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大唐:剛被立太子,逆襲系統來了> 第269章 孤說完了,你是真該死啊!【求月票】

第269章 孤說完了,你是真該死啊!【求月票】

  第269章 孤說完了,你是真該死啊!【求月票】

  原本因為李承乾的打臉,尷尬得不知所措的李世民,現在聽到李承乾的決斷,頓時有種如獲新生的感覺。

  因為他沒想到李承乾會自己給自己挖坑,這不是把臉送上來給他打嗎?

  要知道,就算是他推崇的漢文帝,都沒做過這樣大膽的決斷。

  所以,在經歷了短暫的情緒恢復,以及仔細斟酌之後,他抬手示意了下瘋狂諫言的眾臣,淡淡道:「太子真要釋放那三百九十名死囚回家?」

  「是的父皇。誠如兒臣剛才說的,貞觀二年初到現在,死囚竟有三百九十名,這實在是太多了。」

  說著,李承乾又扭頭看向戴胄,道:「大理寺卿,孤問你,武德年間,一年的死囚最多有多少人?」

  「這」

  

  戴胄遲疑了一下,然後看了眼李世民,略微思忖地道:「具體有多少人,臣要查閱卷宗後才能知曉,但據臣的記憶,應該沒有一年超過兩百人。」

  嘩!

  此話一出,全場譁然。

  就連李世民都沒想到,自己父親幹了九年的皇帝,一年連兩百人的死囚都沒有。

  要知道,他可是當著所有大臣的面諷刺過他父親是昏君的啊!

  他自己登基還不到四年,一年都差不多有四百人的死囚。

  這讓他這個弒兄殺弟,逼父退位的皇帝,情何以堪啊!

  他可是勵志要超過自己父親,打造貞觀盛世的千古明君啊!

  不得不說,李承乾這一問,直接讓李二破了大防,連帶輔助他治國的房玄齡,長孫無忌等人,都感覺臉頰火辣辣的疼。

  娘的!

  這臉也打得太狠了吧!

  怎麼一個接著一個的打!?

  然而,李承乾卻沒有理會他們現在的情緒,又估摸著朝戴胄道;「那依大理寺卿之見,若孤將這些死囚放回家,他們有幾成人會返回來受刑?」

  「這個.」

  戴胄聞言,不禁遲疑了一下,然後滿臉為難地道:「不瞞太子,這些死囚都是罪大惡極之人,若將這些死囚放回家,別說有幾成人會返回來受刑,能不影響地方治安就算好的了。」

  「更何況,釋放這些死囚得有法可依,如今又沒有皇帝大赦天下,就這麼貿然釋放這些死囚,恐怕也不妥。」

  「呵,誰說一定要大赦天下才能釋放這些死囚,為了體現皇帝的仁愛,難道就不能釋放這些死囚嗎?」


  「可是.」

  「怎麼,你也不看好孤這決斷?」

  還沒等戴胄把話說完,李承乾就出言打斷了他。

  而戴胄聞言,則直接默然不語。

  意思很明顯,確實不看好。

  這時,李承乾又將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笑著問道:「父皇可看好兒臣這決斷?」

  「你自己看著吧!」

  李世民含糊的說道。

  其實當李承乾說出那句『為了體現皇帝的仁愛』之後,他就心動了。

  畢竟他一直想要建立的皇帝人設,就是一個『勤政愛民』的好皇帝形象。

  而好皇帝形象,怎麼能缺少『仁愛』之心呢?

  不過,這件事若成了還好,若沒成,那可是一件很丟臉的事。

  他自然不想冒這種險,於是才讓李承乾自行決斷。

  而就在李承乾得到李世民首肯的下一刻,之前瘋狂進諫的大臣再次站了出來。

  「陛下三思啊!太子此舉看似有理有據,實則漏洞百出,若那些囚犯不能返回,我朝威信將大打折扣,於國朝不利啊!」

  「是啊陛下!您可千萬別任由太子胡來啊,那些死囚是不會回來的!」

  「陛下.」

  「行了!孤既然敢這樣決斷,就能保證他們會回來!」

  還沒有等李世民開口,李承乾就沒好氣的打斷了進諫的眾臣。

  但眾臣並沒有因為他的打斷,就停止進諫。

  比如侍御史張玄素就義憤填膺的站了出來:「太子你拿什麼來保證?這裡是朝堂,不是太子的一言堂,臣等是大唐的官員,不是太子的奴僕,太子若一意孤行,必將人神共棄!」

  轟!

