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賜婚
武功郡王府書房。
趙德昭自被禁足之後,整個人都鬆弛了下來,禁足挺好的,現今已是太平興國三年了,距離太平興國四年已是不遠了......
估計在這一年內車神也二叔不會再對他投入更多的注視了,也不枉他這一段時間費勁心思來敗壞自己的名聲,等日後他真要做成了前唐太宗那般功業出來,說不得史書上還要給他加上一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名聲出來呢!
這日,趙德昭與李攸正在書房研讀《貞觀政要》,其乃是一部政論性的史書,其內容豐富且全面,主要記述了貞觀年間前唐太宗君臣關於治理國家問題的一些議論和思考,涵蓋了國家治理中政治方面如治國方針、選賢任能、精簡機構、申明法制等;
書中也對當時的經濟政策有深入的闡述,特別是農業政策。前唐太宗認為農業是安民、治國的根本,他重視農業生產,推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
還涉及了軍事和外交問題,如《征伐》、《安邊》等篇章,講述了前唐太宗時期的軍事行動和對外關係處理。書中強調了軍事力量對於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同時也提出了處理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關係的策略。
在文化方面,《貞觀政要》強調了崇儒學、文史、禮樂等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通過大量的君臣問答、奏疏等材料,展現了前唐太宗與臣子之間的良好關係。前唐太宗善於納諫,臣子們敢於直言,這種君臣相得的關係為貞觀之治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總之,《貞觀政要》是一部全面反映貞觀之治時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各個方面的重要史書。它不僅記錄了前唐太宗君臣的治國經驗和智慧,也為後世的統治者提供了寶貴的借鑑和啟示。
尤其針對本朝來說,尤其具有相當的參考意義,本朝去唐不遠,稅率、官制等大部均是繼承前唐制度,如果你想要去改變它,那麼你首要的就是去了解它。
「陛下為人父母,撫愛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這時,趙德昭恰好讀到此處,不由得微微一嘆。
「非知之難,行之為難;非行之難,終之斯難。」李攸起身同樣以《貞觀政要》相對。
「多少明君聖主起初也是這樣的,但當其功業達成時,便又驕傲自滿起來,往往會恣意放縱,甘願聽從阿諛逢迎的話,厭惡剛正不阿的諫言,以致更是治政敗壞,功虧一簣,更甚者天下烽煙四起,幾亡其國。」
趙德昭神色變了又變,隨後還是昂然道:「《禮》有言:夫魯有初。《列子》亦言:太初者,氣之始也!」
「凡事必有初,如果能根據事情的『初』去作為,那事情總會很簡單,反過來說,沒有看懂事情真正的『初』在哪裡,是什麼?那一定會陷入疑難之中。正所謂: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趙德昭又上前握住李攸的雙手熱切道:「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孤要取得功業就需要像坦之這樣的人勸諫。但思正人匡諫,欲令耳目外通,下無怨滯。」
李攸再度雙目一紅,能得到這樣的明主,此生何憾?!
.......
皇宮文德殿。
趙光義正卻是不知武功郡王府這一幕主臣相合的場面。
此時他正在為一件事情犯難,太子太傅王溥之女王氏已到待嫁之齡,趙光義想為其在皇室中選一個良配,加強皇室與功臣勛貴之間的政治聯盟。
這有助於穩固皇權,增強皇室在朝廷中的影響力,同時又能減少政治鬥爭中的衝突和摩擦。
「元佐年僅十三歲,現在成婚卻是頗早了些,且與王氏年齒不合,剩餘諸子不提也罷。」
「那就只有太祖一系了,德昭年歲倒是足夠,況且近日趙德昭不是流連於勾欄瓦舍之間嗎?那便再賜其一場婚姻,也收一收他的性子。」
「只是與王溥會不會助漲其勢?那王溥龍德二年生人,已是年歲不小,況且這天下終究還是要靠刀把子說話,他王齊物有幾都軍?!。」
