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三國:我不是劉封> 第117章 罷兵和談,劉封的未來考慮

第117章 罷兵和談,劉封的未來考慮

  第119章 罷兵和談,劉封的未來考慮

  割地求和,孫權能忍。

  比劉備矮一頭,孫權不能忍。

  暗戳戳的讓麾下人尊稱「至尊」,本就是自覺身份地位矮了劉備和曹操一頭。

  在孫權看來:即便要和親,那也應該是將女兒嫁給劉封,而不是將女兒嫁給劉封的兒子,雖說小虎才三載,但大虎也是可以改嫁的。

  呂蒙沒有多言。

  帶上虞翻後,就跟著韓重出了內城。

  內城外。

  想獲取本書最新更新,請訪問s🎇to9.com

  關羽和劉封已經靜候多時。

  韓重近前具言了出使細節。

  關羽這才得知,劉封竟然會讓韓重去求親。

  想到孫權昔日派諸葛瑾來求親,關羽忍不住撫髯而笑。

  和親這事。

  是有講究的。

  其核心在於:誰是嫁女的一方!

  假使孫權稱要將女兒嫁給關平,關羽絕對不會發怒。

  關羽只需派人給劉備說一聲,就可以讓關平去迎娶孫權的女兒,然後高高興興的挽著孫權的手說「兩家安好,齊力伐曹」。

  可讓關羽將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這問題就大了。

  自漢以來,嫁女和親的,本質都是在送女求和。

  孫權真把自己當至尊了?

  竟敢要求關羽送女求和?

  劉備聽了會怎麼想?

  大漢的脊樑就這麼折了?

  這才是關羽大罵「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的真正原因。

  孫權這哪裡是在求親啊,分明是在羞辱劉備!

  就如同昔日匈奴單于給漢皇帝說:將你的公主嫁給我,我就不打你了。

  以關羽的驕傲和對劉備的敬重,又如何能忍得住這樣的羞辱?

  別說孫權了,就連馬超剛投時直呼劉備的名字,都差點被關羽砍了。

  關羽沒將使者一刀砍了,都算是文明講理了。

  而如今。

  劉封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也派人向孫權求親。

  這是在替關羽出昔日受的惡氣!

  來!來!來!

  孫權你將女兒送來,我們和親一家人,今後一起伐曹。


  「賢侄有心了!」關羽不吝謝意。

  劉封笑容洋溢:「讓孫權將女兒嫁給我兒,我都覺得虧了,沒想到孫權竟還不樂意。當初他可是連妹妹都願嫁的,人心不古啊。」

  關羽亦笑。

  就地鋪上蓆子,擺上火盆,關羽邀呂蒙和虞翻近前敘話。

  看著病態明顯的呂蒙,關羽的目光中蘊藏了三分可惜:「子明,可曾後悔?」

  呂蒙輕輕搖頭:「成則為王,敗則為寇,何悔之有?假使我功成,君侯可會後悔伐曹?」

  關羽沉默。

  對於呂蒙的才能,關羽也是很認可的。

  尤其是呂蒙也是出身於底層,能有如今的地位都是一刀一槍拼出來的。

  再加上呂蒙與一向喜歡劫掠的江東諸將迥然不同,入城後秋毫無犯,這讓關羽也少了敵意。

  至於戰場上的爾虞我詐,關羽反而不在意。

  關羽不是輸不起的人。

  若知道後世有個叫羅貫中的編了一段關羽變鬼殺呂蒙的橋段,關羽真有靈,直接會先將羅貫中給砍了。

  我只是輸了,不是輸不起。

  就算變鬼了,也應該去殺孫權,殺呂蒙頂什麼用?