  此話一出,全場轟動。

  在場的所有大臣,都不禁臉色一變。

  除非一個人犯下了十惡不赦的大罪,否則絕無可能配上這句『人神共棄』來警告。

  別說李承乾堂堂大唐太子,即便是一個普通人,在聽到自己被這樣罵的情況下,恐怕也會拔刀相向。

  而另一邊,原本打算讓兒子扛雷,自己在後面撿便宜的李世民,在聽到這句『人神共棄』的時候,也明顯的吃了一驚。

  因為張玄素在他的印象中,一直都是一位忠耿直言的臣子。

  雖然比起魏徵來,少了點足智多謀,但品行上還是沒問題的。

  甚至在李承乾執掌東宮之前,他讓房玄齡整理的東宮屬官名單,就有他的名字。

  而且給他的官職還不低,是東宮左庶子。

  可惜李承乾根本不願別人插手東宮屬官的選任,這件事最終的結果,只能不了了之。

  然而,令李世民沒想到的是,張玄素竟敢這麼跟李承乾說話。

  這一刻,李世民開始懷疑,自己看人的眼光是不是有問題?還是說,自己對大臣是不是寬容過頭了?以至於他們竟敢當著自己的面侮辱自己兒子。

  其實,李世民也就是沒看到宋明兩朝的儒家文人在占據絕對統治地位後的騷操作。

  比如孔家世修降表,跪迎王師這些骯髒的事,都被後人給說爛了。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頭太癢,水太涼之類的主動投靠異族的簡直不要太多。

  在那些儒家大佬的襯托下,就連平日裡袖手談心性,臨難一死報君王的臣子,都顯得格外珍貴,被後人大加誇讚。

  而回過頭來,再看張玄素這類人的操作,就不難理解了。

  他們有時候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激怒君主,讓君主懲罰他們,從而博得個忠耿直言,不畏生死的美名。

  可別小看這種美名,有時候稍加被人推崇,就能流芳百世。

  但是

  李承乾會讓他如願嗎?

  明顯不會!

  他從來都是那種殺人誅心的主!

  你敢跳出來找死,那我絕對會送你死。

  而且還會讓你臭名昭著。

  只見他深吸一口氣,旋即冷冷看向張玄素,道:「侍御史說孤一意孤行,必將人神共棄,很好。且不說孤會不會人神共棄,先說侍御史你吧!」

  「其實孤從重陽宴那晚就開始注意你了,甚至覺得,你應該是我大唐的第二個魏徵。可惜,孤讓錦衣衛調查了你的底細,才知道,原來你有這樣不為人知的一面。」

  張玄素愣了一下,旋即板著臉道:「臣聽不懂太子殿下在說什麼!」

  「聽不懂嗎?」

  李承乾眉毛一挑:「孤聽說你一直在搜集王羲之的書法貼,對嗎?」

  張玄素聞言,不禁渾身一顫。

  而這一幕,恰好被李世民與房玄齡等人看在眼裡,頓時眼睛微微眯了起來。

  或許張玄素恐怕並非表面上看起來的忠誠耿直,實際上可能是沽名釣譽,私德有虧的偽君子。

  卻聽李承乾又道:「本來這件事,孤是打算交給大理寺審理的,既然你提到了『人神共棄』這四個字,孤今天就好好跟你說說,什麼是『人神共棄』!」


  話音落下,掃視了一圈眾臣,又笑著看向李世民,道:「父皇恐怕還不知道吧,因為你酷愛王羲之的書法,您的臣子可是煞費苦心啊!」

  「為了給您弄到王羲之的書法貼,這位侍御史大人,竟然縱容自己侄子,將一個珍藏王羲之書法貼的積善之家,滅了滿門!」

  「簡直觸目驚心,觸目驚心啊!」

  「什麼!?」

  李世民與眾臣聞言,頓時瞪大了眼睛,滿臉的錯愕。

  特別是李世民,整個人身子都是一緊。

  因為他確實收到了張玄素進獻的王羲之書帖。

  為此,他高興之餘,甚至打算將張玄素安排到東宮擔任左庶子。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那份他如獲至寶的王羲之書帖,竟然是這樣來的?!

