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能源革新刻不容緩
地產行業和電子業的問題順利解決。
網約車運營牌照和入場問題,卻很難得到處理。
其實順風出行成立之前,各地已經出現很多類似的預約用車服務,主要以計程車為主,輔佐少量高端酒店的預約用車。
這個行業,也一度被資本關注過,但很快沒有下文,原因很多,主要是運營成本太高,收益太低。
市場一直都有,尤其天氣惡劣時,大把需要提前預約車輛接送的顧客,但傳統運營車輛的公司對比不能說無動於衷。
只能說是毫無作為。
事實上你能在生活中發現很多類似例子,和二十多年前相比,也就是飯店裡不再張貼:不許上手毆打顧客的標語。
除此之外,收錢不辦事的躺平仍舊是主流,躺在溫柔鄉里的人,是幾乎沒可能實現自我突破,自我服務革新的。
與普及大眾提供更優質,更廣泛服務相比,它們寧願將市場規模局限於高端,收取遠超服務本身的高昂費用。
也不願意放下架子,將更好的服務覆蓋整個中下層。
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有人會說,沒有智慧型手機之前,普通人想要通過平台快速訂車很難,包括收費,定位,時間,車輛上均不能達到完美平衡。
那吃了麼,或者說歷史上飯急送(餓了麼)是怎麼發展起來的?
有電話送餐崛起的空間,卻沒有電話訂車成長的可能,根本原因就是背後有一個坐享其成,妄圖抗拒變化的龐大集團在阻礙。
曾幾何時,一張計程車牌照被炒成天價,動輒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高昂費用,再加上每個月抽取的份子錢。
將整條產業鏈中上游,養的白白胖胖,所以它們不願意放棄躺賺的巨額利益。
用一句話衡量,再恰當不過,那就是:嘴上全是zhu義,內心全是生意。
不過現在,情況又有所不同,因為青雲集團來了,在不久前,青雲系通過內部渠道,向最上層遞交了一份關於國產新能源整體計劃。
在這份報告中,青雲系從能源安全,材料,礦產,國內產業鏈上下游及未來市場前景,進行了綜合分析,提供了充足論點論證後。
得出結論,發展新能源車刻不容緩,發展國產新能源產業鏈刻不容緩,打破傳統集團對計程車行業的壟斷,刻不容緩。
這份報告,當然是按照李澤華的授意弄出來的,第三個刻不容緩,則是出於對網約車業務的綜合考量,不打破交管壟斷。
網約車就註定沒有前景。
而要實現這個目標,就要從基礎點滴做起,為什麼發展新能源?
因為傳統油車的幾乎所有技術優勢,都被西方資本控制,包括燃油發動機,變速器等核心部件底層專利,是無論如何繞不開的。
人家一百多年技術積累,怎麼可能讓東大輕鬆實現彎道超車?
而傳統燃油車數量激增的現實情況,又逼迫國家不得不增加原油進口數量,一則浪費寶貴的外匯資源,二則關乎國家命脈安全。
從波si灣,到廣闊的印度洋,經馬六甲,抵nan海,最終到達國內的這條海上能源運輸大動脈,時時刻刻處在敵人的威脅下。
一但有變,沒有人敢保證這條運輸線的安全!
