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重修《大明會典》
「方才,朕說了公權與私權的關係。」
放下手中的冊子,朱由校看著眾人繼續道。
「那麼,朝廷要維護公權,各個衙門的職能都需要明確,這點上,朕在翻閱了良久的《大明會典》後,有很多的疑問。」
「各家典籍中,對職業的分工為士農工商。」
「其中,六部里,吏、戶、工三部份管士農工三類,但商這個行業,卻一直沒有一個專管的衙門,讓朕很是疑惑。」
「而且《大明會典》中,對各個衙門的職責、職能、權利都沒有明確的描述。」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看著在場眾人,朱由校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所以,朕想要趁著順天府新政施行的過程中,發現、討論,而後重新修撰《大明會典》,尤其是《諸司執掌》,要將如何維護大明的公權、私權進行詳細的闡述。」
「應當如此。」
聽到了皇帝的話,畢自嚴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他考慮的是,大明官員的職權混亂,若是能夠重修《大明會典》對此進行規範,對他執行新政很有幫助。
「臣贊同。」
這時,吏部尚書周應秋、工部尚書徐光啟、戶部尚書袁世振等人,也紛紛開口贊同了皇帝的決定。
「孫愛卿?」
看向唯一不出聲的孫如游,朱由校好奇的問到。
「愛卿可是有所疑慮?」
「回陛下。」
眼神閃爍一下,孫如游開口道。
「如今禮部、翰林院、詹士府事務繁忙,恐怕抽調不抽人手負責此事。」
「孫愛卿多慮了。」
聞言,朱由校皮笑肉不笑的開口到。
「既然是重修《大明會典》,尤其是要著重修撰《諸司執掌》,那麼朝廷上下各衙門就都要參與其中,不能只讓禮部、翰林院負責。」
「臣贊同陛下的想法。」
看著皇帝,孫如游心中一凌,當即躬身到。
「嗯。」
見到六部尚書都同意了,朱由校滿意的點了點頭。
「朕要說的第二件事情,和孫傳庭與楊嗣昌有關係。」
伸手指了指現場的兩個「小官」,朱由校開口道。
「你們兩人要重點對轉運司和邊境對蒙古之事進行總結,寫封奏章之後,送上來讓朕先看看。」
「臣等遵旨。」
聞言,兩人同時對皇帝拱手應道。
此刻,他們兩人終於明白了,皇帝壓在二人肩膀上的擔子。
「今天的事,我總覺得陛下話裡有話。」
回京的路上,畢自嚴與袁世振兩人同乘一輛馬車,說著話。
「我也有同感,但還沒領悟到陛下說的那些話深處的含義。」
聞言,畢自嚴贊同的點了點頭。
不過,他此刻的思考的中心明顯放在今天皇帝說的那些話上,沒往深處想其中的內容。
從皇帝先前說貨幣之事,畢自嚴就有種感覺,皇帝的這些話,恐怕其中是有一套體系的。
但不知為何,皇帝一直扣扣索索的,沒有將全部的內容都說出來。
而與此相同的,是厚著臉皮與周應秋同乘一車的孫如游。
「陛下聰慧,太聰慧了。」
看著身前的周應秋,此刻的孫如游,居然身體都在顫抖。
「陛下聰慧,這是我們早就知道的。」
此刻的周應秋,對孫如游在恐懼什麼,明顯不知道。
他就沒有以往各黨之間的狗斗思維。
「能輔此君治國,你我日後必留名青史啊。」
「你。。。哎。」
看著一臉對皇帝崇敬之情的周應秋,孫如游嘴張了張,所有的話都被噎在嗓子眼裡,說不出來。
周應秋在被皇帝直接提拔為吏部尚書前,一直都沒被深度牽扯進大明的黨爭中。
因為朝中沒靠山,他自萬曆二十三年中舉後,先在都察院觀政治,然後就連干三任知縣。
擱知縣任上卷了十年之後,萬曆三十三年後,才被調入京城,任職吏部驗封司主事。
然後,從萬曆三十三年到萬曆四十一年,他又將吏部驗封、考功、文選三司,幹了個遍,可謂是大明一塊磚,那裡缺人就往那裡搬。
