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帝國崛起:西班牙> 第300章 被提前的柏林會議

第300章 被提前的柏林會議

  第300章 被提前的柏林會議

  在英國首相格萊斯頓會見葡萄牙大使的第二天,英國駐西班牙大使緊急求見西班牙國王卡洛,關於葡萄牙殖民地事件進行了溝通。

  與其說是溝通,倒不如說是英國方面對西班牙態度的問責。

  是的,問責。

  英國大使的態度雖然不像面對葡萄牙那樣傲慢,但也表達出了自己強硬的一面。

  英國大使說了一大堆的話,大致意思就是開羅到開普敦連線是英國在非洲最重要的殖民計劃,不允許任何國家干涉和破壞。

  字裡行間的意思就是,如果西班牙決定要站在葡萄牙那邊破壞英國的殖民計劃,西班牙和英國之間很有可能會有一戰。

  卡洛當然不接受英國人的威脅態度。雖然英國人確實很強大,但對西班牙來說也沒什麼好怕的。

  現在的西班牙已經具備和其他列強掀桌子的底氣,也沒有任何列強想和西班牙徹底撕破臉。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𝘀𝘁𝗼𝟵.𝗰𝗼𝗺

  畢竟歐洲大陸上存在著許多個列強,和西班牙一戰只會傷筋動骨,撿便宜的可就是其他的列強了。

  得知卡洛不會因為此事有任何退讓之後,英國大使的臉上也帶著一絲不滿和憤慨。

  在他看來,大英帝國作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西班牙就算是列強也得給幾分面子才行。

  不過卡洛畢竟是西班牙國王,哪怕對方已經站在英國政府的對立面,英國大使也不敢對卡洛有任何行為和言語上的挑釁。

  王室和政府在歐洲所代表的含義不同。挑釁政府只是國家層面的競爭,但要是挑釁國王,那可就站在君主制的對立面了。

  歐洲王室之間本身就打斷骨頭連著筋,大家都是一家人。除了特殊情況之外,大家也都願意維持表面的和氣關係。

  英國大使一臉不滿的離開了西班牙王宮,英國政府也在稍晚些時候收到了相關消息。

  而西班牙這邊,卡洛也在準備著抗衡英國政府的外交壓力。

  卡洛並未打算讓西班牙獨自承擔這樣的壓力,而是打算拉上義大利和奧匈帝國。

  卡洛想的也很簡單,那就是看英國人到底有沒有膽子把西班牙逼到德國那邊。

  大不了卡洛直接宣布加入三國同盟,組建德奧意西四大列強的超級軍事集團。

  這個強大的陣容哪怕是面對法俄協約,也是有機會直接吊打對方的。

  畢竟俄國目前的問題實在太多,貿然參與這種多個列強之間的超級大戰,只會讓俄國國內的問題被早些引爆。


  沒了俄國之後,一個法國可扛不住四大列強的圍攻。

  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可以從三個方向進攻法國,奧匈帝國的軍隊可以支援西班牙和義大利,同時牽扯法國大量的軍隊防守南部邊境。

  只要奧匈帝國,義大利和西班牙能夠分擔一半的法國軍隊,德國面對剩下一半的法國軍隊將會如入無人之境一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占領巴黎。

  這也是卡洛謀劃葡萄牙時並不懼怕英國的原因。因為此時的英國並不打算直接干涉歐洲局勢,英國主導的地區平衡政策就決定了英國不能接受西班牙加入德國那邊,這也代表著英國不可能和西班牙徹底翻臉。

  雖然不會徹底翻臉,那事情就有的談了。西班牙這邊有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的支持,在外交談判上可是不怕英國的。

  更何況,在外交談判之前,卡洛想要達成的目的就基本已經完成。只要離間了英國和葡萄牙政府之間的關係以及葡萄牙人對政府和王室的信任,未來西班牙兼併葡萄牙的可能就會提升很多。

  在卡洛以王室的名義聯繫了奧匈帝國和義大利的王室之後,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和翁貝托一世都表達了對卡洛的支持。

