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大明從挽救嫡長孫開始> 第600章 尾聲(六)

第600章 尾聲(六)

  第600章 尾聲(六)

  徐允恭是標準的行動派,得到陳景恪的支持之後,馬上就去找了內閣和大都督府。

  雙方一聽陳景恪要求大開殺戒,都大吃一驚。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然後就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大都督府那叫一個高興,以前打仗都會給出種種限制,這不能殺那不能破壞。

  束手束腳的打贏了也不痛快,

  這次終於可以放開手腳了。

  當場表態,我們堅決擁護安平侯的決定,保證把這場仗打的漂漂亮亮的。

  啥,你說戰後治理?

  那是內閣的事情,和我們這群大老粗沒關係,我們不能越界。

  內閣則開始懷疑人生了,安平侯這是要幹啥?日子還過不過了?

  他們連忙找到朱雄英,詢問他是啥意見。

  朱雄英早就和陳景恪通過氣兒,當即表示:

  「安平侯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照辦吧。」

  內閣學士們儘管早就有心理準備,可得到皇帝親口證實,內心還是非常沉重。

  然後就開始勸諫。

  這麼做會引起高原大亂,不利於朝廷迅速穩定地方。

  而且還會引起其他部族的恐懼,到時他們與朝廷離心離德,就不好辦了。

  朱雄英說道:「高原的情況你們應該都知道。」

  「數千年來他們始終處於半獨立狀態,文化方面與中原也有頗多差異,想要和平改造他們很難。」

  「將中高層清理掉,才有利於我們重新塑造高原文化,真正將那裡融入中原體系。」

  「而且那裡依然在施行奴隸制,過於殘忍。」

  「我們此去乃是順應天命,解救當地百姓。」

  「有百姓的支持,沒有什麼是做不成的。」

  「至於你們說的其他部族」

  「新式火器將真正改變世界,現在朝廷不怕他們反叛,只怕他們一直陽奉陰違。」

  「正好借用這個機會,震鑷一下各部,讓他們知道朝廷的威嚴不容觸犯。」

  「我反倒希望跳出來幾個不怕死的,順便一塊收拾了。」

  「剩下的部族自然就會老老實實的接受改造。」

  眼見眾人還要再勸,朱雄英不容置疑的道:


  「朕意已決,諸卿無需多言,照辦即可。」

  見此,內閣學士們頓時就不再說什麼了。

  倒不是他們慫,而是好不容易才達成的君臣默契,他們也不想輕易破壞。

  不就是區區高原嗎,殺吧殺吧,隨便殺。

  大不了多投入點資源而已,絕不能破壞目前大好的政治局面。

  之後他們文找到陳景恪,詢問準備做到哪一步。

  陳景恪的回答也很直接:「將奴隸主階層徹底剷除,改良密宗佛教,推行大明的文化制度。」

  「你們要做的,是為高原重造一套行政體系。」

  「具體怎麼做,是你們行政系統的事情,我只要結果。」

  內閣學士們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這比皇帝還狠啊。

  果然,老實人發起狠來,才更嚇人啊。

  有了章程,他們就開始忙碌起來,

  事實上打高原是高層早就決定的事情,雖然沒有明說,可默契一直都有。

  內閣也一直在為此事做準備。

  只不過他們沒有想到,朝廷的手段會如此暴烈。

  真要是按照陳景恪的計劃來,之前他們的準備是不夠的。

  不過現在大明的家底足夠雄厚,重塑高原倒也不是做不到,就是麻煩一點而已。

  內閣忙起來的同時,大都督府也沒有閒看。

  總參軍部再次進行了軍旗推演,針對神機營的戰鬥力,制定了完備的作戰計劃。

  後勤部開始為此戰籌備軍需物資。

  在離過年還剩下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徐允恭就率領神機營兩萬四千將土去了川蜀。

  藍斌和藍春兄弟倆也跟著去了。

  本來他們是不想去的。

  這倆人沒啥大志氣,就想躺平享樂。

  連封國都不想要,嫌管理太麻煩,你推我、我推你。

  甚至還提議,要把封國給陳團團。

  他們還振振有辭,反正都是自家兄弟,給誰不是給啊。

  不過倆人性格倒是都沒出問題,從來不干欺男霸女之事。

  反而最喜歡打抱不平,專門收拾紈子弟。

  如果不是家裡阻攔,他倆早就離家出走『闖蕩江湖」去了。

  老百姓提起他倆,無不豎起大拇指。

  所以平日裡大家對他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次藍玉可沒慣著他們,直接放出話來。

  不去就在報紙上和他倆斷絕父子關係。

  兄弟倆雖然有些不著調,可大是大非還是拎得清的。

  見親爹真生氣了,只能乖乖跟著去。

  大軍調動自然要有藉口。

  對外的理由是,大小涼山的三蘇(諾蘇、納蘇、聶蘇)部落對抗衙門,牴觸新法推行故派遣神機營前去威鑷、彈壓,順便也能起到練兵的作用。

  這個理由可以說非常充分。

  根據軍制,邊軍和禁軍每到三年都會進行一次輪換。

  禁軍去邊疆成邊,邊軍到京畿一帶駐守。

  而大小涼山那邊的少數族群,因為地形封閉加上窮山惡水,非常的守舊。

  名義上他們歸附大明,實際上依然在高度自治。

  他們生活在大山里,官吏都找不到他們。

  為了方便管理,也為了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

  大明給他們劃分土地,蓋房子、分牛羊,分農具種子。

  他們就把房子能拆走的全拆走,弄到山上自己的窩棚里。

  牛羊宰了吃肉,種子煮了當食物吃。

  強迫他們搬遷,他們就在首領的帶領下反抗。

  深刻詮釋了,什麼叫窮山惡水出刁民。

  雖然陳景恪很反感這句話,認為是對窮苦百姓的污衊。

  可有時候,有些人愚昧的讓他都有些想罵人。

  這次讓神機營過去,也算是樓草打兔子,順便一塊兒給解決了。

  陳景恪選擇拿大小涼山當藉口,不只是因為這裡離高原近。

  還有個原因是,這裡的蠻夷部落,文明程度和高原差不多。

  這裡的人分為四等:黑彝、曲諾、瓦加和呷西四個等級。

  黑彝是奴隸主階層,擁有一切生產資料,下層奴隸的生活不如牛馬。

  陳景恪的命令是,徹底清除黑彝階層,解放後三個等級。

  算是一次提前演練。

  而且大小涼山的地形雖然複雜,神機營過去也可以提前適應一下,免得到了高原出問題。

  大小涼山地區的官吏,得知神機營到來別提多開心了。

  對待三蘇部落的態度,也變得強硬起來。

  此舉自然引起了部落首領的不滿,他們派人毆打驅逐朝廷官吏,還封鎖了交通。


  並放出話來,若是衙門再干涉他們的內務,就與大明徹底決裂。

  官吏們都鬼精鬼精的,見到他們這麼幹非但沒生氣,反而一個個關起門慶祝起來。

  打的好,驅逐的好,封鎖道路乾的更好。

  正好給了大明出兵的理由啊。

  不過做戲就要做全套。

  之後官吏們接連發了三條申斥令,要求這些部落認罪,可以既往不咎。

  自然是被拒絕。

  等徐允恭到達並修整完畢,出兵的理由也已成熟。

  他也沒墨跡,打。

  不過他沒有和之前那樣,派大軍一窩蜂的進山。

  而是先將大小涼山的地圖弄清楚,又找到了足夠多的嚮導。

  然後將軍隊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一萬四千人,他們拿的主要是老式火器。

  負責鎮守各個要道。

  防止土人在各個大山流竄,同時也能預防他們從山裡衝出來劫掠地方。

  另外一部分一萬人,以百戶所為單位,分成了八十個單元。

  (一個百戶所實際有120-130人之間。)

