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仙俠> 道與天齊> 第348章 天知道

第348章 天知道

  第348章 天知道

  石磚泛紅,家家燈火。

  李雲裳神情複雜,既有欣慰,也有些許落寞。

  她努力了幾百年,始終無法讓百姓安居樂業,可自己徒弟短短十年就做到了。

  耳邊傳來平靜的嗓音。

  「在十年前,只有地主士紳人家才有磚瓦房住,尋常百姓都是茅草屋,小康之家住泥瓦。」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顧溫走到她身邊,轉頭似說教一般道:「我們要想讓百姓都住上磚頭房,不應該是讓所有人都成為地主,而是讓磚頭變得廉價。」

  「師傅,你說是嗎?」

  李雲裳無言以對。

  一旁李妙倒是噴噴稱奇道:「這可比雲裳幾十年大同的成果要好得多,之前我記得百姓最多也就人人多穿一件衣服。」

  衣服是古代衡量貧富最直觀的手段,往往也百姓最值錢的物件。

  地痞流氓打架都得先脫去衣服,要是扯爛了能心疼好久。如果百姓有多餘的衣服穿,那說明這是一番盛世。

  故此,為了解決百姓穿衣問題,李雲裳讓人專門弄了個洞天種植棉花,然後再煉製紡織法器。

  短短几年時間,全天下百姓都能穿得上厚厚的棉襖,但相對的也極大的增加了道宗財政壓力。

  因為用的都是靈石。

  這就是李雲裳失敗的原因,也是最主要原因。

  改革可以要了某個人的命,但不能斷了所有修士的財。

  李雲裳問道:「這些東西能一直留下來嗎?而不是像我之前一般,短短數年便可煙消雲散。」

  「先進的生產力會永遠留下來。

  ,

  顧溫給予肯定的答覆:「您覺得有人會反對燒煤炭嗎?而且發展到如今這一步,並非是我之功勞,是天下人。」

  相對於李雲裳的天下大同來說,顧溫的治理潤物無聲,從始至終面臨的反抗都很小。

  修士不需要煤炭,凡人的地方勢力又顯得過於渺小。

  地主士紳自然是在反抗的,但為了不招惹玉皇宮,當地的修土宗門會主動彈壓,誰露頭誰死。

  這也顧溫請各地宗門掌教來三清山喝茶的結果。

  李雲裳又問道:「這些所謂的機器都是你拿出來的,工廠的建立也是基於你的政令,若你走了如何保證不人亡政息?」

  「最初是我,但後來就不是我了。」顧溫舉例道:「如紡織機器,從最初版已經選代八次了,據聞劍州那邊已經出現九代機器。」


  李雲裳眸光撲閃撲閃,帶著一絲絲希望道:「如此發展下去,天下大同有希望否?」

  顧溫笑而不語,沒有應聲,也沒有否認。

  「翅膀硬了,都開始給為師擺架子了。」

  李雲裳有些不滿的擰住顧溫耳朵。

  顧溫連連求饒道:「我與您說過,歷史是螺旋上升的,往後是有可能的,但我們這一次必然失敗。」

  「以往一個人一天僅僅能織布三尺。你那些機器一開,可以如法器一般不眠不休生產,一天方尺都不出問題。這數百倍的提升,難道還不能讓百姓富裕嗎?」

  李雲裳話音剛落,無需回答心中自有答案。

  不會。

  每一次天下大同失敗後,她都會適當的降低要求。如『救濟百姓自留一分火耗便是正道,自留三分尚可為好官。』

  起初普遍只拿『一分火耗』,後來漸漸的越來越多,逐漸發展到百姓也在小偷小摸。

  她的失敗是由內向外的崩潰,是各個階層的侵蝕,大同百年便是大限。在百年前之前的某一年,某個小糧官私自取走一些小米回家烹煮,天下大同就已經死了。

  顧溫道:「會,但百姓嚮往美好生活的願景是無窮的。今日有了棉襖,明日就需要絲綢,師傅您能怪他們嗎?」

  李雲裳被問住了,她放下揪住顧溫耳朵的手,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人慾無窮,但她無法說百姓對更好生活的欲望是錯誤的。

  穿上棉襖之後,就應該有綢緞穿。吃上肉之後,就應該吃得更精細一些。住上磚頭房後,就應該追求冬暖夏涼。

  這是理所當然的,這就是她所追求的大同。

  可當權者大概率不會允許。

  宗門之中有修士,修士之下有親朋好友,凡人三代為家,六代為族,裙帶關係永無止境。

  這些蟲會搗毀百姓的福祉!

