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神傷的李世民:叫麗妃來!
第337章 神傷的李世民:叫麗妃來!
天下一盤棋。
西南一地。
在整個大唐的發展格局與規劃中,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首先是劍南,就在長安的眼皮子底下。
本來就富有天府之國的美名。
形勢險要、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等天然條件。
歷代都將此地視為糧倉。
當年秦滅巴蜀後,才有東出函谷的資本,然後再統一天下。
後來劉邦建立漢朝,也是從漢王始的。
此等要地險地重地,對大唐來說,也是不言而喻。
長安牢牢把控住劍南,就能滿足基本所需,也是俯視天下各地。
其次。
長安-吐蕃-天竺一線如今已成。
那麼就要考慮長安-西南-天竺與長安-西南-東南。
這兩條線,在當前的大唐發展與未來發展,都是極為核心的。
以長安為中心,東、北格局已成,西、南兩個方向,還在待計劃中。
最後。
大唐要在南方印度洋海岸設置港口,為大唐東邊沿海的船隻,提供落腳補給的口岸。
南方口岸,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支點。
有了這個支點,天竺的資源,可以走海路,運抵南方口岸,再走陸路,經過劍南送到長安。
這樣,相比於沿著海岸線走馬六甲,再到東邊沿海,大大省去消耗成本,時間成本。
如此一來。
大唐就有四條外部路線,源源不斷為長安輸血。
長安-吐蕃-天竺。
長安-西南-天竺。
長安-南方-天竺。
長安-東邊-天竺。
不僅如此,南方印度洋口岸,還能支撐大航海探索,不管是繼續往西,還是繼續往南。
都能起到關鍵節點的作用。
所以,不管如何,經略西南,如今是要提升大唐的日程了。
這是有利於千秋萬代的大計。
只不過,當下受制約的因素很大。
西南,南方等地,未開化的野人可以說遍布,深山老林中,不知道藏著多少茹毛飲血的野人蠻夷。
想要經略,路線開闢還好說,但首要的便是如何解決,這些不穩定的因素。
……
朝中暫時還沒有定論,如何對西南動手。
目前大家還是一門心思的,先把今年大朝議搞好,所以把六詔的事情,先放到一邊。
讓劍南官府與軍隊,隨時處於武備狀態,防範六詔部落以及野人的侵擾。
「臣參見太子殿下,恭問太子殿下安康。」
金光門。
李承乾親自來迎接李恪的歸朝。
李恪快步下車,疾步上前參拜。
「三郎!」
李承乾笑著扶起來,道:「孤安。」
「但孤看你卻是消瘦了啊。」
「身體還好吧?」
他關切的打量著,伸手還在李恪的身上摸索一陣。
李恪道:「殿下掛懷了,臣一切都好。」
「好好好。」
李承乾含笑點頭,看向了陳國公侯君集。
「陳國公!」
侯君集俯身道:「殿下!」
「吐蕃多年,你居功甚偉。」
李承乾道:「雖說你是戴罪之身去的,但這麼多年下來,聖天子,孤,朝廷都看在眼裡。」
「此番回來,便不用去吐蕃了。」
這是他給侯君集的保證。
當年的事情,晃眼間,就過去十年。
侯君集早就不是當年的侯君集了。
他儼然已經歷練成為一個沉穩內斂的武官。
看得出來,他似乎還讀了不少書,整個人的氣質,少了粗獷,多了幾分儒雅隨和。
「殿下……臣。」
侯君集神色激盪,卻欲言又止。
他多少午夜都在輾轉反側,想著何時能回到長安。
如今這一天到來,得到承諾後。
他卻有點莫名其妙的難以割捨。
「好了。」
「隨孤進城吧。」
李承乾道:「陳國公先休息兩日,屆時與吳王一同到太極宮覲見陛下。」
進入長安城,到分別之時。
他在步攆上,對侯君集道:「有時間,你去拜會拜會河間郡王。」
「他應該也等著你的。」
聞言。
侯君集愣住了。
一瞬間百感交集,心潮湧動。
「我這是被重新接納了嗎?」
李承乾也不管走神的侯君集,徑直離開。
侯君集不被武官集團待見,是不爭的事實。
這次回來,也算是讓他重新回到武官集團的懷抱。
……
餘下的事情,就交給尚書省與民部的官員交接。
李恪這次帶回來的糧食,幾乎是延綿幾十里的道路。
十幾億斤的糧食啊。
怎麼存放,都還是一個問題。
