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誰家良將,劉封麥城戰徐晃
第123章 誰家良將,劉封麥城戰徐晃
寇安國興奮的來了一句:「將軍,你被打臉了。」
實時更新,請訪問sto9.🎉com
劉封臉一黑,狠狠的瞪了寇安國一眼,後者卻是更興奮:「將軍,徐晃如此囂張,連我都忍不了,你還能忍嗎?」
看寇安國這模樣,劉封哪裡還不清楚寇安國的想法。
這愣頭青就想出寨跟徐晃硬剛一波。
由於寇安國被派去秭歸傳信,然後又被劉備派去武陵郡隨同馬良安撫諸夷,以至於寇安國錯過了劉封四打江津口和血戰江陵城兩場大戰。
尤其是方月四人在升了校尉後,更令寇安國抓狂。
以前四人只是軍侯,現在四人都是跟寇安國平起平坐的校尉。
反觀寇安國,累積的功勞還不夠格擢升為牙門將,天天都被方月四人騎臉顯擺跟著劉封大殺四方的戰場事。
面對寇安國的積極請戰,劉封提高了語氣,輕斥道:「為將者,首重心性,你如此沉不住氣,今後我還如何委你大任?」
寇安國哼哼:「將軍,我現在只是校尉,只需要奮勇衝殺就夠了;等我當了牙門將,我再去磨練心性學習如何擔當大任。」
這混愣子。
劉封頓感無語。
從字面上講,寇安國的理由似乎也沒什麼大毛病。
牙門將以下,的確首重悍勇。
只有到了牙門將這個級別,才更側重於去考慮如何穩住心性,去學習如何擔當大任。
看著寨外準備直接強攻的徐晃等魏兵,劉封抬頭看了一眼天色,伸手感受風向。
陰天,西北風。
「有地利有天時,我傻了才會剛正面。」
李平挑選的這個坡頭很適合立寨,既能居高臨下又不會被斷絕水源,且還有木林遮掩。
最重要的是。
營寨在上風向!
上風向最適用的戰術是什麼?
自然是放煙了!
戰場上有一種利用濕草來放煙破敵的方法,稱之為「猛煙沖人」。
《武經總要》對「猛煙沖人」的運用也作了詳細的描述:
稱「猛煙沖人無拒者。凡攻城邑,旬日未拔,則備蓬艾、薪草萬束已來,其束輕重使人力可負,以乾草為心,濕草外傅,候風勢急烈,於上風班布發煙,漸漸逼城,仍具皮笆、傍牌,以御矢石。
大意就是:要是攻城十日不下,就準備蓬艾、薪草,乾草在中間,濕草在外邊,等風勢激烈的時候在上風向放煙,然後讓軍卒帶著皮笆、傍牌抵擋矢石攻城。
濕草可以產生大量的煙,不僅能遮蔽城頭敵人視線,也會熏壞城頭敵人眼睛,故而號稱猛煙沖人無拒者。
為了能讓猛煙沖人的戰術可以運用於不同的場景,譬如風勢不夠急烈、處於平地、處於高地,還會打造風扇車來配合使用。
劉封率軍抵達後,在觀察了李平的立寨的地理地勢和氣候風向後,就令人砍伐拾取了大量的乾濕薪草,又就地伐木打造了簡易的風扇車。
相較於攻城拔寨,守城守寨其實是更輕鬆的。
遍觀中華史,任何一種攻城戰術都會有相對應的一種或多種守城戰術。
其中被稱為弱宋的幾百年,更是將守城戰術發展到了巔峰造極的程度。
很快。
埋伏的方月四校尉就得到了劉封的軍令。
乾草點燃。
濕煙飄起。
數十台簡易的風扇車開始鼓風。
煙霧透過樹林,向魏卒方向飄去。
刺鼻的煙霧開始侵蝕魏卒的鼻腔、喉嚨、雙目。
「咳咳。哪來的煙?」
「什麼情況?咳咳!」
「你推我作甚!咳咳!」
「你的矛刺中我的腿了,咳咳!」
「.」
原本士氣昂揚的魏卒被這忽然吹來的濕煙一覆蓋,最前方的魏卒紛紛被嗆得咳嗽起來,不僅視線受阻,眼淚也忍不住直流。
