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707南下(過渡章)
「幫我轉述我對她的思念。」
弗拉奈斯的語氣里透著幾分鄭重,然而他的話音剛落,達克烏斯卻忽然笑了。
那笑聲爽朗而肆意,甚至帶著幾分戲謔,仿佛對方的話讓他聽出了別樣的意味。緊接著,他伸手與弗拉奈斯擁抱,手掌重重地拍在對方的背上,力道之大,差點讓弗拉奈斯踉蹡一步。
看本書最新章節,請訪問🎆sto9.com
等兩人分開後,達克烏斯收起笑意,神色一變,變得異常嚴肅。目光沉穩堅定,語氣莊重得仿佛在做某種鄭重的承諾。
「我會的!」
然而,達克烏斯一本正經的模樣反而讓弗拉奈斯頭皮發麻,心中隱隱生出不妙的預感。他突然意識到,讓達克烏斯來轉述自己的思念,或許是個錯誤……
以達克烏斯的風格,他大概率不會只是單純地帶個話,而是會繪聲繪色地添油加醋,甚至誇張渲染,把普通的問候說得猶如深情的肉麻告白,讓自己在貝洛達面前下不來台,被她毫不留情地取笑。
弗拉奈斯心中暗自嘆氣,但此刻,話已出口,他已無力阻止達克烏斯,只能寄希望於對方的『職業操守』了……儘管他並不抱太大希望就是了。
緊接著,達克烏斯又與希爾西斯擁抱了一下。
「如果可以……」
希爾西斯才剛開口,達克烏斯便毫不猶豫地打斷了他,嘴角微揚,語氣乾脆得毫無拖泥帶水。
「放心,我會的。」
他不需要希爾西斯把話說完,就已經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希爾西斯一向沉穩克制,但即便如此,作為一位父親,他依舊放不下自己的小兒子——尤里安。
至於大兒子……
五年前,希爾西斯的小兒子尤里安曾隨阿蘇爾使團來到納迦隆德,那是父子二人在分別許久後的第一次見面。可當時,尤里安看著眼前的希爾西斯,不能相認,甚至連眼神中都不能流露出半分熟悉。
希爾西斯也隱隱察覺到了什麼,但他不敢問,也不願問。
在尤里安從納迦羅斯前往奧蘇安之前,他的面容已被重新塑造,身份也被徹底改寫。但血緣的紐帶是無法真正抹去的,即便樣貌改變,名字更換,可作為父親,希爾西斯依舊能在一些細微之處察覺到那份熟悉的影子。
只是,這些影子藏得太深,他既不能深究,也不敢深究。
達克烏斯望著希爾西斯微微低垂的眼眸,沉默片刻後,輕輕拍了拍對方的肩膀。
「放心吧,我會照看他的。」
沒有多餘的安慰,也沒有不必要的承諾,但這短短一句話,已足夠讓希爾西斯微微鬆了一口氣。
隨後,達克烏斯微微頷首,向寇蘭點了點頭,隨後抬起手,向送別的眾人揮了揮手。他沒有過多的告別之語,唯有堅定的目光與略帶從容的笑意,仿佛這次南下不過是一次例行的巡察,而非攸關全局的重要行動。
隨著汽笛長鳴,南下的列車緩緩啟動,蒸汽升騰,在冰冷的納迦隆德空氣中迅速消散。車輪碾過鐵軌,發出節奏分明的轟鳴聲,逐漸駛離這座陰沉肅殺的黑暗都城。車廂內,同行者包括斯普林特溫、貝爾-艾霍爾、雷恩、吉納維芙等一眾達克烏斯的親信,他們的神色或肅穆,或漫不經心,各懷心思,但無論如何,他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阿納海姆。
至於留在納迦隆德的其他人,要麼因職責在身無法脫身,要麼根本不在納迦隆德。而韋蒂爾的系統,也選擇留在納迦隆德,沒有隨行南下,繼續在納迦羅斯履行它的職能。
距離達克烏斯上一次送別馬雷基斯,已經過去近一年了。
儘管戰爭已經爆發,但納迦羅斯本土卻依舊保持著詭異的平靜。戰事的硝煙仿佛被風暴隔絕在遙遠的戰線之外,駐守在納迦隆德的部隊甚至又開始了輪休,鋼鐵之心的體育賽事再度開啟。整個社會依舊按部就班地運轉,絲毫沒有那種全面戰爭降臨時的緊繃感。
半個月前,『龍母』莫達克斯率先動身前往阿納海姆,與她同行的,還有領導各個院的術士們。而最令人矚目的,莫過於『納戈爾號』——這艘曾沉寂了數十年的黑色方舟,如今終於再度駛離惡怨海,向阿納海姆進發。
如今,達克烏斯也踏上了前往阿納海姆的道路。