也沒人敢保證,在面對國際事務爭端時,敵人不會拿這個籌碼用於威脅。
而打著反kong戰爭旗號,正在中亞,西亞大打出手的美利堅,又從陸地上,開始試圖建立一個掌控東大的包圍圈。
依靠陸路管道運輸的計劃,也因此受阻。
所以要大力發展電驅動汽車,繞開西方專利陷井阻礙的同時,建立一個屬於東大自己掌握的核心產業鏈。
一個完整且擁有獨立智慧財產權的數萬億大市場,對經濟和能源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這份報告中,青雲系闡述的美好未來,預期投入,籌備準備,海外礦產投資及整體規劃,讓上層心動不已。
作為最直接的回應,七部委將在近期聯手出台關於:新能源產業及國產電池補貼實施規劃細則。
在這則補貼計劃中,將首次明確提出將外資控股,參股超20%的企業排除在補貼名錄之外。
李澤華這隻小蝴蝶,終於再一次改變了歷史,因為這項政策,歷史上直到2011年才出現。
而首當其衝遭受衝擊的,就是寧德新能源atl,這家表面由香江資本控股,實際100%腳盆雞控制的企業,一下子就麻爪了。
在手機電池,筆記本電池領域,atl是當之無愧的全球霸主,它的主要用戶無一不是大名鼎鼎,比如蘋果,戴爾,惠普,摩托羅拉。
以及正在走下坡路而不自知的諾基亞,連想。
腳盆雞對新能源的布局由來已久,實際上全世界主要的車企,都在不同程度的進行新能源布局,比如豐田,奔馳母公司戴姆勒集團。
先後投資過特斯拉,豐田還是氫能源領域基礎專利的持有者。
而atl新能源通過在華布局,一點點打通從小型電池,到汽車電池的技術壁壘,其旗下動力科技研發部門08年成立。
致力於在鋰,納等電池動力領域應用進行深入研究。
但好日子即將到頭,因為失去來自上層的政策補貼後,即便它們成功研發類似成熟產品,也無法在市場上獲得競爭優勢。
就比如剛出現的新能源車,有沒有補貼價格相差好幾萬,同等級產品沒補貼,幾乎不可能獲得生存空間。
曾毓民在政策公布當天,就給李澤華打電話,表示atl新能源,正在考慮通過利益收買,私下達成秘密協定,幕後代持等方式。
想要迫使他們接受和解,建立表面內資實則繼續由腳盆雞控制,並實現技術專利共享的新內資公司,以逃避監管。
當時擺在他們面前的只有兩條路,第一條是假意妥協,然後收集證據,在關鍵時候用來當成談判籌碼,迫使atl退出。
第二條,就是公開撕破臉皮,以政策為籌碼,花一個合理的價格打包atl動力科技研發部門。
李澤華傾向於後者,哪怕價格高一些,也能杜絕後患,防止atl新能源從中安插私人,竊取研發成果。
而曾毓民選擇了第一條路,他也是有野心的人,不然當初就不會自主創業,並一度做到市值接近十億,只不過警惕性差了點。
被多家投資機構聯手做局坑了一把,導致喪失公司控制權。
選第一條路,是經過曾毓民深思熟慮的,說白了,動力科技研發部門已經有一定的技術積累,拋開重新來過費時費力。
還未必能比原來的技術路線更好。
這是基於技術角度考慮。
而且,由青雲動力科技公司收購,雖然史無前例的留下30%期權分配,15%管理,15%技術,但曾毓民能拿多少,主動權不在手裡。
選第一條路就不一樣了,因為腳盆雞也學會妥協,他們承諾直接給管理層一定的股份,還積極奔走聯絡可以代持的內資企業接盤。
曾毓民希望青雲系能參與這次融資,並拿到一定股份,幫助執行後續藉助上層力量趕走atl的計劃。
只有這樣,才能完全由管理層掌握主動權,並拿到更多股份和未來利益保障。
這是出於對現實的最優選擇,每個人為自己前途考慮無可厚非,即便是atl新能源,也不得不被迫妥協。
李澤華沒拒絕,但也沒答應。
因為他通過曾毓民的老師,拉攏了一大批相關行業內的巨頭,在姑蘇,一個擁有300名以上博士研究生的科研院已經建立。
