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議事

  第88章 議事

  在國家歲收層面,說來簡單,不過四個字,開源節流。

  但實際上做起來卻很難。

  節流這方面,節流是不可能節流的。

  尤其是作為支出大頭的俸祿,這麼多年了都是這樣,桓帝時減了兩次就已經怨聲載道,稱斗食小吏都吃不上飯了,再減估計就要讓國家反思了。

  只能在開源上打主意。

  一方面,要把基本盤做大,另一方面,要爭奪基本盤。

  前者是增加人口、田畝,改進生產耕種方式,增加糧食產量。

  後者則是割地方的肉。

  本章節來源於

  前者將是劉辯一直要做的事。

  而割肉,如果直接拿刀去砍,地方上一定會反抗,但劉辯想做的,只是拿根針管抽點血罷了。

  ……

  在丁宮建議三公議事後,皇帝不僅准許,還將範圍擴大化。

  司徒、司空、九卿、御史中丞韓馥、光祿大夫周忠、尚書令盧植,俱在召見之列。

  如此多的人,皇帝沒有選在玉堂殿召見,也沒前往位於內朝台閣區的朝堂,而是將議事地點移到了玉堂殿南邊的雲台殿。

  此殿同屬東宮,比玉堂殿更大,同樣可以具備用作皇帝辦公起居的功能。

  在等待期間,靈帝與劉辯仍在繼續完善他們的抽血計劃。

  等到眾人到齊,最先抵達的丁宮充當了解說:「今年為了救濟七郡國受水災的災民,朝廷花費了許多人力物力,如果今年下半年的稅收還和去年一樣,那麼國庫必將入不敷出,不僅在座諸位,全國官吏俸祿都要減上一成了。」

  大司農袁滂沒有說話。這在旁人眼中,就是默認了。

  丁宮繼續道:「今歲除汝南外,自并州鮮卑、幽州烏桓平定後,國中幾無兵禍。各郡國當可收攏亡人,開墾廢棄荒地,今歲租稅當有增長。然往年上計,各郡國租稅日減,今日之議,其一便是各郡國應當增加多少租稅,用以今年的上計考核,並派遣使者知會各郡國。」

  丁宮話音一落,最先說話的是數月前還擔任南陽郡守的羊續,他對目前地方的情況一清二楚。

  眾人都很清楚,雖然說話的是丁宮,但其代表的,必然是皇帝的意志。

  羊續也很清楚這一點,他直接向皇帝勸諫道:「陛下,若貿然使郡國增加租稅,最受影響的一定是無權無勢的百姓啊!」

  雖然汝南郡不在租稅增加之列,但作為九卿之首的太常,袁隗也在第一時間表達了反對之意。


  隨後,不待衛尉楊彪說話,司徒丁宮作為嘴替,馬上回答了羊續的關切——

  「此正是今日之第二議,乃派侍御史等為使者,將增加租稅之事傳達州郡,分置各州,巡查郡縣鄉官里吏是否有欺壓家資十萬錢以下百姓之事,並將此計入郡縣長吏的歲考,若有欺壓百姓過甚者,當奏請免職。此外,州刺史及郡監察從事亦可引為助力。」

  這是靈帝與劉辯決定改變的一點,何必事後抽查,當場檢查就完事了。

  侍御史按制共有一十五名,即便缺了一兩個,也夠大漢十三個州用的了。

  作為御史台的彈劾主力,侍御史或許不知道怎麼樣說話好聽,但他們只要能做到稱職,便一定知道怎麼樣說話才難聽。

  這些負責諫言的侍御史只要年紀不算太大,大都前途似錦。沒有錦衣衛可用,此時的宦官也一定要排除在外。

  劉辯覺得侍御史畢竟還有一張能噴人的嘴和一顆想噴人的心。

  當然,也未必全用侍御史,有合適的諫議大夫、議郎,也未嘗不可用。

  劉辯就打算如果有機會的話,就將最初教他詩書經義的議郎梁鵠也放出去巡察一州。

  如果梁鵠能在此行中有所作為,他身上天然帶著劉辯的標籤,未嘗不可重用。

  即便有了一個應對方案,袁隗依舊反對,義正言辭地諫言道:「今郡國上計,其田畝、人口皆是依據郡國現狀而定,妄自增加,與攤派何異?」

  司空樊陵當初只當了一個多月的太尉,深以為恥,他很清楚當初彈劾他的人里絕對少不了袁隗和他的袁氏故吏,心想,你袁隗不也沒當上太尉嗎!

  他出言諷刺道:「袁太常的公心我是看到了。可如今國庫空虛,若是缺乏俸祿,斗食小吏無力養家。聽說汝南袁氏家資豐厚,袁太常自然不會在意二千石的這點俸祿,然斗食小吏只怕要無法過年了。太常既然不願意增加租稅,可有什麼幫助斗食小吏過年的好主意?」

  袁隗馬上同樊陵爭論起來,又被丁宮叫停。

  餘下又有幾位九卿和御史中丞韓馥發表了反對意見。

  但皇帝不為所動。

  唯有大司農袁滂、宗正劉焉、尚書令盧植、光祿大夫周忠未發一言。

  其中唯有盧植,最先知道這事一定和劉辯脫不開關係,在第一時間思考起了事情的可行性。

  按照漢家制度,凡國有大造大疑,則與三公通而論之。國有過事,三公通諫爭之。

  換句話說,皇帝有詔,唯有三公聯合才能通過抗辯阻止詔令的發布。

  即便太尉馬日磾在,也願意抗辯,但無論是丁宮還是樊陵都親近宦官,怎麼看都不像是敢於抗辯的樣子。


  曾經靈帝想要修宮殿但沒錢,乾脆詔令天下郡國,每畝田增收田租十錢。

  此等詔令都能通過,更別說現在這個了。

  只要皇帝堅持己見,此事的通過已成必然。當然,具體地方怎麼施行,就是另一回事了。

  歷史上,劉焉在掌控益州後,第一時間就開始削弱豪族的影響力。他本身作為宗親,對於地方的情況一清二楚。

  而且,他依然有外任地方的想法,州牧不成,尋個合適的郡國當個太守國相也好啊。所以,願意在此時支持皇帝的決定。

  周忠揚州廬江人,新官上任,其父周景曾為三公之太尉,三公也是周忠的目標,是以唯謹言慎行而已。

  盧植在思慮之後,第一個開口道:「陛下,各郡國較去年租稅的增加額度,須得慎重,若是過甚,百姓定會苦之。如此,豈非與此策初衷相悖?」

  皇帝點頭:「卿此言方為善。」

  盧植開口後,袁滂則向皇帝請求去大司農處調取去年的各郡國租稅記錄。

  議事繼續。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