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家父是康熙> 第六十九章 乾清宮血案(1)

第六十九章 乾清宮血案(1)

  宮裡的女人,看似尊貴異常,其實是關在籠中的金絲雀罷了。

  再看王國正的其餘幾個女兒,想逛街就逛街,想回娘家就回娘家,小日子別提多舒坦了。

  王家的女婿們,因畏懼三個皇子在背後給王家撐腰,也都不敢納妾。所以,胤禑的姨母們,無須擔心晚上枕邊無人。

  這年頭的婚姻,底色是門當戶對的利益聯姻。

  王家在宮裡有密嬪娘娘撐腰,還有胤禑、老十六和老十八,這三個皇子幫著撐門面,呵呵,不誇張的說,王國正當時挑女婿都挑花了眼啊。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既然是自家人,王國正也沒瞞著胤禑,索性把想法,一股腦的都說了。

  「不瞞十五爺您說,老夫打算恩蔭一子,經商一子,捐納一子。」

  隨著王國正的侃侃而談,胤禑心裡透亮,老頭子想把三個親兒子,都安排的妥妥噹噹,免得落埋怨。

  這年頭,家族越大,大家長就越難一碗水端平。

  稍有些許不公平的分配措施,兒子們當面不敢說啥,兒媳婦們誰是省油的燈?

  嘿嘿,妯娌之間,肯定會爆發明戰或暗戰。

  清官難斷家務事,難就難在,手心手背都是肉,無法暴力解決。

  照例,四品官,有資格蔭一子做官。

  不過嘛,由於僧多粥少的緣故,大多數情況下的蔭官,都只能按序列排隊,參加遙遙無期的候補官員隊伍。

  就本質而言,蔭官也就是個政治待遇而已,比如說,有資格直接遞手本,面見知縣或知州老爺。

  王國正既然主動和胤禑商量王家人的家務事,顯然是希望胤禑幫著出力了。

  知母莫若子!

