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大家都在行動
第479章 大家都在行動
扶南和堂明是華國的邊境小國。
無論歷史還是現在,無論經濟還是政治,雙方都存在著大量往來。
近年來隨著華國的迅速崛起,雙方在更多利益上進行了捆綁。
包括但不限於,運河、港口、鐵路等等。
當然,類似的合作,也發生在南美洲、非洲甚至是歐洲等眾多國家。
所以大家也不會特別關注這兩個地方。
𝚜𝚝𝚘𝟿.𝚌𝚘𝚖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而這次,扶南和堂明要招收華國公民當公務員,這其中蘊含的信息太豐富了。
就像是一座海面上飄著的冰山,露在海面上的冰山體積已經夠龐大了,可在水面下的是水面上的好幾倍。
簡中網際網路直接炸鍋。
最直接的就是來自魯省的網友們,又多了一個考公的去處。
早在公務員考試還沒有那麼熱門的年代,魯省高校學生就以全國巡迴考公著稱,為了考公能夠三天時間能夠跑四個地方。
「這絕對是機會啊,一般這種就跟最開始的管培生一樣,最開始管培生那才是真·管培生,都是按照領導在培養,三年提一個級別,後面的管培生就純純牛馬,只見管沒見培,什麼都要干,談到提拔就是你還年輕還能再等等。
像這種剛開始的,肯定都提拔特別快,而且在國內和老中競爭,跑到國外去和扶南人、堂明人競爭,難度也大大降低啊。」
「我覺得大家還是別太樂觀,固然也許在見識上、在能力上你會比扶南人、堂明人更優秀,但別人畢竟是本地人,別人可以抱團,你一個華國人,在他們看來天然就和他們不是一路人,甚至人家還會覺得你搶了他們本地人的工作崗位,沒聽過一句話叫強龍不壓地頭蛇嗎?
感覺這機會只是聽上去好聽,實際上遠沒有國內的公務員穩定,而且有很多隱藏的坑。第一次固然意味著機會,但也意味著不成熟呀?」
「大家講的其實都沒錯,在華國這種環境下你各方面的能力都會比這兩個國家的同齡人更強,然後第一次是機會也是挑戰,但我有個賊好的辦法能夠幫大家繞開坑把這個當成終南捷徑!
那就是聯姻!
你作為這個項目的第一批華國公務員,和本地地頭蛇家族的女兒聯姻,你也是地頭蛇,你又有老中背景,和別人競爭起來等於自帶好幾個正面buff。」
「這個項目我感覺屬於下限有保障,上限很低的那種,扶南和堂明會讓你爬到什麼位置?你的天花板是什麼?可能就只相當於國內一個科長。大家還是謹慎考慮吧。」
「本滇南人已經準備去參加考試試試看了,正好離家也不遠,這幾年扶南和堂明和之前比起來要安全不少。
對滇南人來說,考公又多了一個去處,別的省份可能還會考慮異地,離家太遠,我們可就在邊上。」
這些討論的視角局限在個體層面,大家關注的是這份工作本身,它的穩定性、待遇、上升通道等等。
在知乎上,關於這個話題的討論就更加深入了。
其中點讚數最高的回答如下:
「謝邀,在國際慣例中,基層公務員通常由本國公民擔任,以維護主權和行政的獨立性。
目前沒聽說哪個國家的公務員會招收其他國家的公民擔任公務員。
唯一的例外是歐盟。
這是因為歐盟在成立的時候,整個法律框架和工作原則就包括了歐盟公民在任何成員國都有權利從事公共部門的工作,包括公務員職位。
這一權利源於歐盟公民自由流動和非歧視原則,是歐盟制度的核心組成部分。
像華國和扶南、堂明這兩個國家,不存在像歐盟這樣的關係,又不存在法律框架,在國際範圍內都屬於首例了。
另外其他回答里大家都在談,這是因為可控核聚變導致他們想要進一步靠攏華國,我想說的是,有可能有這個原因,但扶南肯定早就有類似考量了,因為我通過Hornbill挖到了扶南的《公務員法》去年進行了一次修改,把其中第41條的第3小點給刪除了,這一點是什麼呢?
『公務員必須為扶南公民』
這一條被刪除,說明當時扶南可能就有考量,要面向華國招收公務員,甚至已經和華國進行了溝通,雙方達成了某種程度的共識。
再直白點說,華國從前年開始面向全東南亞招收航天人才,這一考試在這些國家對於頭部學生們來說,甚至要比本國高考還更重要。
他們自然會想要有應對辦法。
你能來我這招人,我是不是也能到你那招人?我拿不出類似高等航天人才這種科技型崗位,那我就拿公務員,大家都是儒家文化圈,誰會不懂這玩意對基層民眾的吸引力呢?
華國希望把這些國家融入到自己的輻射範圍里,無論是經濟、政治、文化還是什麼,這些國家又未嘗不想融入到華國來。
尤其在當下這個國際形勢下。
但誰主動,怎麼融,我們要拿什麼籌碼,要如何保障本國民眾的利益,這對他們來說也是考驗,同樣要經過摸索。
畢竟要拿崗位給外國民眾,這對本土勢力,在民族自決泛濫的今天,內部反對聲音肯定特別大。
過去他們高層做好了準備,但缺乏推動的時機,而這次可控核聚變就給了他們最好的時機。」
另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角度:
「謝邀,點讚數最高的評論說的很好,本身這就是博弈的過程,不可能節奏完全被你所掌控,哪怕再小的國家,也是由人類構成,也有自己的想法。
我比較關心的是老中和他們是怎麼談的,這批公務員由誰來管理,誰來決定他們的晉升節奏,要不要回國述職?如果要,是外交口管還是誰來管?
