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從牧野之戰開始的千年世家> 第1000章 劃置天下十二路,飛馳入京承大統

第1000章 劃置天下十二路,飛馳入京承大統

  第1000章 劃置天下十二路,飛馳入京承大統

  《著令天下設十二路行政區劃制承乾十二年正月一日》

  

  「門下。惟天輔德,所以司牧黔黎。惟後守邦,所以奉承緒業。稽三代傳歸之典。寔百王善繼之規。」

  「今天下州百三十二,縣五百六十有三,州縣愈多,官吏愈少。是以誠增設區劃,以代天牧民,安社稷百姓。」

  「···凡大夏百官,黎庶軍民,盡明其意,謹當奉行,勿需有絲毫失墜。更賴宗工良佐,中外具僚,咸竭乃誠,以輔不逮。布告遐邇,咸使聞知。」

  制書榜文發布至大夏國內四境,各地百姓紛紛前來官府布告欄處,打探自己屬於哪一路。

  是以告民榜文有附件曰:

  天下設路有十二。

  曰京畿路,治所開封府;曰河北路,治所薊北府;曰京東北路,治所青州益都;曰京東南路,治所宿州符離。

  曰京西北路,治所洛州洛陽;曰京西南路,治所襄州襄陽;曰劍南西路,治所成都府。

  曰劍南東路,治所梓州郪縣;曰山南路,治所梁州南鄭;曰渝州路,治所渝州巴縣;曰黔州路,治所黔州彭水;曰昆州路,治所昆州益寧。

  這十二路大多數都是大夏的直屬州,只有黔州路、昆州路,因為地處蠻荒,大多數都是大夏的羈縻州。

  所謂羈縻州,則是當地少數蠻夷部落的首領或寨主,明面上承認大夏的統治和敕封,實則聽調不聽宣。

  漢人少的羈縻州,知州由當地最大部落首領世襲,漢人多的羈縻州,則由中央朝堂增派流官,處理當地漢蠻矛盾,州內少部分縣自治。

  這其中要多依賴唐時期打下的基礎。

  一般來說,只要西南地區的成都、黔州、昆州三城歸附,就代表著他們周圍大部分羈縻州跟著歸附。

  可以說,這三個城池,便是西南廣大蠻荒地區的最大首領。

  而就在大夏進行著轟轟烈烈的設路改制行動時,大夏的強敵,後唐,卻發生了極具的變動。

  就在去年年末,後唐明宗李嗣源病重。

  其次子秦王李從榮以為李嗣源已經死了,卻被宮內人隱瞞不報,意圖暗害自己,於是發動兵變,結果戰敗被殺。

  李嗣源聞訊後,本就行將就木的他,當即大口吐血不止而崩,終年六十七歲。

  第五子魏王李從厚自鄴都奔馳入京,柩前繼位。

  夏承乾十二年,後唐應順元年

  二月


  李從厚聽從樞密使朱弘昭、馮贇的建議,通過樞密院調令對鳳翔、河東、昭義、天雄四鎮節度使進行易地調動,以穩固皇位,並派使臣監送。

  其中,之前被驅逐出京的潞王李從珂被調離鳳翔,改鎮河東。

  而原本鎮河東的石敬瑭被加授中書令,調任昭義。

  突然被調任換鎮,且未按朝廷規制下達制詔,引起各節度使的極大不滿。

  但因為河東、昭義等鎮路遠,這些節度使正與部下商議對策之際,潞王李從珂卻在李從厚的催促下就已經上路了。

  二月二十一日

  本來因為自己兵弱糧少,雖心有不滿,但敢輕易抗命叛亂。

  只是朝廷使者催促甚急,讓他趕快上路,加上麾下部將在一旁不斷鼓動。

  終於,李從珂再也無法忍受了。

  他殺掉監送他的朝廷使者,趁機以「清君側」的名義在鳳翔起兵叛亂。

  李從厚得知後忙徵調禁軍王思同、護國節度使安彥威、天雄軍節度使張虔釗等六鎮節度使,聯合征討鳳翔。

  並下令將其子李重吉幽禁於同州。

  三月

  長安朝廷派遣的諸道軍馬匯集鳳翔城下,大舉攻城。

  鳳翔城低河淺,守備力量薄弱,東西關城接連失守,城中將卒死傷嚴重。

  李從珂只得登上城頭,自陳戰功,哭訴朝廷信任奸佞,無罪誅殺功臣。他慟哭不止,哀感諸軍,是以軍士無不用命,勉強擋住又一波攻勢。