與此同時,納迦隆德方面則留下了三名話事人——夜督希爾西斯、達克烏斯的副手弗拉奈斯,以及負責軍務的寇蘭。三人互相牽制,三足鼎立,既維持著權力的平衡,又確保了政務的正常運作,無需擔憂因領袖的離開而造成的混亂。
這種安排是達克烏斯慣用的手段,經過時間的驗證,已然成為一種成熟的統治模式。
卡隆德·卡爾依舊維持著一貫的沉寂,駐守在那裡的兩個集團軍始終未曾調動,而當地的鎮守者、夜督『養雞場場主』基拉,則依舊穩穩地掌控著局勢。
至於養雞場場主這個稱號,則是杜魯奇貴族們對基拉的戲稱——但這並不是什麼帶有貶義的綽號,更不是什麼集中營,她也不戴眼鏡,而是名副其實的養雞場場主。
在杜魯奇進入新時代之後,伴隨著陸軍和海軍的整備,卡隆德·卡爾失去了原有的作用,但達克烏斯隨即賦予了它新的意義——養殖產業。
最初,這座城市建立了五座封閉式的大型養雞場,專門為納迦羅斯提供雞肉和雞蛋。雞肉會經過屠宰場的分割,含肉量較高的部位被送往軍隊和學校,而肉少的雞架則流入社會,成為平民食物。
貝爾-艾霍爾和艾薩里昂最愛吃的雞架面,正是達克烏斯與吉納維芙研究出來的獨特食譜,最終在納迦羅斯廣受歡迎,成為貴族和平民都熱衷的美食之一。
至於零碎的雞骨頭和邊角料,要麼做成滷煮和零食,要麼被加工成飼料,供應給精靈戰馬享用。
如今,卡隆德·卡爾的養雞場規模已經擴展至近三十座,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這種模式帶來的經濟效益極其穩定,甚至比過去那種『勞務派遣』模式更有利可圖。卡隆德·卡爾的杜魯奇貴族們逐漸發現,在這樣的產業模式下,他們分到的利潤不僅穩定,而且甚至比過去的收入還要高上幾分。
在這樣的背景下,基拉對『養雞場場主』這個稱號沒有半點不滿,反而甘之如飴,甚至還有些自豪,誰讓卡隆德·卡爾撐起了納迦羅斯的肉食供應呢。
與此同時,艾希瑞爾仍舊保持沉寂,沒有動作。新海格·葛雷夫亦是如此。
杜魯奇的陸軍依舊維持著如常山之蛇般的部署方式,少部分軍力駐紮在納迦隆德與克拉卡隆德,而絕大部分部隊,都已集中在阿納海姆。
而阿納海姆,已經徹底淪陷了。
阿蘇爾的守軍,已經投降,在第三集團軍從森林湧出來的第三個月後降了。
他們的崩潰過程並不算迅速,反而更像是鈍刀割肉,緩慢而痛苦,被一步步逼入絕境,最終不得不放下高傲的頭顱。
這一切,就像是一場蓄謀已久的獵殺。
吉利德的閃亮登場,成群紅龍在天空盤旋咆哮,龐大的杜魯奇陸軍重重包圍,杜魯奇海軍則封鎖了所有退路。
沒有刀兵相見,沒有慘烈的攻城戰,全是攻心計,有種被活生生嚇死的美。
這一整套連招打下來,讓阿納海姆的阿蘇爾守軍們意識到根本沒有絲毫翻盤的可能,最後只能選擇投降,甚至連象徵性的抵抗都沒有。
如今,阿納海姆的統治者埃利昂率領駐軍,正式併入吉利德指揮的第三十二集團軍,進行整訓。延續了泰倫洛克王國在大分裂時期的『光榮』傳統,成為杜魯奇的僕從軍。
當然,在他們自己的敘述中,他們並不是為杜魯奇效力,更不是為了巫王,而是為了吉利德,為洛塞恩-馬爾薩納斯家族最後的血脈而戰。
勉強保留著最後的體面?
達克烏斯此刻選擇南下,並非偶然,而是因為奧蘇安的艦隊終於有所動作了。在芬努巴爾與艾斯林的一番籌謀下,能動員的力量幾乎傾巢而出,就連暮光要塞的駐軍和位於其他殖民地的艦隊都被調動起來。
圍點打援的套路再簡單不過,奧蘇安若不救援阿納海姆,整個軍心必然動搖;若是派兵救援,投入的兵力少了就是白白送死,投入的兵力多了,則必然與杜魯奇決戰。然而,無論如何,他們都不能坐視不管,所以,這一戰是必然要打的。
而達克烏斯作為瑪瑟蘭的冠軍,當然也必須有所表示,不止是他,還有……
而且相比杜魯奇這邊的穩定,奧蘇安的內部卻愈發混亂。第十任鳳凰王『賢者』貝爾-哈索爾已是風中殘燭,病危的消息不脛而走,奧蘇安的政局已然動盪。
而開海派則藉機全力推動這次行動,芬努巴爾憑藉著自身的聲望,以及翡翠海家族長年經營的人脈網絡,將整場海軍調動推向高潮。再加上阿納海姆名義上屬於泰倫洛克王國,傳統派也不好反對,畢竟誰敢站出來說不救呢?
