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光宗耀明> 第294章 冬日工程

第294章 冬日工程

  第294章 冬日工程

  當此之時,生活在大明遼東邊關之外的女真各部及其他小部族,總人口已近兩百萬。

  泰昌七年這場女真劇變的直接結果是讓這近兩百萬人分成的三股。

  最多的,是建州女真加上原先哈達部的大部分,再加上這次從輝發、烏拉收服帶走的十餘萬青壯,總數加在一起已經接近百萬。

  其次是葉赫部,再加上他們從哈達、輝發、烏拉三部之地吃的一些殘羹,總人數也接近五十萬了。

  本章節來源於𝚜𝚝𝚘𝟿.𝚌𝚘𝚖

  剩下那三十來萬人,真正的老弱婦孺。

  「撫台,人越來越多了!」廣順關的守將是麻貴的侄子麻承訓,「建州和葉赫都沒安好心,這怎麼養得起?」

  他看著邊關之外一眼望不到頭的難民,只感覺頭皮發麻。

  得虧都是老弱婦孺,要不然廣順關外擁來了數萬女真人,那他可要報到伯父那去請求增援了。

  雪已經下過幾場,熊廷弼想了想之後就說道:「把行糧也備好,先用上。」

  麻承訓大吃一驚:「行糧?那怎麼行?」

  「那就先備著。」熊廷弼看了他一眼,「我自會呈奏上去,想必寧虜伯和袁都督那邊不久也會有軍令。」

  雪地里,都是脆弱的破舊帳篷。人在裡面稍微一動彈就顯得搖搖欲墜,更有人只能尋位置搞出個雪窩子,靠著樹枝或土堆。

  沒有組織,沒有保障。

  每次放粥時都是讓人感覺很緊張,餓極了的人會怎麼樣?

  數萬人,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這麼多人一天要消耗多少糧食?

  袁可立人在南面,擔任左軍右都督的他再次見了何和禮。

  「這糧價已與關內無異,也只能給你們這麼多。人參皮毛都沒壓你們的價,但不能少。如果不夠,用木材來換,但本都督有個要求。」

  「……都督請講。」

  何和禮這是來求購第三批糧食了,他心裡頗為沉重。

  木材,建州部同樣缺。

  多了十餘萬人,這都是努爾哈赤想要收服作為將來兵源的青壯,總要讓他們有地方住、過這個冬吧?

  物資都缺,糧食更缺。

  「木材運到撫順關外。」袁可立不容置疑地說道,「陛下令各部頭領朝覲,原想著你們以和為貴,不料變本加厲!如今搞得生靈塗炭,多少人到大明邊牆外就食?還能賣給你們多少糧食,要看你們是不是別再玩這種驅民就食的把戲!」


  龔正陸這回沒來,何和禮內心很氣憤。

  什麼以和為貴?這不都是大明的要求?

  當然,兩部也耍了個心眼子,十分迅疾地在入冬之前速戰速決,留下了大量老弱婦孺。

  這樣的滅部之戰往常哪裡會這樣進行,但這次建州和葉赫都有默契,各有各的目標。

  建州知道葉赫不會馳援,葉赫知道建州會提前讓哈達部的精銳和權貴撤走。

  而冬季不適宜大明出兵,這一整個冬天面對著那些老弱婦孺的壓力,大明仍要問問拿下那三部之地,眼下和將來都有那麼多老弱婦孺的負擔。

  這對建州和葉赫來說都是好事。

  「都督明鑑,小部貧弱,哪裡敢驅逐部民來就食?實在是已經缺糧至極,還望都督垂憐。」

  「這些話就不要講了。」袁可立冷冷說道,「哈達部災民,都去了廣順關,那裡已有四萬人之眾。寬甸六堡、鴉鶻關、撫順關外的粥廠都是建州部老弱在此就食,建州本部可沒遭兵災!怎的?建州也有這麼多災民?」

  何和禮當然會狡辯一二,但袁可立不聽:「你回去傳話給努爾哈赤,這三處粥廠後面都改到邊關之內,只施給婦孺,還要學做針線活縫製帳篷衣裳。大明能幫著賑濟一些婦孺已是仁至義盡,奉養族老自該他來做!另外,本都督不日就要去廣順關。既已收兵,十二月二十之前,到廣順關與葉赫部議和!」

  「改到關內?」何和禮愣了一下。

  「要麼就當真棄之,要麼就都養起來。」袁可立也不與他委婉,「讓努爾哈赤自己做決定吧!」

  大明不要建州部的老人和青壯,現在擺明了只要建州部的婦孺。

  何和禮看著這大明的左軍右都督、前任遼東巡按。

  他升官非常快,魄力十足。

  先以粥廠誘了人過來,把大明仁義的牌坊立了起來。災民變多之後,幾處邊關立刻有了增兵的必要。

  看似防備災民作亂,實則焉知大明沒有另外打算?