  在嚮導的帶領下,從各個方向進入大小涼山,對藏在其中的土民進行鎮壓圍剿。

  入山的將士手持的,全部都是新式步也就是老套筒,並配備的卵式手雷。

  小型迫擊炮則配備到了百戶所一級。

  軍用地圖也是每個百戶所一張,確保不會迷失方向。

  得知明軍竟然化整為零深入大小涼山,三蘇部落的首領大笑不已。

  你們若是集結大軍圍剿,我們只能四處躲藏。

  現在竟敢分兵進入我們的主場,還是分成一百多人一隊。

  看我們來表演吊打明軍主力吧,

  三蘇部落相互之間也是有仇的,甚至還是死仇。

  本來迫於明軍的壓力,他們還想抱團。

  結果發現明軍主動來送死,三家也不結盟了,各自召集了三四千人,準備給明軍一個驚喜。

  諾蘇部落首領比較勇,直接帶人正面襲擊一支百戶所。

  這支百戶所的百戶不是別人,正是元大石。

  這貨表面瓢悍無腦,實則是個老銀幣。

  雙方遭遇後,他沒有就地組織人反擊,而是回憶了一下周圍地形,很快就制定了一個計策。


  他留下一半人阻擊敵人,自己則帶領另一半人先一步離開,很快就消失在叢林裡。

  等元大石走遠,負責阻擊的人按照計劃開始後撤沒多久就退到了一處山溝里,他們沒有猶豫轉身就鑽了進去。

  後面追擊的諾蘇部落,連明軍的尾巴都沒摸著就死了幾十號人,心中正狂怒。

  也沒有多想,跟看就鑽了進去。

  不出意外,元大石帶著人出現在了他們後面。

  剩下的事情就無需贅述,在新式火器面前,人數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

  至少這四五千連護甲都沒有,鐵製兵器都做不到人手一件的土民百姓,是擋不住的。

  元大石以零傷亡戰績,擊殺四百多人,剩下土人全部投降。

  其中就包括諾蘇部落的首領、大小頭目五十餘人。

  可以說,諾蘇部落的高層幾乎被一網打盡。

  接下來他並未繼續擴大戰果,而是押送俘虜走出深山。

  另外兩邊,納蘇、聶蘇部也遭遇了泥頭車的野蠻衝撞。

  納蘇部的運氣比較好,與一支明軍小分隊正面相撞。

  被一頓招呼後扔下幾百條戶體狼狐而逃。

  明軍小分隊緊追不捨,最終四千多人只有幾百人逃掉。

  他們的首領運氣好,也逃掉了。

  但他主動現身,就等於是暴露了自己的大致方位。

  小分隊對著天空釋放了一紅一綠一黃三發信號彈,這是約定好的信號。

  代表著有大魚在這一帶出沒。

  周圍的小分隊紛紛向這邊靠攏,沒多久這位首領就被從老鼠洞揪了出來。

  聶蘇部首領是最慘的。

  他為人比較聰明,在掌握了一支小分隊的動向後,帶兵提前埋伏在前方的一個山谷兩側。

  成功將一支明軍百戶所給圍住了。

  這位首領那叫一個得意,就站出來想要勸降。

  然後他就被一發迫擊炮當場給送走了。

  之後這支百戶所依託地形組織反擊,仗著兵器優勢,反過來壓著土人打。

  只是他們是被包圍的一方,地勢對他們非常不利,一時間也無法衝出去。

  且有不少士兵倒霉,被弓箭、石塊所傷。

  但別忘了他們並不是孤立無援的。

  徐允恭派遣了八十個小分隊,自然不是無的放矢。


  每三五個小隊分成一個大組,相互之間距離並不遠,可以及時援助。

  這支小隊發現被包圍的時候,就已經釋放了信號彈。

  離他最近的兩個小分隊先後趕到,從山坡兩側發起進攻。

  擊殺敵人兩千餘人,其餘全部被俘虜。

  三蘇部落主力就這麼輕鬆被解決,消息傳出去,當地官吏皆感到不可思議。

  這還是讓中原王朝耗盡心血,都無可奈何的三蘇部落嗎?

  怎麼這麼不經打?

  徐允恭表情淡然,沒什麼好奇怪的。

  一切都在大都督府的軍旗推演範圍內。

  新式火器打這些還生活在半原始時代的蠻夷,若是還不能手到擒來,他這個神機營大統領也別幹了。

  接下來就是定點清除,將藏在椅角里的土民全部出來。

  地方官吏開始接收、安置。

  將近二十萬土人百姓被從大山深處遷徙出來,他們算是痛並快樂著。

  每天忙的屁股都挨不著板凳,但心裡卻是很痛快。

  以前把你們當爺爺一樣哄著,現在怎麼不鬧了?

