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薑還是老的辣
第28章 薑還是老的辣
「太年輕了,之前就對元光有所耳聞,想到過對方才20歲,肯定很年輕。
但是見到的時候,還是心裡還是會再一次驚訝。」
江大這次的畢業典禮和往常一樣,白天沒啥區別,上午先校長講話,然後校領導撥穗。
撥穗完拍照。
學生代表發言自然選的陳元光,現成的招牌擺在這。
他們下午則是專門把雷君請過來搞了個珞珈論壇,在萬林藝術博物館。
畢業生想去的找輔導員報名,一共五百個觀眾名額,先到先得。
校方在和雷君溝通的時候,雷君答應的很乾脆,他對陳元光很感興趣,本身那段時間就要回江城一趟,小米很重要的研發總部就在江城。
拿出一個下午和後輩聊聊,回老地方裝裝逼,然後再合拍一張發個微博混波熱度,一舉多得。
陳元光也答應的很快,能和雷君建立聯繫他求之不得,手上大把來自未來的黑科技要變現,等著雷君給他投資,現成的土豪不薅白不薅。
「師兄也很年輕,和我也就是博士生和本科生之間的區別。」
作為前網文作者,陳元光最擅長的就是在各種群里吹牛打屁,吹捧的話張口就來。
雷君一下就被逗樂了,眼睛眯成一條縫:「哈哈師弟太會說話了,我被說的心花怒放。
沒想到師弟不僅科研搞得好,小說寫的棒,誇起人來也是一把好手!」
這就是吹捧大佬的好處,開始雷君還叫元光,陳元光吹捧一下,馬上就變師弟了。
承認師兄弟關係,後面師弟有忙找你幫,你還好拒絕嗎?
主持人趕緊把話題拉回正軌上:「兩位還真是英雄見英雄惺惺相惜。
我們都知道元光是大四一年發了兩篇nature正刊,一篇nature子刊。」
下面觀眾里本科畢業生來得最多,博士和碩士畢業生也有。
「如果我能發兩篇nature,國內高校還不是隨便我去?」
「你要是有兩篇nature,青千隨便拿。」
「對稱元光來說,青千、長江學者、傑青這些不是隨便拿麼,後面他還要去MIT讀博,等博士畢業還不知道發了幾篇nature呢,帽子隨便拿。」
「人和人之間的差距太大了,而且我看了他寫的論文,含金量還是挺足的,不是那種背靠諾獎大佬水出來的論文。」
很多做過科研知道難度的,都開始竊竊私語起來。
主持人繼續說道:「而雷總在大學的時候同樣是學霸,兩年就修完了本科四年的課程。
在座觀眾雖然都是畢業生,但我們作為江大的學子,需要保持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因此想請問兩位有沒有什麼學習的訣竅?」
聊到這裡,陳元光想起來,未來倒是有個技術可以利用起來,他是使用了知識下載技術,快速掌握相關內容。
這項技術能夠把學習內容下載到伱的大腦里,你學習只是把這些記憶喚醒。
而這項技術的前身是學習加速,大致原理也是刺激大腦皮層相關區域,起到加快學習效率的作用。
它再往前追溯是胎教,只是嬰兒時期光是靠聲音就可以實現刺激大腦區域的目的,而成年人需要靠更強的刺激。
這項技術對全球來說都至關重要,尤其在學歷崇拜極其嚴重的華國,拿出來就是吸金利器,不怕家長不買單。
雷君先回答:「我沒有什麼訣竅,完全是靠勤奮,我大學時候特別勤奮,別人把時間拿來談戀愛、壓馬路,我全部拿來學習了。
當時還是機房,我們計算機專業的實踐需要用到電腦,電腦那時候很緊張,我又買不起,我要用電腦,輪不到我,我就會先用紙把我要寫的程序寫下來,然後去用電腦敲代碼就只需要複製上去,運行調試bug,效率會高很多。」
雷君裝完逼,陳元光不想裝,他還在想學習加速技術有哪些前置技術,要在現代時空復現要克服哪些困難。
因此他簡單回答道:「我沒有太多學習訣竅,我更多是靠看的內容足夠多。」
這也沒說錯,只是他所謂「看」是直接下載到大腦里,別人走路,他坐飛機到達目的地。
「雷總和元光提到的學習訣竅都在於勤奮,確實也只有足夠勤奮才能做出常人所做不到的成果。
雷總的企業每年都要從江大招不少人,有沒有想過要把元光挖去你們企業?」主持人拱火。
在場觀眾都豎起了耳朵。
雷君顯然是做過了功課:「我第一次聽到師弟的名字是在年初的時候,那時候在江大官方微博上看到的。
當時我只是覺得厲害,也沒太在意。
這次他又發了nature,我就去問了下我們學化學的同事,他和我大致解釋了一下師弟的工作,我心想這不都是計算機嗎?
是計算機在化學、生物領域的絕佳應用,師弟是頂級的計算機人才,在算法領域非常厲害。
我這次來參加珞珈論壇,也是想著看能不能招攬師弟,我們這也算是boss直聘了。
只是我是被選擇的那一方。
我很歡迎師弟來小米任職,具體薪酬我只能說不會低於201萬元!」
雷君頂級雞賊,知道陳元光火背後是鵝廠在推波助瀾,這次的珞珈論壇結束後肯定會被各種宣傳。
所以一句話恨不得反覆宣傳,他提到的Boss直聘,雷君旗下的順為資本從A+輪就開始投,A+輪由順為資本獨家投資,投了幾百萬美元,B輪融資,順為和今日資本又投了,一共投了幾千萬美元。
順為前前後後給boss直聘投了不下三千萬。
201萬元也很巧妙,花為前不久剛搞的天才少年計劃,招的第一個人就是201萬的年薪,被媒體大肆報導。
他這樣一說,小米巧妙地同時蹭了花為天才少年和陳元光的熱度,後續小米再推類似的天才少年計劃,來挽回小米沒有技術的形象,屬於是順勢而為,沒有刻意模仿的痕跡。
陳元光在台上沒有意識到,「感謝師兄看得起,我暫時還是想繼續在學術界混幾年,後續也許會去工業界看看,到時候還需要師兄多關照。」
他的回答四平八穩,主打的就是不出錯。
求追讀!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