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郡主

  「然而,其中難免夾雜你的怨氣,若不剷除牛天德,我難以真正駕御這浩然之氣。」

  「為了嚴兄的浩然正氣,我必定履行諾言,將此惡魔斬除。」

  「況且,除了我,還有誰能協助你消滅此獠,且無畏黑陽宗的報復?」

  嚴姓儒生微微點頭,道:「魯兄所言甚是有理。多年來,我結識了眾多修士。」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雖說魯兄並非神通最為廣博、修為最為精深之人。」

  「卻唯獨願為我提供援助,助我報滅族之仇,敢於與黑陽宗的魔修對抗。」

  「其餘人等,要麼力所不及,要麼不願為我這凡人冒險招惹十大魔宗中的修士。」

  談及滅族之仇,嚴姓儒生的雙手不自覺地緊握成拳,指甲深深刺入掌心卻渾然不覺。

  在一間被碧霞繚繞的茶室內,檀香裊裊飄散。

  玄衣老者輕輕叩擊紫檀案幾,沉聲說道:

  「璇璣閣雖然勢力龐大,但怎敢觸犯我玄陰門巡界使?」

  「倒是你們儒門與魔道一向勢同水火,卻無這般顧忌。」

  話畢,他拂袖起身,腰間的九曜玉佩發出清脆的聲音,說道:

  「這五載春秋,老夫對嚴兄所求無不允諾,此心可昭日月。」

  青衫文士垂目凝視盞中沉浮的碧螺春,盞沿已結薄霜。忽然冷笑一聲:

  「魯兄當知,嚴氏全族三百餘口,如今僅剩某這一脈尚存。」

  言罷,案上的青瓷盞「咔」地一聲裂開蛛網細紋。

  玄衣老者閉目長嘆,周身泛起淡金文氣,在虛空中凝成上古篆文「誓」字。他鄭重地說道:

  「老夫願立焚心誓,若違此約,玄清正氣永滯丹田。」

  隨著誓言落下,金篆化作流火,沒入其眉心。

  青衫文士指尖微顫,案上茶湯竟凝作冰晶。

  他緩緩起身,月白鶴氅掃落滿地冰屑,冷冷說道:

  「七日後,子時三刻,琅嬛洞天。望魯兄莫忘,此番破境,祭的是嚴某命燈。」

  在青衫隱入雲階之時,玄衣老者正在擺弄案上的玉髓鎮紙。突然,檐角的銅鈴輕輕作響。

  廊下的灰衣童子快步上前稟報:

  「皇清觀已經將那位外域煉器師收歸門下。」

  「倒是省了許多麻煩。」

  老者嘴角微揚:


  「九轉玲瓏塔這樣的重器,豈能讓外人窺得其煉製之法?」

  「那姓王的修士既然不是書院的弟子,用過之後滅口也無人過問。」

  他隨手一揮,鎮紙飛出,落地後化作青煙,凝結成篆文「誅」字。

  「韋老乃是的煉器大師。他與另一位同門共同擔任本觀的兩大煉器師之一。」

  「你將暫時協助韋老,並藉此機會學習煉製器物,對你來說也是一個機緣。」

  這番話是華蓮仙姑對王林所說,她站在一間堆滿各種材料的密室中央。

  旁邊站著一位五十多歲的紅臉老者,看起來像是築基初期的修為,正上下打量著王林,眉頭緊鎖。

  面對這樣的情況,王林挑了挑眉,自然知曉幾人打了什麼主意。

  只是連連點頭,也不多言語。

  而在此時,那位年齡稍大些的修士突然開口:

  「華蓮道友,這位年輕的弟子真的懂得煉器之術嗎?」

  「他的年紀和修為似乎都還不足以勝任這樣的任務吧?難道不是應該去白露書院尋找更合適的人選嗎?」

  聽到此話,華蓮道姑輕笑道:「此次煉製寶物,關乎重大,最好避免其他宗門介入。」

  「王師侄雖修為和經驗尚淺,但在韋老的稍加點撥下,負責精煉材料應無問題。」

  老者面露無奈,只能點頭:「即便只是提煉材料,也需要一定天分,否則原料便白費了。」

  「但既然華蓮道友如此建議,那就讓這小子試一試吧。」

  華蓮道姑微微一笑,說道:

  「我的眼光不會差。王師侄修為雖不高,但法力精純,在控制法力和煉器方面絕不會遜色。」

  韋姓老者聞言,重新打量了王林一番,臉上露出一絲詫異:

  「原來如此,他確實有潛力。看來華蓮道友並非隨意挑選。」

  在煉器殿中,韋老所需的人手已被華蓮仙姑送達。

  然而,相較於其他二觀,此觀的煉製進度已稍顯滯後。

  密室中只剩下王林與韋姓老者。

  老者掃了眼王林,冷聲道:「無論你對煉器是否有興趣或天賦,我都將傾心教授一月之久。」

  「一個月後,將安排具體任務,若你能按時完成任務,其餘時間可自行安排。」

  「若未能完成,就要立即離開。」

  面對老者的直言不諱,王林神色平靜地回應:「弟子定會全力以赴。」


  皇清觀中,煉器殿作為一處獨特的修煉場所,其弟子享有諸多便利與優厚待遇。

  煉器殿的弟子不僅能夠免費使用殿內的珍貴法器和地火池,而且每月領取的靈石數量也遠超其他各殿弟子。

  這一日,一位紅髮老者對新入門的王林表示了滿意,隨後引領他前往密室外會見其餘幾名同門。

  這些弟子皆為鍊氣期修為,他們將共同協作,完成各種煉器任務。

  煉器殿位於皇清觀山峰中部,是一處相對獨立的小型別院。

  此地建築簡約而實用,包括一間宏偉的地火大殿和數個煉器閣樓,其餘則以山體自然形成的洞窟作為弟子們的居所。

  除了紅髮老者這位資深煉器師外,還有兩位鍊氣期高階的中年修士擔任助手,輔助老者進行複雜的煉製工作。

  至於年輕一代,則由王林與其他三名低階弟子。

  儘管人數不多,但對於這片有限的空間而言,已足夠寬敞舒適。

  隨著王林正式加入,並被分配到自己的住所,他在皇清觀中的修行之旅也隨之拉開帷幕。

  這裡將成為他學習煉器技藝、提升修為的重要起點。

  在皇清觀的煉器殿中,每日來租用煉器閣或請求煉製各種器物的男女弟子絡繹不絕,其中大多數為女性。

  這些女修士中既有道姑,也有發修行的妙齡女子,她們容貌出眾、談吐不凡,仿若大家閨秀一般。

  王林冷眼旁觀,發現那三名煉器殿男弟子整日裡被進進出出的女修迷得神魂顛倒。

  他們除了討好女弟子拼命煉器外,自身修為早已停滯不前多年。

  少部分來此的男弟子多是打雜的外觀弟子,有負責研究法陣的,也有負責煉製丹藥的。而那些女弟子則只需專心修煉。

  對此,王林暗自搖頭,卻也不會多管閒事。

  接待這些男女弟子另有其人,王林卻被指定專門學習材料的精練和提純。

  紅臉老者每日會抽出一個時辰,給王林講解煉器之道基礎知識,甚至親自動手示範加以指點。

  王林起初對築基期煉器師的修為和見識並不抱有過高期待,僅是抱著敷衍的態度。

  然而短短數日後,他便被深深震撼。

  這位老者雖然修為平平,但其在煉器之道上的造詣卻非同一般。

  他精通多種煉器手法,並對多個宗派的煉器秘術有所研究,其中一些技巧和知識甚至連王林也未曾聽聞。

  十餘日後,王林從中受益頗豐,不禁感到驚喜交集。


  大晉自稱人界的修仙聖地,看來並非虛妄之言。

  這位不起眼的道觀中煉器師所掌握的煉器技巧極為豐富,既有保存完好的上古煉器手法,也有歷代煉器大師長期積累和沉澱後總結出的新煉器術。

  這些技藝遠非天南和亂星海那些簡單煉器手法可比,讓王林大開眼界。

  王林在煉器技藝方面的積累尚屬薄弱。

  早年從齊雲霄處習得的煉製法門,隨著修為境界的提升與眼界拓寬,如今看來已然顯得粗淺不堪。

  自然不會浪費這個機會。

  修煉間隙,他既潛心研修明王訣,又對韋姓長老的指點傾注十二分專注。

  其展現的煉器悟性與治學態度深得老者賞識。

  偶有提問直指關竅,常引得長老興致勃發,滔滔不絕傳授秘要。

  不過月餘光景,老者對王林的態度已悄然轉變。

  初時冷若冰霜的面容漸顯和煦,這般變化直教殿內三位侍奉多年的弟子驚詫不已。

  心懷妒意者自然難存善意。

  然觀長老對王林青眼有加,三人亦不敢造次。

