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光宗耀明> 第359章 大明有神器

第359章 大明有神器

  第359章 大明有神器

  努爾哈赤並不算太熟悉袁可立,儘管他此前就在遼東任了數年巡按、巡撫。

  但是從泰昌元年一直到去年大戰爆發,袁可立在遼東的表現無非是一個幹練邊臣。整飭邊軍、嚴明軍紀、安撫邊民,袁可立當然是努爾哈赤印象里的一個出色人物,但也僅此而已。

  第一個直面袁可立在戰場上的軍事能力的,是林丹巴圖爾和岱青。他們在大凌河西面被袁可立堵得寸步難進,最終才耽擱了寶貴的突圍時間。

  如果一切並無改變,努爾哈赤也終將直面袁可立。

  當時,大明遼東也繼續全部失守,努爾哈赤其實已經實現了他有遼東、聯盟韃靼的戰略,大明已經岌岌可危。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而天啟二年才巡撫登萊的袁可立就以山東為基地,以水師為亮點,節制麾下悍將毛文龍、水師的沈有容以戰艦來往攻襲於遼東各島,一年後收復了旅順和金州、復州、蓋州三衛周圍的遼南一帶。

  努爾哈赤後方出現了個大窟窿,這才不能進一步繼續入關。

  遼南一盤棋,下活了整個遼東,由原來的節節敗退喪地失城轉為以攻代守收復遼南。

  但他在這一帶的事業也只持續了五年而已,天啟六年就在黨爭和魏忠賢的排擠之下再次致仕。由此,大明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遼東戰局走向無可避免的崩潰。

  現在努爾哈赤提前見識到了袁可立的能耐,而且是被他圍在自己的都城。

  只見袁可立騎在馬上,彎弓搭箭,一箭射在赫圖阿拉城北門外的蘇子河南岸。

  「卸甲棄兵,過了此處泅渡過來,大明允降!」

  「都督好箭法!」

  「都督威武!」

  袁可立「精騎射劍術,以故治兵兵練,治賦賦理,較士士服。」

  聽著城北的明軍為袁可立喝彩,努爾哈赤目光陰沉,轉身看著眾人。

  不光是袁可立這邊城北、城西方向的中軍,城西南和南面的明軍也進退有度。

  那邊統帥的人他更熟悉一些,畢竟是去年底主持著抵擋住了他攻勢的熊廷弼。

  至於東面……那是最先趕到、悍勇無雙的彰勇侯劉綎所部。

  赫圖阿拉城已經確實是被圍住了,哪一面都不好突破。

  「皇上……」被努爾哈赤認為可能有異心的那些三部歸順權貴里,有人被他看得心裡發毛。

  「敢說降的,斬!」努爾哈赤只丟下一句,「等下去!揚古利和諸英,必定會攻下烏拉城。等下去,休整好,等時機!」


  破壞總比建設容易,努爾哈赤不在乎他們現在築起的木頭寨牆。

  他現在更感到棘手的,是袁可立、熊廷弼每每驅使那些到這邊來做工的三部棄民一邊吃東西一邊隔河喊話,擾亂他的軍心。

  跟著努爾哈赤走下城牆,扈爾漢小聲說道:「皇上,這樣下去……」

  「再等等。」

  努爾哈赤沉悶地說著,然後遙遙望了望南面。

  「……等山裡的雪大多化了,路好走一些。」

  沒錯,他等的主要是這個。

  要不然帶著這麼多人翻山越嶺千里轉進,談何容易?

  這裡的積雪,每年大約要到三月甚至四月才會完全融化。

  如今快到三月了。

  扈爾漢欲言又止。

  雪化了,大金的精兵確實能走得快一些,但大明追兵也能走得快一些。

  現在,赫圖阿拉城周圍的木寨牆每一天都在延伸,變高,加固。

  就像一個牢籠,帶給赫圖阿拉城中的女真人越來越大的心理壓力。

  這樣下去,當真要突圍時,士氣還能剩多少?

  這段時間裡,又會不會出現譁變、叛降的情況?