在手機電池,筆記本平台電腦電池,及動力科技電池上的發展速度極快,尤其他捨得砸錢測試各種基礎材料,遲早能走出自己的路。
通過和比亞迪電子的合作,他也同樣和王傳富建立交情,青雲和比亞迪的合作即將取得突破關頭。
他更加不願意輕易妥協,尤其atl新能源還通過其母公司勢力,在南美,東南亞和青雲集團爭奪鋰電池關鍵的鎳,鈷,鋰等資源。
這一舉動,恰恰說明atl沒有放棄新能源布局,正在一點一點試圖打造專屬自己的新能源帝國。
曾毓民試圖擺脫atl控制的舉動,無異於與虎謀皮。
李澤華不在乎了,他轉手給比亞迪電子送去神舟筆記本的加工合同,和王傳富約定具體會面談判的時間。
並委託新晉青雲電子副總裁,兼神州電子執行總裁,勇闖集團董事長的孫洪斌先期赴鵬城,和比亞迪電子展開商務談判。
自己則專心應付起在魔都,首先取得網約車運營資質的問題。
當然,他不會放棄爭取曾毓民的計劃,對造車,他一無所知,投錢可以,找個專業懂行的技術管理大佬可以節約時間,少走彎路。
不過在此之前,他需要收集更多信息,用以說服曾毓民相信atl沒有妥協的意思……
「上汽和交管部門的談判失敗了?」
辦公室里,李澤華聽著王斐的匯報就想笑,距離世博盛會開幕就半個月時間。
而所謂新城新氣象,世博形象展示車的計劃還沒談出結果。
本來麼,這個計劃就是趕鴨子上架,上汽方面有點一廂情願的意思,準備讓青雲集團當這個冤大頭,訂購一千輛大眾新系列。
輝騰,這個由大眾集團弄出來用來和奔馳s,寶馬7系競爭的高端系列,一出場就落了個無人問津的局面。
從02年公開問世,到今天8年時間,公開數據顯示全球限量才4萬輛左右。
這一千輛車也不知道大眾集團,從哪個倉庫里扒拉出來的,反正滿世界找買主,兩個型號油耗高的嚇人,售價還不低。
公開的就不提了,反正給青雲集團開出的價格分別是60多萬一台,一千輛就是6個多億。
至於為什麼非得找青雲集團接盤,這事內幕很深,李澤華托人打聽過,得到的反饋很讓人無語。
簡單點說就是內部某大佬一拍腦門做出決定,準備梭把大的,結果沒曾想,肉沒吃到還砸鍋里沒人接盤。
這下麻爪了,這麼一大筆資金押在庫存,一但出現積壓傳出去影響形象是一方面,現階段這個要命的時間,誰敢拿前途開玩笑?
思來想去,只能走內部消化的路子,爭取短時間內一定要清理掉。
選來選去,正好青雲集團家大業大,被某些人挑中報上去,魔都衙門不看僧面看佛面,就把合作轉過來,希望青雲集團幫忙解決。
6個億不是出不起,何況銀行給低息貸款,李澤華不太好拒絕,這筆錢出的還是有價值,人家也不讓他白買,私下有額外補償。
而其它企業,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又很難通過正規渠道拿到補貼,所以最後選來選去,也只有青雲集團能短時間內處理好。
王斐同樣哭笑不得,「汽車公司那邊好像不太樂意出面解決問題,好幾次都是他們提出來,經過溝通眼看有希望,又自己給否定掉。」
「內部競爭嘛,放在哪裡都一樣,好不容易抓住把柄,怎麼可能讓他輕易掙脫。
不過這事對我們有利,首先這車就完美解決公司許多中高層管理,日常用車的需求。
老是奔馳奧迪,出入排場太大,影響也不好,一個二級分公司老總的座駕,都上奧迪a6a8,傳出去不知道的還以為公司賺多少錢。
這裡可以消化一部分。
剩下的,可以用作拿網約車雙證的籌碼,有上汽出面總比我們這個直接利益關聯方,出面有說服力。
畢竟交管部門也要滿足大眾的迫切需求嘛。」
李澤華笑了笑,「其實交管那邊願意出來談,就是好事。
這樣吧,你再給那位打個電話,讓他換個思路,直接找魔都衙門做利益交換,讓衙門內部再出面和交管談一次。