齊整的軍容也因眾軍士咳嗽避煙而變得混亂,更有倒霉的被身邊人不小心給刺中了。
「用煙驅狼的手段,竟也能用於戰場?」徐晃冷峻的面容下,浮現幾分驚訝。
徐晃生活在北方,對用煙驅狼的手段並不陌生。
戰場上用煙退敵的戰術,徐晃還是第一次見。
徐晃不能理解的是:雖然今日吹的是西北風且己方恰好在下風向,但這煙怎麼會從高往低處流?今日的風勢也不可能吹得這麼急烈。
徐晃的疑問,沒人能回答。
能回答的人此刻正立在坡頭悠閒的注視一群被煙燻亂來軍容的魏卒,右手掌心還攤了一小撮不知名果仁兒。
「將軍,仗還能這麼打的?」
寇安國瞪大了眼睛,看著下方被煙燻得咳嗽連天的魏卒,撓了撓腦瓜子,十分的不解。
劉封津津有味的磕著果仁兒,道:「埋鍋造飯的時候,沒被煙燻過?」
寇安國一愣:「熏是熏過,可,可,可.」
寇安國一時詞窮。
這戰術的原理,竟然這般簡單的嗎?
就因為埋鍋造飯的時候被煙燻過,所以今日就用煙去熏魏卒?
寇安國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了。
劉封沒有多解釋,而是繼續注視下方的魏卒。
受煙燻的影響。
徐晃不得不暫時讓眾人後撤。
只不過。
即便是在後撤,徐晃也是嚴謹有方,因煙燻而混亂的軍容也隨著撤退逐漸恢復。
「可惜了。若來的不是徐晃,安國你今日就有機會立功了。」
劉封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沒機會掩殺!
隨著軍令的傳達,煙霧也逐漸變淡,最後只剩下輕微的煙霧味道。
隨後。
徐晃那如洪鐘的聲音響起:「我乃魏王麾下平寇將軍徐晃,何人在此守寨,可敢現身一見?」
寇安國看向劉封,在此興奮起來:「將軍,要喊話嗎?」
劉封嗑著果仁兒,道:「當然要喊,你就喊『漢中王麾下,右將軍張飛在此』。」
寇安國在此瞪大了眼睛:「將軍,以你如今的威名,何須再借右將軍之名?」
見劉封的眼神又瞪來,寇安國下意識的打了個激靈,高呼回應:「漢中王麾下,右將軍張飛在此!」
話音一落。
殷署和朱蓋皆是嚇了一跳。
「張飛?與關羽並稱萬人敵的張飛?他怎麼會在此地?」
「張飛都來了,豈不是說劉備的援軍已經抵達江陵了?該不會是在使詐吧?」
殷署和朱蓋看向冷峻不改色的徐晃,眼中都有詢問之意。
徐晃尋聲而望。
目力所及處,看不清劉封和寇安國的臉。
「張翼德,可敢出寨與我一戰?」徐晃高呼搦戰,提起手中的大斧扛在肩頭,威風凜凜。
然而下一刻。
坡頭的回應卻是「今日沒飲酒,不想廝殺,明日再來。」
徐晃策馬四望,依舊只看得見滿山坡的樹林雜草以及營寨柵欄,看不到旌旗也看不到潛伏的漢兵。
「撤!」
徐晃調轉馬頭,轉身就走。
殷署和朱蓋跟上,頗為疑惑。
「將軍,為何撤兵?我猜測那張飛肯定是假冒的。」
「是啊將軍,煙霧散盡,正好強攻,就算是張飛真的來了,又有何可懼?」
殷署和朱蓋都想不明白徐晃為什麼會忽然撤兵。
看著依舊沒想明白的殷署和朱蓋,徐晃沉聲道:「能用煙就能用火,賊人能有手段讓煙飄遠,就有手段讓火變猛。
如此大的煙霧,寨中堆積的薪草也必然不少,我等又在下風向,賊人若是順風放火,你們是想被燒死還是想被熏死?」
殷署和朱蓋這才反應過來,後怕不已。
「賊人偃旗息鼓,先是放煙,後又自稱張飛,擺明了是在迷惑我等,甚是可恨!」殷署忿忿不平。
這人都沒見到,士氣先掉一截。
殷署只感覺窩囊得很!