但這用不到李承乾去操心,長孫無忌與劉洎會辦好的。
李恪簡單的洗漱了一番,穿上一身低調的常服,便是來到東宮。
「本來是準備讓你好好休息兩天的,但你我兄弟相聚,接風宴肯定要給你安排上的。」
李承乾笑道:「稚奴這傢伙,跟二郎成天都往天工院鑽。」
「最近這段時間,更是瘋了,住在天工院都不回長安。」
在東宮沒有外人,李恪放鬆不少,笑道:「稚奴這小子,明知道我的歸期,卻不來接我。」
「如何也說不過去,等他回來,我要好好的問問他。」
「哈哈,到時我不說話,你看著辦。」
李承乾道:「等下長樂,高陽她們都會來。」
兩人談了一些長安的事情。
李承乾也給他透露了風聲,李恪震驚不已,沒想到朝中馬上要有這等變化。
「高陽這丫頭沒鬧?」
房玄齡是她的公公,這退下來,對高陽的打擊其實是不小的。
「鬧,怎麼沒鬧。」
李承乾有些無奈的說道:「都找我不少次了。」
「覺得房玄齡是受了無妄之災,這麼做是沒道理的。」
「不過,這丫頭在我這裡吃了閉門羹,回頭就把盧氏給鬧的不可開交。」
「聽人說,對這婆婆橫豎看不順眼……。」
高陽那脾氣,都是有數的。
一個頂樑柱,能給她帶來極大政治影響的公公,就這麼被拉下馬了。
高陽不對盧氏婆婆有意見,那才怪了。
李恪搖頭道:「這倒是高陽的脾氣。」
「不說他了,說說天竺的事情。」
……
「快走,快走。」
「怎麼就給忘了呢。」
李治很是焦急,對李厥不滿的說道:「二郎,就是你這傢伙,都跟你說了,昨天就回長安的。」
「非要拉著我試驗到今天凌晨,睡晚了不說,你還起不來。」
李厥有點不忿道:「什麼是我非要拉著。」
「明明是你自己硬要摻和的好吧。」
「你去接吳王叔是應該的。」
李治瞪眼道:「難道你不應該?」
「阿耶又沒叫我。」李厥撇嘴。
這把李治氣的鼻子差點都歪了。
「那你說,火油到底能不能成?」李治只好找安慰問道。
「我怎麼知道,你應該問李道長他們。」
「你……你真的氣死叔了。」
到了東宮,兩叔侄立馬就變得鬼鬼祟祟,小心翼翼的。
「狄仁傑,阿耶的心情如何?」
李厥見到狄仁傑後,第一時間問道。
狄仁傑板著臉,道:「正在與吳王殿下說話。」
「混蛋……。」
李厥大怒,「你敢糊弄我?」
「晉王叔,上!」
狄仁傑大驚,又來是吧?
李厥抓住雙手,李治摟住狄仁傑的脖子,兩人同樣是惡狠狠表情。
「說,到底如何?」
李治厲聲道:「不說,要你好看。」
「狄仁傑,念你是我的好友,老實交代,可以放你一馬。」李厥也是色厲內荏的威脅道。
狄仁傑悲呼,我這是遭了什麼罪啊。
以前一個皇孫,他還能應對,這加上一個武力不低的晉王。
簡直是難以無法招架。
「應該是好的吧。」
狄仁傑道:「這次吳王殿下帶回來千萬石糧食,太子殿下肯定高興。」
「哼,早說不就成了吧。」
李厥不滿道:「非要逼我們動武。」
兩人撒手後,各自整理了衣袍,權當無事發生。
「晉王叔,走!」
「你先走!」
「不,你是長輩,你先。」
「現在你知道我是長輩了?」
「侄兒一直都當你是長輩啊。」
兩人前行,狄仁傑跟在後頭,早知此時,何必當初呢,你們早點來,還怕什麼啊。
李厥突然回頭,盯著狄仁傑道:「不許告狀!」
狄仁傑抓狂道:「殿下,我是打小報告的人嗎?」
「那倒不是。」
很快,聽到殿內的笑聲。
李治與李厥都鬆了一口氣,哥哥(阿耶)的心情看起來真的不錯。
「阿耶,吳王叔。」
「哥哥,三哥。」
兩叔侄進內,頓時就感到氣氛不對。
李承乾笑吟吟的,李恪卻是虎著臉。
「稚奴,二郎,我是不招你們喜歡啊。」
「虧得我還在天竺給你們帶了東西回來。」
李治頭皮發麻,但下一刻就見到李厥乳燕投懷一般,朝著李恪撲了上去。
噗通一聲。
本來跪坐著的李恪,沒有防備就被李厥給撲倒在地。
「三叔,我可想死你了。」
「太喜歡你了。」
啊?
還能這樣的啊。
李治有點傻了,他腦海在鬥爭,自己這麼大的人,撲上去是不是不太恰當?
「二郎,你起開。」
李恪喊道。
「我不起,三叔最好了。」
「你無賴。」
「我就喜歡三叔。」
「你……。」
李恪被李厥折騰的沒法,只好選擇原諒了。
晚上接風宴,一片融洽。
獨有太極宮的某人,很是神傷。
又不叫我是吧?
一群逆子逆女!
「叫麗妃來!」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