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從科舉開始宰執天下> 第303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

第303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

  第303章 大明靠的不是大誥,而是歷代臣民!

  朱元璋鐵青著臉。

  他手中的痒痒撓已被握的咯吱作響。

  一直壓抑的殺氣,徹底釋放了出來,整座大殿都被籠罩,作為從屍山血海闖蕩出來的帝王,朱元璋一個凌厲眼神,就足以震懾人心,然而這驚人的殺氣,這滔天的怒火,夏之白好似沒有受到半分影響。

  夏之白抬頭望著朱元璋,平靜道:「陛下生氣也好,動怒也罷,都改變不了這個既定的事實。」

  「《大誥》內容寫的再多,對天下臣子、百姓、功勳指責的再多,但落到實處,一定都是空空洞洞的,陛下在《大誥》裡面可謂是極盡渲染懲治之嚴厲之狠辣,但在我看來,只不過是裝裝樣子,嚇嚇人。」

  「希望讓底下的臣子跟百姓能老老實實的聽從朝廷的話。」

  「讓陛下的治國理念能繼續說下去、傳下去。」

  「但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想看更多精彩章節,請訪問sto9.co🎈m

  「在我看來《大誥》,就是陛下為天下人劃的一道紅線,告訴底下的臣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若是論及懲治力度,大明無疑是歷史之空前,而在天下高呼『陛下聖明』『陛下英明』的呼喊聲中,似乎的確起到了一點作用。」

  「然事實並不是這樣。」

  「無論南方還是北方,貪腐都每日劇增。」

  「甚至貪腐數額也只會越來越大,陛下讓信國公跟錦衣衛南下,只怕私下也做了一定調查,我不知信國公跟錦衣衛是否已將南方的情況稟告上來,但我可以很肯定的說一件事。」

  「便是陛下的高壓反腐沒有用。」

  「至少不會太起效。」

  「我這幾年對大明官員的收入有過一定研究。」

  「大體由官俸跟家庭經營性收入構成。」

  「洪武十三年,陛下就已確定了文武官員祿米俸鈔之數。」

  「臣若是沒有記錯,按規定:正一品月俸米87石,從一品至正三品依此遞減13石,從三品26石,正四品24石,從四品21石,正五品16石,從五品14石,正六品10石,從六品8石,正七品至從九品遞減5斗,至從九品月俸5石止。」

  「由上可見。」

  「大明官俸之薄,堪稱歷代之最。」

  「當然陛下恐也知曉這點,因而除了給與全俸之外,尚多歲時賞賜,如正旦、元夕、冬至,照例賜予京官酒米錢。」

  「而這部分只有京官才能享受到。」


  「所以朝廷也做了另外的補充,便是增加柴薪銀與馬丁銀,有時甚至還有『廩給銀。』」

  「所謂的柴薪銀與馬丁銀還有廩給銀。」

  「其本質就是允許官員索取皂隸銀,即向下面的皂隸允許納銀免役。」

  「即便如此,大明的官俸依舊很少。」

  「但大明的官員卻不見少。」

  「因為常俸只是官員基本收入的一小部分。」

  「其更多的基本收入,是來源於家庭的經營性收入。」

  「其中田地、房產出租當屬大宗,一些官員家庭甚至還開設開設紡織機房等等。」

  「每一樣都獲利豐厚。」

  「而想要從田地、房產上獲利。」

  「自然要取田地於民。」

  「就餘杭的『縉紳富室』,他們占有的田產,最多可高達『數千畝』,因而僅靠經營田畝收租,一年便可得租440餘石,還有『銀租』,每年也大約能收入一百兩。」

  「至於銀租從何而來,陛下應當很清楚。」

  「便是大明只發『大明寶鈔』,而不收『大明寶鈔』,百姓得了無用,只能取擇換銅銀,繼而為地方縉紳富室拿捏盤剝。」

  「這是餘杭的縉紳富室。」

  「像是劉三吾這樣的翰林院學士,自命清高,同樣不能免閒。」

  「其家中多蓄織婦,歲計所積,與市為賈。」

  「除了這些官員,便是士人群體。」

  「尤其是日益壯大的具有生員科名的士人,隨著天下承平,已開始不斷謀求其他獲利渠道,當下自然還是以處館獲得脩金為主,但隨著科舉復興,文人的地位抬高,士人已尋到了另外兩條『罔利』渠道。」

  「一是包攬錢糧、硬幫中保,藉此獲得『二三錢轎馬』。」

  「其中的包攬錢糧,是指生員通過朝廷規定的優免權,獲得尋常百姓的投獻;而中保一類,則是憑藉生員個人身份的信譽從中獲取好處。」

  「其二包攬詞訟,囑託公事,從中獲利,亦即到府、縣衙門裡去說人情。」

  「尤其是目下時節,一些原本在鄉村訓蒙餬口的生員,都歇館在家過冬,一等有事,就終日纏官擾民,今日上手本,明日上呈子,興訟、息訟,一由他們任意所為。」

  「不過最多的還是通過說人情而獲利。」

  「但無論是居間說人情之事,還是藉助朝廷規定的優免權,最終的目的都是為獲取好處費。」

  「臣說這麼多,只是想通過官員跟士人階層,告訴陛下一個很現實又無奈的事,如今的天下,早已步入到了『一切向錢看』的社會,錢就是代表著身份地位,及享受程度,整個社會最關心的就是掙錢。」

  「越上層越是如此。」

  「如今底層只是沒辦法,不然這股風氣早就泛濫下去的。」

  「光想著約束底層,放任上層,註定是徒勞的。」

  「而且目前很難扭轉局面。」

  「陛下當放棄『一勞永逸』的想法,改為『一直持續的清理』,就如同房子一樣,要經常打掃,不打掃就會積滿灰塵,唯有每天都持續打掃,才能把屋子裡的灰塵打掃乾淨。」

  「靠一本大誥不夠。」

  「僅憑陛下一人,也不夠。」

  「得靠大明曆代君主,得靠後世代代臣民。」

  「陛下不能總寄希望於自己一人完成所有的事,也不要總寄希望於天下始終一成不變。」

  「陛下真正當相信的是,天下是時刻在變化的,而且會不停的變化,從長遠來看,將來的後人應當比我們更有知識,他們要有也該有自己的判斷,作為前人,陛下做出的判斷,不能也不該對後世起到決定作用。」

  「後世有他們自己的想法跟標準。」

  「我其實並不喜歡太子,因為太子缺少足夠的勇氣。」

  「太子是沒少指責陛下,也沒少反對,但他始終沒有勇氣,去反抗你為他設計的條條框框,只敢背地暗自痛哭流涕,這樣的太子永遠都活在了陛下的陰影下。」

  「這不該是大明太子的模樣!」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