聖旨,朱應心底感慨一笑。

  隨著兩道嘉獎聖旨落下。

  接下來便是懲處的聖旨了。

  馮勝目光看向了藍玉。

  感受到這道目光後,藍玉也是一臉屈的站了出來。

  「永昌侯藍玉。」

  「貪功冒進,不仔細探查敵情,讓摩下軍隊置身於危機伏殺,若非外援及時趕到,必全軍覆沒。」

  「念你是無心之失。」

  「今,罰俸一年,以作懲戒。」

  「遼東戰場之上,給予你戴罪立功機會。」馮勝大聲宣讀道。

  「臣藍玉,領旨謝恩。

  藍玉一臉挫敗,恭敬一拜。

  馮勝見此。

  親自走到了藍玉面前,將聖旨放在了他的手中。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