萬曆四十年九月,周應秋升文選司郎中(正五品),然後第二年,他就被東林御史魏雲中彈劾【引進匪人,流毒天下】,只能以養病為名滾蛋回家。
一直到了萬曆四十五年,葉向高滾蛋,方從哲上位後,才不知道從那個犄角旮旯里,將周應秋重新起復,任職太常寺添注少卿,而後升右僉都御史,任南贛巡撫。
沒有任職高層的經驗,就導致了周應秋很難混進東林亦或齊楚浙黨的高層,讓他對文官與皇帝的爭權奪利缺少一個明確的認識。
皇帝想要重修《大明會典》,別人不知道,但一輩子都泡在翰林院中的孫如游,對於此書的作用是再清楚不過。
《大明會典》,就是大明皇權和臣權相爭的一個縮影。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大明會典》就是黨綱+憲法+民法典加上一大堆東西。
清楚了《大明會典》,也就清楚了大明皇權和臣權的爭鬥。
洪武二十六年,朱元璋仿《唐六典》敕修《諸司職掌》,分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和通政使司、都察院、大理寺和五軍都督府十門,共十卷,明確了大明朝廷各衙門的職權。
明英宗天順二年,奪門之變朱叫門還沒在皇位上做穩,內閣首輔徐有貞閣臣進言,比照《諸司職掌》因革損益類編新書。
然而「未及成帙耳」,朱叫門就嘎了,他兒子憲宗上位。
作為一個挽大廈於將傾之際的皇帝,面對要續編《諸司職掌》,或另編一書與《諸司職掌》並行,這種朝臣想要從法律上從自己手中奪權的行為,當然是不允許的。
為此,即便在成化六年和成化十年,先後有朝臣群起兩次上奏請修,進行彙編,但朱見深都是不予理睬。
第一版《大明會典》的正是開始編纂,是在明笑宗朱祐樘的弘治十年。
明笑宗的成分,懂得都懂。
所以,從弘治十年三月開始,大學士徐溥、劉健等人開始進行系統性纂修,終於在弘治十五年修成,賜書名為《大明會典》。
然而「可惜」的是,這版《大明會典》還沒來得及頒布,弘治就嘎了,正德上位。
正德是個什麼人,懂的也都懂。
面對文人們拿出來的充滿問題的《大明會典》,正德命令大學士李東陽等人進行重校,正德六年由司禮監刻印頒行,世稱《正德會典》。
這版《正德會典》頒布後,正德在專權的路上一路狂奔,各種欺負文官,所以他就落水了。
正德落水,嘉靖入關之後,事情有了小小的變化。
作為一個權謀點滿的皇帝,嘉靖對於文官們想要重修《大明會典》想的是什麼,那是相當的清楚。
為此,嘉靖八年(1529年),他令人將從弘治十五年至嘉靖七年中續定的事例,進行編纂之後,以類附入《正德會典》。
等到隆慶駕崩,張居正當政的第三年,張居正開始主持重修《大明會典》,想要以此將自己變法的政策保持下去。
但可惜的是,萬曆十年,張居正因痔瘡術後感染病逝,萬曆開始清算張居正。
而《大明會典》的編纂權,也落入了內閣首輔張四維的手中。
張四維這個清算張居正的主力軍是個什麼成分,想來不需多言。
為此,修成的《萬曆重修會典》,或者說《大明會典》根本就無法滿足張居正生前保證自己變法得以保存的想法。
如今,朱由校提出要重修《大明會典》,這明擺著是要從法律意義上將自己的政策推行下去。
對於這一舉動,孫如游心裡那可謂是非常的不舒服。
看著眼前不明白其中的輕重,孫如游嘴嚅動了幾下,話還是沒能說出口。
主要是,他此時不知道這個話該怎麼說。
以往編纂《大明會典》都是翰林們的事情,現在皇帝要將各部都拉進來,他和周應秋說不能重修。。。
恐怕周應秋就會記恨上他。
「。。。」
看著死皮賴臉的上了自己的馬車,但此時卻什麼都不說的孫如游,周應秋的腦門上冒出了幾個問號。
作小睡狀的靠在車廂上,眯起了眼睛,周應秋看著孫如游開始了琢磨。
這個孫尚書,想做什麼呢?