  以胤禑對密嬪的了解,她是格外希望王家人,個個都過上好日子。

  如果,胤禑現在推三阻四的不想幫忙,等外祖母黃氏進宮見了密嬪,肯定要說幾個親兒子的前途大事。

  到那個時候,胤禑就是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了。

  而王家人的大事呢,也就變成了,不想幫也得幫的母命難違了。

  與其被動從命,不如主動幫王家人解決掉難題,這是很現實的考慮。

  親戚的麻煩事,之所以難辦,難就難在感情的不可抗力。

  胤禑是老官僚了,自然分得清楚其中的利弊。

  主動幫王家解決了大問題之後,以後再有麻煩事的時候,胤禑在密嬪那裡,就可以說硬話反懟了。


  若是一點忙都不幫,真惹毛了密嬪,讓她給康熙吹了枕邊風,肯定夠胤禑喝好幾壺的。

  「外祖父大人,恩蔭之事,您這邊只須按照朝廷的規矩,按部就班的辦理即可。等吏部下了告身,進入候補的時候,幫舅舅尋個較好的部衙實缺,就包在您外孫我的身上了。」

  誰料,胤禑的話音未落,就見大舅舅王盛,當即跪了,重重的叩首道:「謝十五爺的大恩大德!」

  胤禑趕緊起身,親手扶起了王盛。

  不客氣的說,當時,王盛第一個下船,拜見胤禑的時候,胤禑就已經猜到了,他必有所圖。

  喧鬧了一番後,胤禑對照著王國正的要求,逐一給予了解決的方案。

  「至於經商一事嘛,待您外孫我寫封信給蘇州織造李煦,請他幫著拿一張兩淮的鹽照,倒不算難事。因為,表舅李煦兼著兩淮巡鹽御史的要職。」

  大清的鹽業,那可是官府絕對壟斷的暴利行業。其中的利益太大了,若無強龍的力壓,根本不可能插手進去。

  「不瞞外祖父您說,您外孫我,恰好在戶部幫辦捐納處的部分事務。只要捐足了銀子,再由我親自出面,給吏部的司官打個招呼,只須辦成指省候補即可。」

  胤禑的態度異常謙遜,但是,話里話外,卻透露出了一個驚人的事實:他有手眼通天的能耐。

  所謂指省候補,意思是,事先派人做通某個省的接收工作,再讓吏部特意指定,去那個省候補。

  只要吏部的手續齊全了,下邊的某省巡撫那裡,早被胤禑拿捏著擺平了,這就可以確保某個舅舅有實缺的官兒做。

  吏部管烏紗帽,確實是天下第一實權衙門。

  但是,以胤禑是戶部幫辦阿哥的身份,若想拿捏某省的解餉、解糧及奏銷事務,可謂是易如反掌爾。

  別說胤禑這種大佬了,就算是戶部隨便一個員外郎,去下邊省里出公差,哪個布政使敢不親自出面接待?

  天下之權,一曰官帽子,一曰錢袋子,一曰刀把子,和這三樣沾了邊,才有真實權。

  這年頭,各地收的稅,朝廷必須占大頭。不跑戶部衙門,不可能錢進地方。

  歷史上,光緒的老師翁常熟,利用兼任戶部尚書的實權,把掌握北洋兵權的李合肥,卡得七孔冒火,卻又完全沒脾氣。

  王國正故意提了三個要求,就是想看看,密嬪對他的真實態度。

  如今,答案已經揭曉了,密嬪還是他的親閨女。

  道理並不複雜,若是胤禑敷衍了事,王國正就打算讓三個兒子,都回蘇州跟著李煦混飯吃。


  王國正的疑慮,徹底煙消雲散之後,待胤禑更是無比的親熱。

  胤禑早就看明白了,這年頭的各種關係,歸根到底,就兩種價值:一曰情感價值,二曰利益價值。

  王國正進京之前,也就是個小小的七品知縣罷了,他有啥利益可以給胤禑?

  那麼,剩下的就只有情感價值了。

  畢竟是胤禑的母族,彼此都有很近的血緣關係,胤禑動用特權,幫著裙帶們升了天,也能堵上密嬪的嘴了。

  至於,將來王家人混得如何,呵呵,胤禑輕易不可能再插手了。

  男人們,主要是圖的利益,胤禑其實挺容易就把他們打發了。

  可是,胤禑在舅舅王盛的陪同下,進入後院時,嗨,就像是水珠子掉進了高溫的油鍋里,瞬間炸起了無數的爆響。

  我的個天,十個舅表妹和五個姨表妹,還都是未婚,令胤禑的頭皮一陣發麻。

  彼此見禮的時候,胤禑認出偶遇的那名女子,她叫王惜月,是大舅王盛家的表妹。

  這年頭,女性的閨名,一律禁止外傳,免得惹來閒言碎語,最終影響家族的名聲。

  胤禑心裡一片透亮,王國正本是個下賤的工匠頭子而已,只因把閨女送給了康熙,就獲得了極大的利益。

  照著葫蘆畫瓢,王家人只怕是打的這個主意吧?

  密嬪的手裡沒多少銀子,但是,這十幾年倒是積攢了數量驚人的各種珍奇首飾。

  胤禑按照密嬪的安排,命烏林和小金子,分別捧來了密嬪的賞賜。

  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胤禑故意把這些禮物,都交給了外祖母黃氏,再由黃氏轉交給眾多的表妹們。

  以前,黃氏還是賤民的時候,自然不懂胤禑的用意。

  可是,當了這麼多年的知縣太太之後,黃氏隱約察覺到了,胤禑對表妹們的疏遠。

  黃氏難以抑制的有些失落感,不過,她轉念一想,等遞牌子進宮,拜見了密嬪之後,還有機會。

  為啥胤禑最合適呢?

  唉,歲月不饒人,黃氏的孫輩姑娘們,年紀最小的已經十二歲了,根本拖不起啊!

