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馬鞍山(上)
第三百六十六章馬鞍山(上)
岸邊上的碼頭處已經站滿了歡迎的人群,他們見懸掛著九星旗的客輪靠岸後紛紛都摘下帽子揮舞著示意。
在三聯集團到來之前,蕪湖府治下的馬鞍山鎮本來是一處無人問津的尋常山區,只是在庚子年的時候被發現了附近幾座山頭上有露天的鐵礦存在。此後幾年時間裡陸續有當地或周邊的人來此私自開礦,不過都是小作坊模式用土法煉製。別說鋼了,數十座類似的小作坊加起來,生鐵產量一年也才千餘噸而已。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而彼時江邊上也只有一些簡陋的木製小碼頭,可以供漁船和小型火輪停靠。
然而這已是老皇曆了。
從三聯集團成立並收購了整個馬鞍山周左的採礦權開始,這裡就大變了模樣。
短短數年裡,原本尋常的小鎮和村落,如今出現在劉繼業面前的畫面卻已面目全非了。
距離江邊不遠處山腳下的村落已經完全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規模極大的數間廠房,和一座座高高聳起的煙囪,而這煙囪口中不斷吞吐而出的濃濃黑煙也將本來碧藍的天空染上了一層淡淡的灰色。
在數座紅磚藍瓦工廠組成的工業基地周左,分布著許多各式各樣的建築物。有成排、成排的員工宿舍,有周邊居民的小土房,更有許多類似小商鋪和茶水店的房屋。
大量的農田已被各色各樣的房屋和設施所取代,不遠處本來是集鎮所在的地方如今更是成了一座巨型的露天煤堆,數以千噸的煤炭堆積在此等待著送入高爐當中。
而原本將周圍聯繫起來,那種一到下雨天就泥濘難行的土路,如今也完全被上面跑著小火車的窄軌廠區鐵路所取代。就在劉繼業與張謇視線所及之處,就可見一輛滿載著煤炭的小火車從露天煤堆裝填完畢後朝不遠處二公里左右的制鐵廠呼嘯而去。
而鐵路的另一端,則通向了客輪所停靠的,由鋼筋混凝土搭建、可以停靠長江上最大火輪的現代化碼頭。
與張謇一前一後在護衛的陪同下下來船,踏上水泥碼頭上,劉繼業面前頓時被數十名迎上前來無比熱切的面孔所包圍。
「大帥!」
「歡迎東家!」
「給董事長您問好了!」
此起彼伏、各不相同的問候聲撲向劉繼業與張謇二人。
劉繼業卻一直保持著淡淡的笑容,在歡迎的人群中與每一個人都打上招呼。
能夠在碼頭上站在最前列歡迎自己的,自然都是三聯集團的高層,或者是馬鞍山制鐵廠的領導,是一些值得劉繼業花心思記住的人。這其中,稱呼自己為大帥的,是此地二百八十名護廠隊隊長,前三十四標老兵出身的國社黨黨員。喊東家的,則是出身自劉府旗下產業的一些人員。至於先問候張謇並稱其為董事長的,則理所當然是張謇的舊部心腹。
哪怕劉繼業曾無數次與張謇一併在三聯集團內強調不分你我、淡化派系,但是這種事情終歸難免。只能等待慢慢制度上的調整了。
在一群人的擁護下,劉繼業與張謇很快就離開了碼頭,在制鐵廠廠長,年紀在四十多歲的朱靜玄帶領下乘上了前往不遠處制鐵廠的小火車。
在裝飾精緻,明顯是為了自己與張謇所專門準備的車廂內,陪坐在一旁的朱靜玄面帶笑意地指向車窗外不遠處的一座座露天煤堆,對劉繼業笑道:「會董來得正是時候,前些天從淮北的運煤船剛到,拉來了整整一萬八千六百噸煤,基本上將我們的煤堆都填滿咯!」
劉繼業順著看過去,只見幾棟土房後面,一座座如小山般高的烏黑色煤堆坐立在旁。最近氣候有些寒冷,或許是此前馬鞍山這裡下過一場雪,有些煤堆上還積著薄薄一層白色。
「從美國進口的三座十萬噸級高爐構建完畢了?」
朱靜玄是張謇的好友,同是南通人也是其心腹密友。此人長期在大生紗廠負責技術機械領域,對機械設備本就熟悉,是三聯集團內管理工廠的最佳人選。更何況此人在擔任制鐵廠廠長之前還曾專門前往日本八蟠制鐵廠學習考察了一年時間,因此對技術方面的情況頗有了解,輕輕一笑回答道:「是的,比預期提前了三個月;目前在加緊調整,新廠房也早已竣工完畢。我估計,三個月內就可生出第一爐鐵水了。」
隨後朱靜玄便非常流利地將新擴建的第二廠情況匯報了一番。
早在一年半之前,辛亥革命還未爆發之時,三聯集團便與美國的梅隆集團合作,以梅隆集團聯合投資入股馬鞍山制鐵廠百分之二十三的股份為代價,籌集到了三百六十萬美元,在美國梅隆集團內購置了全套制鋼設備準備擴建馬鞍山制鐵廠。
按照計劃,這套設備將能使馬鞍山制鐵廠現有的生鐵五萬八千噸、精鋼三萬二千噸產量增長兩倍左右,達到生鐵十三萬噸、精鋼八萬七千噸左右。
而目前從朱靜玄的耳中,劉繼業很欣慰地得知這筆巨大的投資並未白費。
從這位頗為懂行的行家口中,劉繼業得知二期廠不光提前三個月可以投產,更能夠將產能增加百分之五左右!如此,一旦投產,馬鞍山制鐵廠的產量將代表了全國的百分之八十!
