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軍事> 千年家族:從農奴到帝國> 第一百六十三章 水字輩(二十三)

第一百六十三章 水字輩(二十三)

  蘇斌向許劭作揖,並請求評價:「還請子將兄品評在下。」

  每一個參與辯論的,都可以向許劭請求評價,哪怕沒參與辯論的,在品論環節也可以請求評價。

  許劭思慮許久,最後對蘇斌評價道:「有伯夷叔齊之志,卻非管仲樂毅之才。」

  高度讚美蘇斌的品德,卻不認可蘇斌的能力。

  伯夷叔齊,是商末周初兩個不願意臣服周王朝,寧願餓死的兩個名士。

  蘇斌再次作揖,然後下台。

  傍晚

  月旦評終於結束,蘇斌離開平輿,準備前往潁川許縣,那裡也有清議活動,類似於月旦評,但是沒月旦評這麼出名。

  

  蘇斌是要刷名望的,所以一刻也不能停,在平輿月旦評刷完名望,就立刻去許縣(許昌)刷名望。

  他給自己制定了名望計劃,等他在潁川刷完名望以後,還得去南陽、東郡等地刷名望。

  全天下的主要士族都拜訪一遍,讓他們記住蘇斌蘇韜略這個名字。

  半年後

  熹平三年

  秋

  在積累了名望過後,曹操被「舉薦」上任雒陽北部尉,秩四百石。

  原來,不止蘇家有刷名望的計劃表,曹家也有類似的刷名望計劃表。

  這半年來,曹嵩讓曹操到處拜訪名士,到處參加類似月旦評的名士活動。

  等到名望刷得差不多後,曹嵩花錢賄賂宦官和尚書台,希望給曹操安排一個雒陽令的位置。

  也就是雒陽縣縣令。

  如果是地方縣令,這事也就成了。

  但問題在於,這是雒陽縣令,這不是一般的縣令。

  所以,尚書右丞司馬防(司馬懿之父)給曹操安排了一個雒陽北部尉的位置。

  雒陽縣有六部尉,東部尉、西部尉、南部尉、北部尉、左部尉、右部尉,負責雒陽附近的治安。

  司隸校尉負責監察整個司隸地區,執金吾負責雒陽附近的治安和刑獄,六部尉分別負責雒陽某一個片區的治安。

  三個部門在職能上有一些重疊,這也正常,相當於是互相制衡。

  曹操上任雒陽北部尉之後,製作五色大棒,懲戒違法犯紀之人。

  雒陽實行宵禁,而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卻在深夜行走於大街上。

  夜晚黑燈瞎火,不容易維護治安,很多為非作歹之徒會趁著夜色的掩護殺人放火,這個時代又沒有監控,也沒有指紋,夜晚犯罪,基本不可能抓得到,所以乾脆實行宵禁,禁止所有人夜晚出門。


  於是,曹操將蹇圖逮捕,將其活活打死。

  蹇碩大怒,準備向皇帝舉報曹操。

  然而,曹嵩在知道曹操打死了蹇圖後,火速收買了最大的宦官王甫。

  在王甫的保護下,加上曹操是秉公執法,是按照律法打死的蹇圖,合理合法,蹇碩也不好反駁。

  皇帝更不可能為了一個宦官工具人的叔父出面去對抗大漢的律法。

  所以,這事也就這麼過去了。

  與此同時,河南尹蘇澤,也開始了自己的撈錢大計劃。

  對於貪腐這件事,蘇澤沒有一絲一毫的羞愧。

  「這些錢,本就是我們賄賂給宦官的,然後宦官被皇帝抄家宦官充公了,所以我貪腐,只是把原本就屬於蘇家的錢賺回來而已。」

  蘇家用一千萬賄賂宦官,宦官得了一千萬,皇帝再把宦官抄家,把宦官貪污的這一千萬充公,然後再把這一千萬下發到河南尹修繕堤壩,河南尹蘇澤再把皇帝下發的這一千萬修繕堤壩經費貪走。

  這就叫流動經濟!

