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晉末長劍> 第845章 制度

第845章 制度

  第845章 制度

  閱讀更多內容,盡在𝘴𝘵𝘰9.𝘤𝘰𝘮

  白登台下,朔風凜冽。

  整齊的腳步聲中,大群甲士持槍列陣,神情肅然。

  騎兵牽著戰馬,在後陣席地而坐。

  更遠處,沉悶的馬蹄聲響徹山間河谷,時不時有人策馬馳上高坡,眺望四方。

  鼓聲如同催命符般,一開始很慢,一聲一聲敲擊著人的耳膜。

  當一群身穿皮裘的胡人丁壯在陣前列隊完畢後,鼓聲節奏儘快,慢慢地像敲擊在人的心頭。

  山坡之上,冷酷的大將下達了攻擊的命令。

  旗號升起之後,信使策馬奔來,再度宣讀了出擊令。

  千餘雜胡俘虜板著臉,邁著凌亂的腳步,手持木盾和雜七雜八的器械,沿著狹窄的山坡向上佯攻。

  針對白登台、白登山的進攻已經進入到了第二天。

  山寨已在昨日攻克。

  雜胡兵馬先打,消耗守軍銳氣。入夜之後,銀槍右營突襲之,廝殺小半夜後,將其拿下。

  今日戰場轉移到了白登台,照例仍是雜胡兵打頭陣。

  金正站在山坡上,目光卻屢屢看向西邊的平城。很顯然,他的心思不在這裡。

  攻打平城的榮耀不會是他的,而是王雀兒的,這讓他很是遺憾。

  其實早有心理準備了,侯飛虎意外後來居上,任撫軍將軍,比他和王雀兒都高了一級,現在邵師又給王雀兒機會,讓他能夠立功。

  只有等王雀兒穩穩吃下這樁功勞,才輪得到他金正。

  軍中排座次,就這個樣了。

  山道上殺聲震天,佯攻一方死傷慘重。

  舉著大盾的軍士被射倒後,後面人撿著滿是「白毛」的木盾,繼續往前沖。

  屍體越積越多,就連山道下的深谷中都滿是橫七豎八的死人。

  這等場面,對金正來說簡直司空見慣,熟視無睹。但對剛從平陽趕來的記室督殷浩而言,就血腥得不行了,此刻的他正站在金正身後,面色蒼白。

  「記室好歹也是經歷過大疫的,為何如此不經事?」金正嗤笑道:「災疫之年,死的人一車一車往外拉,什麼樣的戰爭能殺這麼多人?」

  殷浩的臉色仍然很蒼白,搖頭道:「疫鬼奪人性命,卻不會如此血腥。」

  「纏綿病榻,痛苦哀嚎,還不如戰場上挨一刀死得痛快呢。」金正冷哼一聲。

  他對這個司農卿之子十分看不起,因為他和庾亮關係很好。在金正看來,這就是臭味相投,兩個沒甚本事的人湊在一起,能有什麼好事?

  被金正這麼懟,殷浩嘆了口氣。

  他倒是想說些什麼來著,但前方的戰場確實太血腥了。

  一人被劃開了肚子,連身處戰場也顧不得了,只哭泣著把流出來的腸子塞回去。

  一人頭顱被斬掉,脖子上鮮血噴涌,宛如湧泉一般,不實地看到,你真的很難相信一個瘦弱的人身上能噴出這麼多血。

  還有人受傷倒在地上,一把火燃起,此人動彈不得,只能徒勞地把手擋在面前,似乎這樣就能阻擋烈火吞噬他的身體一般。

  更有那被箭矢成片掃倒之人。

  一個人,從出生到長成需要十幾年,世道不易,能活著長大的人都是幸運的,但這會卻被箭矢肆意收割,一片又一片,卻不知他們的父母妻兒會如何地痛苦。

  二十二歲的年輕記室督真的被嚇壞了。

  「邵師曾說,自漢以來有三大痼疾,一曰『胡人』,一曰『災疫』,有生之年能解決都要偷笑了。」金正湊到殷浩面前,看著他蒼白的面容,嘴一咧,牙一齜,笑道:「要想解決這些麻煩,可沒那麼簡單,非得有大勇氣、大毅力、大智慧才行。」

