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代都市> 火紅年代:隱居四合院當大佬> 第425章 孩子們要長大了

第425章 孩子們要長大了

  第425章 孩子們要長大了

  飯後,父子四人悠然踏上消食之旅。

  三個孩子如同小尾巴,緊緊跟隨在父親劉之野身後,只要他在家,這份親密無間便如影隨形,寸步難捨。

  父子四人悠然漫步於寬敞整潔的街道上,一圈過後,便悠然自得地返回了大院。

  此刻,劉家大門前已熱鬧非凡,一群活潑好動的小傢伙們,如同急不可耐的小「皮猴」,正翹首以盼,滿心期待著劉家三姐弟的加入,一同投身於「捉迷藏」的歡樂遊戲中。

  sto9.🎉com為您提供最快的小說更新

  這年月的晚上,像他們這些小頑童,經常結夥,玩躲貓貓,捉迷藏的遊戲,或者是拿著彈弓,雙方交戰,時常打得不可開交,被家長拎著耳朵帶回家也是常。

  小時候人是玩得開心,無憂無慮的,一玩就是半拉夜,家長不叫,是不可能回家的。

  不像後世的孩童,晚上肯定是關在家裡,家長決不會放孩童晚上自己外出的,肯定是不放心嘛。

  七十年代晚上小孩子們玩的挺豐富,像什麼藏貓胡,玩木頭人遊戲,白天跳繩跳皮筋,踢毽子,玩翻蛤。

  一些男孩扇洋畫,推鐵環,玩泥巴。還有把樹葉藏到土裡互相找,挑冰糕棍,槓拐………

  還有的小孩用石子走五子棋,抓跳子,用皮筋跳繩。跳甩繩,滾蛋珠,玩七步槍等等…

  這時候也沒覺得無聊。

  可玩的太多了,數也數不清。這年月里大部分農村裡的物質條件不好,當然劉家莊不在其內。

  童年時光樂趣多,這年月也沒有拐賣兒童的,半夜三更兒童們還玩捉迷藏。

  這年代學生沒有作業,作業都在學校做完吶。

  大部分農村,晚上學生和小孩子們都上大街玩,大人們就坐在油燈下,有的在月光下紡線。

  還有的納鞋底兒,有的搓花姑捲兒,有的拐線子。

  雖然這時候的日子苦,但是好多人在後世里還是懷念這個時代,連做夢還都是小時候在家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生活。