  沒了高層領導的土民百姓,也變得老實起來。

  官吏讓幹啥就幹啥,再也沒有人拆自家房子,吃自家的牛羊、種子糧了。

  沒了黑彝的壓迫,終於過上了『人』的生活的三蘇百姓,很快就接受了自己的新身份。

  心甘情願的做起了大明的順民。

  神機營只用了不到三個月,就解決了盤踞大小涼山數百年的三蘇部落。

  將住在雲貴川三省的所有樸素族群,都嚇的瑟瑟發抖。

  尤其是盤踞在貴州播州一帶的楊氏家族。

  他們家族從唐朝中晚期就霸據播州,至今已經五百多年。

  歷朝歷代對他們家都無可奈何,只能採取安撫政策。

  大明立國後也不例外,先是冊封為世襲土司,之後又累累給予賞賜。

  對於大明的新政,他們自然也是陽奉陰違。

  只不過他們比較聰明,做的很隱晦,大明一時間拿他們也沒有辦法。

  當然,主要是大明忙著搞變革、搞擴張,暫時沒時間理會他們。

  楊家可不知道這些,只以為自家厲害,大明朝廷拿他們也沒辦法。

  朝廷派遣神機營去彈壓大小涼山,他們自然也是知道的,並且一直在關注。


  播州離大小涼山很近,前世明末時期兩家就沒少合起伙來搞事情,最後分別被萬曆給摁死了。

  這一世兩家倒是沒有聯合,可就發生在隔壁的事情,他們自然很關注。

  眼見神機營只用三個月就徹底解決了三蘇部落,並且將高層黑彝徹底清除,可把他們給嚇的腿都軟了。

  待回過神來,連忙去討好當地的官吏。

  同時還派出使者前往京師給皇帝朝貢,表達楊家對朝廷的忠誠。

  播州的官吏那叫一個揚眉吐氣,以前他們可沒少受楊家的氣,這會兒怎麼不神氣了?

  不少官吏都動了歪心思,要不要學學漢朝的使節?故意去播州搞搞事情。

  如果楊家能忍得住不下手,那自己也出了口惡氣,心裡舒坦。

  如果楊家忍不下動手將自己給殺了,那也是好事兒。

  朝廷有了出兵的藉口,自己也能名留史冊。

  而且大明朝廷賞罰分明,到時候肯定會照顧自家後人的。

  用自己的死,換取史冊留名的機會,換取子孫的富貴,怎麼看都划算啊。

  朝廷並不知道播州官吏在打什么小算盤。

  當大小涼山的情況傳回之後,可以說滿朝歡慶。

  原本擔心陳景恪的政策過於激進的人,也徹底放下心來。

  瞬間,大明的保守派和激進派達成了一致。

  打,狠狠的打,不聽話的全殺了。

  至於高原——

  大明是中央朝廷,講究一個師出有名。

  我們不能隨意欺負藩屬啊。

  所以所以朱雄英聽說高原挑選轉世靈童的時候,往往會選出好幾個。

  各派系都想讓自家挑選出來的靈童成為活佛,因此鬧出了不少大亂子。

  作為大明的天子,仁慈的皇帝陛下,不忍見大明子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於是就想到了一個辦法。

  他命工匠用黃金打造了一個堪稱奢華的寶瓶,上面雕刻著佛陀、菩薩,鑲滿了名貴寶石。

  然後請大明百餘位僧道領袖進行開光。

  一切準備完成之後,他命人將寶瓶送到了高原上。

  以後你們挑選出來靈童,將名字寫在紙上扔進寶瓶里進行抽籤。

  抽中誰,誰就當活佛。

  這是天子對你們的關愛,你們不會不同意的,對吧?

  (還有更新耶)


  • 小提示:按【空格鍵】返回目錄,按(鍵盤左鍵←)返回上一章 按(鍵盤右鍵→)進入下一章

  •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
    • 錯誤
    • 手機
    關閉
    Cookies Policy|DM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