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不是目的
這個問題到了後世其實也沒能解決,工廠通過不停的壓榨工人以降底生產成本運營的方式已經證明於國於民無利可言。無法進入高端市場的國內產品,只能以底成本來謀求市場,表面上看是爭取到了市場,但是實際上卻犧牲國家的未來。
李默涵依舊耐著性子說道:「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工人每天在機器前工作十二個小時,會不會因為過度疲勞而精神不能集中從而造成廢品率增加?」
「你又沒有想過,甚至可能發生意外,比如手被機器切斷之類?這些因素都會增加成本。」
李默涵最後鄭重其事地說道:「我的夢想是把中國從一個落後貧弱的農業國轉變成一個富強的工業國。我知道,你也有相同的夢想,我們有同一個中國夢。你有這個智慧而沒有這個資本,我有這個資本卻缺少這方面的智慧。只要我們攜手,只要我們一起為了共同的夢想奮鬥,未來的美好必定會超過我們的想像,子孫後代都會因此受到庇蔭。」
穆湘玥好長時間沒有答話,似乎是在思考。知道十多分鐘之後,他才如釋重負,笑著說道:「如果是我個人來完成這個理想,那麼我必須考慮成本,因為只有這樣我的工廠才能維持下去,才能談得上實業救國。而大人你不一樣,你辦工廠不單是為了賺錢。」
李默涵點了點頭,說道:「工人福利不變,八小時工作制不變。因為你不需要考慮成本,你需要考慮的只是如何把這顆幼苗培育成參天大樹,繼而是開枝散葉變成一片樹林。」
「嗯!」穆湘玥很認真地點了點頭,「為了中國的魯爾。」不過,他隨即又反問了李默涵一句,「敢問大人,您認為除了實業之外,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強國救國?」
李默涵一怔,一時到也沒有反應過來。除了辦實業,其它的還有什麼可以救國?靠鐵和血來武力統一中國,建立強有力的中央政府,甚至於是獨裁政府。然後強行推行自己的意志,變自己的意志為國家的意志,最終讓整個國家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集中全社會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強國之夢?
這是個好答案,但這肯定不會是穆湘玥這樣的人想要的答案,李默涵思索片刻之後,他便答道:「教育。」
sto9.c💻om為您帶來最新章節
穆湘玥顯然對這個答案很滿意,不過他立刻再次反問:「大人重視教育,不惜巨資興建華夏大學,穆某十分敬佩。但是大人似乎忘記了,眼下比起一所大學,我們似乎更需要許許多多小學來提高全民的素質。」
普法戰爭爆發之前,當時歐洲很多學者就認定,普法戰爭的結局,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普法兩國的講台上課堂里,就已經決定兩國的勝負。就像滿清至於日本,北洋水師用實心彈對抗日本艦隊的下瀨火藥。就是日俄戰爭時的對馬海戰 俄國太平洋艦隊用黑火藥都比下瀨火藥都差的遠。
日本為什麼能在1894年以前能研製出下瀨火藥?都是發展教育的結果,一個國家要強大,需要無數的優秀人才前赴後繼。設想一下,洋人的讀書人整天研究洋槍大炮怎麼樣才能威力更大,而當時中國的讀書人整天在八股文里打轉轉,甚至愚昧到了用屎尿抵擋洋槍洋炮的地步,八股文下打死也不可能發明出下瀨火藥。
教育近代化是明治維新改革的根本一環明治維新時,日本人辦教育,抓近代教育改革,很有特色。首先就是,抓得快、抓得早、氣魄大,教育走在各項改革的前頭。
明治維新後新政府誕生不久,一八七○年二月,教育改革問題便提上日程,第一次制定了《大中小學規則》。一八七三年八月,文部省頒布第一個教育改革的重要法令《學制》,正式開始有綱領,有計劃、有措施的教育改革。這比《徵兵令》的頒布和軍事近代化的軍制改革以及起到資本原儘管明治維新時政府財源拮据,教育事業的經費卻是最多。文部省經費在政府各省(部)中為最高。
以小學為一切學校教育的基礎,抓小學全力以赴,以期迅速普及國民教育,是明治維新時大辦近代教育的一個突出的特點。近代教育的各級學校,有其不可間斷的連續性。「百年樹人」,小學教育是整個教育大廈的基石。明治維新時日本人辦教育對此有清醒的認識。
自明治維新以來大力興辦小學教育,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近代思想水準的不斷提高,小學教育日益普及,就學率不斷上升。一八七三年小學就學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八點一,一八七七年達到百分之三十九,一八七九年達到百分之四十一點二。以後更迅速上升,一**○年達到百分之五十,一**四年達到百分之六十,一**九年達到百分之七十,一九○五年達到百分之九十六。一九一九年以後每年達到百分之九十九強。日本自明治維新大辦小學教育以來,不足半個世紀就完全實現了國民教育的普及,對加速建成資本主義起了很大的作用。
李默涵不得不承認,小學教育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但是對眼下自己的需求來說,見效慢,且沒有那麼直接,自己在這方面確實有些疏忽了。因為他繼續大批理工科、商科人才為金融工商也服務,所以才下了大力氣從焦作搬來路礦學堂,從青島德華大學高薪挖角。
很快,簡單參考了後世的一些辦學經驗之後,《豫東教育制度》就出爐了。新辦的學校以公立學校為主,實行十二年制義務教育。這種義務教育既免費且強制,誰家小孩要是到了上學的年紀,家長卻不送到學堂上學的,就是違法。
在教育類型上,注重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並重。在教育內容上,從小就重視學生的體育教學和軍事基礎科目的訓練,通過弘揚國術,發揚國粹等名目,培養學生的尚武之風。同時也注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教學,目的在於從小培養國民的國民性,不是把學生教育成只會考試、高分低能的呆子,而是充滿民族自豪感、熱血尚武的青年。培養他們成為善於行動、善於取得勝利的人,訓練他們為民族和國家獻身的精神。
就在這時,1914年6月28日,塞拉耶佛一聲槍響,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號角被吹響了。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