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暮漢昭唐> 第三百一十六章 剛而犯上,遣丑再征

第三百一十六章 剛而犯上,遣丑再征

  第377章 剛而犯上,遣丑再征

  大帳中,田豐勸阻文丑請戰,說道:「常山本為張燕所據,其深諳常山地利。顏良覆沒,我軍兵敗而撤,常山已被張燕重據。今山西、黑山二賊合流,我軍復征之,則難料勝敗。兵馬若勝,敵退據蒲吾,不能傷山西根本;然若兵敗,敵兵進巨鹿,則令人心動搖。」

  見田豐一直在和自己唱反調,袁紹不禁惱怒,說道:「田元皓,你為何屢與孤意相逆!」

  「昔出征前,你向孤進言,先行伐張燕,減除張虞羽翼。今張燕復燃,作亂常山,你卻進言不可。你莫不知常山南與趙地相通,二者僅兩、三百里之遙,騎卒晝夜兼行,一日便能至。」

  袁紹手拍輿圖,神情惱怒說道:「你說今不伐張燕,他若率兵南下,與張虞呼應,我軍當如何應之。」

  田豐不卑不亢,冷靜說道:「昔勸明公伐張燕,既減張虞羽翼,亦是斷絕並、幽聯絡。然明公初勝張燕,本宜舉強兵而一舉下之之際,卻以蔣奇率偏軍支援。今二賊合流,齊心協力,再遣偏軍討伐,試問明公能勝否?」

  「勝不能下蒲吾,敗有動搖人心之危,試問明公能用兵否?」

  「你是在怪孤用兵不當?」袁紹氣極而笑,問道。

  田豐無畏袁紹的目光,說道:「不敢怪明公用兵有失,而是為形勢考慮,明公宜當慎行。張郃有機變之能,用其故固守險要,則能令敵難犯巨鹿,以為牽制之用。」

  sto9.co💡m最新最快的章節更新

  「山西人口稀少,糧草不豐,張虞跋涉千里,意圖河北。明公拒守磁山,消磨兵糧,敵敗退之際,便是明公破張虞之時。」

  袁紹臉色陰晴不定,心中對田豐既怒又愛,愛田豐多智,怒田豐老與自己唱反調。

  見狀,逢紀厲聲呵斥,說道:「田豐,明公正是用你之策,方才折損顏良,兵馬折損眾多。張郃、蔣奇、顏良有兵兩萬,皆為明公帳下之精壯,試問兩萬兵馬不夠,莫非要明公親征否!」

