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耕戰三國從收編百越開始> 第356章 繼承者該怎麼選擇?

第356章 繼承者該怎麼選擇?

  第356章 繼承者該怎麼選擇?

  建安十年(205)。

  黑山軍復起,太行山一脈不太平,無數百姓背井離鄉。

  起因竟然是河北大治,賊寇眼見清算時間快到了,便想投降詔安,混個一官半職,但金茂連良臣都不會隨意封賞,更何況是一群賊寇。

  大漢使者直接告訴黑山軍首領張方,想要投降可以,要官職沒門!所有人都得從底層爬起。

  張方就是前首領張燕之子,在黑山軍中威信低微,鎮不住下面的各路渠帥,這也是張燕被袁紹所殺之後留下的病根。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𝐬𝐭𝐨𝟗.𝐜𝐨𝐦

  其實,張方是願意服從安排,奈何如今的黑山軍早不復以往,說是軍隊,實際上就是一群土匪強盜聯合在一起的烏合之眾。

  因此,在其餘十幾路渠帥都不同意的情況下,張方只能明面上舉起反旗,暗通漢使,希望能夠得到寬大處理。

  實際上,張方的小算盤哪能躲得過賈詡法眼,一下子就被看穿小心思。

  不就是變著法子的詔安嘛,誰知道是不是演的。

  但是時代不同了。

  以前黑山軍能夠縱橫太行山脈,那是各路諸侯牽制的背景下,所誕生的時代產物,現在全國一統,不用說國內勢力,就算國外勢力,也沒有能幫的上忙的。

  於是,賈詡擬詔,金茂蓋印,一道詔書發到東北軍團和幽州突騎。

  不出十天功夫,黑山軍外圍防禦皆失,僅僅一個月時間,太行山脈就被犁了一遍,只剩小貓兩三隻。

  黑山軍首領張方還沒來得及投降,就變成了俘虜,直接從最底層開始做起。

  其他渠帥就沒那麼好運了,大漢軍隊最擅長的事情並不是打仗,而是夷三族,那叫一個熟練。

  不止如此,賈詡還借這件事,大肆宣揚,搞得全國上下人盡皆知,僅三個月功夫,建設局就多出了三十萬免費勞力。

  這些人有的落草為寇,有的在水面上橫行,有的在山林間縱橫,沒一個好人。

  平常時候劫個道,只要事情不大,金茂也懶得理會,現在賈詡這一手露出來,哪個敢不聽話?

  再不聽話只能進深山老林當野人。

  也就有了前面那一幕。

  金茂得知消息後,非常高興,大肆獎賞賈詡,封亭侯,賞白銀萬兩,良田、綢緞若干。

  這可把賈詡嚇得不輕,一連幾天都要辭職不干。

  「文和,你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直接說,我儘量滿足。」


  賈詡嘆息道:「殿下是要將我架在火上烤啊,今後我賈詡恐怕要成為同僚眼中釘、肉中刺了。」

  金茂恍然,難怪賈詡上次一定要賈穆辭官,原來根子在這裡。

  金茂聞言,神色一凝,隨即展顏笑道:「文和,你過慮了。我知你智計過人,深諳人心,但此番封賞,實乃你應得之譽。你之才華,若埋沒於鄉野,乃國家之大不幸。至於同僚間的閒言碎語,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我金茂用人,唯才是舉,不問出身,更不畏人言。你若真有擔憂,我便賜你『持節』之權,遇事可便宜行事,無需事事請示,以減少不必要的紛爭。」

  賈詡聞言,心中一動,卻仍面帶憂慮:「殿下厚愛,詡感激不盡。然,權柄愈重,責任愈大,詡恐力有不逮,誤了殿下大事。」

  金茂上前幾步,親手扶起欲跪的賈詡,眼神堅定:「文和,你我相知多年,你的能力我向來深信不疑。況且,我身旁有你這樣的智囊,方能在這亂世中站穩腳跟,圖謀大業。你只需盡心輔佐,其餘之事,我自會為你掃清障礙。」