  殷浩後退一步,下意識問道:「不是有三大痼疾麼?還有一個是什麼?」

  金正沒理他,稍稍遠離幾步,對隨軍文吏說道:「讓第一幢、第二幢沖一下。」

  「諾。」文吏很快書寫好了命令。

  信使接過後飛奔而走。

  身後不遠處,一面灰色三角旗冉冉升起。

  雜胡的攻勢還在繼續,但已經沒有新人往上涌了。銀槍軍以他們為肉盾,派出了一千二百人,前面九百人全是步弓手,甫一上陣,密集的箭矢便盯著守軍射了過去。


  誰一冒頭,立刻便是三五張步弓伺候。

  他們的訓練量遠遠大於一般的牧民或弓手,箭術很準,射速也很快,故除了少數箭術精準的守兵依託建築物或地形還擊,對他們造成了一定的傷亡外,其他人很快被壓制住了。

  殘存的雜胡兵士氣大振,奮勇而上,與敵人絞殺成一團。

  二百餘銀槍軍鐵鎧武士手持長槍緊隨其後,衝殺而上。

  賊軍步步後退,晉軍很快便攻上了白登台。

  此時雜胡已死傷殆盡,部分銀槍軍弓手也換了長槍或環首刀,沖了上去,與賊軍反覆廝殺,逐屋清理。

  戰至午後,數十鮮卑殘兵眼見著無退路,竟然跳崖而死,沒有投降。

  「好漢子!」金正贊了一句。

  殷浩瞄了他一眼,道:「此必是祁氏僮僕牧奴,劇賊也,死得越多越好。」

  金正有時候總覺得殷浩這類士人腦子有問題,道:「我誇讚他們,是想自己帳下兒郎也這般忠勇。和你沒什麼可多說的,回去吧,告訴大王,白登台已克,今日搜檢、清掃一番,明日便可住進來。」

  殷浩抬頭看了下白登山、白登台,心中一動。

  若是無名之山,確實沒甚意思,但作為漢匈關係的標誌性地點,白登山早就名滿天下,確實值得登台吟詠,暢敘幽情。

  若能在台上辦個清談聚會,大家看著大好河山,談天說地,嘖嘖,殷浩只覺渾身雞皮疙瘩都起來了,他能從早上坐到晚上,談個不停。

  臨離開之時,殷浩看到一大群高鼻深目的胡人,自東向西而來。觀其行進路線,應該是平城沒錯了。

  「西丁零人。」護送殷浩的一位名叫苗惠的銀槍軍督伯解釋道:「首領名翟鼠,奉命率五千騎西來,戴罪立功。」

  原來是這廝!殷浩一下子想起來了。

  先前在平陽,聽到翟鼠的種種行為時,大夥都罵他滑頭。正想著梁王會如何收拾他呢,這會便看到了,攻城之時翟鼠部要遭罪了。

  ******

  回到位於渾水西岸的大營後,殷浩立刻入內稟報。

  邵勛正在與張賓商議善後之事,聽得殷浩匯報後,不以為意。

  白登山、白登台孤懸於外,金正猛衝猛打,奪取並不奇怪。

  邵勛正要令殷浩離開,想了想後,讓他坐下。

  「前漢宣帝時,西域三十六國,置都護府。」張賓侃侃而談:「後漢初,班超出使西域,復置都護府,然比起宣帝時已大不如前,後改為西域長史府,兩字之差,可見一斑。彼時西域止十餘國。方今天下大亂,西域說不定還會互相廝殺,將來若有人重新收復,怕是只剩幾國了。彼輩力強,必不甘心受制。」

  殷浩聽得有些迷糊。這是在打拓跋鮮卑呢,怎麼扯到西域了?不過他很快明白了。

  「西域如此,草原亦這般。」張賓說道:「國多,力分則弱,則易制之。國少,力合則強,難以制之。大王以護夷校尉府統領諸胡,略顯不足,況衙署設於平陽,許多事鞭長莫及,久而久之,諸胡離心,更難統合。仆以為,或可罷護夷校尉府,於平城、盛樂置都護府,就近管制,方能奏效。」

