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儒家

  甘池目光深邃地凝視著王林,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複雜之色。

  短暫猶豫後,他微微向身旁的兒子擺了擺手,示意其退下。

  待兒子離去後,甘池恭敬地向王林拱手行禮,言辭懇切地問道:

  「閣下自稱是我家的遠親王公子,不知可有信函或信物為證?」

  

  聽到這番詢問,王林輕輕一笑,心中已然明了甘池的意圖。

  他從容地緩緩站起身來,神態自若地將手探入衣袖。

  不多時,一塊散發著柔和白色靈光的半截玉佩便被他取了出來。

  甘池接過玉佩,仔細端詳,面色瞬間大變。

  片刻後,他穩住心神,恭敬地說道:

  「原來閣下果然是王兄的後人。還請隨我到書房一敘,有要事相談。」

  說罷,老者激動地握住王林的手腕,帶著他徑直朝書房走去。

  進入書房後,甘池的神情立刻變得莊重起來。

  他迅速關上書房門,轉身朝著王林深深行了一禮,高呼道:「拜見王公子!」

  王林看著甘池這般姿態,微微點頭表示滿意。

  隨後,他輕輕揮動衣袖,一道清風悄然拂過。

  那股清風仿佛擁有神奇的力量,將跪在地上的甘池輕輕托起。

  王林神色淡然地說道:

  「起身吧,無需探究我的來歷,只需知曉從今日起,我便是專門與你聯絡之人。」

  王林施展法術之後,甘池心中疑慮盡消。

  他恭敬行禮道:

  「是,之前負責與甘家聯絡的二先生在十年前音訊全無,小的還曾擔憂過。」

  「如今公子您來了,小的倒是安心了許多。」

  王林微微點頭,目光掃過甘池,淡聲道:

  「此次前來,不過是順道之事,實際上另有要事待辦。」

  甘池聞言,沒有絲毫遲疑,立即應道:「一切都聽從公子您的吩咐。」

  玉田山十三峰晨霧繚繞,山嵐青翠竹林間流淌。

  嚴姓儒生駐足於青石階前,眺望半山腰隱現飛檐翹角,腰間玉佩隨風輕晃。

  王林立於後方三步,粗布包裹壓肩,目光悄然掠過山間靈氣凝聚之處。

  「此山有七處靈眼泉脈。」

  嚴先生忽然開口,玄色衣袖拂過一株開淡金小花的靈草,


  「書院占其三,寶靈寺得其二,餘下兩處由清虛觀與玉鼎宗共掌。」

  王林瞳孔微微一縮,其偽裝的鍊氣四層氣息恰到好處地波動了一下。

  昨夜他施展秘術探查之時,清晰感應到至少有九道靈氣漩渦存在。

  「先生對修仙諸事,倒是頗為熟稔。」

  王林刻意讓聲音帶上幾分艷羨之色。

  中年儒生輕笑一聲,指節輕輕敲在腰間玉佩上,發出清脆的玉石相擊之聲:

  「在書院任職二十載,即便只是凡人,也能窺得修仙之學的些許皮毛。」

  言罷,一縷極淡的墨香自他袖中悄然溢出。

  竟將山風中的靈氣攪動,形成細小的漩渦。

  王林微微低垂眼帘,神識卻如蛛網般迅速鋪開。

  他能清晰地察覺到,那墨香之中分明隱匿著儒門「文心種玉」的玄妙氣機。

  這位嚴先生絕非尋常教習,其修為至少已達築基後期。

  兩人繼續沿著石階緩緩而上,石階上的青苔在晨露的映照下泛著微光。

  轉過三道刻有雲紋的照壁後,忽然聽到上方傳來清越的吟誦聲:

  「雲篆天書字字明,玄機盡在玉田青。」

  只見十二名身著青衫的學子列隊而下,每人懷中皆捧著一卷散發著靈光的竹簡。

  為首的青年額間有一點硃砂點綴,行走之間衣袖翻飛。

  猶如鶴翼舒展,竟將山道上的晨霧捲成螺旋狀。

  王林敏銳地注意到,嚴先生側身避讓時,那些竹簡上刻著的並非普通文字,而是以劍氣鐫刻的符籙。

  最末學子懷中竹簡微斜,「敕令」二字露出一半,筆鋒間的寒意令他識海中的神識泛起漣漪。

  待學子們走遠後,嚴先生低聲解釋:

  「這是劍閣晨課弟子,他們手中的《太玄劍章》需在日出時汲取山間紫氣。」

  他指向東側某座險峰:「那裡便是清虛觀的劍閣所在地,你日後若有機緣…」

  話音未落,西邊山峰傳來三聲鐘鳴、

  青銅震顫的餘韻在山谷中迴蕩,驚起無數金色羽翼的靈鳥。

  「寶靈寺的青蟬鍾。」

  嚴先生望著鐘聲來處,神色複雜:

  「此鍾每逢辰時三刻必響,能蕩滌心魔。」

  「三年前,有位金丹魔修強闖玉田山,被這鐘聲震散了七成修為。」


  王林悄然引動靈力,察覺到經脈中的靈力隨鐘聲波動。

  這件看似普通的佛門法器實際上蘊含了鎮壓心神的秘術。

  他佯裝不適地靠在山壁上,袖中手指卻悄然結了個破妄法印。

  隨著鐘聲漸息,前方雲霧翻湧著向兩側分開。

  九重朱漆門樓在雲海中顯現,檐角懸掛的青銅鈴鐺無風自動,奏出與青蟬鍾截然不同的清音。

  門樓匾額上的「白露書院」四字銀鉤鐵畫,每一筆都蘊含凌厲劍意。

  嚴先生整了整衣冠,神色肅穆地說道:

  「這是開山祖師親筆所書。」

  「當年祖師以指為筆,蘸朝露寫就匾額。」

  「據說每逢月圓之夜,這些字跡中還會滲出靈露,對修行大有裨益。」

  王林凝神細看,發現那些筆鋒轉折處暗藏陣法紋路。

  這哪裡是普通題字,分明是以劍氣布下的護山大陣。

  難怪周邊勢力千年不曾發難,僅是這塊匾額便足以抵擋元嬰修士的全力一擊。

  王林穿過門樓之際,突感清風拂過頸後。

  方才一瞬間,竟有七道不同屬性的探查術法掃過全身。

  不過在王林的強大修為下,這些修士自然無法探查到王林分毫。

  「魯大師今日在文淵閣講經。」

  嚴先生引領他繞過一片種滿墨玉竹的庭院,並提醒道:

  「待會見任何異象,切莫運功抵抗。」

  在竹影搖曳的光影中,細碎的金光透過葉間灑落。

  嚴堯的玄色衣擺輕掃過青石磚縫裡鑽出的靈草。

  王林跟隨穿過第三重月洞門時,聞到空氣中浮動的墨香。

  與山道石階上的氣息相似,卻更加凌厲。

  「魯大師正在會客。」

  引路的白袍青年在雕花木門前停住,腰間玉佩突然泛起青光。

  門內傳來茶盞叩擊的清脆聲響,青年立即垂首退至廊柱的陰影中。

  當王林跨過門坎之時,神識海微微震盪。

  廳堂四角懸掛的青銅燈盞看似普通,但燈芯躍動的卻是淡紫色丹火。

  主位上的青衫修士抬眼望來,築基後期的威壓如潮水般湧來,但在觸及王林衣角時卻被一種無形屏障化解。

  在那氤氳的茶香之中,嚴先生的到來略顯意外。

  魯大師輕撫茶盞邊緣,水汽在空中緩緩凝成「白露」二字,盡顯其超凡的靈力掌控。

  客座上的黃袍道姑微微一笑,揮動手中銀絲拂塵,那凝成的字跡瞬間化為霧靄消散。

  王林恭敬行禮,袖口不經意間沾上些許茶漬。

  此時,他鍊氣三層的靈力微微紊亂了一瞬,恰到好處地展現出自身的修為狀態。

  華蓮仙姑的目光在王林粗布包裹上短暫停留,突然屈指輕彈。

  盞中茶葉竟自行排列,在案几上形成八卦陣型,其靈力精妙令人嘆為觀止。

  「這位小友倒是有些陌生。」

  言罷,魯大師突然扣住王林手腕,靈力化作細針直刺經脈要穴。

  王林紫府中的天逆珠微微顫動,將探查的靈力盡數吞噬。

  魯大師輕咦一聲,加重力道,卻發現少年額角滲出冷汗,經脈中分明是駁雜的水木雙靈根。

  片刻後,魯大師鬆開手,茶盞突然結出薄霜。

  他看向王林,說道:

  「下院還缺個照料文竹的雜役。」

  接著又緩緩補充道:「明日卯時……」

  西峰方向陡然傳來九聲鐘鳴,青銅震顫伴隨梵音穿透雲層。

  華蓮仙姑驟然起身,袖中滑落的玉簡殘片撞上案角,繁複禁制紋路在日光下一閃即逝。

  「看來寶靈寺老禿驢坐不住了。」

  魯大師冷笑一聲,揮袖閉合門窗。

  華蓮仙姑收起玉簡,銀拂指向王林:「此子已錄入名冊,貧道代皇清觀送份見面禮。」

  拂塵銀絲暴漲,化作流光沒入王林眉心。

  嚴堯正要阻攔,少年眼中泛起青光。

  周身浮現淡墨寫就的《勸學篇》虛影,觸發了書院弟子護身禁制。

  「好個浩然正氣!」華蓮仙姑撫掌而笑,眼底寒霜未散:

  「魯道友這書院,果然臥虎藏龍。」

  窗外驚起的靈雀撞在結界上,炸成團團金粉。

  「水木雙靈根混雜不清,火土二氣斷續不純。」

  魯大先生收勢沉思後說道:

  「若能在二十歲前突破鍊氣七層,或許可嘗試築基。」

  華蓮仙姑銀拂一掃案幾,三枚朱紅丹丸滾落至青玉盤中:「皇清觀正缺煉器弟子,每月供奉三粒築基丹。」

  魯大先生撫須長嘆,嚴堯欲言又止,華蓮仙姑輕笑,擲出一枚令牌。


  玄鐵令上顯現「外門丙七」的字樣,她淡淡道:「明日辰時,太虛殿前候著。」

  王林之事既已平息,魯大先生與道姑三人便圍坐一處開始交談。

  然而,他們並未討論修仙界的奇聞異事,而是對當今大晉朝政的得失進行深入探討,這令王林感到意外。

  儒門之人熱衷議論朝政尚在情理之中,畢竟其宗旨注重入世之道。

  然而,皇清觀的道姑也能自如地參與此類討論。

  這讓王林暗自揣測,皇清觀或許也是一個注重入世之道的修仙宗門。

  正當三人在廳堂內談論得興致勃勃時,門外傳來了腳步聲和一聲稚嫩的話語:

  「啟稟師祖,弟子遵命,已將庫房的紫精銅帶來。」

  魯大先生隨即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將東西送上來吧。」

  聽到「紫精銅」一詞,王林心中一動。

  這種材料是煉製頂階法器乃至法寶的上佳之選。

  他而言雖不算稀罕之物,但對眼前這兩位來說無疑是極為珍貴的。

  正在思索之際,屋門徐徐開啟,一位年約十一二歲、面色白皙的小童手捧大紅托盤緩步走入室內。

  托盤覆著銀色錦緞,顯然內藏珍物。

  小童將托盤恭敬地置於華蓮道姑與魯大先生之間的桌案上,隨即退後數步,垂手而立。

  「退下吧,這裡暫時不需要你侍奉。」

  魯大先生淡淡地掃了一眼小童,語氣平靜地吩咐道。

  小童應諾一聲,深深鞠了一躬,倒退著離開了房間。

  魯大先生未再多看,直接將托盤推至華蓮道姑面前。他笑道:

  「華蓮道友,這便是你所借的紫精銅,請妥善保管。」

  「貴觀此番廣搜材料,似乎在籌備煉製重寶。不知是頂級法器還是法寶?」

  他言笑晏晏,看似隨意提及此事。

  華蓮道姑稍作遲疑,面露歉意:

  「煉器之事,晚輩所知甚少,此番實乃受四師叔之命行事。」

  「前輩若欲了解詳情,不妨徑直向四師姑詢問。她定會如實相告。」

  魯大先生聽聞「四師姑」之名,面色微變,旋即哈哈一笑,敷衍過去。

  華蓮仙子輕輕一笑,伸出纖細玉指,揭開托盤上的錦緞,露出閃爍紫色光芒的寶石。

  道姑微笑致謝,取下腰間儲物袋,霞光閃爍間將所有材料收納其中,妥善保管。


  目的達成後,年輕道姑與魯大先生簡單交談,起身告辭。

  魯大先生未挽留,命童子引導她離開書院。

  王林也恭敬辭別,隨道姑一同離去。

  兩人離開後,廳堂內一片寂靜。

  嚴姓儒生與魯大先生默默對坐,氣氛沉靜。嚴姓儒生神色不定,似在沉思重要之事。

  魯大先生目光沉凝,語氣低沉且無感情:

  「準備得如何了?要對付牛天德那魔頭,唯有助我修成『噬真合元決』,才有七八成把握將其剿滅。」

  「如今萬事俱備,你莫要在關鍵時刻因惜命而退縮。」

  嚴姓儒生冷聲道:

  「哼!若能為家族報仇雪恨,嚴某一介殘軀又何足惜。」

  「只是怕你神通大成後,畏懼那老魔凶焰,不願出手,那我豈不是白白送死。」

  魯大先生面色沉靜,毫無怒意,緩緩開口:「嚴兄緣何如此信心不足?」

  「我早有明言,倘若你捨身助我成就神通,你所蘊含的浩然正氣自會被我承襲。」(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