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龍蛇之變
第393章 龍蛇之變
李存惠重新回到太原的時候,已經接近七月,局勢比起他出使李茂貞時,又大有變化。
先是蜀國西路軍招討使唐道襲於武功一線兵敗被俘,梁朝天策上將蕭硯興兵西進,號稱十萬大軍伐蜀。進而又有傳聞說蕭硯已出儻駱道入漢中,俘虜了蜀國皇帝王建。
太原距離漢中實在太遠,黃河南北又全是梁朝轄境,消息具有滯後性,一時不能印證這些情報的真假,不過顯而易見的是,岐國鳳翔的局勢已然發生巨變。
起先占據絕對主動權的蜀軍瞬間落入劣勢,進有鳳翔不得,退則並有岐梁虎視眈眈,且如果皇帝真的被俘虜,恐怕於蜀國十數萬大軍而言都是一個重大打擊,在退路有失的情況下,前方戰意全無,近十萬大軍在鳳翔城下便仿佛成了孤軍。
近十萬人馬成為孤軍,說來好像頗為奇葩,可事實就是如此,鳳翔和漢中之間,可隔了一條宛如天塹的秦嶺,後方輜重運轉不上去,戰則取不下鳳翔,退又不能退,與孤軍何異?
「蕭硯偏師破南鄭,四百里擒王建,整個人瘋狂到了極致,他的另一支歸德軍竟然在奔襲數百里後亦能大戰,實在駭人,據說蕭硯的名字已能在川蜀止小兒夜啼……」
李存惠拜見晉王的時候,李存忍正在給李克用講述信上的情報,她的神色很緊張,透露出一股荒誕而不可置信的樣子。
不過李存惠並不能看見十三妹的表情,他只能震驚這道消息太過離奇與恐怖,明明他在動身賀蘭山前蕭硯才剛剛在關中平滅楊師厚,蜀軍甚而有望打下鳳翔,而不過出去溜達了十來日,回來局勢就顛倒了?
🍒sto9.com提醒你可以閱讀最新章節啦
不可置信、如何敢信?
事實上,別說川蜀的孩童了,就是李存忍這種冷血的情報頭子也覺得可怕!據巴戈所言,蕭硯六月上旬還在洛陽玩樂,不到一月間,就攏共奔襲了一千二百里,中途平了長安收服了關中兵馬,又生擒了蜀帝王建,將十萬蜀軍主力困在漢中北!
方才李存忍在給李克用匯報情報時,見到義父也隱約表現出了驚愕且恐慌的神情。且說義父雖然多年因腿疾不得下地,但對晉國上下的威懾力卻半點不減,李存忍從來都對他又敬又怕。
義父當年可是號稱大唐擎天之柱,曾親率鴉兒軍一口氣殺得黃巢軍伏屍三十里,便是當年朱溫攜數十萬大軍親征潞州都未曾讓他變過臉色。
不過想想也著實可以理解。
蜀帝王建,已然是與義父、朱溫他們這些在黃巢禍亂時起家的同時代人物,縱使再不堪,這些年亦是可以攪動天下風雲的存在。當年朱溫稱帝,因為王建反對,朱溫甚至還給王建寫過信件,並在書面上稱後者為兄,作為南面諸侯的領頭羊,蜀國的影響力不可謂不強。
後來岐蜀交惡,雙方也都是在秦嶺邊界線上拉扯,誰也沒占得太大的便宜,此番蕭硯號稱十萬伐蜀,天下人也沒人認為蕭硯能取得多大成績。
至於義父口中隨時說的,只要手握河東,縱使蕭硯並取岐蜀也不足為懼,因為彼時岐國女帝已然隱隱心向蕭硯,晉國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只要蜀國還懸在岐國後背,形勢也能接受。如今蕭硯真的打下了漢中並俘虜王建,義父豈能真的心安?
