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迎立新帝,共擊陳袁
第381章 迎立新帝,共擊陳袁
四月二十四日,劉協禪位於袁術,四百年之漢滅亡,陳袁由是繼之,
四月二十八日,益州牧孫堅於魚復發討賊文,表示袁術篡漢自立,非人臣之道,今將為漢室復仇。
孫堅文一發,荊、益二州郡國無不譁然,誰不知孫堅為袁術帳下大將,袁術登基之日便冊封孫堅為大將軍。而今孫堅割據益州反叛,眾者無不震驚。
最新小說章節盡在s🍒to9.com
不只是二州兵吏震驚,當事人袁術直接震怒不已。
「啪!」
茶盞被袁術重砸到地上,精美的玉盞四分五裂,玉片散落,蜜水飛濺。
「孫文台,我憑你娘!」
袁術一改往日的形象,罵罵咧咧說道:「乃公待你恩重如山,從一介武夫提拔,先是將軍,再是封侯,今更是封你為大將軍,國中地位更是僅次於朕。然卻作亂巴蜀,發討我,你之心腸莫不是被狗吃了不成!」
袁術憤怒的面孔下,更多是被傷透心的難過。他雖猜忌孫堅,但卻沒有想過除掉孫堅,反而考慮到種種原因,不斷重用孫堅。
而今讓他沒想到,他引以為重的大將竟一直在忽悠自己,在自己稱帝建國之際,率先站出來反叛,且還發表文,這無疑是重重扇他嘴巴子。
「來人!」
袁術一腳端翻案幾,罵道:「點齊兵馬,遂朕西征,我非斬了孫堅不可!」
「息怒啊!」
見袁術怒火上涌,漸漸無了理智,閻象上前阻攔,說道:「陛下,今初登大位,人心浮動。陛下需先穩治下諸郡,再議討伐孫堅之事。」
袁術怒聲說道:「孫堅發文討我,我不率軍討之,豈不讓世人非議。況蜀中尚有我袁氏舊部,此番如能西征破巴東,應者將是如雲。」
閻象說道:「從今時觀之,孫堅暗含反叛之心久矣。若以象所料不差,孫堅已命人收繳陛下舊部兵權。以有心而算無心,陛下倉促率兵西征,恐是難破巴東郡。」
說著,閻象提醒道:「陛下,昔孫堅析分巴郡,以幼弟孫靜為巴東太守,恐便是為今時而準備。」
閻象越說孫堅事先布置,袁術臉色越是難看,問道:「卿莫非欲言孫堅西征巴蜀,便是有意割據叛亂。」
「或許如此!」
閻象嘆氣說道:「昔孫堅被陛下羈留於宛城,恐在那時便心生怨念,遂獻玉璽於陛下,以求西征巴蜀。而在陛下稱帝之時,孫堅將家眷悉數接至魚復,故若說孫堅無備,則令人難以相信。」
袁術回想孫堅近年來中的種種疑點,腦子頓時清醒不少,癱坐在榻上,咬牙切齒,說道:「孫堅以玉璽換西征巴蜀,並趁朕禪讓稱帝之時,挾大義而討我。看來他早有叛我之心,狡詐小人,不殺難泄我心頭之恨。」
「陛下,孫堅割巴蜀而叛,其行為令人憤慨,但卻可見漢室威德猶在。」閻象勸道:「故象以為陛下不妨撫人心,再觀天下形勢而用武。」
袁術臉沉陰鬱,看向蔡瑁、越,問道:「二卿以為何如?」
見袁術點名,前越暗嘆了聲,說道:「稟陛下,越以為閻君之見有理,孫堅率軍破巴蜀,從者識孫堅而不知陛下。今孫堅閉關而叛,恐是早有謀劃,故不宜妄動刀兵,需先撫慰人心,征討治下小賊餘孽。」
袁術心有不滿,繼而看向蔡瑁。
見狀,蔡瑁便知袁術希望能聽到他的支持,猶豫少許,說道:「稟陛下,二君所言不無有理,然孫堅為叛逆,今不出兵征討,恐會令奸侯張狂。但考慮治下人心,瑁以為陛下不妨拜大將統水師,坐鎮於夷陵,觀形勢西征。而陛下留守宛城,安撫治下人心。」
「何人可率大軍出征?」袁術問道。
「孫堅為江漢之猛虎,善水師,長用兵,非大將莫能勝任!」蔡瑁低頭說道。
袁術沉吟少許,說道:「讓橋率步騎萬人,由張允、文聘率荊楚水師萬人,以兩萬大軍西征。」
「諾!」
蔡瑁遲疑了下,說道:「張允身體不適,今尚在府上休養,故陛下恐需選他將出征。
,
劉表被袁術所擒,便一直在袁術帳下效力。今袁術稱帝,倒是封劉表為九卿,算是奏了個人頭。
張允本為劉表外甥,但見劉表僅有虛名而無實權,遂攀附上蔡瑁。而蔡瑁有意發展爪牙,於是便提拔了張允,將其安排為將。今袁術欲西征孫堅,然蔡瑁深知孫堅之驍勇,怎會讓自己的爪牙率兵赴死。
袁術不知蔡瑁所思,遂改換人選,說道:「那便讓劉勛率兵出征!」