另外我還很好奇,這批公務員他算公務員序列嗎?如果扶南和堂明裁員的話,老中會提供一個兜底辦法嗎?我感覺可以探討的空間太多了。」
「我看了下外網都炸了,尤其是霓虹的2ch,他們都認為這是華國要把東南亞國家納入自己實控範圍內。先是公務員,然後是管理體系,最後是建立類似歐盟這樣的共同體。
我倒是很看好,希望最後去這兩個地方擔任公務員的老中能夠帶去先進的治理經驗和技術專長,真正做到幫助他們的基層提升行政效率。
如果他們做得好,後續其他國家也會考慮,像百越、暹羅這些地方。我咋感覺他們在去之前都要接受老中的培訓呢?要是接受培訓那還真被2ch的老保們給說中了。」
不僅網友們討論這件事,甚至陳元光的父親在和陳元光聊天的時候都聊到了這件事。
作為陳元光的父親,陳慶之的養老生活遠沒有外界以為的那麼悠閒,甚至可以說陳元光的存在打破了他原本的幸福生活。
因為作為羊城土著,還是帶拆遷戶前綴的土著,不管陳元光發達與否,都不妨礙陳慶之在物質上什麼都不缺。
而陳元光的成功,導致的就是陳慶之幾乎失去了之前所有的朋友。
誰資金鍊有問題,能不能麻煩你兒子借錢給我,或者你幫我擔保?
誰子女不想子承父業或者想要到光甲航天來工作,能不能麻煩老哥幫個忙?幫忙內推一下?
名為內推,實際上不就是希望你陳慶之幫忙解決工作嗎?你作為陳元光父親,內推還不能保證一定入職嗎?
看看人家東子,怎麼對小學同學的。
又或者是自己或者子女開公司創業,能不能成為光甲航天的供應商?能不能組個局,一起吃個飯,我們做的也是科技含量十足的新材料。
甚至哪怕無欲無求,當下沒有要求到陳慶之的事情,那未來呢?指不定就有了。
因此過去的朋友們,不管是否有求於他,大家的相處就是無法回到從前了。
所以對陳慶之而言,過去自己生活的狀態可以說被自己兒子完全打破了。陳母是工作狂,不需要朋友,自己過得也很開心,他可是從30歲就開始過上退休生活的浪蕩子,沒有朋友的生活簡直比戒菸還難受。
他甚至自嘲說,自己過去玩太久,現在的日子是對過去自己狂玩的報應。
而朋友可以斷了聯繫,但親戚呢?親戚怎麼斷?
隨著光甲航天的壯大,總會有適合的崗位能夠幫忙安排幾個親戚,也沒辦法完全拒絕親戚希望幫忙的懇求。
畢竟到了陳元光這個地步,可能只是一個信息,就能掀起股市的狂風驟雨。
比如核聚變,只需要提前一天知道,無腦買核聚變概念股,躺著都能賺30個點最少。
這天,陳元光像往常一樣,每半個月和陳慶之一起吃一次飯聊聊近況,陳慶之主動提到了扶南和堂明招公務員一事:
「你堂弟不是今年畢業嗎?然後一直沒找到工作,他自己也不太好意思來光甲航天干,畢竟你們公司壓力還是挺大的,對學習能力的要求很高。」
光甲航天學習型組織的名頭可以說響徹全球,裡面的員工對外說辭都是,沒做好永遠處於高中狀態準備的,最好別來,來了也會很痛苦。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管理方式,導致光甲航天的員工跳槽很容易,哪怕去做和之前相關度很低的工作,hr也會因為光甲航天的履歷而高看一眼。
「然後一直在考公,考公也沒考上。不過好在應屆生身份還能保留個兩年,還能繼續考,你叔的想法就是讓他繼續考,要實在考不上再來麻煩你。
他昨天晚上在和我聊,去扶南或者堂明考他們那個公務員怎麼樣?
覺得現在國內很卷,國外可能會好一點。
再者就是隨著國內幫他們完成基礎設施建設之後,國內部分產業外溢到那邊去,那邊能有個大的發展機遇,就想著讓你堂弟去參加那邊的公務員考試,如果能考上,他就跟著去那邊做點炒地皮的生意。」
陳元光無語:「我的建議是還是老老實實去光甲科技吧,我給他安排個工作。
光甲航天覺得壓力大,光甲科技壓力不大,去做醫藥代表,給他安排個好點的組跟著混,再不濟一年也能有個四十萬。
去那邊,他和我親戚關係算的話,應該屬於三代以內,萬一有個三長兩短,被抓走怎麼辦?
不一定是阿美利肯乾的,可能是別的國家或者組織,巴不得天下大亂,知道了他的身份,把他和叔叔一起給抓走,然後威脅我打錢,我是打還是不打?
我打了還是撕票怎麼辦?
算了吧,就老老實實在國內。
大家都別老想著往外跑,林甲之前跑高麗半島,以為有基地就安全了,不也差點出事麼?」
陳元光接著說:「不過扶南和堂明這兩個地方倒確實會有一波發展機會。
準確來說,國內產能會進一步輸出,電力成本大幅度降低後,國內更加需要依賴消費。
你成本再低,產品價格再低,沒有消費,你依然無法帶動經濟。
發展的第三產業幾乎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而一些灰色產業又不敢往國內放,但又確實存在需要,估計還得往東南亞丟,國內幫他們完成基建,把一些灰色產業放這些國家,來發展第三產業。
類似阿美利肯的拉斯維加斯這種,國內不能搞拉斯維加斯,將軍澳一個又不夠,那我就在東南亞再多搞幾個。」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