  卻聽張玄素連忙喊冤道:「冤枉!太子殿下你冤枉臣」

  「是嗎?你真的覺得孤冤枉了你嗎?」

  還沒等張玄素辯解的話說完,李承乾就冷笑著打斷了他,然後再次開口道:「孤可是有證據的!」

  「你以為孤像你這樣,什麼證據都沒有,光靠一張嘴彈劾別人嗎?你若覺得孤在冤枉你,孤可以立刻讓錦衣衛將你侄子押來,看看此事是否為真?」

  「他可是將你的醜惡嘴臉,原原本本的供訴出來了!」

  「孤要是你,早就找根繩子懸樑自盡了,哪還有臉在這裡大喊冤枉!」

  「你對得起自家祖宗的在天之靈嗎?」

  說到這裡,頓了頓,仿佛想起什麼似的,又道:「哦對了,你剛才說孤『人神共棄』,孤現在還給你!」

  「你是真該死啊!」

  轟隆!

  此話一出,張玄素如遭雷擊,臉色瞬間就白了。

  這一刻,李承乾的氣場全開,威嚴盡顯。

  直接讓在場的所有人,仿佛看到了一頭年輕且鱗甲滿身的巨龍,對他們怒吼咆哮。

  而就在眾臣驚愕不已的下一刻,張玄素氣得渾身顫抖,一口難以言語的悶氣,堵在胸口,導致呼吸都開始不暢起來。

  他抬手指著李承乾,想要開口說話,強烈的屈辱,憤愾,恐懼,使得情緒越來越激動,加上呼吸越來越不順暢,最終一口氣沒喘上來,直接撲通一下就倒在了地上。

  嘭!

  一道不算響亮的沉悶聲,驟然響起。

  張玄素就這麼被活活的氣死了。

  而在張玄素倒地的這一刻,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驚呆了。


  他們怎麼也想不到,李承乾光靠一張嘴,就能殺人。

  還有李承乾麾下的錦衣衛,居然這麼強大,連這種隱秘的事都被查出來了。

  因為他們不相信,滅人滿門這種事,張玄素會堂而皇之的派自己侄子去做。

  肯定是用了什麼特殊手段,隱瞞了當地的官府。

  可是,就算張玄素做得再天衣無縫,錦衣衛還是查出了真相。

  這就有點恐怖了。

  似乎看出了眾人的想法,李承乾若無其事的朝殿外的金吾衛下令道:「來人,將犯官張玄素送往大理寺,不管他是死是活,都將此案結了。然後登報公之於眾,祭奠死去的那家人!」

  「諾!」

  殿外的金吾衛,當即應諾而出,將張玄素的屍體抬了下去。

  而目送張玄素離開的眾人,則不禁面面相覷。

  這時,一直不知道殿內什麼情況的異國使臣,在看到權萬紀,張玄素,相繼被金吾衛拉出來的這一幕,一個個眼皮狂跳。

  特別是吐蕃國相祿東贊,在看到張玄素屍體的那一刻,整個人都驚呆了。

  因為在前段時間,張玄素還偷偷賣了一副王羲之的高仿版《快雪時晴貼》給他,讓他以此假書貼坑李承乾。

  沒想到,張玄素竟然就這麼死了。

  那大殿內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難道他以假書貼坑李承的事被李世民知道了?

  想到這裡,祿東贊不由開始擔心起來。

  萬一李世民拿這事針對他,那他想借吐蕃小論之死對大唐發難的計劃,豈不是泡湯了?

  不可能!

  張玄素不可能出賣自己!

  他若敢出賣自己,那位漢王殿下絕不會放過他!