李存忍默默的想了一會,忽然才察覺,坐在輪椅上的李克用突然轉過頭,看了自己一眼。
李存忍唯恐自己的心思暴露出去,便稍顯尷尬道:「若說止小兒夜啼,可能實屬誇張了……」
「真擒了王建,莫說止小兒啼,只怕整個天下都要談蕭硯色變。」李克用是經歷過大風浪的,沉默了一下就接受了這個事實,只是道:「讓人繼續去確認情報,我要知道蜀國還能堅持多久。」
李存忍旋即領命而去,李存惠這才近前叉手行禮:「義父,兒臣幸不辱命……」
接下來李存惠倒還想多說一會,李克用這時候的心情卻不是很好,不過簡單詢問了一二便讓前者退下,自己則獨自推著輪椅繞著迴廊轉了一圈,而在左右無人之際,那雙在輪椅上癱瘓多年的腿,似乎隱隱有要站起的跡象。
不過他到底是忍住了。
「不到時候……不到時候……」
——————
「據天佑星石瑤傳回來的消息來看……情報屬實。」
伽耶寺,三千院單膝跪地,托著一卷書信雙手舉過頭頂:「蕭硯確已擒獲王建,漢中亦也半數淪陷,根據天佑星探得的情報,梁朝還有一支被蕭硯命名為神策軍的兵馬,已由尹闕關南下襄陽,似要經水路入蜀。據說蜀將王宗弼已領兵馬出劍閣,戰況還未知……」
袁天罡舉著棋,居然罕見的思忖了許久都未落子,縱使在他身前的那方棋盤上,他已將對方殺的潰不成軍。
陽叔子手執白子,能落子的點位已經很少,不過他反而不急不躁,撥弄著棋盒中的棋子,提醒道:「大帥,該你落子了。」
三千院垂著頭半跪在不遠處,還有些稍顯氣喘的樣子,甚至石瑤派來傳信的人還在外面。據說一併尋上石瑤的,還有蜀帝王建留在成都負責聯絡不良人的線人,不過石瑤並沒有讓其一併趕來太原。
線人雖沒有來,石瑤亦未帶來其他什麼有利於蕭硯的情報,但三千院明白這深層次的含義:連線人都已經不敢待在成都,蜀國縱使還有十幾萬大軍,卻明顯已經快完了!
他都能意識到這一點,大帥不可能想不到。
「真快啊。」袁天罡居然出聲如此感慨。
三千院沉默下去,大帥的幾樁謀劃都已在有條不紊的執行,只差晉國內部的這條暗線收束,套向中原的大網也便能瞬間收緊。
如果事定,彼時便能有晉國、漠北、蜀國三面攻梁,戰線囊括河中、河北、關中數千里之遙,兵馬更可超過五十萬之巨,且還兼有梁朝內部、江南諸鎮並起,各方爆發出的恐怖力量幾乎瞬間就能將整個中原撕爛。
可恰恰就差這一步。
蕭硯自汴梁兵變夜始,整個人就形同一隻瘋狗一樣拼命出擊,兩個月的時間裡,似乎唯只有轉進、轉進、再轉進!
幾十萬人倒在了他的鐵蹄之下,一千二百里的距離更是喪心病狂到只花費了一個月。誰也想像不到,明明在版圖上占據最關鍵位置,並且在計劃中會發揮出巨大作用的蜀國,居然會倒的如此之快!
堂堂蜀帝王建,從屍山血海里廝殺出來的人物,怎能言降!?
三千院見識過蕭硯恐怖的轉進能力,但以往都是站在蕭硯那方的陣營,不管是河北之戰還是橫跨漠北三千里,唯只有暢快感。此番頭一遭站到蕭硯的對立面來看待他,卻很難不頭皮發麻。
蜀國也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大諸侯,國力比起岐國來還要更甚,若非遇上蕭硯,只怕真能達成古往今來唯一北伐成功的蜀地政權。
陽叔子見袁天罡久久不願落子,便唏噓道:「如今九皇子實力坐大,徹底坐擁整個梁國的國力,從外部對付他想來已然不易,不知大帥還有什麼高論?」
「陽叔子……!」三千院聽出了這廝語氣中的陰陽怪氣,便忍不住低聲呵斥。
陽叔子一臉微笑,理也不理三千院,只是繼續自顧自說道:「要想除掉蕭硯,最好的時機,應是在蕭硯領兗州、洛陽二舵叛不良人前後。彼時他毫無勢力,兗州、洛陽二舵對其也並非忠心耿耿,可惜大帥當時沒看出這是一條真龍。否則依照大帥的手段,除掉蕭硯,就像碾死一隻螻蟻般容易。」
