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三鞭打散父子情,請陛下稱太子> 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子監國

第三百四十八章 太子監國

  第349章 太子監國

  李世民放兵權。

  說放就放。

  他在甘露殿召見李孝恭,尉遲敬德,李道宗,李績等武官,說了很多的話。

  通篇就只有一個意思,我老了,身體的狀況不好,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趁現在他還能動,讓太子接手兵權,好在他駕崩後,大唐帝國能夠順利的將權力過渡。

  說這些話的時候,武官們都靜靜的聽著,李世民時不時的劇烈咳嗽,臉色青紫之時,他們都揪心無比。

  這麼多年來,與這樣一位開明賢能的帝王相處,誰能沒有感情?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更何況他們是一路征戰走過來的同袍兄弟。

  開國功臣都得到了善終。

  能在這樣的帝王手下做臣子,是他們的福氣。

  換了那些猜忌與疑心重的帝王,臣子們怕是沒有一個好下場。

  只是,如今這位雄主帝王,卻是行將就木,暮氣沉沉。

  「陛下。」

  尉遲敬德拜倒痛哭。

  李孝恭等人也是含淚。

  李承乾跪坐在李世民的下首,低頭看不到表情。

  「好了。」

  李世民道:「尉遲,你一個大丈夫哭什麼哭,我還沒有死呢。」

  「只是在跟你們說說心裡話。」

  「太子賢明又仁德,你們要好好輔佐才是。」

  說了,他氣喘了幾聲,道:「我有點乏了。」

  「你們退下吧。」

  「是!」

  李世民把李承乾給留下了,道:「太子,你有什麼要辦的事,趁我還能給你兜底的時候,你儘快提出來吧。」

  「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撒手不管,去見阿耶請罪了。」

  李承乾微微搖頭,該辦的事情,已經辦的差不多了。

  他也不想再勞動李世民去操心,如今兵權在手,他自己就能做了。

  「我最近在看高祖本紀,我很佩服他對生老病死的豁達。」

  「真的到了這個時候,我想了許多。」

  「這一生,我立下許多功績,也犯過許多錯誤……。」

  他在對李承乾傾述,李承乾認真的聽著,他從李世民的眼中,看到眸中渴求與希望。

  不是對長生。


  好像是對他。

  那種眼神很複雜,摻雜著某種情緒在裡面。

  他知道是什麼。

  只是……。

  他沉默不語。

  ……

  貞觀二十九年末,大朝議上,李世民沒有出席這場大朝議,只有李承乾在。

  這樣的情況,百官心知肚明。

  雖然聖天子沒有下詔,讓皇太子見過,但實則,皇太子已經在行監國之權了。

  李世民在甘露殿,牽著剛好能夠蹣跚走路的重孫,李厥之子李明。

  明,有光明、智慧之意,同時是日、月的組成,也有公平正義之意。

  是李世民與李承乾商議後,親自確定的名字。

  可以說,對李明,三代人都有極大的期望與託付。

  「咯咯咯!」

  李明拉著李世民的手,撒花的朝前撲騰著,嘴裡還發出笑聲。

  李世民有點拉不住這撒野的半大孩子。

  張阿難在一邊又是小心小皇孫,又要小心天子會摔倒。

  就在這時。

  李厥大步流星的走來,遠遠的就喊道:「阿翁!」

  「哈哈哈!」

  李世民看都沒看他一眼,繼續跟重孫玩著,李厥到了近前,一把就把乖兒子抱起來,「你個臭小子,阿翁被你這麼拉著走,趕得上嘛?」

  「要是有個閃失,屁股給你打開花。」

  啪!