  李雲裳微微握拳,眸光一縷寒芒映得天昏地黑。

  下一刻,顧溫雙手握著了她的手,遮掩住了泄露的氣息,並一點一點開手掌。

  他笑道:「師傅,你比起擔心這些身後之事,不如先想想往後徒孫取什麼名字。」

  「你這個修為還想生?不如想想天下大同的可能性。」

  李雲裳瞬間被逗樂了,點著顧溫腦門說道:「修士金丹之後便會脫胎換骨,

  再難以繁育後代。合體之後超凡入聖,再無繁育可能。」

  心中那股無名火也泄了,聽著遠方鄉鎮百姓屋舍傳出的煙火氣,嘴角露出欣慰又有些不舍的笑容。


  往後的路,可能就要他們自己走了。

  再受到欺負,也不知還有沒有人為他們做主。

  「師傅,回家吧。」

  耳畔再度傳來徒弟的催促,李雲裳被拉扯著離開,嘴上嗔怪,卻也沒有拒絕「這麼急著回家,也不見你給為師端盆洗腳。」

  「噴!當初我喊你趕緊跑,也你沒見你答應。」

  顧溫還未回應,狐仙李妙立馬酸溜溜出聲,隨即開始控訴起了李雲裳年輕時候的事情。

  為了救人族於水火與她割袍斷義,後來力竭戰死,再到如今也面臨了同樣的問題。

  但李雲裳卻願意跟顧溫走,雖說是視如己出的親徒弟,可未免有些過於偏心。

  人比人會死,貨比貨得丟!

  「如今倒好,你這乖徒弟一開口,在耳邊吹吹風可比我這個幾千年好友要有用得多。」

  「能一樣嗎?當年我走了人族必亡,如今我走了人族還算興盛。」

  李雲裳一巴掌蓋到狐仙腦袋,後者當即變回了真身,抱在懷裡一頓。

  九尾狐嘴上不饒人喊道:「你就偏心,果然人族女子不能有家室,有了家室就是容易背信棄友。」

  幾人乘著祥雲離開,聲音漸行漸遠,直至只剩下天邊晚霞。

  新曆十二年。

  又是兩年歲月一晃眼,從第一輛火車鳴笛橫穿人族疆域,到第一艘飛艇遨遊雲間,第一縷人為發出的電波縱橫天地,

  新興的工業科技在個體美麗的世界蓬勃發展,猶如洪水一般勢不可擋。

  鳴!