「無妨。我已經知道寨中的人是誰,通知呂建,強攻麥城。」徐晃果斷的下達了軍令。
這驟然的改變,讓殷署和朱蓋反應不及。
怎麼忽然又要強攻麥城了?
徐晃沒有再給殷署和朱蓋解釋原因,只令兩人配合呂建強攻。
實際上。
徐晃並不知道山寨中的人是誰,只是有一個猜測。
之所以如此說,是為了恢復殷署和朱蓋的士氣。
徐晃打的主意就是:既然你要躲在寨中,那我就去打麥城,看你是救還是不救。你救,我就能知道你是誰;你不救,我就攻破麥城讓你沒機會再救。
不得不說。
比起殷署和朱蓋這倆三流將軍而言,徐晃的征戰經驗太豐富了,臨機應變的反應也不是殷署和朱蓋能比的。
見徐晃轉向去打麥城,劉封暗自嘆息。
【還真是難纏!
果然,五子良將任何一個單獨拎出來,都不是江東傑瑞們能比的。
本以為我的身份能藏上一天,沒想到半日都藏不住。
罷了!罷了!】
劉封將手中的果仁兒全部塞進口中,轉身下令:「擂鼓吹號,豎起旌旗,李輔鄧賢引千人守寨,其餘人等隨我出寨。」
寇安國先是一愣,隨即興奮起來:「徐晃如此囂張,我就說將軍你忍不了。」
剎那間。
寨中旌旗四起、鼓吹大作。
聞得動靜的徐晃,冷笑一聲。
這樣的結果,正如徐晃預料。
看著那鮮明的「劉」字大旗,徐晃也確認了來者的身份。
「果然是劉封。」
「一如既往的狡詐。」
殷署和朱蓋亦是心驚,兩人不由想到了徐晃先前的判斷,對徐晃更是欽佩。
【倘若沒有平寇將軍在,估計我等都得被劉封擒殺。】
兩人對視一眼,紛紛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凝重。
來時的驕矜,也在這一刻消散。
尤其是殷署,接連判斷錯誤。
戰場上判斷錯誤,就等於將性命送給敵人,還得連累三軍!
徐晃策馬來到陣前,按住陣腳。
待得劉封引兵到來,徐晃這才揚聲高呼:「劉將軍,為何降而復反啊?」
見徐晃提及詐降書一事,劉封放聲大笑:「兵不厭詐,一封詐降書而已,徐將軍,你又何必當真?」
徐晃拖著大斧,目光在劉封身後掃視。
見其軍容齊整,士氣如虹,徐晃的心情也變得沉重。
這是一支勁卒!
想正面擊潰一支軍容齊整的勁卒,即便是徐晃也很難辦到。
雖說在樊城的時候徐晃長驅直入驍勇非凡,但那個時候除了長驅直入沒有第二個選擇,在長驅直入前徐晃也沒信心必勝。
而現在。
徐晃並未陷入必須跟劉封正面死戰的處境。
心態不一樣,權衡的利弊自然也不一樣。
換而言之。
當日跟關羽一戰,徐晃是抱著必死之心。
今日跟劉封一戰,徐晃並沒有必死之心。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