只要這邊鬆口出正式文件,集團馬上聯繫銀行打錢。」
王斐忍不住感慨發聲,「做點事真難啊,僅僅是一個網約車魔都地區的牌照,就要花費六個億,全國做下來,不得破百億啊?」
「你還真別說,一百億未必都能打住。」
李澤華回想歷史上的網約車發展之路,忍不住嘆口氣,「總之為了集團的新能源車發展,付出一定代價是值得的。
不讓交管部門吃肉,也避免將來出現業務量做大後,被迫進一步妥協的可能。
這種既當談判,又要做運動員親自下場的行為,才是最讓人頭疼的。」
好在集團可以另闢蹊徑,通過更高層面的利益交換,來堅決杜絕這種怪像發生,因為只要和這個主管部門發生利益交際。
以後想要擺脫就難了。
反正各地將來都要發展自己的新能源車,加上青雲旗下在全國各地的布局,完全可以依靠這個來實現制衡。
交管這一畝三分自留地,對付網約車平台固然是一言九鼎,但若是影響到國家推廣新能源的大戰略,那就不值一提。
無論前者怎麼掙扎,都不能不屈從於整體壓力,屆時沒有這層隱患,網約車行業也將大大規範運營。
「總要發生改變的,別的部門暫時惹不起,那就先從這裡開始吧。」
王斐聽完,覺得有些怪異,但又說不上來,只能把問題藏在心裡,隨後道:「董事長,晚上的安排已經準備妥當。」
「行,待會安排去工地陪王董再視察一圈,順帶讓孫總去看看之前預留的土地,把商業小區也給規劃出來。」
李澤華說完,把顧時節叫過來,「連鎖超市的人員培訓和項目進度最近怎麼樣?」
顧時節一聽這個就頭大,「正準備找您匯報呢,管理層普遍反應出抗拒心理。
而員工積極踴躍報名拿名額的同時,也發現一些不好的問題,譬如私下倒賣指標。」
「等會,一個超市投資名額還能倒賣?」
李澤華有些無語,拿起電話就要打給秦朗,可想了想,又覺得這事可能更嚴重,就打給法務部諮詢一下……
「青雲做超市,意在為自己的農業戰略鋪路,成功的關鍵點在於自產自銷和產業自購。
前者繞開繁瑣的中間層,降低產品成本,進一步提升利潤率,最關鍵還能掌控產品源頭,建立更具競爭優勢的供應鏈。
後者通過旗下青雲置業購置商業地產,不僅在地價上漲過程中享受額外利潤,還能在將來租金等各方面節約大量成本。
根據我們的商業信息調查顯示,青雲集團給正在接受集中培訓的超市服務人員,定下的規矩很嚴格,但開出的薪資待遇很高……
成熟可靠且價格低廉的供應鏈,完全自主購買的商業地產,高薪養出的高素質服務人員,這幾乎覆蓋所有的成功要素……
所以經集團謹慎研究後決定,主動參與到這一輪超市投資中,無論是正面接洽談判入股,還是收購員工指標用於投資,都有保障。」
搶購指標的是風益國際旗下投資部門,因為和青雲農業服務公司的合作即將簽署文件,所以對這方面信息比較敏感。
一查青雲集團的大動作,立馬來了興趣,調查後發現,這特麼幾乎就是純賺的項目啊,哪能不眼巴巴湊上來。
「可正面接洽的效果不理想,青雲集團沒有大規模引入戰略投資的打算,在沒有獲取諒解的情況下,通過收購內部員工指標。
一但將來出現糾紛,怎麼辦?」
面對來自下屬的質疑。
負責風益國際國內事務的總經理何軒禮輕蔑一笑,一錘定音道:
「總公司已經是青雲農業的股東,持有20%股份。
而據公開信息顯示,這家新成立的青雲零售公司股東有青雲控股,吃了麼,青雲農業和蜂鳥。
有這層關係,收購一些內部員工的投資指標而已,沒什麼大不了的,哪怕將來真出現糾紛,也能在公司內部解決。」
他倒是想的美,可也不想想,李澤華同意風益國際入股,那是因為李家坡三大基金提出來的,礙於其它利益不得不答應而已。
現在風益國際想強行上車,也不知道會鬧出什麼么蛾子……(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