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從戰國開始掌控山川> 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使在新夏(下)

第三百三十四章 漢使在新夏(下)

  第335章 漢使在新夏(下)

  行至陽都,

  夏王熱情的接見了張騫這位漢使。

  只不過,

  他使用的是當年諸侯互相拜訪時所提倡的禮節。

  對話之中,也沒有直接答應張騫結盟,遠征匈奴的請求。

  

  他只是讓張騫退下去,先感受下新夏的風物。

  張騫因此知道,

  自己只怕難以完成使命了。

  果不其然,

  當過了一段時間後,

  夏王仍舊沒有改變自己的話語,

  那位負責接待張騫的典客還撫摸著自己長長的鬍鬚,主動找到張騫,暗含挑釁的詢問他道:

  「夏國對你的招待,合乎禮法嗎?符合君子的交往嗎?」

  張騫只說,「我來到域外很久了,如今總算在夏國,再次沐浴到了諸夏之禮的光輝。」

  於是,

  那位典客就挺起了自己的胸膛,不再掩飾的說道,「這樣看來,我夏國還是比漢朝要懂得禮法的!」

  「貴使應該知道,你我兩國當年斷交的原因吧?」

  張騫頓時明白了他的來意。

  正好,此時大漢天使心裡,對「會盟新夏」一事,也沒有了原本的期待。

  既然這樣,

  那張騫也不裝什麼溫和守禮的謙謙君子。

  他哼了一聲,告訴典客:

  「我大漢所據的中原,乃九州要地,居天下之中,諸夏祖源所在!」

  「既得此神器,自當為諸夏各支長者,若乎君主,號令群臣!」

  所以當年大漢對夏國的要求,

  是合乎周禮的!

  新夏使者拒絕,這只能是他自己的問題!

  那新夏官員也跟著板起臉,對著張騫負手而立,冷漠說道,「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張騫同樣回以冷眼。

  使團中的其他成員見狀,都沉默著不敢做聲。

  只有堂邑父在一旁悄悄的同人感慨:

  「他簡直就像個為愛拼搏的戰神一樣!」

  ……

  隨後,

  夏王為了向漢朝使者展示國威,特意安排了一場由國中精銳組成的閱兵儀式,邀請張騫他們觀看。


  夏王穿著威嚴的冠冕,很是得意的詢問張騫,「漢使覺得我國的兵勢如何?」

  張騫看了看那陣列,向夏王回道,「的確有氣勢,可惜仍舊不如我大漢天兵。」

  「你憑什麼這麼說呢!」有夏臣不高興的喊話,認為張騫這只是在嘴硬罷了。

  但張騫卻給出了理由:

  「我聽說夏國安定了許久,已經有幾十年沒有動過刀兵了。」

  當然,

  這指的是夏國內部。

  對外,

  由於南部有著大腦神奇的身毒諸國,

  北部還有許多遊牧的塞人活動,新夏的邊疆,還是存在摩擦和爭鬥的。

  這樣的情況,

  若對域外其他的蠻夷之國來說,那是十足的盛世,足以讓君臣上下,都沉浸在無邊的美好中,被吟遊詩人傳頌為一個夢幻時代。

  但在諸夏君子眼中,「承平日久」可不是一件好事。

  那會讓人變得怠惰,

  會讓士兵的雙手再也無法有力的拿起武器,

  會讓貪婪的欲望在太平中不斷滋長。

  「但我大漢因同匈奴接壤,互為仇敵,從未有過放鬆。」

  「就像寶劍時刻得到磨礪,就像弓弦時刻得到調整一樣。」

  「劍鋒足以割開敵人的血肉,箭矢可以穿透敵人的胸膛!」

  「請問這樣的軍隊,難道比不上夏國的嗎?」

  夏國君臣自然懂得這樣的道理,於是紛紛沉默下去。

  夏王的臉上,有些不高興了。

  然後,

  他又安排了盛大的宴會,用美酒和歌舞,來向張騫展示夏國美好的文化。

  對此,

  張騫也只是淡淡的說,「歌舞酒色,哪裡能彰顯一個國家的強大呢?」

  夏王聽了,重重放下了手裡的酒杯。

  再然後,

  夏王吸取了經驗教訓,邀請張騫與自己同乘一車,去民間巡視農田的情況。

  此時已經到了新夏的秋季,

  陽光仍舊滾燙,

  但從天而降的雨水已經少得可憐了。

  夏王出巡的主要工作,

  就是視察哪裡蓄水不足,或者水利不夠,存在發生旱情的可能,好提前做好防備。


  烈日之下,

  夏王只穿著簡單的布衣,同老農站在田埂之上,並對田間諸多事物,做出不少有理有據的點評。

  等到一切結束,夏王給自己灌著解渴的水,對張騫說,「漢朝的皇帝,能做到寡人這樣嗎?」

  張騫這次終於低頭髮出了讚嘆,「您這是賢明君主的姿態,我不敢多做評價了。」

  無論如何,

  作為高高在上的,家業已經傳承至第四代的統治者,

  還能放下自己的身段,彎下自己的身體,去觀察田野間的禾苗,跟老農談論今年的雨水收成,

  這在哪裡,都是值得稱讚的。

  即使這樣的事,

  必然有在自己面前刻意表演的成分,

  但看著夏王那被烈日曬得大汗淋漓的面孔,張騫又能說什麼呢?