  「漢時都護秩比兩千石,太低了,大王或可提一提,令其比肩一州刺史、都督。」

  「都護府下可有屬國、羈縻郡縣,大王可令其自治,亦可插手其政務,視時勢而定。」

  邵勛聽完,說道:「這可比前漢時治理深入多了。」

  時代是發展的。

  西漢時期,西域三十六國,說實話各自文明程度、生產力水平都很低,軍事也不強,故可在大體無為而治的情況下統治,突出一個相安無事。

  但人家也在發展,也在進步。如果說西漢時西域處於春秋時期的話,到東漢就是戰國時期了,現在麼,則有點往戰國後期發展的趨勢。簡而言之,小國之間在互相吞併,生產力水平、軍隊戰鬥力也有了長足的進步,再用西漢時的政策來統治就不合時宜了。

  回到拓跋鮮卑這件事,其實頗多借鑑之處。

  邵勛想了一兩天,已經有點方案了。

  兩漢時期的手段現在多半無效了,但後世其他朝代失敗的手段,此時卻不一定沒用,而當時成功的手段,此時卻也不一定能成功。

  說白了,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特點,這就是時代風貌。


  時代是由人和人的活動組成的,這些人認可的價值觀、思考問題的方式、為人處事的習慣以及生產力水平,共同影響了時代走向。

  任何政策都必須基於這點來制定,生搬硬套必然會出問題。

  「淵源。」邵勛看向殷浩,問道:「你可有何建議?」

  殷浩張了張嘴,最後只說道:「而今當以攻取平城為要。」

  邵勛大笑,道:「此言不差。」

  殷浩臉有些紅,他不笨,知道自己講了正確的廢話。

  「不過昨日你講了一件事,我深以為然。」邵勛說道:「自晉陽北出,要麼荒無人煙,要麼全是心思叵測的胡人,雖然我步步為營,每隔數十里築一城,囤積軍資糧草,但還是有些危險了。一旦有人起了歹心,想把我留在這裡,未必沒有機會,全看他敢不敢了。」

  殷浩聞言,心中振奮。

  他昨天就說了,若王氏鋌而走險,與賀蘭藹頭勾結,則——

  內有烏桓叛亂,圍剿轉運軍資糧草的役徒,搜殺放牧牛羊馬匹的輔兵,糧道立斷;

  外有索頭鐵騎自盛樂大舉南下,威脅陰館乃至雁門關。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軍心士氣必然會受到影響,屆時梁王只能自平城撤軍,急匆匆回返,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局勢會變成什麼樣,沒人敢保證。

  甚至於,如果屯於平城附近的降順烏桓人、鮮卑人突然叛亂,偷襲王師呢?這更加棘手。

  殷浩是記室督,在平陽接觸了很多戰場上的消息,越想越急,故向丞相庾琛建言,借押送一批軍資的機會抵達平城,當面陳述。

  邵勛不認為現在就會發生這種事,畢竟王氏不是腦殘,與賀蘭藹頭合作沒有任何好處,只會被人家吞併。

  但他也接納了殷浩的建議,決定對王氏好一點、溫柔一點,把危險掐滅在萌芽狀態。

  女人控制情緒的能力沒男人強,小心一點沒錯的。

  另外也是考慮到王氏沒法有效控場,一些人表面上投靠了她,實際上暗中與賀蘭藹頭勾勾搭搭,不可不防。

  「我已令劉閏中率五千騎西行,屯於馬邑。」邵勛說道:「陳有根亦遣部分人馬西行,後路無憂之後,便可安心攻城了。」

  說完這句話,黃正來報:代國太夫人來了。

  邵勛讓她進來。

  稍頃,王氏急匆匆入內,眼神明亮,略帶點興奮、期待的目光,道:「大王,拾賁氏降了,這可是大部落,我遣人聯絡的。」

  邵勛心念電轉,用驚喜的眼神看向王氏,笑道:「封部都能降,賀傉不敗可乎?夫人實有巾幗之資。」

  拓跋賀傉的奶奶就出身封部(拾賁氏),雖說過去很多年,關係沒那麼緊密了,但能說降他們確實不容易。

  王氏緊緊看著邵勛,見他那樣,心中鬆了口氣,也有些喜悅。

  「將消息宣揚出去,一俟器械打造完畢,立刻攻城。」邵勛下令道。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