  沉默間。

  劉封放聲大笑:「呂子明,其實你不是孫權的大都督,你是曹操的平南大將軍才對。」

  呂蒙面色一變:「劉公仲,你這話何意?」

  劉封笑容不減:「昔日周公瑾為大都督時,提議以南郡為基,西征伐蜀,北取漢中,聯西涼馬超與關中對峙,而後返回荊州北上襄陽,則可與曹操二分天下。

  只因中途病逝,二分之計被迫中止。

  魯子敬為大都督時,認為曹操勢大,孫劉兩家應該同仇敵愾,明借南郡,實為將荊州西線抵禦曹操的壓力讓家父分擔,騰出精力來圖謀淮南,則可三分天下。

  只可惜湘水劃界後,魯子敬也因病逝世。

  然而。

  不論是周公瑾還是魯子敬,他們的戰略目標都是北進中原奪取天下,而非偏安江東。

  反觀你呂子明,在曹操勢弱的時候不僅不執行魯子敬的三分之計,反而力勸孫權奪取荊州,只為了實現你『全據長江,以保江東』的戰略。

  你自詡博覽群書,豈不聞「攻守之勢異也」?

  你自詡深諳兵法,豈不聞「兵家之法,要在應變」?

  即便你功成,孫權又能如何?


  不僅要面臨曹操在荊州西線和淮南東線的兩路壓力,還得分重兵扼守西面以防西川伺機出兵復仇。

  不論是家父還是孫權,都將徹底失去了北進中原奪取天下的機會。

  曹操想做的事,你都替曹操做了。

  你不當曹操的平南大將軍,誰又有資格?」

  虞翻不忍呂蒙受責,反駁道:「全據長江,尚且可以保守江東;若是北進,即便得了徐州也抵擋不住曹操的驍騎。呂都督一心為吳侯,你怎可污其名?」

  劉封「咦」了一聲:「自古以來,江東子弟多才俊。昔日項羽以八千子弟兵橫掃大秦,孫策在時亦有小霸王之稱,莫非如今的江東子弟皆是無能鼠輩?」

  虞翻啞口無言。

  身為會稽郡人,虞翻也是江東子弟。

  有項羽和孫策珠玉在前,總不能承認自己是無能鼠輩吧?

  良久。

  呂蒙徐徐開口:「劉副軍能言善辯,令人佩服。我對吳侯的忠心,天地可鑑,是非對錯自有後人評論,我今日前來,也不是為了跟劉副軍爭辯。

  眼下雙方征戰已久,曹操又在北方虎視眈眈,言和可存,相爭必亡,吳侯可以割讓長沙和桂陽,以地換和。

  若是同意,吳侯即刻撤兵回陸口;若是不同意,吳侯也只能向北委身曹操了。」

  劉封呵呵:「曹操若有能力南下,早就南下了。亦或者說,你覺得襄陽的曹仁,會為了孫權冒險來江陵?

  若我是曹仁,必會令上昶城的文聘伺機奪取夏口;再傳訊合肥的張遼協攻濡須口,屆時不用孫權割地求和,君侯自可引兵奪取長沙和桂陽,然後兵進廬陵和豫章,與曹操分搶江東。

  呂子明,你得看清形勢,現如今不是孫權想求和就能求和。是戰是和,非孫權能定!」

  呂蒙暗暗握緊了拳頭,黑著臉問道:「你既不想和談,又為何要派遣使者?」

  劉封直言而道:「我派遣使者,是去求親的。韓重沒給孫權講清楚嗎?」

  劉封回頭「喝問」韓重:「我專程囑咐過你,只談私事不談公事,你是不是忘記我的囑咐了?」

  韓重「委屈」地道:「將軍,我冤枉啊,我的確只談了求親一事。」

  劉封又看向呂蒙:「看來我們之間的溝通存在誤會,不過這也不重要,現在說清楚也行。

  勞煩回去告訴孫權,速速派人將他的女兒送來江陵,雖然孫權的女兒年方三載,但年齡小才養得熟,青梅竹馬感情也更深。」

  呂蒙的臉更黑了:「吳侯不會同意的。你可以開出其他的條件。」


  劉封聲音一肅:「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啊。吳侯不肯送女求和,令人惋惜。

  罷了,罷了,強扭的瓜也不甜。既如此,我就換個條件:將虞仲翔送我。」

  虞翻臉色一變:「劉封,你怎敢辱我!」

  劉封道:「虞仲翔,你誤會了。我惜你才能,故而不忍你在孫權麾下受人忌恨。

  自古有言,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跟著我,你能當一個流芳千古的諍臣,跟著孫權,你只會被流放。」