  說罷,金茂轉身對侍立一旁的侍衛吩咐道:「傳令下去,即日起,賈詡大人所持之節,如同我親臨,任何膽敢阻撓或怠慢者,嚴懲不貸!」

  「殿下不可!」賈詡建議道:「殿下厚愛,詡愧領,此事不需如此,只需一道詔書即可。」

  金茂饒有興趣地說道:「說來聽聽。」

  賈詡拜道:「殿下賞罰分明,以仁義治天下,然今日之格局不同以往,沒有一個詳細的獎懲制度,眾臣無法估量自身貢獻。」

  金茂恍然,確實如此,時至今日,大家的身份地位早已不同以往,將級都出現了十位,然而,所有人的任免全是金茂一句話說了算。

  短時間,這是非常方便的,但是時間久了,大家心中沒有了標尺,沒有了準則,行為自然而然地會變形。

  「言之有理!」

  金茂仿佛回到了從前,虛心請教道:「文和可有計策?」

  賈詡沉吟片刻才說道:「臣尚未定計,此事一直由荀文若負責。」

  「荀彧?」金茂下意識皺眉,再美好的白月光,天天跟自己對著幹也會心煩,殺又不捨得,放又不敢放,著實心煩。

  「文和當知文若脾氣,至今仍不願為我做事。」

  賈詡卻拜道:「殿下勿優,此事荀文若自會殫精竭慮為您效勞。」

  「哦?」金茂高興地說道:「此事便交由文和去處理,荀文若不在朝堂內,所有功績都算在你頭上!」

  「謝殿下。」賈詡這次並沒有拒絕,只要有了規則,他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不會再遭人嫉恨。


  不得不說,賈詡確實有兩把刷子,荀彧真就被說服了。

  十天後,賈詡手捧著一冊厚厚的文書獻上來,金茂打開一看,前幾頁全是限制君王的權利,濃濃的怨念撲面而來。

  「這可不行!」金茂拒絕道:「我要的獎懲制度,這是什麼?」

  賈詡自然知道內容,低頭道:「殿下稍安勿躁,自第十三頁開始便是正文。」

  金茂耐著性子翻看,果然,從十三頁開始就不一樣了,荀彧不愧是大才,寫的非常細緻,但總是逃不開限制王權的規則。

  「文和,此版不行,要多加修改!」

  賈詡早有準備,立馬從袖口中取出一本薄很多的冊子,遞上來道:「殿下請過目。」

  金茂翻開一看,心情頓時愉悅很多,這一版完全剔除了王權的限制,但又不失細則。

  「那就用這一版。」金茂拍板道:「文和,你帶下去,複印幾份,請軍機處諸位智士詳細推演。」

  「喏。」賈詡領命下去。

  次日,金茂意外見到了怒氣沖沖的荀彧。

  一見面,荀彧劈頭蓋臉地就是一通批判:「殿下!臣聞昨夜軍機處燈火通明,竟是因您突然更改了國策草案,此舉太過草率!新政關乎國本,豈能如兒戲般朝令夕改?那新修訂的版本,雖去除了王權桎梏,卻也過於理想化,忽略了現實之複雜與民情之多變,恐難以為繼!」

  金茂聞言,神色未變,只緩緩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著窗外繁忙的市集,輕聲說道:「文若,你我皆知,時勢造英雄,亦能毀英雄。昔日我朝之弊,皆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今日之變革,非為一時之利,乃是為後世子孫開萬世之太平。新法雖險,卻是破局之鑰,若不試,怎知不可行?」

  荀彧聞言,怒氣稍減,但仍緊鎖眉頭:「殿下志存高遠,臣佩服。然則,法貴乎行,行貴乎人。新法若不得民心,不得士人支持,終將淪為空談。臣請殿下三思,是否應廣開言路,集思廣益,再行定奪。」

  金茂轉過身,目光如炬:「文若所言極是,我亦有此意。今日你既然來了,便請你與我一同,設立議政堂,廣邀天下賢才,共商國是。新法非我一人之政,乃天下人之政,唯有上下一心,方能克難前行。」

  荀彧聞言,眼中露出掙扎,要是拒絕吧,那他今天就白來了,要是接受吧,心裡那道坎又過不去。

  「殿下何時還政於陛下?」荀彧決定剛到底:「如今洛陽封鎖已有五年,殿下還有封鎖到何時?」

  「難道真要讓天下人只知吳王,而不知有皇帝?」

  「此事於理不合!」

  金茂聞言,神色並未有絲毫動搖,他緩步走至窗前,凝視著遠方被雲霧半遮的洛陽城,語氣中透著一股堅定與深邃:「荀卿,你言之有理,天下人確應知有皇帝。然,時局艱難,非一人之力所能扭轉。我封鎖洛陽,非為權柄之爭,實為護國之本,待時機成熟,我自會還政於陛下,還天下一個清明盛世。」