「具體的技術指標,還是要等傑佛遜來講解。」朱靜玄在小火車短暫的路上,已將制鐵廠的進展匯報了一遍。
而這個傑佛遜,則是由梅隆財團旗下的匹茲堡鋼鐵廠抽調過來的技術總監,同時也是為了監視參與梅隆財團在制鐵廠的投資用途。
三五公里的距離,小火車一眨眼就到了。
張謇與劉繼業下了車來,出現在眼前的就已是馬鞍山制鐵廠的正門了。
正門口來迎接的同樣人數眾多,於是劉繼業與張謇二人再次與他們一一相見,一一握手。
當前中國工商業界西式的握手還並不很流行,主流問候方式還是傳統的作揖。然而三聯集團的管理結構已全面模仿西方大財團,可謂最為西化的中國公司,在禮儀方面逐步往西方調整也就情有可原了。
到了制鐵廠後,首先由哪位傑佛遜帶領二人參觀幾個主要工廠的設備和生產情況,他們分別看到了一號鋼廠的高爐、轉爐、平爐、軋機等機構,看到一鏟鏟煤轉變成一爐爐的鐵水。
「前些時候由於戰亂所故,工廠銷量亦受影響。尤其是鋼軌銷量銳減了百分之七十。不過從上個月開始,銷量均有所恢復,目前已經接近去年同期的水平了。」
辛亥革命爆發後,沒有一家公司沒有被戰亂所影響,不少更隨之倒閉。而馬鞍山制鐵廠的最大競爭對手,能夠年產鋼鐵四萬噸的漢陽制鐵廠,更是由於身處戰區而遭到破壞。戰後又得不到重建資金,現在也只能苦苦掙扎,一個月只能產出鋼鐵不到千噸而已。相比之下,三聯集團的大部分產業由於江蘇並無太大動亂的原因而得以保存。
三聯銀行更是憑藉極高的信譽,在戰亂時吸收到了二千多萬銀元的儲金!
前一陣子三聯集團已經派人前往漢陽,去考察漢陽制鐵廠的具體情況,看有無收購的可能。
參觀完了現有廠房後,劉繼業一行人隨即又來到了不遠處已經興建完畢、開始調製設備的二期鋼廠。
只見無數工人在穿著西服的技術人員指揮下,在數個巨大的高爐周圍忙左忙右的。格式零件更是堆積在幾個區域,有工人在中來回穿插。
參觀了一會兒,出了廠房後劉繼業對著張謇低聲道:「咱們還是需要多注意培養自己的人才,不能讓技術長期掌握外人手中啊。」
「制鐵廠的技術學校里,成績最好的前十五名和前四十五名的,已經由公司分別出錢送他們去美國和日本留學去了。等他們一年後歸國,我們也就有了技術了。」
劉繼業輕輕搖了搖頭道:「這點人只是杯水車薪。現在國家發展急需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理工科為甚!我打算以江蘇為先,加大派遣留學生的力度,爭取在明年夏天將三千學子送去海外留學!」
張謇吃了一驚。先是一喜,隨即又憂慮道:「文鹿這個考慮甚好,只是江蘇財政能否支撐啊?一個學生一年就得花費二百多銀元,三年就是八百銀元,三千學生就二百四十萬吶!」
「學生可以勤工儉學,如此成本可以拉低到每人每年一百元左右。」劉繼業明顯在此問題上深思熟慮過,隨即便道:「而且學費不需一次付清,江蘇政府更可以與外國學院合作……如此算下來,送三千學子留洋的先期投入也就八十萬元而已。後續每年穩定投入五十萬,就可換得三千有技術有知識的優秀人才,我等其實是賺了的!」
「況且,教育事重,亦可廣泛在民間集資啊!」
八十萬說多不多,但是在當前全國範圍內普遍財政危機的情況下,也只有財大氣粗的劉繼業才拿的出手了。而若是算上江蘇政府的教育經費,則劉繼業在教育領域上已經花費了不下五百萬元,絕對是出手豪氣了。
張謇聽後不由得由衷感嘆道:「縱觀全國督撫,也真的只有你劉文鹿如此注重教育了。」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國家興盛,興辦實業,都需要人才。人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只能從一開始就努力興栽培養!要我說,一國之關鍵就在實業和教育而已!」
張謇贊同地笑道:「有文鹿一席話,我也可安心北上了。」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