  困難時期糧食極其欠缺,有的人家晚飯一般都是喝拌湯,這時候晚上也要經常停電。

  老百姓家裡沒沒有電視,只有廣播,停電了廣播也沒有,飯後又沒有什麼聽的看的。

  大多數農村都差不多,村口是操場,很多小孩子都在操場上玩,只能和同齡的夥伴們追逐捉迷藏,小孩子追打之後散了回家睡了,偶爾會去生產隊的地里偷個瓜吃。

  到天黑以後各自回家睡覺。


  一般人都會認為,這年月里的農村人,晚上可能吃了飯就是睡覺,其實不然。

  這時候物質文化生活不如現在豐富多彩,但也有其特色,也有做不完的事情。

  一般情況下,生活在六七十年代農村人,白天出集體工回來後,基本上天黑了。

  先是將滿天飛的小孩兒們,雞鴨狗兒們找回家,然後做晚餐,一家人吃完晚飯,男人坐在禾坪里抽幾袋旱菸,女人收撿餐桌後,或教教子女讀書寫字,或料理子女洗漱睡覺。

  體貼女人的男人,會與女人一塊照管子女、料理家務,或與女人聊聊天、哄女人早早睡。但事實上還有很多事等著女人去做。

  要洗完一家人換下來的贓衣服,要煮好明天的豬潲,要縫補白天不小心刮破的衣服……

  等到大家都差不多睡了,家庭主婦才能料理自己,準備睡覺。如果家裡老人健康,則可以做不少家務,老人如果身體不好的話,夫妻出工回來還得料理老人。

  其實,碰到「雙槍」(搶收早稻、搶插晚稻)農忙時節,生產隊還要組織「出晚工」,也就是大家在家裡簡單吃點晚飯後趁著透亮月色,又到田裡做事,或者扯秧,或者割禾。

  無論男勞力還是女勞力,只要身體好的,都要參加。

  農村人為了不誤農時,拼命幹活,他們很累的,但他們不怕累不怕苦。

  因為晚上沒啥娛樂活動,大人們忙完活兒就回家上床休息了,所以很多家庭都是幾個小孩。

  這年頭隨便哪家人至少都有三個孩子,多的至少七八個,有的地方晚上連電都沒有,白天幹活又累,晚上的唯一娛樂活動就是夫妻生活了。

  所以,農村里熱鬧和高興的事就是大隊放電影了。

  那比過年還高興,小時看露天電影像過節,因為這年月,文化生活缺乏,大傢伙一聽到那個村放電影,早早準備占位置,帶上點瓜子,地瓜干,和小朋友們一起去非常興奮。

  天氣熱,手拿葡扇,大多數農村在夏天裡偶爾會在打穀埸放電影。

  這年月,點煤油燈,沒電視,一年到頭只能看上幾場露天電影,在田間小路走5里地大隊看露天電影,真是很興奮。

  電影看完,打著手電興奮的往家裡趕路,有時路遠,走上一,二十公里遠,仍不覺得累!

  回來時天很黑,人們快步如飛深一腳,淺一腳的回到家………

  劉家莊,相較於其他的村落,無疑是幸福的代名詞。

  十年前,他們便率先跨入了「觀影自由」的新紀元。

  而今,夜幕低垂之時,劉家莊不僅洋溢著露天廣場電影放映的溫馨氛圍,更坐擁一座現代化的電影院。


  那裡,觀眾可悠然步入,坐於柔軟座椅之中,享受最新上映影片的視覺盛宴。

  從經典到潮流,從國內到國際,各類影片應有盡有,滿足著每愛好者心中對電影世界的無限遐想。

  在劉家莊這片土地上,電影院與戲劇團、歌舞團及傳統藝術中心交相輝映,構成了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這些文化瑰寶不僅點綴了鄉村的夜空,更極大地豐富了當地百姓的精神世界,讓他們的生活因此而多姿多彩,充滿了歡聲笑語。

  這話有點扯遠了,咱們回歸正傳。

  劉文和劉武一見到小夥伴們早已等候,便興奮地歡呼一聲,迅速融入他們的隊伍中。

  劉之野轉頭,目光中帶著幾分好奇,詢問起他的大女兒:「小賢,你為何不與他們一起去玩啊?」

  劉淑賢撇了撇嘴,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屑:「我才不參與那些幼稚的遊戲呢!爸爸,你回去再教我幾招拳法如何?」

  劉之野聞言,臉上不禁浮現出一絲無奈,心中暗想,或許是自己將女兒引入了歧途,讓她偏愛武藝而非女兒家的溫婉,從小便少了那份柔美,更像是個活潑的假小子,對刀槍棍棒情有獨鍾。

  劉之野望著身高已至他胸前的女兒,心中五味雜陳,驚覺她已悄然邁入十三歲的門檻。

  這要是擱過那會兒,這般年紀的女子或許已談婚論嫁,而今卻仍是他掌心的寶貝。

  然而,這丫頭的性子卻讓他頭疼不已,要強好勝,與他如出一轍。說實話,他與甘凝夫婦倆,在女兒的教育上也傾注過心血,才藝培養上更是下足了功夫,舞蹈、音樂、繪畫,樣樣不落。

  可唯獨這脾氣,仿佛天生註定,任憑請來多少藝術家教,最終都因她的倔強不馴而紛紛離去。

  最終,劉之野只能無奈地妥協,「罷了!孩子喜歡啥就隨她吧!大不了,將來我親自送她進軍營……」

  他這話一出,甘凝立刻投來責備的白眼,心中暗自埋怨,總覺得是劉之野把他們的寶貝女兒帶偏了。

  原本該是溫婉賢淑的大家閨秀,如今卻被他無意間塑造成了一個英姿颯爽的女漢子。

  這踏馬的找誰說理去?