  於是,

  夏王總算露出了高興的笑容。

  他對張騫說,「如果在寡人之後,接任的夏君都能做到這樣的事情,那在你看來,能否成為諸夏正統呢?」

  張騫對此,只恭敬從容的回道,「這不是我能預料的。」

  「還是請大王先生育那麼多子嗣,並且規訓他們不要遺忘今日的辛苦為好!」

  夏王哈哈大笑起來,「寡人子嗣之事,還是不要你操心了!」

  「……至於你所請求的事,寡人也不願操心。」

  在回程的路上,

  贏了一局的夏王終於跟張騫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匈奴距離新夏,還是太遠了。」

  「而且夏人亦重視農耕,不像引弓之民那樣,會到處遷移。」

  「與其期待新夏出兵,你還不如再轉回去,聯絡大月氏或者烏孫。」

  張騫聽了他的話,

  雖然早有預料,卻也忍不住失落起來。

  自己終究辜負了陛下,

  辜負了大漢!

  於是,他就在夜晚時,

  偷偷的打開窗戶,對著那似水流淌的月光唉聲嘆氣,乃至於流淚。

  何博帶著夏文王父子在旁邊,也偷偷的看他。

  夏文王感慨著說,「真是個有情有義的臣子。」

  「大漢的君主能夠得到他如此效忠,想來對他一定很好吧!」

  何博回憶了下自己被本體扔出來時,那位豬寶陛下的性格,覺得這更有可能是張騫在自己多情。


  畢竟根據已知經驗,

  只要衛青出現了,

  就會牢牢的吸引住豬寶陛下的目光。

  無論在此之前,

  圍繞在他身邊,飽受劉徹信任喜愛的人是誰,從此只能淪為在背後哭泣的舊人了。

  不過,

  何博並沒有說出來。

  這種美好的幻想啊,

  還是不要被無情打破的好!

  他只是忽然掐了掐手指,隨即說道,「等來年春天,秦國的使者也要過來了啊!」

  如今秦夏的交流,

  遠比漢夏之間要密切、頻繁得多。

  每隔幾年,

  雙方就會互派國使進行訪問,聯絡作為兄弟之國的情誼。

  而眼下,

  新夏這邊雖仍有些許熱氣飄蕩在空氣里,但北方已經在飄雪了。

  冷氣一股一股的往南邊吹,

  就連大月氏都移動起自己的王帳,去往了自己的冬季牧場之中,準備對抗今年的風雪嚴寒。

  這樣一來,

  張騫肯定是沒辦法啟程回去的。

  他只能在新夏停留到第二年的春天,

  等到冬雪融化,草木重新生長時,才好踏著那再次青翠起來的草原,回到西域、回到中原。

  「……秦漢使者要在新夏碰面了。」

  「這畫面得多美妙啊!」

  何博只簡單的想了想,就忍不住搓起了手,「他們不會打起來吧!」

  夏文王無奈的看了眼鬼神,然後對兒子搖了搖頭:

  罷了,

  反正相處了這麼久,

  這位水伯的性格他們早就習慣了。

  再者說,

  這樂子聽起來的確有意思,

  夏文王他們也的確想見識一下!

  於是,

  當好不容易等貓完了一整個冬天后,在動物重新活躍的時節,大漢天使們也再度復甦。

  很快,

  他們就從夏國君臣的口中,聽說了秦國使者的消息。

  張騫當時便十分震驚的說,「暴秦的使臣,竟然也要來這裡了?」

  而且從「能夠派出使者」這方面看,


  這個被楚漢合力,趕出諸夏的敗軍之將,在域外竟然混得很不錯?!

  這個傢伙,

  想來也是對諸夏正統,飽含覬覦的!

  張騫心裡當即斷定了這件事。

  隨後,

  他的目光中就湧現出了無邊的鬥志!

  他已經做好跟秦使會面,進行口舌拳腳的準備了!

  堂邑父看著他的神情,又忍不住悄悄的跟同伴說:

  「他就是一個戰神!」

  「他又要去為愛拼搏了!」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