趙光義心意既定,便差遣王繼恩往翰林院擬制去了。
翰林院今日卻是學士李昉坐班,聽完旨意卻是會心一笑,隨即也不耽擱,運筆如飛便將旨意寫下交於王繼恩。
到目前為止,這樁婚姻算是已完全確定,再無悔改的餘地。
此時的趙德昭還是渾然不知,他原本為打消車神二叔忌憚所作出的這一系列荒誕行為卻是為他招來一場婚姻。
就在他還在府邸用功讀書時,卻是等來了賜婚的旨意:
門下:
自古帝王治國,非但文治以安天下,亦需聯姻以固邦基。今有武功郡王趙德昭,乃朕之宗室肱骨,文武雙全,德才兼備,屢建功勳,深得朕心與萬民敬仰。又聞太子太傅王溥,國之棟樑,學富五車,忠貞不渝,其女王氏,溫婉賢淑,才貌雙全,品性高潔。
朕觀此二人,實乃天作之合,特賜婚於武功郡王趙德昭與太子太傅王溥之女王氏,結兩姓之好,成百年之盟。望爾等婚後,相敬如賓,共修家道,以孝悌為本,以忠貞為懷,輔佐皇室,福澤蒼生。
茲定于吉日良辰,舉行大婚之禮,百官同慶,普天同歡。所有禮儀,皆由禮部會同宗人府妥為籌辦,務求隆重而不失典雅,以彰皇家之威嚴與喜慶。
布告天下,咸使聞知。
既是賜婚,便不需再「納采」。
「臣某之女被預詢擇,聞命祇懼,既蒙制問,臣某不敢辭!」王溥亦姿態回道,「問名」這一禮便是完了。
至於「納吉」、「納徵」、「請期」卻是由禮部會同宗人府籌辦。
而趙德昭要做的便是「親迎」。
親迎前⼀日,女家到男家家中布置新房,並預送部分嫁妝,女家「掛帳幔,鋪設房奩器具、珠寶首飾動用等物」,隨後,女家親近之人備禮前來為新人暖房,親信婦人、嫁女使⼀起守著新房,不讓外人進入。
新房中,「床榻、薦席、椅桌」之類的家具,由男方提供,「氈褥、帳幔、衾」之類的家紡,由女方提供,這類風俗其實到現代,也仍舊留存著。而鋪房分送嫁妝的習俗,至南宋,「其衣服襪履等不用者」、「珠寶首飾動用等物」,「皆鎖之篋笥,世俗盡陳之,欲矜誇富多」,炫富之風盡在嫁娶之中可窺見⼀⼆。
親迎當日又有起檐子、攔門、撒谷豆、轉席、跨馬鞍、坐富貴、高坐、利市繳門等過程。
「跨馬鞍」之禮,唐宋尤盛,「鞍」與「安」諧音,過平秤則取「平」之意,兩者相合,以祈平安。
跨過馬鞍平秤後,便入中門,新婦王氏先至⼀室內稍作歇息,室內當中懸帳,此謂之「坐虛帳」,或又叫「坐富貴」;「其送女客急三盞而退,謂之走送,眾客就筵三盃(杯)」,客人喝完酒後,新郎趙德昭便到外室中堂行「高坐」之禮。
只見中堂內放⼀床榻,塌上置⼀椅子,也就是「高座」,新郎趙德昭坐在高座上,眾人要斟酒請新郎趙德昭下來,斟酒的次序也有固定,先是媒人斟酒,新郎飲上⼀杯,再是阿姨或者舅母斟酒,新郎各飲⼀杯,最後丈母娘斟酒,新郎方能下座回房坐富貴。
新郎趙德昭回新房後,坐於床左側,與床右側的新婦王氏同行「正坐富貴」之禮。
與此同時,新房門額上預先掛好⼀新緞,可以想像成有⼀橫幅掛在門額上面,新緞下端⼀片片撕裂開來,等到新郎趙德昭入房,圍在外面的客人們爭奪新緞的小碎布,此謂之「利市繳門紅」。
坐富貴禮畢便是「牽巾」,由禮官請新人出新房,男女兩家各出紅綠彩緞,彩緞被綰成同心結,⼀端掛在新郎趙德昭手中的槐簡(笏)上,另⼀端搭在新娘王氏的手中,由新郎趙德昭倒行,新娘王氏面相向而行,牽著新娘王氏至中堂參拜趙氏家廟。
武功郡王府,成親「次日」五更,新婦王氏起床後,將自己繡的女紅巧作,縫製的鞋襪枕頭獻給長輩,此謂之「賞賀」,長輩們則回送⼀匹彩緞,此謂之「答賀」。
此時趙匡胤已駕崩,這個禮節卻是由車神二叔代受。
「三日」後,王氏娘家除送來首飾、彩緞、油蜜、蒸餅、鵝蛋等,再配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同送往女婿武功郡王府,此謂之「送三朝禮」,又稱作「煖女」。
待到三日、七日或九日後,女婿趙德昭帶著妻子王氏回娘家,謂之「拜門」,此時女方家會大擺筵席,名曰「會郎」,長輩們再答賀女婿,最後禮畢席散,女方家安排鼓吹樂隊,備上賀禮,熱熱鬧鬧地送女婿回家。
七日後,女婿前往丈人家,接妻子回家,此時女方家會為女兒備上彩緞、首飾、吃食之類的禮物,此謂之「洗頭」。
「⼀月」後,丈人丈母前往男方家,送上彌月禮盒,男方開宴款待親家,此謂之「賀滿月會親」,自此之後,禮儀從簡,若遇到節日,兩家互送節日禮物。
前世光棍一輩子的趙德昭終於感受了一把宋制婚禮,也算是圓滿無缺了。
代成婚後,宮中降下旨意,封王氏為韓國夫人。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