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走馬
第495章 走馬
一九八零年九月十二號,上午八點半,李言誠就在京市組織這邊的張副主任,組織部門的領導季春風的陪同下來到市公安局,先跟市局高局長見了一面。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st🍈o9.com
隨後等到九點鐘,又一同前往市局大會議室,參加全市公安系統副處級及以上幹部大會。
因為工作原因,李言誠經常會跟公安系統的人打交道,特別是各區縣局負責一線工作的,互相都認識。
可看著和領導們一同前來,坐在台上的那張年輕的熟悉面孔,很多人還是感到一陣恍惚。
實在是那張面容看上去太過年輕了,今天能坐進大會議室里的這些人,跟他年紀相仿的不到一手之數。
這個相仿指的還是比他大五歲以內,和他同齡或者比他小的,更是除了金智海之外,沒有一個。
「智海,有段時間沒見到這位……現在應該叫李局長了,有段時間沒見到他了,怎麼我感覺他似乎這一年年的都沒什麼變化啊!」
和金智海坐在一起的是原刑偵二處一組組長陸方陽,兩年前已經調到陽朝分局擔任局長。
他快兩年沒見過李言誠了,今天一見,驚覺這傢伙怎麼和兩年前看上去似乎沒任何變化,怎麼這人的樣貌都不會變老的嗎?
帶著心頭的疑問,他側頭看向身邊的金智海,他知道自己這位曾經的下屬,現在的市局刑偵總隊副總隊長跟那位李副局長是同齡發小,可單從容貌上講,說二人相差十歲都有人相信。
金智海咧了咧嘴,輕聲說道:「陸局,你不知道咱們這位新任李局長還是中醫大夫嗎?」
「知道啊,可中醫大夫跟他沒有變老又有什麼關係?」已經回過頭看向台上的陸方陽聽到後,又迅速側頭瞥了眼身旁的人,眼神中流露出一抹疑惑。
「別的中醫大夫我也沒見過這樣的啊。」
「那可能是他們水平不行吧,咱們這位李局長有一個藥方,據說吃了後可以延緩衰老,好像還可以護膚還是怎麼著,我也不懂,反正看上去效果不錯。」
金智海這話說的絕對是保守了,那藥到底效果好不好,他最有發言權,因為他老婆一直都有吃那個藥。
邢立華是四三年出生的,今年已經整整三十七歲了,自從十年前開始吃那個藥後,年齡仿佛就被定格在了那一年,十年來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皮膚狀態還變的特別好,看上去就給人一種吹彈可破的感覺。
李言誠給他這個發小當然也開藥了,但金智海一直都沒吃過,他覺得男人嘛,有男人味就可以,要那麼好的皮膚和顯得那麼年輕幹什麼。
雖然不似農民那樣天天面朝黃土背朝天,風吹日曬的老的特別快,但因為工作性質,他又是經常熬夜,又要奔赴各個案發現場,這樣的工作狀態下,他現在和邢立華站在一起,是怎麼看都不像兩口子,再這樣發展下去,不用多,也就過上十年吧,再一起上街,別人可能都會認為他們是父女,而不是兩口子。
所以現在金智海也有吃那個藥的打算了,他可不想以後被自己媳婦兒嫌棄。
不過李言誠跟他說過,等閒下來後要給他重新開藥,以前開的那個方子已經不適用現在的他了。
「還有這種藥?」陸方陽臉上閃過一抹詫異之色。
「嗯」
「你沒吃過嗎?」
「我沒吃,但我老婆一直在吃,其實我老婆吃了後看上去還好,你可能沒太見過他愛人。」金智海朝台上示意了一下。
「他家那口子三十了,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了,看上去就跟二十出頭的大姑娘一樣。」
「嘖嘖……這是什麼人家啊!」陸方陽有些感慨的砸吧了兩聲,沒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低聲問道:「智海,你辦的那個案子現在什麼情況了?」
十年前他還在刑偵二處呢,系列案最後一起案子的受害者主動報案後,通過調查走訪又查出來幾個受害者,隨後,刑偵二處在淀海分局的配合下做了大量的工作,總共摸排上萬人,可始終都一無所獲後。
後來案件不得不被掛了起來,因為他們每天需要面對各種各樣的案子,不可能把精力長時間都投入到一件沒有任何線索的案件中。
即便已經調離二處兩年了,這個案子在陸方陽心中依然是根刺,尤其是聽說了八*二八案件,以及緊隨其後的九*二案,這根刺更是扎的他隱隱作痛。
這幾天他也安排陽朝分局下屬各派出所,按照市局發的協查通報在轄區內展開調查走訪,要求不漏戶,不漏人。
可鑑於案件都是集中在淀海,那個犯罪分子八成也是淀海的,陽朝這邊的調查工作做了不少,並沒有什麼發現。