  心中似乎找到了一絲慰藉,祿東贊迅速冷靜下來,然後若無其事的打趣道:「大唐這朝會開得有意思,什麼事都還沒辦呢,先殺自己人,這難道是大唐朝會的傳統?」

  「你少說兩句,不要命了!」

  祿東贊的話音剛落,站在他前面的李思遠就連忙低聲呵斥他。

  但是,祿東贊卻根本沒將他放在眼裡,直接無視了他,轉身朝身後的慕容順道:「王子,你有信心回到吐谷渾嗎?」

  「嗯?」

  原本一直沉默的慕容順,微微一愣,而後皺起眉頭道:「大論這話是什麼意思?」

  「沒什麼意思,就是想問問王子,如果還能回到吐谷渾,你是否還像剛來大唐時那般雄心壯志?」


  「哼!我的事用不了你管!」

  慕容順沒好氣的冷哼一聲。

  他可不喜歡吐蕃人。

  因為吐蕃時常與吐谷渾作戰,雙方可以說是仇敵關係。

  但祿東贊並沒有因為慕容順的態度而不滿,又意味深長的笑道:「如果雄鷹還想繼續展翅高飛,我吐蕃願成為助雄鷹展翅高飛的大風」

  「你!」

  慕容順瞳孔猛地一縮,不由滿臉詫異的看著祿東贊。

  他是一個聰明人,怎麼可能聽不出祿東贊的弦外之音。

  但是,他卻怎麼也想不明白,祿東贊為何要幫他。

  然而正當他想追問祿東贊的時候,殿內再次傳來一陣譁然。

  只見李承乾在目送張玄素被金吾衛抬出大殿之後,又緩緩坐到了自己的太子椅上,平靜而淡定地道:「既然諸位大臣不信孤釋放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他們次年會回來服刑,孤就跟你們打個賭。」

  「如果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一個不落的回來了,孤就請奏孤父皇,赦免他們的死罪。如果那三百九十名死囚,但凡有一個沒回來,孤就自禁三年,不問朝中任何事,專心學習!」

  嘩!

  全場譁然!

  特別是李世民,在聽到李承乾要『自禁三年』的時候,心頭差點樂開了花。

  雖然博得一個『仁君』的名聲是他非常想要的,但若能讓李承乾『自禁三年』,他忽又覺得『仁君』的名聲不那麼香了。

  因為李承乾崛起這一年,實在逼得他快喘不過氣來了。

  比起一個虛無縹緲的『仁君』名聲,讓李承乾不再跟他爭權,仿佛更切實際。

  「咳」

  似乎想通了其中關鍵,李世民不動聲色的輕咳一聲。

  早就與他形成默契的房玄齡,當即會意,然後笑呵呵地上前道:「太子殿下有信心是好事,若此事真能成功,必當成為我大唐一大佳話!」

  「是啊太子殿下,若陛下答應釋放那些死囚,一個可以體現陛下的仁愛之心,二個是那些死囚若回來,也能體現我大唐百姓重諾輕生死的品行,實在是兩全其美!」禮部尚書楊師道笑著附和道。

  其餘眾臣也紛紛站出來附和:「確實,確實兩全其美!」

  「聽你們說得這麼好,那孤就不跟你們打賭了?」

  「咳!」

  李世民再次咳嗽一聲,然後沉穩老練的道:「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太子乃一國儲君,豈能言而無信?」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心說你可真會撿話說話!

  不過,這件事也算塵埃落定了,李承乾也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於是也沒跟李二與眾臣計較,又接著道:「諸位大臣,是否還有本上奏?」

  「啟稟太子,臣有本奏!」

  李承乾的話音剛剛落下,刑部侍郎侯君集就從隊列中站了出來,持笏道:「臣昨晚接到密報,東宮錦衣衛參與了吐蕃小論謀殺一案,以及長安數起命案,似乎都與錦衣衛有關!」

  「故而,臣請奏陛下,徹查東宮錦衣衛!」

  轟隆!

  全場轟動!

  不少剛剛還在擔心錦衣衛的大臣,頓時恍然大悟。

  心說難怪錦衣衛連張玄素那麼隱秘的案件都能查出真相,原來錦衣衛查案的手段也不光彩啊!

  想到這裡,眾臣不由'齊刷刷'的將目光落在了李世民身上。

  他們知道,這下子,父子倆算是攻守易行了!

  卻聽李世民平靜而威嚴地道:「太子,你可有話要說?」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