  李明這小子小手一下子就打在阿耶的臉上,李厥都愣住了,「挖槽,你個混帳,這么小就打老子。」

  「以後還不得反天啊?」

  「不過,像老子,有脾氣,不會說話知道動手。」

  李世民啞然失笑,他在張阿難的攙扶下,坐了下來,道:「你怎麼了?」

  「你阿耶不是在主持大朝議嗎?」

  「我聽說,太子要你參與,你推辭不去。」

  「怎麼回事?」

  李厥隨口說道:「阿翁,我不太想這麼早就進朝廷。」

  「我知道阿耶的想法,但我還想繼續在民間遊歷去。」

  「趁著大家都不太關注我的時候,多走走,多看看。」

  「等以後,我可就沒這個機會咯。」

  李世民不由笑道:「你倒是看的明白,看來太子對你的培育,還是有成果的。」


  「只是……。」

  他眼神變得有些渾濁起來,道:「你不要對你阿耶有不滿啊。」

  「你阿耶都是為你好。」

  聞言。

  李厥沉默下來。

  他小的時候不知道,長大之後才明白,阿耶與阿翁之間,一直都有解不開的心結。

  他記事以後,就沒聽阿耶叫過阿翁一聲父皇或者是阿耶的。

  一直都是口稱陛下。

  他曾經試探過阿耶,但得到的卻是沉默的回應。

  既然如此,他也不知道如何勸說了。

  「阿翁。」

  李厥沒有回答,他道:「渭水到洛陽的鐵路修通了。」

  「天工院與工部那邊聯合進行試行,沒有任何問題。」

  「阿翁不是想外出嘛,馬車不便,但火車平穩,也好出去看看,沿途欣賞美景,換個心情。」

  李世民點頭道:「這話說到我心坎上了。」

  「那就到洛陽去看看,長樂那丫頭也在那邊……。」

  李厥道:「那孫兒就去安排了。」

  「好。」

  「你看著辦吧。」

  李世民補充道:「對了,把梁國公叫上。」

  「是!」

  ……

  李承乾從李厥口中得知後,就給工部與天工院下了教令,同時也給兵部下文,調動軍隊,沿途駐守。

  貞觀三十年初。

  李世民在渭水站台上車,隨行的人員很多。

  最⊥新⊥小⊥說⊥在⊥⊥⊥首⊥發!

  這一次是渭水直達洛陽,算是首次正式運行,朝中大臣都在參與。

  「經過多年對蒸汽機的改良與設計,如今的火車速度,最高能達到四百里一個時辰。」

  李淳風為李世民講解道。

  他如今也是頭髮花白了,操心天工院的大小事務,可是耗費了不少心血與精力。

  能支撐下來,都得益於他懂的養身之道,自己在調理。

  四百里一個時辰,也就是時速兩百里。

  「速度提高這麼多啊。」

  李世民不由驚嘆道:「我還記得,當年第一次坐火車之時,也不過一百六十里而已。」

  「如今七年過去,你們就取得這樣的成就,很是難能可貴啊。」


  李淳風道:「這都是陛下的信任與支持。」

  李承乾倒是知道,天工院這些年的發展,可以說是在井噴之中。

  李厥與天工院竟然搞出內燃機的雛形來了。

  雖然僅僅是雛形,摸到門道而已,但這絕對是一個天大的發現開始。

  想來,內燃機的出現,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陛下,以前我們去洛陽,要走個十天半個月的。」

  「現在只是一天就能抵達。」

  房玄齡望著窗外倒退的景象,道:「物是人非啊。」

  「誰能想到今天,會有火車的出現呢?」

  李世民也是感慨萬千,望著窗外不知道在想什麼。

  上午出發,下午抵達洛陽。

  長樂帶著洛陽的官員,在站台上恭候。

  看到遠處來駛來的天子號,響起汽笛。

  長樂很是激動與興奮。

  她以為與長安隔得很遠,卻不想,長安到洛陽一天的時間都不到。

  要是想回長安,動用自己的公主權力就成了。

  「參見陛下,恭問聖天子躬安。」

  李世民下車,長樂等官員當即拜道。

  「朕安!」

  李世民溫和的望著長樂,道:「丫頭啊,你在長安看起來不錯。」

  「陛……!」

  長樂抬頭看到父皇的那一刻,淚水頓時忍不住了,唰唰掉落,撲倒李世民近前,抓住他的手,哭聲道:「阿耶,你怎麼……。」

  她很是心疼。

  那個神武英明,威嚴不可一世的阿耶,去哪裡了。

  怎麼會是頭髮稀疏,發色花白,面容蒼老,憔悴虛弱的老人?

  「哭什麼哭,你是一方大員了,這麼哭哭啼啼的成何體統?」

  「人家看了笑話。」

  李世民溫聲訓斥道。

  「阿耶,我……。」

  「好了,太子他們還沒下車呢。」

  李承乾走下來後,其他才開始下車。

  長樂站到李承乾身邊,傷心的看著他。

  李承乾微微搖頭,沒有說話。

  李世民要在洛陽待,長樂陪同。

  李承乾只好在洛陽待了三天,就準備原路返回了。


  「孫先生,陛下的身體,就交給你了。」

  李承乾給孫思邈交代道。

  「是!」

  李承乾剛準備從站台上車,就看到李厥跑來。

  「怎麼了?」

  「阿耶,阿翁詔令。」

  李厥說道,雙手奉上大唐皇帝詔令。

  李承乾狐疑的打開詔令,眼睛沒有多大的變化。

  只是看向洛陽宮,轉身走了車廂。

  這詔令,是李世民正式下達的,命皇太子監國詔令。

  從今天開始,李承乾不管是名義上,還是實際上,他監國之權都無可置疑了。

  ……

  時間飛逝。

  李世民去了洛陽後,就沒有準備回來的意思。

  他的說辭是洛陽很不錯,在那邊散心養病。

  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天子不回長安,是不想自己的存在,影響到太子監國。

  只不過,貞觀三十一年初。

  房玄齡病重,急忙送回長安,李世民也跟著回來了。

  沒幾天,房玄齡就在家中病逝。

  本來李世民的身體,就處在搖搖欲墜的邊緣,房玄齡的死,給他不小的打擊。

  悲傷之下,病況如山倒,直接昏迷不醒,不省人事。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