「沒什麼實質性的進展。」提到案子,金智海的臉色也沉了下來,馬上他又打起精神說道:「不過我前天晚上又想到了一個可能性,昨天上午和總部的常華榮主任溝通了一下,他那邊需要做幾個試驗驗證一下我的猜想。
如果我的猜想能實現,那麼後續的調查方向估計都要調整。」
「哦?什麼猜想?」陸方陽一下也來了精神,好奇的問道。
「是這樣的,前天晚上回家的時候路過一個修路的工地,我看到……」
接下來,金智海將他那天晚上腦袋裡突然迸發出的那個念頭給陸方陽講了一下,講完他自己想到的那些後又說道:「昨天上午言誠也給常主任打了個電話,他那邊……」
李言誠經過媳婦兒提醒後想到的,和金智海看到修路後靈感爆發想到的基本上大同小異,都是借用外部器械來留下相同的,以假亂真的腳印。
到底能不能做到,還需要足跡鑑定專家常華榮在做過試驗後才能確定。
金智海還打算等會議結束後找李言誠好好聊聊呢。
聽完他的話,陸方陽微皺著眉頭仔細的思索了一會兒,方才有些遲疑的問道:「智海,你覺得有可能嗎?如果真是殘疾人,自己行動都不方便,還能指望他強行那啥?」
「陸局,你這是對殘疾人有偏見啊。」
「哎哎哎,咱們就事論事,你可別給我亂扣帽子。」
「呵呵,陸局,我只能說人與人不一樣,安裝了假腿的殘疾人到底什麼樣我真不太清楚,主要是沒有關注過。
但我以前住的煤山東胡同里有一個缺了一條胳膊的,還是右胳膊,已經二十年了吧,他後來練的左手特別靈活,缺了一條胳膊,在生活中肯定會有不方便的地方,可他通過後天努力,卻盡力消除了那種不方便,使自己在即便只有一條胳膊的情況下,也基本上能獨立生活。
我說這些並不是想說這個案子肯定就是這種人做的,只是想表明,人,是特別有毅力的。
可說句實話,我對案發現場留下的腳印是通過假腿留下的這點也不太認同,還是那句話,先不說假腿十年間有沒有磨損,會不會留下和十年前一模一樣的痕跡,就說使用假腿的人也不可能一點變化都沒有吧。
陸局你應該也很清楚,很多外在條件都可以改變一個人的腳印。」
「沒錯」陸方陽輕輕點了點頭:「我也比較贊同你說的那人是通過某種工具故意留下的腳印,可是智海,這樣一來這個問題就又轉回去了。」
「什麼意思?」
「你看啊,他故意留下腳印是為什麼?」
「轉移我們的注意力和調查方向。」
「那是不是也能說明,這個人對咱們的查案方式還是比較了解的,最起碼,他能知道咱們可以通過腳印找人。」
「對」
「你說什麼樣的人能了解這些?」
「呃……」金智海微微一怔,張了張嘴卻沒發出音來。
是啊,什麼樣的人能這麼清楚公安查案的方法,並且能想出這種辦法來干擾辦案。
要麼是曾經被處理過,所以知道一些,要麼是……
這個年代可不比幾十年以後,人們獲取信息的來源主要是依靠報紙、廣播,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口口相傳。
不管是哪一種,都不會告訴你公安是怎麼辦案呢。
有的人也許了解一些現場遺留的指紋和腳印能幫助公安破案,但具體公安又是怎麼依靠這兩樣東西破案的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更別提還知道利用假腳印來干擾破案,怎麼看都像是一個非常熟悉公安辦案流程的人做的案。
或者說的再直白一些,乾脆就明說是內部人作案。
從八*二八案發生之後,這個想法就飄蕩在每一個專案組成員的腦海中,經市局領導批准後,全市所有幹警,包括派出所的治安隊員,都提交了一份八月二十八號包括前後兩天在內的行蹤說明,並要求有兩人以上作證,這兩人還不能是親屬,也不能互相作證。
十幾天過去了,該核查的也核查的差不多了,並沒發現有明顯異常的情況。
調查範圍還將已退休的老乾警和各企事業單位的保衛部門都涵蓋了進來,自查工作還沒有進行完畢。
這種自查挺得罪人的,但又非常有必要。
現在陸方陽又提到這上面,金智海的嘴角露出一抹苦笑:「陸局,您不是也寫過行蹤說明麼,為了查這個案子,我把咱們京市的幹警都快得罪完了。」
「哈哈……」陸方陽咧著嘴無聲的笑了笑,抬手就拍了下金智海的腿:「沒辦法,咱們幹的就是這工作,不過沒關係,喏……」
他揚起下巴向台上示意了一下:「你的髮小現在過來了,有他在,肯定會支持你的工作,不出意外,他馬上就會成為專案組的副組長,並且把所有擔子都扛過去,你就放手大膽的干吧。」
這種設立了專案組的案子,一般情況下組長都由局長掛帥,以示重視,但專案組的實際工作都是刑偵上的負責人來負責。