  兩國之所以答應支持西班牙的原因,除了想要拉攏西班牙進入三國同盟之外,還有就是兩國政府各自的打算。

  奧匈帝國並沒有殖民非洲的計劃,但他們後續需要和俄國抗衡。對於奧匈帝國來說,自己這邊每多一個盟友,對抗俄國的時候勝算也就會多一分。

  而對於義大利來說,他們是有殖民非洲的計劃的。突尼西亞殖民地給義大利開了一個好頭,也讓義大利政府看到了殖民非洲帶來的好處。

  是開墾農業就能讓義大利賺一大筆收入,政府的財政越富裕,翁貝托一世所計劃的軍事擴張也就會更順利。

  在突尼西亞之後,義大利政府又盯上了兩個地區,分別是非洲北部的利比亞和非洲東部的阿比西尼亞帝國。

  這兩個殖民地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位於英國殖民地的周邊。

  義大利想要占領這兩塊殖民地,難免要面對到英國政府的壓力。這也是翁貝托一世很乾脆的選擇支持卡洛的原因,因為他也需要相同情況下西班牙政府的支持。

  對於英國政府來說,局勢一下子變得很困難。只有一個西班牙還好,英國政府倒也不怕。

  但隨著西班牙王室與奧匈帝國皇室以及義大利王室頻頻傳來會面的消息,英國政府也明白,這兩國是選擇站在了西班牙的身後。

  此時的格萊斯頓首相終於感受到了幾天前葡萄牙政府的感覺,進無可進,退無可退,相當難受。

  莫三比克西邊的這些土地肯定是要占領的,事關英國的開羅開普敦連線,英國絕不允許計劃被其他國家破壞。


  但同時,又不能徹底和西班牙以及其背後的奧匈帝國和義大利撕破臉。本來大家只是在外交方面支持西班牙,要是英國與之撕破臉,兩國就算不願意與英國交戰,也必須得上了。

  一旦打起來,這可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俄國一向和英國有仇,面對這樣的大好機會,肯定是要在中亞和西亞地區搞事情的。

  法國和英國人的矛盾也不小,不說落井下石,肯定也要趁著英國人無暇他顧搶占殖民地的。

  就算英國最終能夠打贏戰爭,損失利益最大的也只有英國。

  也正因為如此,在得知奧匈帝國和義大利方面都表達了對西班牙的支持態度之後,英國和西班牙的交涉就已經陷入了停滯。

  1884年3月15日,受英國政府邀請,德國首相俾斯麥向西班牙,奧匈帝國,義大利,英國,葡萄牙等國發去了電報,邀請各國派出代表參加在柏林召開的會議,目的是為了解決各國關於剛果南部地區土地矛盾的爭端。

  包括英國和西班牙在內,大家都沒打算徹底撕破臉。

  這也導致德國俾斯麥首相發出電報邀請之後,各國紛紛點頭同意派出代表參加這次會議,給足了俾斯麥首相面子。

  一開始計劃參加會議的就只有爭端的幾個國家,隨後經過各國的商討,決定邀請更多的歐洲國家參與這場會議,來避免類似的矛盾發生。

  因為這場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劃定各國殖民非洲的範圍,這也導致最終參加會議的國家變成了15個,這15個國家全部是有能力殖民非洲的歐洲國家。