「諾!」
在袁術為孫堅反叛而憤怒時,今袁術稱帝的消息已是流傳開,如曹操不僅收到袁術稱帝的消息,更收到孫堅發文征討袁術之消息。
舒縣,郡府。
曹洪腳步匆匆入堂,說道:「使君,荊州有劇變!」
曹操持筆批覆文書,不緊不慢問道:「可是袁術篡漢自立了?」
「使君英明!」
見曹操事先便知袁術稱帝,曹洪敬佩道:「二十四日,陛下禪位於袁術,袁術登基稱帝,國號陳,改元建仲。」
「兩漢四百年今卻亡了!」
縱曹操事前料到劉協禪讓之事,然今聽到袁術稱帝,心中難免悲傷,感慨說道:「昔我與袁術共匡漢室,而袁術卻行篡逆之舉,實令人不憤啊!」
「漢室早該亡了!」
曹仁冷笑了聲,說道:「州郡貪腐,民不聊生,閹黨亂政。今下宇內顛覆,四海沸騰,漢室有名無實,與滅國有何區別!」
「不可胡言!」
曹操授須而嘆,說道:「袁術篡位,漢室滅亡,陛下蹤跡不知。故夫天下之大,卻不知將以何人為尊。」
莫看曹操為割據軍閥,表人官爵不在乎朝廷是否會接受。然今知漢室滅亡,曹操頓時有些無主,下次表人官職,他將向誰表奏,心中頓生空蕩。
曹洪順勢說道:「不僅於此,袁術稱帝之時,孫堅據巴蜀反叛,發文聲討袁術,言為漢室復仇。」
「哦?」
曹操頓時吃驚,說道:「孫堅竟反袁術?」
「然也!」
「彩!」
曹操鼓掌而笑,謂左右說道:「我本憂孫堅下巴蜀,袁術將遣他討我。而今孫堅據巴蜀而反,不僅斷袁術一臂,更是重創袁術聲望,我今將無遠憂爾!」
荀或從席上而起,拱手說道:「使君首唱義兵,因京畿動盪,未能迎奉陛下。而今天子生死未知,觀高祖昔日之所為,東伐項羽為義帝素,令天下人歸心。故國不能一日無主,使君振奮義士,何不迎立新帝,以正君臣綱紀。」
「袁術篡漢自立,人心不朝。使君迎立陛下,義士朝服。時君持正統以伐不義,則有人和之利,如江左義士將歸之如巢。」
「迎立新帝?」
曹操步負手,深思其中利弊,問道:「仲德以為如何?」
程昱說道:「使君欲以淮南為疆,而今九江郡由劉所據。然使君如能迎立新帝,則能以壽春為都城,時尊劉為司徒,使君將能執掌九江。廬江、廣陵、九江三郡人口殷實,使君大治之,將能得數萬精兵,或能北伐豫州,或能南渡江左立業,此將有一國之業矣!」
曹操點了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今需與劉商議,共立漢帝,以壽春為都,冊封百官。」
「使君英明!」眾人恭維道。
「使君,今冊立漢帝雖好,但欲與袁術爭鋒,還需行合縱之計。」一人忽然開口,說道。
曹操定晴望去,見是歸附他不久的謀土劉嘩說話,和顏悅色,問道:「何謂合縱之計,而子揚之策從何而出?」
昔荀或拉著郭嘉投奔曹操,彼時郭嘉欲觀望曹操才能,故未與曹操深入接觸。而曹操因有戲志才,且初據充州,正值春風得意之時,故未能大用郭嘉。
在曹操失去兗州之後,郭嘉見曹操欲南下江淮,遂留在穎川郡,未能跟隨曹操南下,
欲繼續等候明主。
至江淮不久,軍師戲志才病逝,曹操深感無人可用,詢問荀或可有人能代戲志才。荀或表示郭嘉已走,今欲代戲志才者,唯初入軍的九江劉嘩。
曹操與劉嘩交談一番,深感為大才,遂拜為祭酒,代戲志才之位。
劉嘩微微而笑,說道:「孫堅據巴蜀而討袁術,而使君與袁術為生死之敵,今使君不如遣人聯絡孫堅,約東西並擊袁術。」
「不僅於此,嘩聞袁術遣將征交嶺,被劉備設計所敗,而劉備為袁術之仇寇,故使君不如聯繫劉備,再約三家並擊袁術。」
「袁術臨三面之敵,將無法舉重兵以凌使君。憑使君之兵略,將能掃破江左,西征荊州,北取徐、豫,成東南之霸業。」
「彩!」
曹操大為讚嘆,握住劉嘩的手,說道:「子揚有張良之才,今得子揚獻謀,則江左可圖矣!」
今時的曹操心情很好,自南下江淮以來,他頓感豁然開朗,不似在充州那般處處掙扎。今按荀彧、劉嘩之策,他不僅能吞併九江郡,更能與劉、孫二家共分袁術。而他如能占據江左及與淮北,他將有能力爭霸中原。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