  劉之野瞥了一眼,他那兩個已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如同脫韁的小馬,與一群小夥伴瞬間消失在視線中。

  「還好,目前這倆小子還沒長偏……」劉之野心裡暗之慶幸著,否則他又該考慮與甘凝重練一個小號了。

  他轉而望向身旁亭亭玉立的大女兒,再次撓了撓頭,笑道:「好,淑賢,今天爸爸教你打太極……」


  不料,劉淑賢聽後卻面露不悅,「爸,我不想學太極拳,軟綿綿的,沒勁。您還是教我八極拳吧,那個才夠勁!」說完,她滿含期待地望著父親。

  劉之野一聽這話,腳下猛地一滑,心中頓時湧起無盡的絕望,他緊咬牙關,沉聲道:「好,既然決定練這拳法,你可得有個心理準備,吃苦是免不了的……」

  劉淑賢聞言,臉上綻放出喜悅的光芒,她興奮地喊道:「爸,您終於肯教我了?」

  劉之野沒有回頭,只是簡短地吩咐道:「走吧,回去換身衣裳,練武場上見真章。」

  劉淑賢應了一聲:「好嘞!」隨即轉身,像風一般沖回了自己的房間。

  劉之野瞧著自家姑娘風風火火的樣子,他恨不得抽自己個兒一個大嘴巴子,「作孽啊!這將來還能嫁的出去嗎?」一時間他有些愁雲慘澹起來。

  劉家的後院,其面積不少,足以施展十幾個人同時練武,地面鋪設著整齊劃一的石板,顯得既古樸又堅實。

  在這片空曠之地,別無他物,唯有幾樣專為練武健身而設的器材靜靜佇立,透露出一種簡約而不失力量的氛圍。

  院落的中心,劉之野身姿挺拔,已然擺開了架勢,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他的每一個動作都顯得那麼專注而有力,仿佛整個後院都因他的存在而生動起來。

  在小姑娘劉淑賢的記憶中,她父親劉之野不僅武藝高強,而且文學程度好,口才也好。

  平時只要劉之野有空閒時,就會給院裡的大人小孩兒們講《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等名著。