  虞翻冷哼:「我不學無術,只會噴人,既非良禽,也非賢臣。」

  劉封肅容:「北海文舉公贊你有『東南竹箭之美』,廣陵子綱公也贊你『性如美玉雕摩益光』,若你虞仲翔不學無術,那江東皆是俗士。」

  虞翻無言。

  內心也變得糾結起來。

  孫權的冷遇和同僚的厭惡讓虞翻心中不忿,劉封的禮遇又讓虞翻心有快意,可要背孫權而投劉封,虞翻又認為會違背氣節。

  這時。

  呂蒙開口了:「我同意你的條件,仲翔現在就可以留下。」

  虞翻愕然瞪大了眼:「呂都督,你」

  呂蒙打斷了虞翻的話,道:「仲翔,就請你為吳侯再盡一次忠吧,吳侯也會同意的。」

  虞翻臉色變幻,欲言又止,最終選擇了沉默。

  說是盡忠,其實就是呂蒙給虞翻找了一個台階。

  若不是呂蒙,虞翻根本不會參與奪荊州的行動,這個時候還在涇縣被流放呢。

  即便有呂蒙的舉薦,孫權依舊因為劉封的幾句離間之言就將虞翻冷落,可見其對虞翻的成見並未因為呂蒙的舉薦就消失,反而越來越深了。

  劉封撫掌大笑:「能得虞仲翔,勝得長沙和桂陽啊。」

  對劉封而言:長沙和桂陽壓根就沒資格擺上談判桌。孫權經此一敗,戰線必定收縮,別說長沙和桂陽了,陸口都未必敢駐兵。

  換而言之:長沙和桂陽都不用關羽派兵,本地勢力都會懼怕兵禍而改旗易幟的轉投劉備。

  反倒是虞翻,博學洽聞,能文能武,能明事,三觀正,直言敢諫。

  在孫權眼中,這是個屢屢直言犯上又跟同僚不和的噴子,在劉封眼中,這特麼就一三國版魏徵啊!

  劉封深知人性。

  哪怕是自己,一樣會犯錯。

  這身邊若沒個敢於直言敢諫的,誰知道今後會不會因為驕矜大意而犯下不可挽回的大錯?


  更何況。

  劉封身處嫌疑之地,今後難免會遭人非議。

  再加上這次荊州事變,劉封居功至偉,聲望已經遠遠蓋過了如今的漢中王世子劉禪。

  不論劉封是否有奪嗣的想法,都會有人推動劉封奪嗣;推動劉封奪嗣的是敵是友,劉封也未必能分得清楚。

  對於野心之輩,效仿「鄭伯克段於鄢」花個幾年或者十幾年設計陷害,也不是不可能。

  就連姜維都能被黃皓誣陷後被迫退居隴西種地養兵。

  魏延也死在了楊儀的構陷之下。

  亦有人分析,魏延之死是費禕親手導演,促使楊儀斬魏延,借蔣琬之手誅楊儀,成功上位。

  不論是真是假,都說明了權斗的殘酷和黑暗。

  以及最令劉封警惕的:司馬懿誅滅曹爽全族事件。

  雖然都說曹爽蠢,但真處於曹爽的位置,又有幾個人能更聰明?

  洛水之誓外加名仕公卿聯名作保,這跟糜芳會獻城一樣離譜。

  劉封不清楚今後會遭遇什麼樣的危險。

  劉封清楚的是:留一個直言敢諫的虞翻在身邊,有利無弊。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