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荀彧佩蘭

  第34章 荀彧佩蘭

  夏季的雨水,總比往月多出許多。

  冀州鄴城鄰近刺史府邸的一處院落。

  身著深色綢袍,頭戴巾幘的文士,遣散了幾名僮僕,自己親自整理好行囊。

  突然聽見院落有腳步聲傳來,朗目疏眉的文士心想道:「或許是僮僕遺落東西又折身返回了罷。」

  實時更新,請訪問sto9.c💻om

  遂不做他念,繼續低頭歸攏。

  不曾想腳步聲越來越近,忽然身後探出一隻手,抓住清秀通雅文士的右手緊緊不放。

  「誰!?」

  荀彧心裡一驚,猛地轉身望去。

  後邊的青年見荀彧果然被嚇到,忍不住眼笑眉舒,嘴卻不饒人道:「好你個荀文若,見故友剛至就想著偷溜走,莫非不想盡地主之誼?」

  「縱使攀附袁公高枝,貧賤之交也不可忘啊!」

  明明是他先嚇人,反倒打一耙說起別人不是。

  荀彧也不由笑起來,手指青年道:「好個郭奉孝,論反唇相稽,屈扭是非誰都比不上你!」

  「分明你嚇我在先,反倒我的過錯,合著我就該被伱嚇了?」

  以郭嘉的聰穎自然不會去接這話,用掌心輕將荀彧的手壓下,然後笑道:「多年未見,如今在鄴城相逢,你不盡地主之誼好好款待一番,竟遣散僮僕收拾行囊,難道四世三公也入不了你的眼?」

  郭嘉的笑容帶著銳敏,他太了解眼光尖銳的荀彧了。

  先前董卓進雒陽時就說天下即將大亂,而潁川郡乃是平原四面受敵。

  不如遷徙最豐裕殷實的州郡冀州,後來說服宗族帶領不少荀氏親族來到了冀州。

  那時州刺史尚屬韓馥,可惜有業不能守,性格懦弱又無能,否則哪至於將天下最好的州郡拱手相讓。

  郭嘉不禁搖頭。

  若遇庸愚之主,即使再忠心耿耿,才氣過人也會不得善終。

  韓馥的屬下耿武、閔純,幾度勸阻他無需懼怕袁紹,可已然嚇破膽的韓馥聽不進去。

  以至於袁紹進鄴城後,直接尋個理由將兩人誅殺以儆效尤,可惜世間又少了兩個忠良之輩。

  荀彧也不會上當,笑道:「奉孝休要胡言,友若還尚在車騎將軍處做掾屬。」

  「我不過去平原拜訪盧公,然後再回潁川辦完些事,下月便回鄴城,此事早向袁公道明。」

  友若是荀諶的字,他乃是荀彧之弟,現今為袁紹的心腹幕僚備受器重。


  袁紹入主冀州後,遂以車騎將軍身份兼冀州牧總攬軍政之事。

  郭嘉笑道:「我猜怕是一去不復返吧,也罷,待我見過袁公,若是不合心意,嘉也與你同返鄉。」

  郭嘉性格乖張不喜拘禮法,出身習研律令的陽翟郭氏,年少便與許多潁川士族英才子弟相交,其中與荀彧關係最為要好。

  其他士族子弟或多或少對他有些偏見,可他亦然我行我素不為所動。

  荀彧則認為能處在他人冷眼下,一如曩昔且不亢不卑,定非同尋常。

  便主動與郭嘉交好,一來二去兩人就此友情厚密。

  就在兩人談笑間,郭嘉嗅了嗅,頓覺異香撲鼻,就知道荀彧又佩了新的香囊。

  「嗯?讓我猜猜香料來源究竟是何物?」

  郭嘉嘟囔著丟下這麼句話,思索起來。

  荀彧笑著搖搖頭,郭奉孝每次都是這般,見面就想壓他一頭。

  但兩人多年摯交好友,加上荀彧性格溫文儒雅行事穩重,往往都是包容對方,任由其頑笑打鬧。

  「聞到些許的桂花香,還摻雜著其他香料……」

  「眼下並非桂樹季節,你身上卻帶有桂香,想必去年採摘不少,文若快均出分我些。」

  郭嘉聞著聞著就打劫上了香料,毫不見外從荀彧腰帶取下。

  看著精緻的縑帛雕花,他也較為喜愛,隨口說道:「最近來鄴城,族兄宴請時常喝酒,若是不小心撞見貴人,還有懷中的香囊分解酒氣,不至於失禮,嘉就多謝文若臨別贈物了。」

  荀彧懷疑對方藉機猜香料是假,來打劫他的香囊才是真。

  郭嘉香囊到手打開一看,恍然大悟笑說:「原來放了澤蘭的緣故,當年屈原以蘭為友,將蘭作為佩物,以表自己潔身自好的情操。

  曾作《離騷》云:「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荀君也以桂蘭佩之,真是好雅興啊!

  如此雅興之人卻待不住鄴城,看來這裡也並非我郭奉孝久留之地。」

  郭嘉說話間手卻不停,將香囊繫於腰間,抬頭說道:「你且慢走幾步,等過段時間,我拜會過袁公隨後就來。」

  見郭嘉篤定自己將去之不返,荀彧無奈道:「我本打算先北上青州拜會盧公後,再去東郡面見曹孟德。」

  「可惜孫文台已歿於荊州劉表之手,當初心向漢室致力於討董,且胸懷天下的英雄,如今只剩下曹孟德一人爾。」

  荀彧說到這話語頓了頓,見郭嘉並非外人,方繼續道:「我觀袁本初幹大事則惜身,見小利忘義,非世之英雄也,遂不在此久留,以至蹉跎時日。」


  原來如此,郭嘉輕輕頷首,明白荀彧為什麼會遣散僮僕了。

  換做是他也肯定會跑。

  早些年他就清楚與溝通不了的人,強使對方了解自己有多難。

  欲要改變其想法難度又有多大。

  春秋時期,伍子胥輔佐吳王闔閭稱霸一時,力壓楚國與闔閭相知相交。

  待闔閭死後夫差上位,起初還能重信,可惜分不出讒言之語,辨不清利益當前誰對誰錯。

  對吳國立下赫赫之功的伍子胥竟慘遭吳王賜死,功勞甚高的兩朝重臣尚且被如此對待。

  士人若分辨不出真正的明主去施展平生抱負,要遇見喜歡聽信讒言之輩,再勞苦功高也怕難得善終,冀州的耿武和閔純就是典型前車之鑑。

  反正郭嘉早打定主意,一定要找到與他心意較通的主君,即使並非英雄也無妨。

  否則以他乖張性格遇到昏庸之主,或許還慘過伍子胥。

  古人之事,思之鑑之。

  郭嘉忽想起,擊破黃巾四十餘萬,而名震天下的劉玄德似乎就是任青州平原相吧…

  也不知此人究竟如何……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