李言誠現在既是分管刑偵工作的副局長,又兼任刑偵總隊總隊長一職,專案組以後由他主持是必然的。
之前這段時間分管刑偵的副局長因為調離,而且因為接任者沒到,一直都沒有交接工作,市局的幾個刑偵處處長又上躥下跳,人心惶惶,專案組的很多實際工作都是金智海在做,所以他才會說得罪人。
現在不同了,刑偵總隊成立,撤銷了幾個刑偵處,總隊長、政委現在都已到位,天塌下來自有高個子頂著,他這個副總隊長終於可以鬆口氣了。
就在金智海剛想說什麼的時候,會議室內忽然響起一陣掌聲,他定睛一看,原來是市里組織部門的領導已經宣讀完任命文件,和講完了李言誠的履歷以及組織上對他今後工作的期許。
李言誠的履歷還是比較簡單的,中專畢業後去部隊,轉業回來就進了城東區第一醫院,接下來到公安醫院進修的同時又被京市社會局借調,然後就是正式調入京市社會局行動一處工作。
先後擔任過行動一處衛生室主任,預審科副科長,科長,市社會局檔案室副主任、主任,社會局總部辦公廳副秘書長等職位,還是社會局和公安系統特聘的審訊專家,同時也是法院和監委系統指定可以聘請的審訊專家。
他的履歷中並沒有包括他還是保健局保健組的特聘專家,也沒有記載他還是部隊總院癌症病研究項目組的實際負責人。
他這些年所立的功和得的獎也被念了出來,即便台下很多人都認識李言誠,可眾人還是被他這些年所獲得的那些榮譽弄的是震驚不已。
好傢夥,要是把全部獎章都佩戴在胸前,這是要戴不下的節奏啊。
市里組織部門負責人講話完畢後,市里組織這邊的那位張副主任也講了一番話,就是一些鼓勵之言,接下來就是公安總部過來的人,以及高局都講了些,最後是李言誠本人,他講的內容就是表決心,對今後的工作進行一個展望,隨著他的講話結束,今天的大會也進入了尾聲。
大會結束後,送走了市里和總部的領導後,局班子成員又召開了一個小會,主要就是對班子成員的分管工作再確定一下,其實就是給李言誠介紹一遍,讓他和大家熟悉熟悉。
他雖然經常幫市局審訊罪犯,但也只是和已經調走的那位副局長,還有高局,常務副戴局和分管治安工作的常副局長比較熟悉,其他那些非一線的副局長和班子成員他甚至都沒見過。
等小會結束後,辦公室劉主任親自將他帶到了位於辦公樓三樓的辦公室。
進到辦公室後,李言誠就感到有些震驚。
「劉主任,這……這是不是有些超標了?」
實在是這個辦公室太大了,他在社會局總部的辦公室有將近二十個平方,已經都完全夠用了,可這個辦公室呢?雖然還沒看到套間裡的臥室有多大,反正光是辦公區和會客區最起碼也有三十個平方,還有那碩大的辦公桌。
每個級別對其所使用的辦公室大小以及住房大小都有相應的規定,這間辦公室顯而易見是超標了。
相對來說,越往上走,就越遵守規定,像李言誠在社會局使用的辦公室就符合規定。
而越往下走,這種規定就越是流於表面,等到了基層縣,乃至鄉鎮一級,科級都有屬於自己的辦公室,還一個比一個大,這種情況在上邊根本就不可能發生。
他在社會局總部工作的時候,科級幹部怎麼可能有屬於自己的辦公室,都是和科室工作人員同處一間大辦公室內,了不得就是辦公桌擺放的位置能好點,比如說通風啦,能曬到太陽啦,可想一個人單獨使用一間辦公室,除非當上處室領導以後,副處都不行,都是和其他同級幹部共同使用一間。
「李局您不用擔心,咱們的辦公場地比較寬裕,其他幾位副局長的辦公室和您使用的這一間都是一樣大小,只有局長的能稍微再大一點。」
聽到劉主任的解釋,李言誠就沒再說什麼,既然其他幾位副局長用的辦公室都是這麼大,那他就不可能要求更換一間小的。
他要是真敢那樣做,讓其他幾位怎麼辦,也跟著他一起換嗎?在某些非原則性的事情上偶爾和光同塵還是有必要的。
見他沒再說話,而是四下里打量起來,劉主任又繼續說道:「李局,您看看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我讓他們馬上就按照您的要求來重新布置。」
「不用」李言誠擺了擺手:「這樣已經很好了。」
「呼……」劉主任在心底鬆了口氣,他這個辦公室主任就是全局的大管家,雖然也是班子成員,但他對自己的定位很清楚,那就是做好服務工作,尤其要服務好高局,戴局和眼前這位。
不,其實在知道李言誠要調過來,並且還是明確的正司局級後,劉主任就已經把這位的重要程度提到了高局前邊。
他今年才五十,距離退休還有些年呢,還想著看能不能退休前再提高一級,這樣退休後的待遇可就完全不一樣了。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