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八章 人情世故
第380章 人情世故
東西南三朝,全都自稱是梁國正統,自然也就代表著跟其他兩個政權沒有任何和的可能。必須是你死我活。
所以,派遣使者這種事,自然是不能光明正大的。
因此劉絳並沒有委派中樞的官員,而是委派了跟了自己的親信,雲魔將軍陳億。
雲魔將軍是劉絳改制之後的武將品階,為從三品,屬於是武散官,沒有實際職務。
陳億除了擔任雲魔將軍之外並沒有其他的官職,但東朝誰都知道,這位是漢王的異姓兄弟,平日裡管的就是漢王家的產業。平日裡雖然低調,但也是在朝野內外極有面子的。
劉絳這次讓陳億南下,就是為了跟蕭鞅談談各自釋放俘虜的事情。
汝陽之戰東軍俘虜了南軍十餘萬人,鍾離之戰南軍又俘虜了七八萬東軍。
而因為籍貫問題,雙方的俘虜是沒法直接轉化成己方的士兵的,所以交換俘虜這個事對雙方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陳億一路南下,打著商隊的名號一路進入了建鄴,蕭鞅也是明白深淺的,不能公然跟東朝做交易,但不代表不能做。
而且蕭鞅其實心裡一直都念著劉絳的情,當初他南下扶持李承鱗稱帝,他爹老太師蕭恪當時可還在北邊呢。
當時劉絳和李煦都沒有難為蕭氏族人,甚至現在他還有個兄弟,幾個侄子都在北朝為官。
他曾寫過書信給他們,但石沉大海了。他也明百了對方的選擇。
最後他爹也算是壽終正寢,就沖這個,蕭鞅必然得念劉絳的人情。
就是北伐成功了,他也會善待劉絳和李煦的家人。
雙方在戰場上打生打死是一回事,這是因為雙方代表著不同的利益集團,但卻沒什麼深仇大恨。
做交易當然能做。
陳億就被安排在了當初劉絳的宅院裡,而會面的地方也在這。
蕭鞅帶著就帶著幾個侍衛起來見的陳億。
樓閣上正好能見到不遠處的玄武湖。
陳億見到蕭鞅,先是行禮,「拜見蕭公。」
「多年未見,小乙可還好?」
「蕭公還記得我。」
「自然,當年我在大紅營中數月,小乙對我也是多有關照,飲食周全..:」
蕭鞅對劉絳的班底很清楚,當年他隨軍就在劉絳的營中,隨行參贊,陳億當年就是負責照料劉絳的起居,連帶著蕭鞅也一併管了。如今三十年過去,這也算是故人了。
寒暄過後,陳億也道明了來意,那就是雙方各自釋放俘虜。
劉絳雖然俘虜的人更多,但也沒在這個問題上計較,就是雙方把俘虜的土兵和將領全都釋放就完事了。
蕭鞅當然知道這麼放人,肯定是南朝方面占便宜的,因為他們的人更多。
但這行事風格,又的確是劉絳能幹出的事。
劉絳願意吃虧來促成交易,蕭鞅也自然知道,這就沒什麼可在講條件的了,於是也乾脆利落的達成了口頭約定。
最後出了劉絳在玄武湖的大宅,面對等在門口的次子蕭嗣統,蕭鞅都忍不住念叨了一句,「劉大紅氣量,深類太祖。」
蕭嗣統聞言,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這裡說的太祖,肯定是他外公,太祖武皇帝李如願。
父親對劉絳的評價也未免太高了吧?
陳億在建郵自然也沒算空著手回去,採購了不少絲綢裝上船才踏上了歸路。
蕭鞅知道還特意給他手寫了通關文書,加蓋了自己大印。
人情世故上那是相當到位了。
劉絳這邊在乾祐四年廢帝之後沒有多久,就回了晉陽。
同時讓自己的兄長劉逢吉出任了河南道大行台,長子劉濟安依舊留在中樞鄴城,以左翊衛大將軍兼任侍中,統領都畿。
三子劉德威則擔任普陽尹,留守普陽,兼任右驍衛大將軍。
不過因為洛陽的光復,以及從普陽南下有玉璧城這個阻礙在,所以劉絳決定把自己的霸府遷到了洛陽。
方便對西朝和南朝用兵和威。
鍾離之戰後,右翊衛大將軍王昌,左御衛大將軍桓修仁,右御衛大將軍曹文振因為全軍覆沒的關係,全都被免職了。
不過到底都是親信,很快又都起復了。
王昌出任梁州刺史,桓修仁任譙州刺史,曹文振任代州刺史。
原代州刺史高秀智出任左御衛大將軍,徐州刺史韓桃芳出任右御衛大將軍..:
總而言之,最起碼在明面上做到了賞罰分明。
而劉絳在郵城和晉陽處理完了這些事後就率領霸府成員和軍隊來到了洛陽。
已經是漢王的劉絳直接就把洛陽當做了自己的大本營。以二子劉太平為河南尹,蘇逵任河南贊治。
同時還是著手消化洛陽之戰的俘虜的西軍士卒。
從中選出了三萬精壯,重組了右翊衛,以趙夜叉擔任右翊大將軍,侄子劉敦接任右屯衛大將軍。
外甥徐道護則出任了幽州刺史。
劉絳在徐道護上任之前特意囑咐了他,放權,讓他自己募集兵馬。「幽燕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幽州突騎更是名滿天下的強兵,你到幽州之後當用心治兵治政。」
而原本的幽州刺史段受冠,則被調任衛右驍衛大將軍。這位北趙宗室在入梁以後,三次擔任幽州刺史,抵禦北方蠻族多年,也算是戰功赫赫。
白道之戰北方形勢危急,劉絳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讓他出任幽州刺史。
張季布率兵南下之後,段受冠在這一年內數次抵禦突進犯。
劉絳也是打算把他拉入核心圈子。同時也是代表著,你們幽州的鮮卑人在我魔下,也有一席之地。
雖然劉絳的親家,段屈直就是鮮卑人,但段屈直投降的比較早,已經融入淮州勛貴集團了。
段受冠則是目前河北鮮卑人的代表。
這些人都是普陽朝堂覆滅之後投靠大梁的。基本上是沒出什麼身居高位的。
雖然之前中軍也有大量的鮮卑人,但都隨著白道之戰灰飛煙滅了。
如今劉絳當家做主,自然是要考慮到這一層。
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而作為河北豪族出身的崔肅擔任中書令,成為宰相,也是對河北士族的一個信號。
只有一個群體,徹底告別了東朝的權力核心。
宗室。
如今東朝宗室之中資格最老的就是,晉王李如怠,老爺子七十多了,身體還挺好的。
但指望他扛宗室大旗對抗劉絳那是做夢了。
因為作為太祖武皇帝的親弟弟,擔任過大將軍,大司馬,太保,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現在都是人臣頂點,太師。
但他基本上就是個老混子,武帝時期那麼重用宗室,他都不出頭。
有活也不干,沒活就躺平。
如今即便到了老李家全都被踢出權力核心了,仍舊是整天躺平過自己的日子。
我就要個榮華富貴,你們誰當皇帝我不在意。
什麼?皇帝不姓李?
多大點事,三十年前也不姓李啊。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