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草字輩(十四)
一個月後
金城
城西二十里處
「有斬護羌校尉蘇葦首級來降者,賞錢三十萬。」
一萬多羌賊叛軍在湟水谷地包圍了蘇葦的五百多殘兵。
羌賊盟主招降著蘇葦身邊的五百多漢軍騎兵。
蘇葦原本的五千羌胡騎兵,有些戰死,有些叛變,有些逃亡,只有這五百多漢軍騎兵依舊追隨蘇葦。
羌賊叛軍利用蘇葦剿賊急切的心理,引誘蘇葦追擊進了谷地,最後被前後堵截,插翅難逃。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他原本打算用老辦法,假裝用高待遇條件詔安羌人首領,擺上鴻門宴等羌人首領們來赴宴,然後宴會到一半時,刀斧手突然殺出來,誅殺羌人首領們。
沒有了首領們的統領,羌賊們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隨便一夥民間鄉勇都能鎮壓他們。
然而,涼州羌人們已經對鴻門宴免疫了。
這十多年來,蘇葦老是用鴻門宴把羌人首領騙過來斬首行動,所以羌人們這次不上當了,不管蘇葦的詔安條件說得如何天花亂墜,他們就是不肯赴宴。
眼見漢軍不投降,羌賊們發起最後的圍殺。
蘇葦已經精疲力盡,在拼死搏鬥的時候,他想起來伯父蘇健和老上司馬賢對他說過的那些話。
蘇健:元康(蘇葦),刷軍功不是好的選擇,只是暫時的辦法,如果有機會,還是去中原吧。
馬賢:元康,我要調任弘農太守了,以後你就是護羌校尉了,能夠活著卸任護羌校尉,我也算是幸運的了,希望你也能如此。
大漢的護羌校尉,很難有善終的,要麼戰死,要麼進詔獄,要麼死在前線,要麼死在雒陽監牢。
「只需要再等一年,再等一年,我就能調任去中原,為什麼偏偏這個時候。」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蘇葦在涼州刷了十多年的軍功,撈了十多年的錢,終於在今天翻車了。
一個月後
雒陽
玉堂殿
「羌賊作亂,金城淪陷,隴西危急,護羌校尉蘇葦捐軀。」
皇帝劉保看著大將軍梁商以及三公。
大事開小會,小事開大會。
這種重要的大事,一般都是皇帝跟大將軍以及三公在小會上提前商量好了決策,然後才會放在朝會上交給群臣議論。
「朕意以弘農太守馬賢為征西將軍,剿滅羌逆。」
皇帝對出身寒微的馬賢很是重用。
大將軍梁商卻勸阻:「馬弘農(馬賢)雖屢立戰功,然都是小勝,且不恤軍士,恐不能勝任剿羌重任。」
名將馬賢雖然很有軍事才能,百戰百勝,但是也經常在軍中搞貪污腐敗,剋扣軍餉,很多人都知道。
只不過他是皇帝想要提拔的人才,所以抨擊者少。
皇帝劉保不顧勸阻,依舊強硬任用馬賢為征西將軍,並且反問:「天下還有比馬賢更懂剿羌的將領嗎?」
「護羌校尉蘇葦勉強可以算一個,可惜他為國捐軀了。」
說到蘇葦,皇帝劉保就有些糟心。
蘇葦丟失金城郡,本應下獄論罪,但念在蘇葦為國捐軀,人死為大,所以他也沒有追究失地之責。
三公以及大將軍不敢再多言,於是,馬賢被任命為征西將軍。
除了西羌之亂,還有南匈奴叛亂。
這一次的西羌叛亂顯然是有準備有預謀的,在羌人發動叛亂後,南匈奴也緊跟著發動叛亂。
對於南匈奴叛軍,皇帝劉保決定派遣度遼將軍前往鎮壓。
又一個月後
遼東
蘇家家宰蘇芙,為蘇葦舉辦盛大的葬禮。
由於沒有屍骨遺骸,她只能尋得蘇葦的一些遺物下葬。
豫州刺史蘇淵為族叔蘇葦寫了一篇《湟水英雄賦》
全篇都在歌頌蘇葦的忠君愛國,歌頌蘇葦為國捐軀的偉大,歌頌蘇葦這些年的諸多勝利,最後痛斥羌人背信棄義,居然假意詔安,然後背刺蘇葦。
「羌蠻畏威而不懷德!」
這是《湟水英雄賦》里的一句話。
賦中不斷吹噓蘇葦這些年鎮壓了多少羌亂,剿滅了多少羌賊,隻字不提蘇葦殺良冒功和貪墨軍費的事。
明明是蘇葦用鴻門宴和假詔安騙殺羌人首領,卻顛倒黑白,說成是被詔安的羌人背信棄義,背刺了蘇葦,這才導致蘇葦戰死於湟水。
其實,蘇葦不僅戰死,死後還被羌賊們抽筋扒皮,人頭懸在城門。
不過,這種事情不宜宣傳。
賦中對蘇葦戰死進行了美化,說是蘇葦戰至力竭,然後跳入湟水自溺殉國。
「斬滇零、破燒當、平戕何……縱橫湟水,藐視群羌,西海八十一部,惶恐駭然……大人俯首,君長屈膝,縣侯卑躬……」
羌人首領們,有的被稱呼為「大人」,有的被稱呼為「君長」,有的被稱呼為「縣侯」。
蘇芙還下令在沓山南建造一尊【湟水英雄蘇葦石像】
並且在沓山南的山體峭壁上雕刻歷代家主的人臉像,從蘇清開始。
因為蘇清以前的蘇家家主,身份地位太低了,只是一個普通的地主豪強。
家主蘇任也靈光一閃,把蘇葦加入了聖教神話體系里,以聖教的名義,冊封蘇葦英靈為【真武大帝】
家宰蘇芙建立「聖名制」,也就是把蘇家歷代先祖的名諱神聖化。
不是避諱,相反,還要神聖化。
比如,某個家奴為蘇家戰死,那麼,他將被賜聖名「葦」。
比如家奴名叫「金三」,他被賜聖名葦以後,就是名叫【葦丨金三】
如果是為蘇家作出巨大貢獻的,更是可以被賜聖名「清」,也就是【清丨木四】
並且聖名還可以世襲,還能疊加,讓榮耀傳承後世。
蘇家的農奴和家奴全都改姓金木水火土了,佃農也有一半的人改姓了。
做了這些,蘇芙感覺還不夠,她又向遼東太守請求,希望朝廷把【安康縣】改名【伏羲縣】
不過,遼東太守上報此事後,朝廷沒答應。
但也不是完全沒答應。
雖然安康縣沒能改名為伏羲縣,但是安康縣下面的「歸順鄉」,卻改名為「伏羲鄉」。
改地名是這幾年來,士族圈子出現的新潮流,或者說文藝復興。
因為前漢王莽時期也流行改地名,而且不是一兩個地方改,是整個天下都改。
許多士族都會請求朝廷給自己家鄉改地名,以彰顯自己家族的源遠流長。
比如潁川荀氏,他們家鄉的地名就在去年改名為【高陽里】,蹭了蹭上古的高陽氏。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