  老十六的年紀太小了,納個比他年紀大的妾,傳出去肯定會被人笑話。

  至於,老十八才五歲而已,那就更指望不上了。

  在客棧,陪著王國正用罷了午膳之後,胤禑趁著喝茶消食的機會,起身提出了告辭。

  「不瞞外祖父您說,我只請了兩天假,今晚日落前,必須回到京城。否則,必被言官彈劾。」


  照大清的規矩,皇族及宗室成員,若無旨意,不得擅自離京。否則,擎等著奪爵或圈禁吧。

  胤禑的理由光明正大,王國正也無法阻攔,只得放他走了。

  馬車啟動的一瞬間,胤禑長吁了濁氣,他很慶幸自己的遠見。

  按照密嬪的想法,是打算讓王家人,都住進胤禑的宅子裡。反正,胤禑的賜第之西路院子,全都空著沒住人。

  可是,胤禑早有預見,親戚們,請神容易,送神難!

  不客氣的說,胤禑絕不是感情泛濫的聖母表,他寧可出錢幫親戚們在外邊租住大豪宅,也不可能自己主動惹了麻煩進門。

  次日早上,宮裡就傳出了消息,命胤禑領著王國正,即刻陛見。

  眼看著,京里各衙門就要封印了,康熙給面子的在節前召見王國正,胤禑其實已經猜到了。

  但是,胤禑沒猜到的是,康熙居然讓他帶著王國正進宮「請訓」。

  沒辦法,胤禑只得穿戴整齊,卡著康熙用晚膳之前,領著王國正,進了東華門。

  大清的規矩,旗人權貴走西華門,漢臣們走東華門,皇子們一般走神武門。

  到了乾清宮後,胤禑剛把皇子專屬的「紅頭簽」遞進去,當值的隆科多,就跑出來叫他們進去。

  胤禑昨晚睡得很好,精神自然抖擻。

  可是,王國正就顯得有些萎靡不振了。只因,他昨晚一直在烏林的教導下,學習「請訓」的規矩。

  陛見,是封疆大吏等紅頂大員們,才享有的待遇。中低級官員,進京拜見康熙,則為請訓。

  原本,按照正常的請訓流程,王國正需要跟著禮部的官員,學習面君的各種禮儀,至少七天以上。

  然而,有康熙的特旨,自然是一切從簡了。

  但是,面君的基本禮儀,王國正必須熟練掌握。

  胤禑領著王國正進入乾清宮的西暖閣後,率先行了大禮。

  「臣兒胤禑,恭請聖安。」

  「光祿寺少卿銜、內務府奉宸院員外郎,臣王國正,恭請聖安。」

  王國正伏地磕頭的時候,胤禑暗暗鬆了口氣,昨晚的功課沒有白補,禮儀的第一關,算是過了。

  「起吧。」康熙的態度顯得異常溫和,「來人,賜座。」

  隨著康熙的一聲吩咐,梁九功搬來了一張錦凳,輕輕的擱到了王國正的跟前。

  就在王國正推辭著不敢坐下的當口,胤禑一直站在原地紋絲不動。


  呵呵,室里除了外祖父,就是汗阿瑪,胤禑只能乖乖的站著別動。

  「王國正,你生了個好女兒啊。」康熙顯然來了興致,猛夸密嬪的各種好處。

  王國正沒見過這種大場面,心裡早就慌成一團亂麻,他根本不敢搭話,只是垂頭閉緊了嘴巴。

  康熙唱了一陣獨角戲,發過感慨後,王國正卻沒有任何回應。

  也許是覺得有些掃興了,康熙便吩咐道:「來人,叫十八阿哥過來見見他的外祖父。」

  不大的工夫,梁九功進來回話。

  「回萬歲爺,十八阿哥說他身子不舒坦,已經叫了太醫。」梁九功不敢說真話,只能編瞎話糊弄康熙。

  老十八是在乾清宮裡養大的皇子,康熙怎麼可能不知道其中的貓膩呢?

