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蘇琥(八)
半年後
樂浪郡
浿水縣(樂浪郡都尉)
都尉府
「高句驪人順流而下,威脅甚大,吾意訓練林中健兒,剿滅高句驪人。」
都尉府內,新上任的樂浪郡都尉蘇琥對一眾官吏下達命令。
由於在鎮壓金城郡羌亂中有功,蘇琥再一次得到提拔。
考慮到樂浪郡常年受到高句驪人的侵擾,蘇琥又曾經參與過剿滅高句驪的戰爭,所以朝廷在樂浪郡置都尉,任命蘇琥為樂浪郡都尉,領浿水縣。
也就是讓蘇琥在浿水縣練兵,協助樂浪郡太守抵禦高句驪人的侵擾。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郡都尉不是每個郡都有的,一般只有邊郡才有,因為邊郡戰事頻繁,需要一個懂軍事的人才協助太守練兵抵禦入侵。
內地郡是沒有郡都尉這個職位的。
剛好樂浪郡太守是一個不懂軍事的大儒,又常年遭受高句驪人的侵擾,又剛好蘇琥有剿滅高句驪人的經驗,而且又剛好需要升職,所以,蘇琥就被朝廷調配到了樂浪郡就任郡都尉了。
不僅是蘇琥升職了,堂兄蘇琦也升職了。
蘇琦現在被調任到雒陽中央,擔任鴻臚寺丞,秩比千石。
鴻臚寺丞是協助大鴻臚的鴻臚寺卿管理外交禮儀的,包括接待四方蠻夷和境內諸侯的使者。
與此同時,歸順縣鄭縣令也告老還鄉,歸順縣的新縣令是原來的番汗縣縣尉,也就是遼東太守的寶貝侄子,同時也是蘇琥的妹夫。
而番汗縣縣令,也由鄭縣令之子鄭明升任。
鄭明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了蘇琦的兒子,又讓自己的兒子娶了蘇琦的女兒,並且繼續延續上一任番汗縣令蘇琦的政策,在番汗縣實行徭役經濟,協助蘇家搞土地兼併,加大力度整垮已經快要破產了的番汗縣文氏豪強。
鴻臚寺丞不是蘇琦的最終目標,他的目標是有朝一日下放到地方擔任太守。
離開軍營的蘇琥,則是終於有時間娶妻納妾。
他先是迎娶了樂浪郡鐘太守的女兒鍾氏女為正妻,然後又從民間挑選了幾個容貌美麗的平民少女為妾。
正妻相貌平凡,只是聯姻工具罷了。
那幾個小妾才是他喜歡的。
而樂浪郡的高句驪人侵擾,還得追溯到以前玄莬郡太守祭彤剿滅高句驪一事。
盤踞在玄莬郡的高句驪人被祭彤剿滅後,高句驪殘部向東遷徙,進入南沃沮地區,征服了當地的沃沮人土著部落,重新建國,並且常常侵擾樂浪郡。
南沃沮本來在前漢時期就歸屬於樂浪郡,由樂浪郡管轄,當地的土著也向樂浪郡納貢。
不過,光武帝時期,為了節省軍費開支,便放棄了難以管理的南沃沮地區。
高句驪人穿越崇山峻岭,抵達浿水的上游,然後順游而下,侵擾樂浪郡的浿水縣以及遼東郡的番汗縣。
「如今我是樂浪郡都尉,正好趁此機會,捕捉高句驪人、沃沮人、貉人,把他們弄到我蘇家當農奴。」
「用朝廷的軍費,去幫我蘇家捕捉農奴,還能順帶撈軍功,簡直兩全其美。」
蘇琥一上任,就開展練兵計劃,謀劃著名將來的捕奴大計。
他又重金招募願意歸順的沃沮人帶路黨,提前探察浿水上游的山林地形。
蘇琥專門挑選熟悉山林地形的獵戶來訓練,包括漢人,也包括很多土著人,教他們列陣、旗語、鼓聲、金聲,等等。
為了防止軍隊中土著人叛亂,他採取漢胡混雜的方式,每三個人里,就有一個漢人,並且各級軍官也由漢人擔任。
不過,土著人士兵立功後,也能獲得賞賜,但是以財物為主,儘量不提升職位。
這樣是為了避免土著人士兵沒有作戰積極性。
……
與此同時
海陵縣
扶海洲(南通市)
這是一個由江水(長江)衝擊形成的沙洲,上面住著幾戶越人漁民,還有漁民們自己建的小型簡陋曬鹽池,除此之外荒蕪一片。
當地官府也懶得管這裡。
蘇家家主蘇兜航行至此,直接霸占了這個沙洲,並且打算在上面建一個大型曬鹽池。
至於那幾戶越人漁民,則直接被抓起來當奴隸了。
他還派人去海陵縣縣府,給縣府大小官吏送了一些錢財後,順利地買下了這個荒蕪的沙洲。
這裡可以建造鹽池,但是不適合作為港口,因為吃水線太淺了。
所以,蘇兜又繼續向著長江口航行,在揚州吳郡丹徒縣建造貿易站。
聽聞蘇兜等人來自遼東時,丹徒縣縣令很是驚訝。
丹徒縣令在江邊劃了一塊地給蘇兜,允許蘇家在那裡建造貿易站。
蘇兜給縣府大小官吏都送了禮,然後又去考察當地的風土人情。
這些年,他已經在海西建造了貿易站,開闢了淮水流域的市場。
在考察丹徒縣的風土人情時,蘇兜發現,這裡的底層百姓,生活水平反而比中原高一些。
不過,中原有很多大豪強大地主,這裡卻沒有大豪強大地主,只有一些富農和小地主。
中原的上限更高,但是下限更低,有坐擁萬頃良田的大地主,也有無立錐之地的流民。
揚州的上限更低,但是下限更高,沒有大地主,也沒有流民。
中原的經濟總量更高,南方的人均經濟更高。
「江東之地,無大富大貴之福,亦無饑寒交迫之憂。」
這是蘇兜一個多月考察後得出的結果。
當地幾乎家家戶戶都養蠶,還順帶養一些牲畜。
而且因為有很多山林沼澤湖泊,在農閒時節,農民們還會進山打獵,或是湖中捕魚,增加肉食。
反觀中原的百姓,幾乎全部的食物來源就是農耕,山林沼澤湖泊相對更少,沒有額外收入。
而且這裡是鹽的產地,雖然朝廷控制了大部分鹽池,但還是有一些鹽池被當地豪族控制了。
為了緩解土地兼併帶來的流民壓力,朝廷每年都會下令要求中原各郡縣長官把轄區內的流民組織起來移民南方。
如此一來,既能緩解中原的流民危機,還能順帶開發南方。
在土地兼併比較慢的時代,這其實是一種好事,適當的土地兼併,可以釋放勞動力人口,把人口從土地上釋放出來,讓他們去開荒,讓他們去從事手工業。
怕就怕土地兼併的速度太快,以至於消化不了太多流民,最後引發大規模饑荒和叛亂。
現在朝廷還能欣欣向榮,只是因為天災不夠多,權貴還不夠多,所以土地兼併的速度還不夠快,因此還是良性循環,土地兼併產生的流民可以釋放到南方開荒。
一旦天災頻繁爆發,或者一代代積累了太多權貴,導致朝廷入不敷出,只好加重對底層人的盤剝,從而導致土地兼併的速度加快,那就陷入惡性循環了。
到這個時候,王朝的末日也就來了。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