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狼又來了
第381章 狼又來了
八月,入了秋。
洛陽周圍的軍屯田地里,全都是收割麥子的兵士,
有的還打著赤膊,汗流瀆背。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早先洛陽周邊的土地,全都是達官貴人名下的田產,畢竟靠近京畿都是好地方。
但隨著貴人們北遷郵城,洛陽被重新奪回來之後,劉絳直接把這些洛陽地區的田都劃歸軍屯。
十幾萬西朝俘虜,除了組建右翊衛的三萬人之外,其他各部也陸續從俘虜之中補充了六七萬人。
剩下三萬多劉絳就直接讓他們充作屯田兵,耕種洛陽地區的田地。
而鍾離之戰的俘虜,也在陳億從南面回來之後,陸續放回來了。
雙方都沒在這件事上做文章,默不作聲的就把俘虜陸續全都放回來了。
這一年西朝組建了新軍,共十二萬人。
南朝和東朝都在俘虜返回之後也整編了隊伍。
東朝方面,晉陽的戰略地位削弱了,鄴城被完全掌控之後,洛陽成了新的軍事中心。
十二衛之中,左翊衛鎮守鄴城,左屯衛鎮守上黨,左驍衛鎮守晉陽,右驍衛鎮守代州其餘八衛則全部都駐屯在洛陽周邊。
北方防禦重鎮之一的幽州,劉絳則委派外甥徐道護為刺史,招募邊地健兒為兵。賜名「燕山衛」,意思很明確,守衛燕山防線。
燕山衛共有一萬五千人,分屬前後左右中五營。另有三千人的突騎營。其中有一千人為重裝騎兵。
不過因為中原河東河北的大州這幾年都被陸續拆分,於是崔肅提議在險要大州設置都督府,統領邊地州府軍務。劉絳從其言。
在代州、徐州、豫州、譙州、幽州、普州,六州設置都督府。
以曹文振為代州都督,治所代郡,劉逢美為徐州都督,治所彭城,河南道大行台劉逢吉兼任豫州都督,治許昌,徐道護為幽州都督,治涿郡。王政彥為普州都督,治平陽。
桓修仁為譙州都督,治譙縣。
本來并州也是該涉都督府的,但是因為劉絳目前的官職之中有一個并州牧,於是也就沒人提起。
而在秋收過後,劉絳在洛陽的伊闕,組織了一場秋狩,所謂秋狩其實也是閱兵和演武選精兵猛將。
士卒們自然是很興奮,誰不知道劉漢王最是公道,這要是能在閱兵和演武之中的比試上露臉,賞錢不說,要是能拿個名次,入了劉漢王的眼,那可就是發達了。
劉絳的兒子老七劉元昌也參加了比武,然後在騎射的比賽之中拿了個第三。
第二是趙王段屈直的小兒子,段菩提。
奪魁的是右翊衛一個校尉,名叫柴讓,還是西軍降將,關中人土。
二十出頭的年紀,不光是騎射奪魁,騎戰也同樣奪魁了。
劉絳見其勇武,直接提拔他做折衝郎將。
步戰奪魁的同樣是個西軍降兵,名叫席君用,也是關中人士。
劉絳都止不住感嘆,「這關隴好漢,果然名不虛傳啊。」
好歹角牴上,是關東人士贏了。
奪魁的是劉絳的侄子,名叫劉長樂。他親哥劉逢吉的小兒子。
不過十七歲就有八尺身高,身手矯健,警力過人,力壓眾人奪魁。在漢王護軍府擔任校尉。
劉絳很喜歡這小子,不單是身手過人,腦子也活泛,很機靈。
這些單人的比完了,後面的就更吸引人了,是鞠比賽。
八衛加上劉絳的護軍府。
此前的常規賽比賽已經結束了,現在是決賽,右翊衛對護軍府。
護軍府都是精銳,球踢得也好。
劉絳都沒想到這幫小子居然一路殺進決賽了。
畢竟其他隊伍都是從幾萬人里挑十一個出來踢球,護軍府則是從六千人中挑選十一個。
基本盤就沒其他幾個隊伍大。
但這幫小子還真爭氣,一路殺到決賽了。
開賽之前右翊衛大將軍趙夜叉還說要跟劉絳賭個彩頭,護軍府要是贏了趙夜叉就輸給劉絳五壇好酒,反之亦然。
劉絳這時候自然是不會掃興。欣然應充。
他對球賽的輸贏倒沒什麼執念,但護軍府的年輕人們卻很看重輸贏。
榮譽感特別強。
因此比賽的場面上也很是火爆,因此還有好幾個受傷下場的。
最後雙方在一個半時辰的時間裡,戰成平手一比一平。
加時兩灶香,還是平。
然後點球踢完了還是平。
最後劉絳笑著道:「這是老天讓他們平分秋色,那就算平吧。不過這酒,還是要請趙大將軍喝的。」
最後劉絳親自接見了雙方隊員,勉勵一番,然後又重點提及,大家雖然過去不在一個陣營,但現在都是一家人了,這場比賽平手就是讓大家和氣!
而咱們都是披甲執矛的武人,如果能讓天下百姓安享太平,球場上勝負有那麼重要嗎?
得一致對外,平滅賊寇,抵禦外虜..,
直接上價值了。反正現在他是東朝最大的領導,說什麼都對。
最後就是奪冠的獎金,打平了都是第一,一邊一份。此外劉絳還又格外給他們加餐,
賞賜酒肉。
隨後又宣布大宴全軍,為演武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劉絳這邊正跟軍中將士舉杯共飲呢,護軍府右一護軍何桂急匆匆的拿著兩封軍報過來了。
第一份軍報來自代北,突厥人入寇。
第二份軍報則來自河南道,西朝和南朝幹起來了,在荊州。
劉絳這邊讓趙夜叉和幾個大將軍繼續主持宴會,自己則帶著幾個幕僚來到回到營帳之中。
「如果只是桓紛和拓跋盛出兵,李熊心的左驍衛和代州的六鎮兵擋住他們綽綽有餘,
既然是急報,就說明突厥主力大軍南下了..:」
蘇逵道:「突蕨人這幾年未曾南下,卻一直在草原上圍剿柔然餘部,直到去年秋季才將柔然餘部消滅,突厥如今獨霸北境,見我中原尚未一統,自然是懷有南下之心..:」
實際情況跟兩人分析的差不多,突伊利可汗阿史那土門在徹底掃清了草原,獨霸北境之後,眼晴自然看向了南方中原的花花世界。
五年前的代北之戰對於雙方都是虎頭蛇尾,這次一統草原之後,突蕨集結了四十萬大軍南下,準備南下中原。
此時突厥雖然還沒有達到極盛時期,但也徹底坐穩了草原霸主的位置。
草原霸主就沒有不垂涎南方中原的,這片物產豐饒的土地對他們來說那是很有誘惑力的。
同時,弘業帝死後,西朝還派遣了使者,跟突蕨建立了盟友關係。
想到這裡,劉絳立即看向大帳內懸掛的天下輿圖。
然後指著輿圖道:「突大軍要南下,西朝絕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而現在荊州卻有戰事的消息傳來,不早不晚的,偏偏在這個時候...這不過是李承信這個小兒在聲東擊西!」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