這話可就太噁心了,三千院都不願聽下去,就要起身制止,卻見袁天罡抬手一招,復而沙啞發笑:「木雁之間,龍蛇之變……此子比於李星雲,著實更像一代霸主。」
陽叔子半點不在乎,爽朗發笑:「李星雲就是個濟世救人、閒雲野鶴,做那江湖郎中的料!若讓他去挽救王朝末世,大帥倒不如自己坐那皇位!」
聽到這裡,三千院已然絕望閉眼,心中更是重重一嘆。
果不其然,袁天罡居然仍不動怒,只是終於落下手中的那枚黑子,完成絕殺:「閒雲野鶴,如何不可?只可惜天立星你,從來不明白到底該怎樣才能讓他真正的閒雲野鶴,更何論逍遙一世。」
陽叔子皺起眉:「何意?」
「所謂濟世救人,與閒雲野鶴,本就是相悖的存在。」袁天罡悠悠道:「如此亂世,若想快活,非心冷如鐵且自私自利而不可為,若不從俗世中摘出來,何論逍遙?濟世、濟世,生來一顆憐憫世人的心,在這遍地都是累累白骨的世道,哪裡來的閒雲野鶴?」
袁天罡一顆一顆收起被他吃掉的白子,緩緩出聲:「你若從小就讓李星雲學會獨善其身,以冷血待世,豈有今日李星雲孤身向南數百里,一人進中原獨面蕭硯,只為救他師父的美談?」
陽叔子立時錯愕。
「倒也不全然是一人。」袁天罡收完最後一顆棋子,又想起似的感慨道:「還有你那女徒陸林軒……看看,如此師兄妹,真是好一個閒雲野鶴。」
「是你!」陽叔子陡然一把掃下桌上的棋盤、棋盒,數不盡的棋子紛雜的灑在地面,驚得三千院馬上起身,唯恐陽叔子一怒之下向大帥動手而被大帥一巴掌拍死當場。
「是你引誘的他們!」陽叔子氣的手都在發抖:「若非你引誘欺瞞,他們豈會如此犯傻?」
袁天罡巋然不動,淡笑發問:「若非本帥,你難道不是在蕭硯手中?」
陽叔子全身一僵。
是了,一年前他動身汴梁,強行為李星雲破局,戳破蕭硯實乃當年昭宗遺孤的身份,並迫使岐國女帝一併入局,而他亦被蕭硯擒下,若非袁天罡派人來帶走他,他確實是在蕭硯手中才對。
他恰才想到這裡,袁天罡已然再次徐徐出聲:「蕭硯這人,心硬如鐵,一步一步走到如此地步,成千上萬人的鮮血鋪滿他腳下的道路,若是得見李星雲自投羅網,依你的見解,蕭硯會怎麼做?」
蕭硯會怎麼做?
他會怎麼做?
自古以來,凡觸及那個位子的,父子、兄弟、親情,血緣……從來只有刀光劍影!
陽叔子攥緊了拳,聲音已帶了幾分顫抖:「大帥、大帥,星雲他真的……他不是這天下人的真命天子,你為什麼就不能放過他……」
「你方才也說過,本帥不識真龍。」袁天罡竟然十分平靜,並難得的願意與陽叔子說這般多話:「本帥倒要看看,這龍蛇之變,蕭硯可,李星雲,真的不可?」
說著,他已然負手起身,偉岸的身影只是背對著陽叔子,側身冷言。
「承載百年的東西,不是本帥說能放就可放他,李氏的子孫,就沒有閒雲野鶴這條路!」
說著,他的聲音已然飄遠。
「你若真待李星雲如子,自己想明白。若晚了,本帥可不吝誰生誰死。」
陽叔子死死攥著手掌,五指幾能將掌心抓出血來,他卻半點痛覺都無,失魂落魄的看著滿地狼藉的棋局,低聲喃喃。
三千院背上全是冷汗,他只覺自己聽了太多了不該聽的東西,尤其是這些是從大帥口中說出來的,甚讓他惶恐。
不過袁天罡遠去,他到底是輕鬆了下來,面對陽叔子時亦無太多動容的樣子,只是面無表情沉聲提醒道:「李星雲是生是死,且看你自己了。」
還有一句話他沒有說出來。
作為大帥認定的天子,不可能讓李星雲留有一個視之如父的人,如果一定要選,這個人亦不應該是陽叔子!
不過想到這裡,他便又憐憫的看了陽叔子一眼。
陽叔子從收養李星雲開始,或許就想過自己這輩子不可能安穩入土,只是最終一死卻不能換得李星雲不受人擺布的結局,反而會成為引動李星雲踏上那條不得已道路的推手。
實在悲哀。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