  至於剩下沒有能力殖民非洲的國家,自然也就沒有資格參加這場會議了。說白了,這場會議只是列強國家為了平衡各自矛盾所召開的。

  小國家本來是沒有任何話語權的,只不過為了避免類似葡萄牙這樣的事情發生,才允許小國家的參與。

  在卡洛的干涉下,柏林會議提前好幾年召開。

  不過這對西班牙來說也並非是一件壞事,提早參與對非洲的瓜分,西班牙也就能分到更多的肥沃土地。

  當然,西班牙在非洲的殖民地也註定不會太大。除了西非殖民地之外,其他殖民地也基本不會有太大的擴張了。

  目前的非洲殖民地主要充當原材料的生產地,以及進行一些農業開發工作。

  當地的土著基本不會購買歐洲的工業產品,他們也完全買不起。也導致非洲殖民地基本沒有傾銷工業品的能力,對西班牙國內的工業產值提升沒有太大的幫助。

  真要論工業品市場,還得在亞洲以及美洲想辦法。這些地方的國家更加發達,哪怕不是殖民地,也能進行工業產品的銷售。


  雖然這場柏林會議有15個國家參與,但其中有話語權的國家,實際上只有英法德奧意西七大列強。

  別看荷蘭,比利時,葡萄牙這樣的國家也參與了會議,他們別說有話語權了,能夠確保自己現有的殖民據點不會被列強搶占就已經要燒高香了。

  畢竟這個時代可不是文明的時代,是真正意義上的弱肉強食,落後就要挨打的時代。

  別看歐洲國家一個個偽裝成文明友好的人類燈塔,當他們發現巨大的利益的時候,他們就會暴露出他們的本性。

  大英博物館作為英國著名的收藏品展館,收藏著來自世界各地的藏品。這些藏品可不是英國人買來的,而是他們通過侵略的方式強行從世界各國搶來的。

  後世全世界200多個國家中,沒有被英國殖民和侵略過的的國家屈指可數。

  甚至西班牙都被英國侵略過,這方面也能看出歐洲國家的本性,對於弱者沒有絲毫憐憫。

  西班牙方面,派出參加會議的代表是殖民地事務大臣威廉和外交大臣卡雷爾。

  上一任外交大臣埃夫頓侯爵在經歷了四屆內閣政府的任期(包括臨時內閣)之後光榮退休,他也憑藉著自己積攢下來的功勳獲得了大片的良田,成功讓自己的家族躋身西班牙頂級貴族家族行列。

  繼任的卡雷爾同樣也是西班牙貴族,只不過他的爵位並不像埃弗頓侯爵那麼顯赫。

  現任外交大臣卡雷爾出身西班牙南部的小家族,他的父親是一名伯爵,因為種種原因被前任女王伊莎貝爾削掉了爵位,變成了貴族最底層的男爵。

  這也讓卡雷爾的家族從此一蹶不振,如果不是爆發了革命讓卡洛成為了西班牙國王,恐怕卡雷爾一家子將會徹底衰敗下去,最終成為只有貴族頭銜的普通人。

  在卡雷爾和威廉前往柏林之前,卡洛就已經召見過他們,並且吩咐了他們應該在會議中怎麼做。

  對於卡洛來說,目前最基本的兩大目的已經全部達成。英國和葡萄牙之間的關係已經被破壞,葡萄牙人對自己的政府也充滿了不滿和質疑。

  除非奧匈帝國和義大利願意與英國爆發戰爭,否則光靠西班牙是不可能阻止英國占領剛果南部的土地的。

  不過話說回來,讓英國人占領這片土地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每當提到剛果南部土地的時候,葡萄牙人都會想起這一天,想起英國人是如何站在他們的頭上,趾高氣昂的阻止了他們的殖民地合併計劃,並且將本該屬於葡萄牙的土地搶占到自己的手中。

  卡洛可以在剛果南部的土地進行退讓,前提是英國人願意付出更多的好處來補償西班牙。


  畢竟西班牙也是有能力殖民剛果南部的土地的,只要英國人不願意與西班牙撕破臉,他們就必須得考慮到西班牙強行與其殖民競爭的後果。

  柏林會議就是為了解決列強之間的矛盾與衝突,英國代表想必也能考慮到這一點,在其他方面對西班牙做出更多的退讓。

  對於非洲的土地,卡洛已經沒有太大的想法了。唯一想要的摩洛哥英國人是不會願意讓給西班牙的,這也代表卡洛想要土地只能將目光放到更遠的亞洲,比如中東半島。

  西班牙已經占領了馬斯喀特蘇丹國,再往北就是休戰諸邦,也就是後世的阿聯地區。

  和阿曼一樣,阿聯同樣也是一片沙漠。阿曼還有北部的小片土地是山區和平原,阿聯的絕大多數土地全部都是沙漠,並不適宜居住。

  這也代表著西班牙有可能通過這次會議獲得休戰諸邦,將其與阿曼殖民地合併,建立一個更大型的殖民地。

  雖然這塊殖民地現在看起來沒什麼大的作用,等到未來中東地區的石油被發現之後,光是石油的價值就足以讓西班牙賺的盆滿缽滿。

  也是卡洛看重中東地區原因,畢竟石油這種東西是真的賺錢,而且這個時代的石油也不會滋生美軍。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