  努爾哈赤告訴過他,朵顏諸部的頭領就那麼突然被帶回了大明處決,神鬼莫測。

  大明永遠是女真各部的頭號陰影。不管是葉赫部糾集九部聯軍攻打建州,還是建州開始一統各部的步伐,都是趁著大明在援朝抗倭無法分心。

  原來設粥廠也是計。

  等建州這邊幫著散播消息讓更多人跑到這裡來就食以減輕壓力之後,大明又提出了新的條件。

  何和禮沒有辦法,只能先帶著拿來的那部分貨物換得的糧食回去。

  價格確實是公道的,與往常無異,但帶了多少貨物就換多少,而且能換到的數量也設了限。

  等他離開,袁可立再把程啟南和張志征叫來了。

  「說是這樣說,屆時你這邊要用工,就提條件。結親,一家一家的帶來,先安置在寬甸六堡一帶。」袁可立對張志征說了他之前向建州提的意見,「換得的皮毛,就地縫製成衣裳、被衾,做工差一點不打緊,製成了就往開原那邊運。這邊如果糧食吃緊,就先動用部分預備用作行糧的軍糧,我已傳令各道。」

  「下官明白。」張志征問道,「都督是想以工代賑?」

  「不錯。雖然都只是老弱婦孺,也有用處。只是施粥賑濟,遲早生亂。」袁可立又對程啟南說道,「程按台,你就先在這裡主持一下大局吧。熊撫台那邊,我自與他分說。」

  「是。」

  袁可立又馬不停蹄地趕往廣順關那邊。

  對三部之地,大明志在必得,絕不可能受阻於老弱婦孺們的過冬壓力。

  被遺棄的女真人並沒有全部過來,只有一小部分。但這一小部分既然過來了,也正好方便大明去消化,並且作為將來收攏其他人的宣傳員。

  困難當然有,要付出的成本也不低,但這正是袁可立這些大員們該體現才幹的時候。

  在袁可立心目當中,將來若想穩穩控制住三部之地,首先應該做的便是道路。

  老弱婦孺確實無法進行修路這樣的重體力活,但不意味著不能幫助先稍微清理一下路基,準備一些材料。

  能做一點事,將來就少一些活。

  況且讓他們動起來,不是就呆在那裡每天等著領粥,這也是一種管理手段。

  法子並不新鮮,張志征都看得出來。

  袁可立到了廣順關之後,隨即就以左軍右都督的身份與麻貴商議好了,明軍正式光明正大地出了邊牆。

  以邊軍健卒為骨幹,以女真老弱婦孺為輔助,從廣順關通往烏拉城,這條路率先開始修整。

  「軍令明白,這便是打仗,都記功勞!只是修路,總比廝殺要強,只流汗不流血。」麻承訓咧著嘴讓他們打起精神,隨後壞笑著說道,「都是被撇下來不要的老弱婦孺,聽說在女真蠻子那邊都是奴婢出身。將來這三部之地總要人守,誰若看上了哪個姑娘,可不能直接搶。跟老子說一聲,老子自會做主幫你們成個家,免得隨軍都察御史告到伯爺那裡去。」

  「千總,兩個行不行?」

  「你個癟犢子,腰杆硬是吧?該乾的活不能少!都督說了,做三天歇一天,就是讓你們使勁生出一些娃來!」


  「哎……年輕的沒多少,要麼老了,要麼還太小。」

  「……廢什麼話,先開工!」

  這是古怪的作戰。按理說軍紀嚴明,還在軍伍當中,不敢開這樣的口子讓士卒們分心。

  但此刻情況是特殊的。

  大明真正的目的是徹底消化這一部分關外之地,那些沒去建州、葉赫部的女真人並不好趕盡殺絕。

  於是當此之時,邊軍們有了更多用途。

  到十二月初之時,山西各家的先頭人馬也抵達了廣順關。

  開原一路,李化龍曾有總結:孤懸天末,三面環夷,如黑子之著面,蓋九邊最危地也。

  但正因如此,其馬市為夷貨流通之府,胡漢之人,胥仰藉焉。搶掠所獲不足以當市易之利,夷人以市為金路,惟恐失之,而我亦藉此以為羈縻。

  這靠近哈達部的廣順關與靠近葉赫部的鎮北關,原本是開原馬市的南北兩市,其中尤以廣順關這南市更為興盛。

  但葉赫部先誘殺了哈達部頭領之後,廣順關就衰落了一陣。建州興起,努爾哈赤掌控者敕書,南面更多的貨物都是通過撫順關來進行。寬甸六堡邊市雖然只針對朝鮮,但建州同樣會去那邊交易。

  現在山西各家到了這裡之後,常慶安先隨著袁可立和熊廷弼專門出了邊關去外面看。

  關門山口之外,南北都是群山間的山谷。

  「從這裡往北再折向西,就到了鎮北堡。往南,就是小清河谷。」

  常慶安看著這邊不少確實做不動的老人和幼童,廣順關外的小清河北岸十分繁忙,都是邊軍和一些還做得動的女真人在勞作。

  冬天修路,修不好,如今無非先清出大致路基。

  他直接開口問:「都督所說,便是此處?」

  「小清河再往下走,經開原北在清遼入遼河,在開原東北,同樣能經鎮北堡水路去葉赫部。」袁可立深深地看著他,「陛下既有此恩典,你們將來莫若定居在那西豐。鎮北堡、廣順關,將來這兩處水陸驛都通西豐。那裡花鹿繁多,盛產柞絲,想必你是知道的。」

  常慶安點了點頭:「看來,只有先在這廣順關外小清河畔建個驛鎮了。」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