  蘇家的錢,最終還是得回到蘇家手裡。

  半個月前,河水暴漲決堤,許多民房良田被淹沒,朝廷決定修繕堤壩,這事交給了河南尹蘇澤負責,又安排了中黃門張讓監督。

  中黃門張讓監督,那等於沒監督,蘇家跟張讓的關係,好得很。

  一開始,蘇澤上報一千萬,等修繕了一點點時,又追加經費,要兩千萬,等修繕到一半時,繼續追加經費,要三千萬。

  最後,原本一千萬錢能修繕好的河南堤壩,花了朝廷五千萬錢。

  這五千萬錢,蘇澤拿了一千萬,張讓等宦官一共拿了兩千萬,河南尹大小官員拿了五百萬,司隸校尉段熲拿了一百萬,尚書台各級官員拿了三百萬。

  最後,留下一百萬錢用來給河南的徭役民夫們買發霉的便宜糧食,讓徭役民夫們去修繕堤壩。

  事後,蘇澤還邀請御史台的御史們參加他的酒宴,慶祝堤壩順利修繕。

  王甫、曹節、張讓、趙忠等等宦官,分到了錢,所以也就對河南尹蘇澤貪腐一事進行保護。

  又一個月後

  青州發生蝗災,災民數十萬。

  皇帝劉宏從本就緊張的財政中擠出三千萬錢,把三千萬錢下發給謁者們和御史們,讓謁者們和御史們帶著這三千萬錢去其他州郡買糧食,然後運輸到青州賑災。

  然而,這三千萬錢,有一千萬進了宦官的腰包里,有一千萬被謁者們和御史們分走了,有八百萬被青州大小官員分走了。


  最後,官員們良心地留下兩百萬用來買發霉糧食和摻沙子糧食,運輸到青州賑災。

  然而,即便是這兩百萬錢買的發霉糧食和摻沙子糧食,一些地頭蛇地主豪強也不肯放過,竟然勾結縣官,把發霉糧食和摻沙子給貪污了,最後留下泥土給災民吃。

  這個時候,皇帝劉宏還是有想過要好好治理天下的,每次發生天災,他都會下令賑災,並且把自己抄家宦官得到的錢拿出來賑災。

  但是,多次的賑災失敗過後,他徹底擺爛了。

  「反正就算賑災了,老百姓還是吃不飽,老百姓還是會造反,那乾脆不賑災了,還能省點錢發軍餉。」

  「要造反就造反吧,管不了那麼多了。」

  賑災?賑不了一點!

  如果是一兩個人貪污,還可以嚴懲不貸。

  但是幾乎每個人都在貪污,皇親國戚、宦官、士族、武將、豪強,幾乎人人都在貪污,這就沒辦法了。

  你總不可能把他們全部殺光。

  青州災民吃不飽飯,數萬人舉旗造反。

  朝廷立刻徵調烏桓騎兵和南匈奴騎兵進入青州平叛。

  數萬農民叛軍,他們一輩子種田,連旗語都看不懂,連列陣都不會,又如何是匈奴騎兵和烏桓騎兵的對手。

  不過兩個月時間,青州的三萬農民叛軍,全部被剿滅。

  剩下的十多萬吃不飽飯的災民,為了活命,不得不把自己和家人賣了,給豪強士族們做農奴。

  蘇家在這場盛宴中收穫豐富,以五百錢一個青壯年的賤價,買到了一萬多個農奴。

  這些被迫賣身為奴的百姓,也從此徹底從朝廷的帳簿上消失,不再向朝廷繳納賦稅,也不再為朝廷服徭役。

  每一次平叛,都會對帝國造成一次不可恢復的根基受損。

  雖然叛軍平定了,但是財政收入卻永久性地減少了。

  本就緊張的財政,變得越來越緊張。

  本來煩心事就多,一些不長眼的士人官員還上書說是朝廷不體恤百姓,所以才引發民變。

  這讓皇帝劉宏越來越憤怒。

  一開始,他還只是把宦官當作撈錢增加財政收入的工具人,漸漸地,他越來越反感這些士人,於是,宦官工具人逐漸變成他的知心人。

  「天天不繳納賦稅,天天隱瞞土地人口,害得朕沒錢,還好意思罵朕不體恤百姓,真該死啊你們!」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