  努爾哈赤走著走著停下了腳步,小聲說道:「你……裝作和大夥一起商量對策……」

  扈爾漢心裡一震,看著努爾哈赤的背影。

  「城內城外……人是不能全帶走的。你也別往薩爾滸那邊了,就分出許多人來,讓他們不得不留下足夠兵力看管他們吧……正好他們還找來那麼多三部百姓做工……」

  扈爾漢明白其實不僅僅只是這個意思,難道皇上是想讓他裝作擔憂局勢的樣子,給那些有心投降的人撐撐腰?

  如果有內應……明軍可能會更鬆懈一點,商量約定好怎麼裡應外合?

  蘇子河北岸,袁可立回到了大帳之中。

  旨意先到,俞咨皋進封為靖國公,三軍士氣正在頂點,人人都渴盼破城擒賊立下大功。

  他採取這種策略雖然得到皇帝和樞密院的支持,但要節制住蠢蠢欲動的麾下卻並不容易。

  比如這年輕的千總毛文龍。

  說他年輕,也已經虛歲三十四了。

  他雖是軍籍出身,但若非他伯父沒有留下子嗣,也輪不到他來承襲他伯父在遼東海州衛的世職。

  鞍山百戶、遼陽千總……是袁可立到了遼東之後,漸漸發掘出他,如今把他薦任為游擊將軍。


  此前在大凌河西面堵截韃靼汗庭大軍,毛文龍又立新功。雖然沒有喬一琦一箭射殺岱青的弟弟石保那樣令人驚艷,卻也在袁可立的中軍前面一次次抵擋了韃靼大軍的衝擊。

  到了這裡,知道天樞營立下奇功,彰勇侯連克數寨,毛文龍哪裡按捺得住?

  「都督,建奴已經膽寒。他們既然只敢龜縮城中,為何不一鼓作氣攻下這小城?萬炮齊發,半天的事!」

  「軍令如山!本都督怎麼吩咐,你就怎麼做。」袁可立板起臉,「再去督運石料木料!」

  毛文龍還是懼他的,雖然依舊心不甘情不願地嘟噥了一句:「有人說都督這是為兄弟們著想,給他們些喘息之機,說不得還會放走他們,這樣遼東就能一直打下去……」

  袁可立猛然轉身:「誰說?」

  「……」

  毛文龍迎著他銳利的眼神,隨後心裡發虛低下了頭:「這樣想的人並不少,都督。畢竟這等小城……破它又不難。還有說朝廷只敘了天樞營的功勞,是不是銀錢吃緊,所以都督圍而不攻。這樣就算建奴降了,將士們功勞更小,都是都督運籌帷幄……」

  袁可立臉色陰沉。

  更長遠的考慮,普通將士是難以理解的。

  現在明明大功唾手可得,袁可立卻採取了這樣的策略,各種各樣的說法自然難免。

  但毛文龍面對他明確的詢問而這樣回答,足見他自己心裡也在這樣想,而且這樣想的人遠比袁可立想像的要多。

  「你去傳我將令!中軍副千戶以上,都來我帳中!」

  有些話必須對他們說清楚才行。

  明軍當然不是不能迅速攻破這小城,但眼裡哪能只有面前的功勞,沒有將來的出路?

  過去的遼東一鎮才多大?

  等到葉赫部西遷,建州女真被驅趕,將來的遼東鎮要駐守的地盤比現在大上何止兩三倍?

  但大明可能擴大遼東鎮的邊軍規模嗎?要列支更多的軍費嗎?那樣絕北患又是為了什麼?

  所以袁可立要儘可能利用好女真各部現成的城堡和部民,降低將來穩守此處、進一步掃蕩殘餘反賊的成本。

  還不能直接毫無顧忌地屠戮普通女真人。

  地盤太大了,純粹遷民實邊又能遷來多少人?