一直等到馬車駛進了永定門,周應秋都快睡著了,孫如游也沒開口說話。
看了眼死活不開口的孫如游,周應秋衝車外開口道。
「載我去順天府衙門,我要尋周知府議事。」
說著,周應秋看向孫如游問道。
「不知孫尚書是。。。」
「將我放在正陽門外即可。」
此時,孫如游終於從自己內心的掙扎中回過神來,對周應秋道。
順天府衙門在北門安定門南邊,他要是讓帶了過去,怎麼回衙門都成了個問題。
「好。」
聞言,周應秋點了點頭。
「先去正陽門,而後我們從崇文門進城。」
對著外面,周應秋開口吩咐道。
「。。。」
看著眼前的周應秋,孫如游腦袋上浮現出幾抹黑線。
周應秋要去北面,進正陽門走御街過東長安街,再走崇文門裡街,這條路寬敞開闊,是最方便的一條路。
但現在周應秋要從正陽門繞道去崇文門進內城,這態度就是要和他撇清關係啊。
保持著詭異的對視,一直到馬車將孫如游放在了正陽門外,周應秋默不作聲的看著對方一步一步走進了正陽門。
「東家,現在就去順天府衙門嗎?」
看著沉默不語的周應秋,車夫開口問道。
「走吧。」
轉身回了車中,周應秋揮了揮手。
隨著六部尚書回到京中,皇帝打算要重修《大明會典》的消息,理所當然的傳了出去。
下午時分,還沒放衙,但從周嘉謨手中接任了繼續修實錄任務的翰林大學時韓爌卻是滿臉的痛苦。
「會,他太會了。」
從文書的口中聽說了皇帝要各衙門合作,一起重修《大明會典》的消息後,韓爌人都麻了。
這種想要做一件事情時,先小範圍商討,形成一個政策後,使用政治正確的風力進行推動,讓別人在不知不覺就上了他們的賊船,這種辦法不是他們東林,他們清流最為擅長的嗎?
為什麼現在皇帝能會這種通過政治正確推動風力來達成自己目的的方法啊。
「韓公,現在不是皇帝會不會的問題。」
看著臉色難看的韓爌,孫居相不由的出聲道。
「而是這個《大明會典》要怎麼修,誰來作為總裁官。」
「那還用說,肯定是畢自嚴啊。」
聞言,韓爌不屑的撇了撇嘴角。
想要變法能站得住腳,就肯定是需要一個章程的。
前些日子,他就聽說畢自嚴等人和順天府官員們討論了新政得失。
今天皇帝畢自嚴上午還在和他們在文華殿進行年終大議,下午就傳出了要重修《大明會典》的消息。
今日很明顯這是皇帝又一次在給畢自嚴站台。
「重修《大明會典》,事乾重大,這種事情若是落得奸黨手中,那不致使朝綱敗壞,人心不古?」
看著韓爌,孫居相開口到。
「韓公您此時就應該挺身而出,當這個總裁官啊。」
「我從內閣輔臣變成翰林大學士,劉一燝更是因為大逆不道的在東林書院講學,而被斬首示眾。」
看著孫居相,韓爌不由的開口嘲諷道。
「你這個時候想躥騰讓我去當這個總裁官,你是有多想讓我死?」
斜眼看著孫居相,韓爌差點兒就罵上一聲傻叉。
孫居相是山西沁水人,韓爌是山西蒲州人,若不是看在同為晉黨的份上,韓爌大耳刮子抽丫的心都有了。
「重修《大明實錄》之事,背後是皇帝在主持,這件事上搗鬼不用皇帝出手,朝堂上的那些個實權官們就能將我們給活撕了。」
「那件事別摻和。」
在椅子上坐下,韓爌對孫居相囑咐道。
「行。」
聽到韓爌的話,孫居相只能憋屈的點了點頭,應聲道。
「年後向順義王買馬之事,你們太僕寺準備的如何了?」
孫居相是太僕寺少卿,分管宣府、大同對順義王土默特部的賞銀買馬之事。
「朝廷的本金已經準備好了,都是銀幣。」
聽到韓爌說到重要的事,孫居相當即開口道。
「現在銀幣是值錢物什,私下裡給我們都留著。」
聞言,韓爌眼珠子轉動了幾下後,開口到。
「另外,你派人聯絡一下順義王那邊,我們有些事情要和他們商議。」(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