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王莽?蘇淵!(六)
一年後
和平元年
秋
譙縣
豫州刺史蘇淵,今年把刺史府搬到了譙縣,因為徐州青州爆發了民變,有數千農民叛軍。
所以,他將刺史府東移,可以方便監督地方長官防備叛軍。
今天,他帶著刺史府的從事書佐們站在城門口,遠遠眺望,等待著一位大儒的到來。
不久後,一輛馬車駛來。
「見過老師。」
蘇淵連忙行禮,親自迎接馬車上的那位大儒。
這位大儒正是最近幾年名聲不太好的馬融。
這幾年,大儒馬融迫於權勢,給大將軍梁冀寫了很多拍馬屁的文章,所以在士族圈子裡的名聲不太好。
那些士人看不起馬融,純粹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等他們親自面對大將軍的威脅時,又有幾個能不屈服?
他們現在能指責馬融沒骨氣,不過是因為他們身份還不夠高,大將軍懶得針對他們,不給他們屈服的機會。
李固可以算一個沒有屈服於權勢的,所以死在監獄裡。
然而,或許是因為內心的煎熬,在幫助梁冀陷害了李固後,馬融又後悔了,上書為李固申冤。
哪怕大儒,也會有這種內心煎熬的時候啊。
梁冀大怒,污衊馬融是李固同黨,將馬融流放日南郡,並且對馬融執行髡刑。
所謂髡刑,就是將頭髮鬍子全部剃光的一種刑罰,是非常具有羞辱性質的。
這個時代把頭髮鬍子看得很重要,沒有頭髮鬍子,就好比光著身子在大街上奔跑。
但凡有羞恥心的,都會無地自容。
當然,這種刑罰對臉皮厚的人幾乎沒有殺傷力。
如果是讓司隸校尉蘇芒來承受髡刑,他是一點也不會在乎的,大不了把頭髮鬍子剃光,然後回家安享晚年,抱著嬌妻美妾生孩子。
大儒馬融被剃光了頭髮鬍子,為了遮羞,他戴著一頂貂皮氈帽,以此遮擋光頭,同時又戴著一個黑色面罩,以此遮擋沒有鬍子的面容。
看著戴著氈帽面罩的馬融,蘇淵心中不忍,扶著馬融的手說道:「老師,委屈您了。」
「潛龍……」馬融很是感動,在自己最落魄的時候,他的學生蘇淵願意接納他。
他要被流放到日南郡,在路上,有豫州刺史的書佐前來告訴他,讓他去譙縣,豫州刺史蘇淵要迎接他。
他也想跟學生敘舊,於是就順路來了譙縣。
日南郡,那可是大漢的最南端,瘴氣叢生,蠻族眾多。
不過,馬融的壞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
他剛到日南郡,又過了半年以後,朝廷那邊就傳來消息,大赦天下。
原來,皇太后梁妠逝世,皇帝劉志宣布正式親政,並且大赦天下。
馬融也在大赦名單里,他提前結束了流放生涯,又趕緊回到雒陽。
只不過,回去時,他沒有走陸路,而是乘坐蘇家的商船,從海路來到了蘇家的鬱林港(連雲港),又從鬱林港進入東海郡的朐縣,最後,朐縣富商糜家派遣大量護衛護送他回到雒陽。
海上的所見所聞,給了他不一樣的體驗。
等他終於回到雒陽時,頭髮和鬍子已經重新長出來了,於是他摘下氈帽和面罩,再次以真面目示人。
蘇家邀請他去遼東隱居,在遼東蘇家莊園安心著書立傳。
把大儒高僧道長「邀請」到莊園裡著書立傳,這是蘇家經常幹的事,用這種辦法來獲得經學傳承。
如果是其他大儒,那蘇家肯定不會在乎對方同不同意,直接強行軟禁在莊園裡,就比如天竺高僧婆乸多。
但馬融畢竟是蘇淵的老師,所以蘇家沒有干出這種喪盡天良的事。
蘇家家宰蘇芙,她原本的計劃是軟禁馬融,然後對外宣稱,大儒馬融在海上遭遇風暴,不幸沉入大海而死。
馬融並不知道,他差點就被蘇家軟禁,是他的學生蘇淵救了他。
雖然大儒馬融是幸運的,但另一個人就沒這麼幸運了。
遼東郡
安康縣
安市鄉(原安市縣)
已經六十二歲高齡的張陵(張道陵)來到遼東傳教。
這幾年來,他從揚州開始北上傳教,在抵達雒陽時,他原本的計劃是進入益州傳教。
但是,司隸校尉蘇芒很欣賞他的才華,邀請他去遼東傳教。
張陵沒有想那麼多,他一共有十四個親傳弟子,他讓其中十三個親傳弟子分別去大漢的十三個州傳教,他本人則是受到邀請,帶著年紀最小的一個弟子去了遼東蘇家。
他去蘇家這事,沒有外人知道,就連他的十三個弟子也不知道。
他的眾多弟子中,有一個道號「南華」的弟子去了冀州鉅鹿郡傳教。
「南華」原本是莊子的名號,他給自己的弟子們都取了道號,比如「南華」「西華」「東華」「北華」「南極」「北極」「東極」「西極」,等等。
他想在安市鄉這裡下車,就在這裡開始傳教。
然而,蘇家馬夫卻早就收到了命令,繼續帶著張陵往蘇家莊園而去。
與此同時,七個蘇家家奴騎著戰馬而來,保護著「張陵」,防止張陵跳車逃走。
在蘇家的護衛下,張陵以及弟子來到蘇家莊園。
家宰蘇芙毫不猶豫地把張陵軟禁起來,軟禁的房間,正好是當年軟禁婆乸多的那間。
婆乸多早就圓寂了,現在輪到張陵(張道陵)呆在這個房間著書立傳了。
蘇家不僅要儒家經學,還要佛門經學,不僅要佛門經學,還要道教經學。
「我是來傳教的,為何不讓我出去?!」
他想要出門傳教,卻被蘇家奴僕監視著出不去。
「張天師,您就安心留在這裡著書立傳吧,傳教的事你不用擔心,我們會把你的思想融合進聖教里,我們會幫您傳教。」
張陵無奈,只好著書立傳。
既然無法出去傳教,那也只好退而求其次,留下自己的思想在人世間。
道教的創始人,就這樣被軟禁在了蘇家莊園。
他的十三弟子們,為了解釋師尊的神秘失蹤,於是就編了一個故事,說是張陵(張道陵)在雒陽城羽化飛升成仙。
而在鉅鹿郡,三個稚嫩孩童正在好奇地聽著「南華」講述各種仙人故事。
「南華」對這三個稚嫩孩童很是滿意,他認為自己終於找到了衣缽傳人,於是給他們賜姓「張」,分別取名「張角」「張寶」「張梁」
「孩子們,張可是你們祖師爺的姓,以後你們也姓張。」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