  過了不久,中軍這邊的將領們都聚到了他帳中。

  袁可立先是環視了他們一眼,隨後開口讓眾人一愣:「我問你們,知不知道為什麼如今西域斷了?強漢盛唐,都控有西域,直到天山東西南北。我大明太祖成祖時,軍威之盛,又哪裡比漢唐時差,為何沒有拿下西域,而是只築了嘉峪關,設了七衛?」


  這些將領們大多不懂這些,更不懂為什麼右都督為什麼突然說起這個。

  「沒人!」

  袁可立說著,隨後向他們講起故事來。

  漢唐時的關中還是政治經濟中心,那個時候的河西走廊,漢民也不少,商路繁榮,包括土地也能產更多糧食。

  但是唐末之後,那邊先是有了個西夏。不像漢民那麼精耕細作,土地破壞就已經足夠嚴重了。

  而後蒙元席捲中原之前,是先滅了西夏的。

  以蒙元當時的做派,屠戮何等之重?後來又人分數等,橫徵暴斂,內亂不休。到了元末,更是又大戰許多年。

  「洪武五年,穎國公、宋國公率軍自西路北征。那一年三路大軍北征,只有西路七戰七捷,難道是西域難打?大軍所到之處,丁口已經所剩無幾,漢民更是少之又少。打下來了又如何?」

  以袁可立的見識,自然知道還有另外的原因。比如說大明的主要敵人已經不像漢唐時一樣所處位置更加偏西,而是到了大興安嶺西面的呼倫貝爾、錫林郭勒一帶。

  西域諸國對當時的大明也是恭順的,矛盾並不大。到了瓦剌被韃靼趕到西面去,他們與韃靼並不會聯手,大明更犯不著遠征西域破壞平衡局勢。

  但僅就開疆拓土而言,明初時的西域確實是人口太少了,承載不住太多邊軍長期駐守更遙遠的地方。

  「如今遼東也是一樣。」袁可立十分肯定地說道,「建州女真一定會被平定,但將來如何守穩這邊,不讓他們再次為患?憲廟時犁庭掃穴過,百年一過,女真人又繁衍生息,甚至如今建國妄稱皇帝!地盤打下來容易,守住才難!」

  銳利的目光一個個看過去,袁可立緩緩訓誡:「我知道許多將士心裡都有想法。潑天大功近在眼前,為何不攻?但何必徒耗性命強攻?何必只盯著眼前功勞?朝鮮如今也叛了,甘肅陝西寧夏,如今百姓又多了些。想立功,難道只有遼東這次?兵不血刃,留得精兵在,將來遼東鎮更好守,將來也有更多地方立功!」

  「……都督教訓得是。」有些人眼看袁可立神色難看,趕緊先開口表態。

  現在的樞密院可不比以前的兵部和五府,現在樞密院裡有專門的軍紀督察署。

  皇帝和樞密院都認可了袁可立的方略,他們都已經知道。

  現在袁可立鄭重其事跟他們講道理,如果還繼續拎不清,說不準袁都督立時就要先辦了誰立威。

  袁可立表情緩和不少,隨後又語重心長地跟他們說將來。

  改了駐防地方的遼東鎮以後就是以防備殘餘的女真及科爾沁為主的防線。從通遼、扶州、遼源軍民府到這一帶將會設立的建州軍民府,「一窮二白」。


  沒有穩固的長城邊牆,地盤更廣袤,山巒更密布,不知需要多少兵力好好配合。

  現成的城、堡、寨,當然是能留下多少就留下多少,這些都能讓將來的駐守更加容易。

  所以赫圖阿拉城要成為一個典範。大明這麼做,就是要把女真權貴和女真小民區分開。

  建州女真敗勢已成,自然會有很多人想投降保命。大明圍而不攻,倒顯得更仁德;而三部歸順之民能幫大明修木寨牆,有口吃的,和大明相處融洽,難道不是榜樣?

  袁可立告訴他們,留下更多士卒的性命,將來可以娶女真婆娘,生下崽子來,在這裡落地生根。一兩代之後,大明的遼東鎮才真正穩如泰山。而如今九邊都將沒有軍籍,全是民籍。繼續從軍可得重用,餉銀無需憂慮;不願從軍也能夠因為在這裡落地生根了、關係遍布兩族而謀些好差事。

  不論是讀書做官,還是買田買山,又或者組織女真親族上山采參打獵做生意,都比在這裡強攻丟掉性命要強吧?