  說著,逢紀向袁紹拱手,說道:「明公寬宏大度,不計田豐獻計有失之過。而今田豐推卸責任,污衊明公所為,是可忍孰不可忍!」

  見逢紀從中作梗,田豐憤怒說道:「奸佞之輩,明公若敗於張虞,皆你等之過!」

  逢紀冷笑了聲,說道:「莫以為無君獻計,明公便不能取勝哉?」

  田豐嗤之以鼻,說道:「不聽良言,遭致敗績,悔將晚矣!」

  說著,田豐沉聲告誡,說道:「明公屯有重糧,而不與之久持,則是以己之短而伐敵之所長。況張虞帳下多騎,明公不可不慎重。今妄出兵馬,則必遭敗績,望明公謹慎。」


  見田豐不斷忤逆自己,且還自視甚高,袁紹怒而凝眉,說道:「將田元皓帶下,暫時幽禁,待我回師後,再做計較!」

  「諾!」

  「明公,謹慎用兵啊!」

  兵卒擒住田豐,田豐見袁紹要帶走自己,不斷大聲而呼,試圖想改變袁紹用意。

  左右中,沮授神情難受,見袁紹正在氣頭上,唯有暗暗嘆息;逢紀則是心中竊喜,田豐性情剛直,今終於扳倒田豐。

  「明公,丑願率軍北上,為明公破敵!」

  隨著田豐被帶走,文丑再次站了出來,向袁紹請求用兵。而因田豐被下獄,眾人不敢出言阻之。

  「好!」

  袁紹拍著文丑的肩膀,勉勵說道:「顏良因用兵不慎而敗,卿欲為顏良報仇,需謹慎用兵。孤於大營中,靜候卿之捷報。」

  「請明公放心!」

  文丑說道:「以明公之厚恩,丑當竭力盡忠以報之。」

  「彩!」

  在袁紹的勉勵下,文丑拱手而退。

  沮授猶豫再三,勸道:「明公,勝負之道不可不知。今張虞以酈嵩、滿寵、張燕屯常山,其已是有備。而今之策,當留大軍於此,遣偏軍而守巨鹿,如能擊退敵寇,再益兵常山,令大將出征亦是不遲。」

  「今若倉促用兵,勝不能取下井陘,敗有動搖大局之危!」

  袁紹斜眼而視沮授,冷笑說道:「帳下兵將皆欲求功建績,為何不能出征?若待敵襲擾巨鹿,深入信都,則將令兵民動搖士氣。」

  見袁紹主意已定,沮授憤而甩袖,嘆道:「上盈其志,下務其功,巍巍太行,時運難料!」

  「仆身體不爽,懇請回帳歇息!」

  說著,沮授搖頭告辭出帳。

  袁紹則是被沮授無視他的行為而大怒,但礙於沮授為都督三軍之人,他不得不忍下怒氣,回想起之前有人勸他分沮授兵權之語。

  「退帳!」

  袁紹揮了揮手,示意眾文武退下。

  在袁紹羈押田豐,遣文丑北上為顏良復仇之時,張虞則是為滿寵所取得捷報而欣喜。

  帳中,張虞大笑幾聲,說道:「公達舉用伯寧、孟起有功,今二者憑寡兵而斬顏良,並解蒲吾之圍,不僅大振我軍士氣,更是扭轉我軍於常山不利形勢。」

  說著,張虞撫趙雲背部,讚許說道:「青山口之役,子龍渾身是膽,以數百騎驚退張郃,令我軍反敗為勝,則是出乎孤之意料。今不知傷勢何如?」


  趙雲神情謙遜,說道:「背部小傷,多勞君侯掛念。青口之役,賴諸子效命,捨生忘死,非雲之獨功。」

  張虞滿臉儘是欣賞之色,說道:「子龍背中數箭,今歸大營復命,便可留營休養。」

  自二軍匯合於元氏,趙雲受眾將之託回大營,將常山戰況一五一十告訴張虞。

  趙雲拱手說道:「雲此番歸營,除受命述職外,便是受眾將之託,詢問二軍將以何人為主帥?」

  張虞沉吟少許,說道:「滿寵、酈嵩、張燕皆可為帥,三人之中以酈嵩、張燕二人官爵最高,而二人中張燕深諳常山地理。然若觀兵略或名望,則酈嵩、滿寵皆有為帥之能。」

  說著,張虞有意考究趙雲,遂反問道:「子龍以為何如?」

  趙雲說道:「稟明公,滿寵雖有功績,但不可近也,今為帥恐難合黑山軍;張燕深諳地理,但難得我軍兵將愛戴;酈嵩於山西多有名望,待人真誠,賞罰分明,可御二軍矣!」

  「善!」

  張虞撫掌而笑,說道:「孤意同屬酈嵩,僅是礙於其初敗張郃,恐無功為帥。然有子龍舉薦,不妨選酈嵩為帥,讓其再戰張郃。」

  「勝敗乃兵家常事!」

  荀攸笑吟吟,說道:「酈君先前用兵,得兵家之要,僅是一時不察,中張郃伏兵。然自知張郃統兵以來,酈君領兵調度,未有過失。蔣奇南援張郃,而非北應顏良,便是得益於酈君舉大軍而進,選精銳攻營,令張郃惶恐。故滿寵斬馬超,酈君有策應之功。」

  「善!」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