  唯平日相遇時,冷麵以對的神色愈發不加掩飾。

  這般情形反倒正中王林下懷。

  他正欲尋處清淨之地潛心修行,無人叨擾正是求之不得。

  一月期滿,韋長老不僅詳盡傳授材料精煉法門,更將諸多獨門煉器手法傾囊相授。

  依長老所囑,王林開始承擔材料提煉之責。

  鑑於其表露的修為境界,分派的差事倒也不算繁重。

  未料王林舉重若輕完成差事,餘下時日皆用於參悟明王訣。

  如此三四月間諸事順遂,愈發覺得加入皇清觀實乃明智之舉。

  期間韋長老忽然變得行蹤難測。

  某日洞窟密室中,王林赤膊盤坐,身軀擺出奇異姿態。

  雙手結印間金芒流轉,體表隱現血絲遊走。

  青筋暴起如虬龍盤結,肌膚下更似有活物竄動,觀之頗為駭人。

  每經一輪顫動,王林面龐便抽搐數下,痛楚之色畢現。

  汗珠如雨浸透衣衫,待得金芒漸斂收功之際,周身異狀頓消,恍若無事。

  王林感受著體內灼熱漸退,緩緩睜目沉吟。

  明王訣當真無比霸道,饒是歷經元嬰凝結、易經洗髓的體魄,仍難承受鍛體之痛。


  盞茶功夫後,王林穿上衣服起身。

  略作調息後,移步往地火殿行去。

  行近大殿時,忽聞門首傳來喧譁。

  王林挑了挑眉,隨即停下了腳步。

  只見八九人從門而入,當先引路者乃煉器殿三弟子,後方隨行皆是年少修士。

  為首少女約莫二八年華,身著翠紋宮裝,姿容清麗,顧盼間滿是好奇。

  這群少年大多已修煉到鍊氣八九層,其中一位宮裝少女更是達到了鍊氣十層,顯然在他們之中地位頗高。

  王林注意到眾人腰間鼓脹的儲物袋和懸掛的靈獸袋,這些細節無不顯示出他們不凡的身份。

  此時,三名來自煉器殿的弟子正殷勤地侍奉著,他們的態度也進一步證實了這一點。

  正當王林打算通過側門悄悄進入地火殿時,突然聽到身後傳來嚴厲的聲音:「王師弟請留步!」

  轉頭一看,原來是一直與他關係不佳的趙姓修士。這位修士眼神犀利,高聲宣布:

  「雲裳仙子準備煉製本命法器,需要使用三品玄晶砂進行淬鍊。這是四觀主親自下達的命令,不得有任何延誤。」

  聽到「仙子」二字,王林心中微微一震。

  當提及四觀主的名字時,他更是感到驚訝不已。

  於是他停下腳步,青衫隨風輕輕擺動。

  儘管在皇清觀的時間不長,但王林已經了解到四位觀主都是結丹後期的大能者。

  不過實際上掌握實權的是那位隱居於天清別院、達到元嬰期的老祖。

  雖然四觀主修為不是最高,但由於其修煉了上古奇功「太虛玄鑒」,因此在湳郡修真界享有極高的聲譽,被稱為「玄鑒真人」。

  面對這樣的情況,王林表示願意遵從四觀主的指示,全力以赴完成任務。

  在煉器殿內,王林步伐穩健,目光掃過一群身著華服的修士。

  其中一位少女年約十五六歲,容貌出眾,髮髻上斜插著九鸞銜珠釵,腰間懸掛青玉螭紋佩飾,氣質非凡。

  當得知此次需淬鍊的材料是稀有的「三品玄晶砂」時,年輕修士們面露疑慮之色。一位錦袍青年冷笑道:

  「如此珍貴的材料怎是普通弟子能夠處理的?」

  被稱為雲裳的少女只是微微一笑,並未多言,輕輕敲擊桌面。王林平靜地回應說:

  「如果各位仙子不放心,可以選擇其他人來嘗試。」

  此言一出,眾人皆感驚訝。


  一位紫衣修士憤怒地說:「為什麼不請韋長老親自出手呢?」

  但隨即被告知,韋長老正在閉關修煉製作自己的本命法寶。

  就在這時,一名穿著碧綠色長衫的女子優雅地走出人群,聲音溫柔婉轉:

  「各位師兄,是否能夠通報一聲韋大師?我在府中聽聞大師煉器技藝精湛,心中十分敬仰。」

  她的話語如同玉石般溫潤,使得在場的三名煉器殿弟子不禁臉紅起來。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