  那會兒,她們家還在南鑼鼓巷95號四合院裡住。

  當時院裡人們的精神生活十分匱乏,每天都盼望著劉之野回來說書,一起講故事。

  每當講到精彩處,全都瞪圓了眼睛,大氣兒不敢喘。

  誰要是敢咳嗽一聲,大家都會用眼睛去瞪他。聽劉之野講故事是最大的享受了。

  後來,她們一家就回了劉家莊。

  在劉淑賢6歲多的時候,就開始了正式習武的生涯。

  剛開始的時候,劉之野除教她祖傳的基本功以外,還要求她每天練五遍陳氏太極拳。

  劉之野教拳以嚴格著稱,他看劉淑賢練拳時,不僅要求她招式準確,還要求動作到位,架子要低。每天規定的遍數,一遍也不能少。

  劉淑賢雖然年齡不大,但她的記憶力很好,練起拳來有模有樣。劉之野教完了,就讓她帶著弟弟們練拳。

  劉之野平時非常注重劉淑賢練習單式,每次檢查,如果劉之野不說停止,劉淑賢是不能動的,始終要保持標準的動作。


  因為劉之野說過:「咱們老祖宗的東西,不練夠一定遍數,不吃大苦,是領悟不了其中的奧妙的。拳打千遍,身法自然。拳打萬遍,神機自現。拳打十萬遍,大乘境界。」

  劉之野對孩子們拳法上的教育很有特點,因材施教。

  他讓三孩子養貓養狗,讓孩子們觀察它們的靈活性,看它們是怎樣攻擊對方和自衛的。

  劉淑賢特別喜歡貓的靈活性。我在撫摸貓頭時,一隻老鼠從旁邊躥過去,貓噌地一下從她手下衝出,按住了老鼠。

  其速度之快,身形之靈活是人所做不到的。

  另外,劉之野讓劉淑賢抓住貓的四隻爪子,舉高懸起,然後一鬆手,看它怎樣落地。

  在鬆開的一剎那間,它的腰用勁兒一翻,總是四肢朝下,穩穩噹噹接地,摔不住它。

  劉之野對她說,「關鍵是在於腰勁兒。」

  人們常說,人老先從腿上老。其實是先從腎上老,腰勁兒一沒有,腿就抬不起來了。

  有時候,劉之野還叫孩子們看兔子蹬鷹。

  劉淑賢就養兔子,追兔子,看它轉身蹬她的一瞬間,它是如何反應的。

  她養兔子的目的就在這兒。兔子蹬她,是連咬帶蹬。

  就那一下,其力道就像成年人用腳猛踢她一下似的。

  她養狗也是如此,激它們,看它如何反抗。

  這就是父親劉之野用孩子們好玩的天性,觀察和研究動物的搏擊特性來引導他們學拳。

  教武也是育人,劉之野不光教孩子們武功,也教他們做人做事的道理。

  習武人於己講求的是健身,強身,修身,具體說就是保健身體,強身自衛,修養身心。

  應以武德為重,講究禮儀和仁義,恃強凌弱、爭強好勝的行為是被嚴格禁止的。

  「尚武武德為上,為人仁厚善良;修身注重禮儀,養性拋棄豪強。

  濟困驅邪扶正,莫爭高低短長;積善必有餘慶,積德百世流芳。」

  劉之野教孩子練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鍛鍊筋骨,陶冶性情,磨練意志,增強體質,祛病延年,還是為了防身抗暴。

  而不是培養出幾個爭強好勝,欺凌弱小的紈絝子弟來。

  相較於大姐劉淑賢對武術的狂熱喜愛,她的兩位弟弟則顯得興趣平平。

  在習武之路上,他們時常表現出懈怠,「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缺乏持之以恆的熱情與積極性。

  劉之野也不強求他們,只得順其自然,只要他們身體好就成。


  有時候,劉之野不在家。

  劉文劉武這哥倆則撒了歡,美猴王一樣率領它們這幫「小猴子」們拿著兵刃般的杴、鎬、耙子、水桶,浩浩蕩蕩開進後村外的空地上,鬆土、平整、灑水,做準備動作,壓腿、蹲樁、舉槓鈴,走啞鈴、盤槓子、操練開來。

  常言說,七歲八歲討人嫌。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不懂人事,不知好歹,調皮搗蛋,淨瞎胡鬧,人嫌狗不待見,常幹些荒誕不經的蠢事,給家長、老師惹事、添亂。

  劉家離永定河不遠,永定河就是他們這些小子們的樂園。

  夏天的午後,只要胡同里有人喊一嗓子——「去游泳嘍」,很快就跳出一群孩子。

  劉文劉武這幫小傢伙也不光是游泳,還撈魚蟲、捉蝦,在河邊的樹林,逮蛐蛐、捉知了、逮蜻蜓。

  這逮蜻蜓有很多方法,他們找來廢舊的紗窗、鐵絲和竹竿,自己做成網去捉。

  還有種辦法就是找些車胎上裁下來的膠皮,自己熬成黏乎乎的黑膠,然後抹在竿子上,出去以後兩個人配合,一個人拿竿子,一個人拿兜兒。

  等蜻蜓落在竿子上被黏住後,另一個人就很快捉住,放在準備好的兜兒里。

  捉回來的蜻蜓有時候他們就生吃,把兩個翅膀一拔,鮮肉就露出來了,其實也不好吃,主要是很多人都不敢吃,如果有人吃了,那這個人在孩子堆里的威望馬上就高了。

  但捉蜻蜓大部分還是餵貓,或者放在屋子裡讓它吃蚊子。有點經濟頭腦的還去捉土鱉,那種蟲子村里藥店裡收,3分錢一個,賣10個可以買100響的「瀏陽河」鞭炮。

  他們還自己做風箏,老京城叫「糊屁簾」。

  竹篾兒很難找的,看見誰家的門帘子是竹子做的就特興奮,總惦記著。

  逮著機會就偷著抻幾根,再找紙,糊好以後幾個孩子到永定河邊放著玩,大家互相模仿,過不了多久那家的門帘子就被抻光了,免不了又被罵一頓。

  劉之野深恐村中的孩童頻繁涉足河邊,釀成不幸,遂向三大爺劉元海建言,提議加強民兵們的巡邏力度,特別是針對劉家莊周遭的水域,確保一旦有險情發生,能迅速響應,施以援手,為孩子們的安全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另外,他還給孩子們準備了十幾條汽車內胎充當游泳圈。

  下河游泳捉魚,上房掏鳥窩,就沒有他們不敢幹的事。

  某日,劉之野取出珍藏的手槍細細品鑑,隨後不慎遺落在書房裡,忘記放回倉庫。

  不料,被劉文與劉武這哥倆撞見,他們偷偷地攜槍外出,與一群孩童玩起了模擬戰爭的遊戲……

  事後,劉之野得知此事,驚出一身冷汗。

  所幸,這並非他的公務用槍,且槍內彈夾空空如也,否則後果將不可想像。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