  可是,康熙喜歡溺愛幼子。未成年的太子,才五歲的老十八,都被養得格外嬌縱。

  「嗯,知道了。」康熙的興致,又被掃了一次。

  胤禑確實不知道,康熙命他領著王國正陛見,究竟是個啥意思。

  但是,胤禑非常清楚他自己的定位,當好悶嘴葫蘆似的背景板即可,如無必要,絕不多說半個字。

  康熙耐著性子,詳細的詢問了王國正的近況。

  胤禑一直裝木雕,始終垂著腦袋,深入的研究,地面金磚的成色。

  就在氣氛逐漸緩和的時候,忽然,從閣外傳來了幼童的嬉笑聲,「魏珠,你來追爺呀,快來追爺呀!」

  胤禑心知不妙,趕緊把頭垂得更低了,惟恐沾了親弟弟的晦氣。

  可是,康熙卻沒打算放過他,怒斥道:「胤禑,你怎麼教弟弟的?」

  換作一般人,生怕得罪了康熙,肯定跪地請罪了,

  可是,胤禑卻異常淡定的說:「回汗阿瑪,臣兒以為,十八弟繼續溺愛下去,遲早……」故意停下來,不把話說完。

  康熙何等精明,胤禑的意思明擺著是指責他呢,養不教,難道是兄之過麼?

  「你……」康熙氣得兩眼冒火,豎手指著胤禑,破口大罵,「你個不孝孽畜,好大的狗膽?」

  可是,胤禑不僅沒有伏地請罪,反而振振有詞的說:「史有明記,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儘管胤禑說的很委婉,然而,以康熙的博學,幾乎脫口而出,「鄭伯克段於鄢!」

  「好好好,你真是朕的好兒子啊!」康熙氣得七竅生煙,怒吼道,「你莫非以為,朕不敢殺你麼?」

  胤禑並沒有被嚇跪了,反而挺直了腰杆,大聲說:「只有李三郎那種昏君,才會殺子,臣兒何怕之有?」


  是啊,只有李隆基那種混蛋皇帝,才有可能一日殺三子。

  這話反過來看,等於是當面夸康熙是個有道之聖君!

  關於老十八的教育問題,胤禑早就想發言了,只是,一直苦於沒有機會罷了。

  不管康熙的想法是個啥,胤禑肯定想挽救老十八。

  老十八這小子,被康熙溺愛的不像話,即使不夭折,也遲早會惹下殺身大禍。

  胤禑的心裡,還是很有底氣的,並不是虛張聲勢的假正經。

  他和康熙討論的是老十八的教育問題,他即使這次服了軟,也是後患無窮。

  以後,老十八乾的所有壞事,髒水都會潑到他的身上,再也洗不白了。

  「孽畜,孽畜,滾,滾出去……」康熙顯然沒被胤禑的花言巧語所蒙蔽,他在盛怒之下,居然抓起了桌上的茶盞,惡狠狠的砸向胤禑。

  胤禑常年練習弓馬騎射,身手異常之矯捷,側個身子,就躲過了茶盞的襲擊。

  「小棍受,大棍走,臣兒告退!」胤禑撒開兩腿就跑,沒等康熙反應過來,他已經奔出了西暖閣。

  「傳朕口諭,攔住十五阿哥。」康熙氣得不輕,厲聲下令。

  窗外的太監,當即扯起喉嚨,大聲傳話:「傳萬歲爺口諭,攔住十五阿哥!」

  「傳萬歲爺口諭,攔住十五阿哥!」

  康熙的口諭,在太監們的接力吆喝之下,幾乎眨個眼的工夫,就傳到了乾清宮門口。

  於是,胤禑剛奔下乾清宮的台階,就被一等侍衛吳什,帶人攔了下來。

  「十五爺,奴才也是奉旨行事,得罪了。」吳什哈下腰行禮,嘴上說的很客氣,擋住胤禑去路的決心,卻是毋庸置疑的堅定。

  PS:劇情大推進了,不廢話,今天是月底最後一天了,24點前,月票超過5500張,必有加更。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