  「你知我志在天下安寧,而非個人榮辱。新法推行,正是為了打破舊制桎梏,讓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國家得以強盛。此等大事,非一朝一夕可成,更需集思廣益,廣開才路。議政堂之設,正是為此。我邀你共襄盛舉,是看重你的才學與忠誠,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共同為這天下蒼生謀福祉。」

  這是金茂最後一次招攬荀彧,兩人都知道拒絕的後果是什麼。

  場面一度陷入尷尬境地之中。

  良久,荀彧深深地嘆口氣問道:「將來殿下可要篡位?」

  金茂沒有轉身,沉悶地說了一聲:「篡位與否,有何意義?」

  「有意義!」荀彧忽然激動道:「殿下便是不為陛下著想,也要想想您的後代!」

  「大王子金臨今已十四,明年便是弱冠之年,二王子、三王子、四王子皆年幼,但殿下一日不曾立嫡,王太子便一日空懸!」

  「難道殿下想要子孫後代都要在自相殘殺中誕生嗎?」

  這一番問話,石破天驚,金茂猛然意識到,他似乎並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如果是立嫡不立長,那麼跟封建王朝又有什麼區別?

  如果模仿後世有德者居之,金茂又不甘心,這麼多年的努力難道就為別人做嫁衣嗎?

  可不管哪種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就連清朝那樣中央集權到達頂峰,也會因為當權者昏聵,導致國家遭受屈辱。

  既然如此,那立不立還有很大關係嗎?

  或者說,金茂想怎麼立就怎麼立。

  要不試試養蠱?

  哪位王子有能力有德行,就立哪位?

  既然免不了自相殘殺,那就選個最強的,可是這也有問題,如果皇帝年幼,權利就讓出去了。

  這樣一來,權利就需要進行拆分,可拆分皇權,不就等於向荀彧低頭了。

  霎時間,金茂才回過神來。

  原來荀彧說那麼多,還是想要推行他的政策。

  「我尚在壯年,立嫡之事不急。」

  金茂想了個折中的辦法,說道:「可待諸子弱冠,亦或者前三子弱冠,再思量也不遲。」

  說到這裡,荀彧就知道金茂想幹什麼了,還是養蠱,只是範圍從所有子嗣身上換到了局部。


  也就是說,年紀越大的兒子越有優勢,但其他兒子也不是沒有機會。

  荀彧搖頭嘆息道:「殿下此舉,必招致霍亂!」

  「荀公何出此言?」金茂眉頭微蹙,語氣中帶著幾分不解與堅定,「我意非在製造紛爭,而是希望諸子能在公平的環境下各展所長,最終由德才兼備者繼承大統。此舉既能激勵他們勤勉向學,又能讓國家未來有更加堅實的保障。再者,若真有霍亂之虞,我自有手段平息,絕不會讓家族乃至國家陷入動盪。」

  「殿下言之有理,然人心複雜,世事難料。」荀彧語重心長,「諸子之中,或有天資聰慧者,亦有勤勉踏實者,更有心機深沉者。一旦得知有立嫡之爭,難保不會有人心生貪念,做出有悖倫理之事。屆時,非但家族不寧,恐怕還會成為外敵窺伺之機,實非國家之福啊。」

  「文若所慮極是,但吾亦有對策。」金茂沉思片刻,緩緩道,「我欲設立一公正無私的評判機構,由朝中重臣、德高望重之士及民間賢達共同組成,負責監督諸子品行、學識及治國才能之考核。每年定期評估,結果公開透明,以此作為未來立嫡的重要依據。如此一來,既能讓諸子心服口服,又能減少私鬥與陰謀,確保家族與國家之和諧穩定。」

  荀彧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但仍不忘提醒:「殿下此策雖妙,但需謹慎執行,確保評判過程不受任何勢力干擾,方能真正發揮其效用。此外,殿下亦需加強自我修養,以身作則,成為諸子效仿之楷模,方能引領家族與國家走向更加輝煌的未來。」

  「文若說得極是。」金茂說道:「那便如此,奪嫡諸子不可自相殘殺,一經發現,貶為庶民,永失資格!誣告者同罪!」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