接下來的局勢已經非常清晰,劇本無非兩種走向:
第一種,奧蘇安的海軍成功解圍阿納海姆,或者至少將駐軍撤回奧蘇安,並在與杜魯奇艦隊的交鋒中保持均勢,沒有讓『鮮血之日』的慘劇重演。這樣一來,芬努巴爾將憑藉巨大的威望順利登上鳳凰王之位,開海派徹底掌控奧蘇安,隨後整軍備戰,迎接杜魯奇的入侵。
當然……
第二種,阿蘇爾海軍全軍覆沒,『鮮血之日』的慘劇再度重演,阿納海姆徹底陷落,芬努巴爾的聲望遭受重創。而且阿蘇爾海軍的全軍覆沒不僅意味著芬努巴爾的個人聲望崩塌,更直接動搖了整個開海派的根基。
此前,這一派系依靠擴張主義與海上貿易建立的影響力已經滲透到奧蘇安各大王國。從海洋霸權到商業網絡,從軍隊部署到外交政策,開海派以驚人的速度擴張著自身的話語權。
一場徹底的海戰失敗,將會成為他們邁向巔峰後的深淵。
曾經的支持者會開始猶豫,那些原本便對開海政策抱有懷疑態度的貴族們,則會趁勢倒向傳統派。這一轉變不僅意味著開海政策的正當性被徹底質疑,也意味著奧蘇安內部的政治天平正在發生劇烈傾斜。那些多年來被壓制的守舊勢力,將會利用這次慘敗掀起反撲,試圖推翻所有與開海相關的改革,讓奧蘇安重回他們所熟悉的舊日秩序。
這樣一來,鳳凰王位的繼承便將陷入巨大的不確定性。
原本,若海軍戰勝,芬努巴爾憑藉其戰功和威望,幾乎能夠毫無懸念地成為第十一任鳳凰王。但一旦慘敗,他不僅失去了這一資格,還會成為各方攻擊的對象,在政治上淪為過街老鼠。開海派會全力保他,傳統派則會想方設法讓他徹底翻車。
權力鬥爭的烈度將進一步加劇,奧蘇安將迎來一場漫長且不確定的政治角力。
畢竟,在這座古老的島嶼上,鳳凰王的選舉從來不僅僅是美德與榮譽的較量,更是一場血統、利益、威望與軍事實力交織的棋局。
但這還不是最嚴重的後果。
如果阿蘇爾海軍在這場行動中全軍覆沒,奧蘇安的海洋霸權將徹底終結。
一直以來,阿蘇爾憑藉無可匹敵的海軍力量,將奧蘇安塑造成一座遠離紛爭的孤島,將外界的戰火與紛亂拒之門外。然而,這一戰之後,這道壁壘將被撕裂。無論是杜魯奇艦隊,還是其他覬覦奧蘇安的敵對勢力,都可以更加肆無忌憚地逼近這座島嶼的心臟。
海權的喪失意味著奧蘇安不再安全,意味著以往的榮耀將被踐踏,意味著在這場戰敗之後,真正的噩夢才剛剛開始。
當然,關於這場戰役的劇本,還有一個被隱藏的走向——一個只有極少數人知曉的劇本,一個充滿了諷刺意味的結局。
奧蘇安使團的納迦羅斯之行,並不是單純的外交活動。事實上,這也是促成阿蘇爾艦隊全力出擊的關鍵之一。
南下的火車,並未在新海格·葛雷夫停留,而是徑直前往克拉卡隆德。他在那裡待了整整一周,在馬拉努爾的陪同下巡視著,並住在夜督城堡屬於他的房間。
從那之後,他才踏上前往阿納海姆的路途。
不過,這一次,他沒有選擇火車,而是沿著公路南下,親眼見證沿途的變化,反正時間還早。
克拉卡隆德-阿納海姆的鐵路線,如今已不同於一年前。原本的兩條鐵路線,已經擴展成了五條,一列列軍用列車不間斷地往返。東側的森林已被砍伐一空,形成了一條直線距離五百米的隔離帶,而在隔離帶內,每隔一千米就設立一個防禦據點,足以容納百人駐守。
這是為了防止可能出現的突襲與破壞,是杜魯奇在過往戰爭中汲取的經驗,是納迦羅斯的意志貫徹在戰場上的體現。
達克烏斯一路視察著,觀察著沿途駐軍的布防,最終來到了阿納海姆,準確的說是新阿納海姆。
然而,還沒等他屁股坐熱,還沒等他與其他人打招呼,他就從雷恩那裡收到了一條有些奇怪的消息。
一條來自埃爾辛·阿爾文的消息。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