  「蘇子河已經在化,過了河,離城牆就沒多遠。箭矢如雨,何必強攻?你們想立功,兵卒可不一定覺得現在這樣不好!」袁可立最後總結,「多圍一天就多一些行銀,性命還無憂,是不是這個道理?」

  有人正待回話,喬一琦從帳外進來,領著兩個人,其中一個人抱著一個盒子。

  「陛下專程遣人送來利器。」喬一琦指著那個盒子,「陛下旨意,都督善用之,此望遠鏡有千里眼之妙,博研院巧匠正在加緊磨製更多,如今這件乃是試製出的孤品,是陛下親自用過的。」

  「千里眼?」袁可立一驚,隨後先走到南面對專程送東西來的欽使謝恩,「臣袁可立叩謝陛下賞賜,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兩個人卻躲開了,其中一個說道:「劉公公吩咐,這不是賞賜。說是待製得更多之後,大明諸將人人都要有一個的,此為將來樞密院尋常軍備。」

  說罷把盒子交到了袁可立手上:「袁都督先拿著。我們和此前傳旨的一起離京,不敢急行,以免震壞此物。都督快驗一驗,若還是震壞了,我們罪過可就大了。」

  袁可立好奇地拿過盒子,走回他位置前面放到了案桌之上才打開了盒子。

  這時毛文龍等人已經都踮著腳尖在那裡看了。

  千里眼?這說法可太嚇人了一些。

  「都督,劉公公說,就是小的這頭擱在一隻眼睛前面,大的那頭衝著想看的地方。」

  他們自然還被囑咐了使用方法。

  袁可立依言將它拿了出來。

  長有一尺多,細的那頭有手腕般粗,另一頭已經有脖子般粗了。


  袁可立拿在手上,還覺得有些沉,但只要不是一直那麼舉著,並不吃力。

  他本身臂力也不錯,現在只是小心地拿起來,一邊準備看看一邊問:「這樣?」

  「另一眼可閉上。」

  「哎呦!」袁可立已經大喊一聲,手差點沒穩住。

  「都督,如何?」

  「這……」袁可立一臉不敢相信,隨後眯了眯眼睛,「待我出帳望一望……」

  他剛才對著的正是湊得近的毛文龍,眼前瞧見的是碩大一個眼珠子,嚇了袁可立一大跳。

  但他已經大概明白是什麼用處了,畢竟之前皇帝巡視軍工園時也提到過一些這種東西。

  出了帳門,他再次屏住呼吸,將那望遠鏡對準了遠處的赫圖阿拉城。

  一隻眼睛閉上之後,他的嘴巴卻張大了。

  城牆上,一個守城女真小兵臉上擔憂的神情清楚地出現在眼前。

  「都督,是完好無損的吧?」

  「好!」袁可立稍微動了一下,然後放慢了節奏,嘴裡不停地說著,「好好好!」

  「都督,能不能讓我們也開開眼?」一堆人湊了過來。

  「不急!」袁可立卻護得緊緊的,「此神器也,務必慎重,不可損壞分毫!你們……」

  他如獲至寶一般托著這望遠鏡,看向眾將之後瞧見的是一雙雙好奇又雀躍的眼睛。

  「……和女真眾將、權貴打過照面的留下,隨後隨我上箭樓。」他安排了下來,才對喬一琦說道,「快請二位公公先去歇息,好生招待。有勞二位公公了,此物完好無損。送至我手,必建奇功,我先窺察敵情,而後自會擬謝表呈回御前,必為二位公公請功!」

  「完好送到就行。」兩個太監喜笑顏開,「我們奉命辦差,哪稱得上什麼功勞。」

  「都督,當真有那般神異?」

  袁可立一臉微笑,看著他們之後嘆道:「若這望遠鏡以後當真能夠讓你們人人都有一個……行軍打仗,建功立業,又何在話下!事不宜遲,這就先去箭樓,讓我看看能不能尋到努爾哈赤在何處!」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