  這邊,天雄軍節度使張虔釗負責主攻城西南。

  他貪念軍功,命親軍持刀刃驅逼士卒急速攻城,不惜麾下死傷慘重。

  天雄軍軍士憤怒不已,紛紛倒戈反攻。

  羽林指揮使楊思權、嚴衛步軍左廂指揮使尹暉本是李從珂在長安擔任宿衛將領的舊部。

  見此趁機率部投降李從珂,王思同、張虔釗等六鎮節度使大敗遁走。

  李從珂乘勝東進,眼看就要逼近長安城。

  城中的新帝李從厚聞之,不禁驚慌失措,連忙讓朱弘昭、馮贇擬招,宣召石敬瑭入朝,想讓他率軍抵禦鳳翔軍東進。

  又有侍衛都指揮使李義誠打算投降李從珂,請求率京中禁軍出征。

  而馬軍指揮使朱洪實則主張以禁軍堅守洛陽。

  二人在朝堂上爭論不休,皆稱對方是想趁機造反。

  李從厚難辨是非,竟將朱洪實斬首。


  定下西征的戰略後,李從厚傾盡府庫,大肆犒賞禁軍,並許諾平亂後還有重賞。

  但先帝李嗣源的原因,皇室威望早就消失殆盡。

  這些禁軍軍士由是並不感念皇帝恩德,反而更加驕縱。

  他們在行軍途中肆無忌憚,揚言要到鳳翔再領一份賞賜。

  三月二十六日

  李從珂攻破武功,傳書慰撫京中百官。

  稱自己此番入京只誅朱弘昭、馮贇兩族,並讓他們不要憂慮。

  這時,禁軍剛行至咸陽,便已百十成群,爭相奔向岐州。

  等到李義誠到達興平,對面便是鳳翔軍時,麾下僅剩幾十人,遂向李從珂請降。

  三月二十九日

  李從珂破咸陽。

  李從厚見長安已經無法據守,決定放棄長安,逃奔相州鄴都,再圖謀復起。

  他命孟漢瓊先行到相州鄴都安排諸項事宜,並讓親信慕容遷率所部控鶴禁軍把守玄武門。

  誰知孟漢瓊一出城門,便單騎奔向咸陽,竟也投降了李從珂。

  李從厚氣急,但無可奈何,當夜便從玄武門逃離長安,帶著五十名侍衛,由渭南渡河,抵達同州。

  他準備自蒲津東渡,再經由中條山抵達陝州,經過河內走廊,抵達相州鄴都,他原本的封地。

  而他的親信慕容遷走之前表示會立刻率部隨行。

  但當李從厚出城後卻關閉城門,派人與李從珂聯絡。

  四月三日

  李從珂率軍進入長安,宰相馮道率領文武百官勸進,李從珂假意不從。

  次日,曹太后下詔廢李從厚為鄂王,命李從珂為監國。

  四月六日

  曹太后下詔立李從珂為帝,這才登基稱帝,改元「清泰」。

  夏承乾十二年,後唐清泰元年

  四月十日

  後唐廢帝李從厚逃奔相州途中,在蒲州城附近遇到了響應他詔令率軍入朝的石敬瑭。

  他看到石敬瑭後,悲從心來,向其哭訴近日發生的變故,並向他詢問興復之策。

  言外之意便是請求石敬瑭支持他重新奪回皇位。

  要知道石敬瑭手中具是與契丹人作戰的後唐精銳。

  而且為了防止契丹人南下,後唐在河東鎮屯駐了三萬精兵,乃真正的第一大鎮。

  石敬瑭聽後並沒有馬上答應他,而是託言要與蒲州刺史王弘贄商議。


  隨即將其安置在驛館中。

  很快,石敬瑭找到王弘贄,對方卻認為李從厚已經沒有復起的希望,並告誡他應該識時務。

  最終經過一夜的抉擇,石敬瑭指使牙內指揮使劉知遠引兵入驛,將李從厚的隨從侍衛全部殺死,而後率軍趕赴長安,朝見新君。

  獨留李從厚一人在驛館瑟瑟發抖。

  後又被王弘贄軟禁在州衙中。

  四月十六日

  石敬瑭入朝,李從珂很高興他是第一個來朝見他的藩鎮,遂仍任命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軍蕃漢馬步總管。

  並下旨賜死李從厚。

  四月二十一日

  受李從珂派遣,殿直王巒,即王弘贄之子趕赴蒲州,在其父蒲州刺史王弘贄的幫助下,父子二人弒殺李從厚,享年二十一歲。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