  一輛火車駛入三清山下城市,伴隨著滾滾氣浪,火車停了下來,車門並未如往常一般打開。

  車站站台上,數十個持有法器的三清弟子站立,一切閒散人員被隔開百丈。

  領頭者是一個身材極其高挑,氣質冷冽的負劍女修。

  火車內的乘客將頭伸出窗戶四處張望,想看看是哪位大人物到來,竟然能讓真人們迎接。

  三清弟子們也好奇,究竟是什麼大人物,能夠讓謝雨楠來親自迎接。

  要知這可是劍尊親傳,折劍山傳人,更是在這十年裡輔佐玉清天尊徹查天下立下汗馬功勞。據聞她已經實質性接手真武宮,只需修為到達大乘期便能受封真武天尊,執掌人族兵伐。

  可以說謝雨楠是人族年輕一代天驕,最具天賦,背景最大,上限最高的。

  如此自然招蜂引蝶,走到哪都備受矚目。


  不時,一個身穿素黑色長的男子走了下來。

  他身材不算太高,容貌清瘦,眉毛粗壯,雙目炯炯有神,行走之間仿佛有虎嘯龍吟之聲。

  一個凡人,毫無修為的凡人。

  「三清山,大道途,我活了幾十年還是第一次來。」

  男子望著遠方猶如天柱一般的靈峰,幾乎是望不到頂,只能隱約看到半山腰的雲霧。

  凡人短視,他們連靈峰山頂都看不到,卻妄圖在發展了十幾年後超越修土。

  謝雨楠上前兩步,拱手作揖道:「易州牧,我等早已等候多時,還請隨我上山。」

  州牧,八年前城改之後設立的職位,其職能就是一地主官,理論上與天尊平級。

  如此也激發了更多無法修行之人走上仕途,在修行之外博得一番成就。

  面前這個男子就是其中的依者,優秀到自己那位聖人師叔都要召見。

  此人本名易宗,出身於寒門,家道中落,但尚可讀書寫字。

  原本是太一城下屬的一座小城縣官,後來趕上了城改的官吏考核,一路平步青雲干到了州牧。

  「遵旨。」

  易宗拱手作揖,隨即登上了仙家寶船,無視三清大陣禁空,長驅直入來到了最中央的玉皇宮。

  寶船並未停靠,只射下一道靈光將易宗送到玉皇宮外百丈。

  易宗愣在原地許久,似乎要將玉皇宮每一片琉璃瓦映入心神,每一步邁在腳下青石上都仿佛踏著雲朵。

  太高了,高到令他害怕。

  易宗在來之前已經見過不止一個修行大能了,便是執掌太一州的文尊他也見過。可從未如現在這般激動、仿徨、敬畏。

  因為這是真正的天下之主,真正的神仙帝王。

  一個修士的強大與否能用修為評判,而端坐於玉皇宮那位是一個個公示申文里感受。

  玉皇宮一紙文書,便是天尊也得低著頭過去謝罪。

  這條路是天路,只要走上去就是萬人之上,一人之下。

  易宗一步步靠近,最終一步跨過了門檻,一抹明黃的光芒照來,使得他微微眯眼,隱約間一道身影端坐於盡頭。

  身影漸漸清晰,身著道袍,木頭髮簪豎起頭髮,樣貌平平無奇,嘴角含著輕笑。

  他嗓音平和問道:「你是易宗?」

  易宗足足愣了半響,才慌忙行禮作揖道:

  「卑職便是易宗,太一州人士。」


  「我看到了你的功績,也看到了你的能力,若論天下治世者,你無出其右。」

  顧溫開門見山,簡短的一言讓易宗愣然,低著頭不明所以。

  這類的話術都出於手下人的恭維,可面前這位可是貨真價實天尊之首,是自己的頂頭上司。

  難得我真要飛黃騰達了?

  他難掩心中激動,道:「一切都是天尊所賜,若非尊上卑職只是一介凡人,

  豈能等大寶之殿。」

  「我的功勞只占一部分,你的能力才是你脫穎而出的原因。」

  顧溫沒有否認自己的作用,似閒談一般問道:「你可想過問鼎?坐一坐我這個位置?」

  「卑職自然是有為天下建大同之志——」易宗下意識回答,話到嘴邊又驚出了一身汗。

  當即想跪下謝罪,卻發生身體不受控制顧溫安撫道:「不用緊張,我用不著嚇唬你一個凡人。我意圖在州牧之上,

  再設立一個職務,代替我統管各州城主府。」

  易宗很快冷靜下來,道:「若是如此,卑職一介凡人豈能使喚得聽天下?」

  遇上這天大的好事,不僅沒有激動請命,反而直擊根源。

  顧溫心中讚許,回答道:「華陽雲渺二位天尊會協助你,也不是讓你管宗門,所以問題不大。」

  「您要去閉關了?」

  易宗敏銳察覺問題,面上多了一分不舍。

  修士一次閉關,再度出關恐怕自己就已經死了、

  這是他第一次面見顧溫,可這十年裡又都是在對方羽翼下生活。如果沒有顧溫,他什麼都不是。

  天下官吏,無不奉玉清為神祗。

  顧溫搖頭道:「我要離開。」

  「去哪?」

  易宗近乎冒犯一般追問,而顧溫很寬容,耐心回答道:

  「去天外天,如果順利以後可能都不會回來了。所以我想把這天下交給你,

  讓你來延續天下大同的道路。」

  此刻,易宗已經全然沒有即將問鼎的喜悅,

  他沉默良久,問道:「您走後,這天下大同還會存在嗎?」

  「百年內不變,百年後那只有天知道了。修行大能不屑於與凡人爭奪薄利。

  而宗門子弟與其裙帶門閥我管不了,只能保證道宗依舊是你最大的依靠。」

  顧溫嗓音悠然,起草法旨,冊封易宗,授予神器。


  天象涌動,一股玄黃之氣落於易宗天靈蓋。

  顧溫走下高台,拍著易宗肩膀,笑容柔和道:「不用太緊張,也無需畏懼,

  你的能力遠在我之上。」

  如他所說,他與師傅不同在於,師傅是在開闢出真正的大同。而顧溫只是想提供土壤,把沙子變成泥巴,如此才能種出果實。

  而如今也到放手的時候了,具體能長成什麼樣且看後人造化。

  他得找一個合適的接班人,面前這個小伙子就很適合。

  易宗,當今天下賦稅制定者,能把稅收到宗門頭上,還不引發動亂。

  古往今來收錢是最難乾的活,能把這個活干好,那麼就能把天下管理好。

  至於再進一步的事情,由不得顧溫來定,也不是易宗一人之能。

  三日之後,易宗被玉清天尊選為共主,代行玉皇宮之權,天下譁然,風雲涌動。

  顧溫暗中觀察,見易宗借用職務各方借力擺平種種事情,迅速掌握權力之後便收回了目光。

  一個凡人掌握大權不是問題,只要有道宗背書即可。

  這也是一種必要的改變,修士的時間觀念是不合適治理天下的。

  顧溫來到李雲裳的別院,匯報了近況。

  「你心裡有數即可,為師就不過問了。」

  李雲裳似乎是想通了,不再過問天下大同,道:「最近建木有異動,估計是快了。」

  「多久?」

  「短則三年,快則十年。」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