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話內閣制度!
第35章 大話內閣制度!
陳寒聽了這話之後,略微的思考了一下,接著敲著手背說道,「也不能這麼說,當時的內閣的出現,其實也是因為朱元璋廢除丞相之後,不得已才形成。」
凌漢急忙問道:「這話咋說?」
陳寒解釋:「永樂大帝朱棣在登基之後,由於自己是通過不正當手段坐上的皇位。
所以他迫切需要用自己真才實幹,讓天下所有人都閉上嘴,所以屢次的御駕親征。
由於他御駕親征,朝內之事無法獨攬,在這種情況之下,他成立了內閣,輔助自己處理政務。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內閣類似丞相。
丞相有三大權力——議政、決策、執行。
不過朱棣很聰明,他把丞相應該有的決策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把議政權給了內閣。
執行權分給了六部。
在名義上面就把丞相的權利一分為三。
最重要的決策權在他自己的手上,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
說實話,在這個時期內閣還是能起到相當大作用。
內閣成立之初,朱棣所選取的人物,多數是有地方行政經驗的。
第一任內閣當中,比如解縉、胡廣、楊榮等都是明朝初期的名臣,他們也都相應地做出了成就。」
說到這裡的時候,朱元璋和朱標已經能夠順著這個邏輯往下考慮到很多東西。
朱標輕輕地拍了拍凌漢的肩膀,指了指外邊。
凌漢會意,「小陳老師你先等一下,有個村民來找俺,俺出去一下。」
陳寒笑道:「村長,去吧,處理事情要緊。」
凌漢他們三個出去了,來到了農事殿外邊。
朱標對朱元璋說道,「父皇,兒臣聽著內閣的組建,似乎還不錯,能夠將決策權拿在手上,議政權交由內閣,執行權又放在了六部,其實就是將之前的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分散的更厲害,不過這明顯就有漏洞。」
朱元璋也是說道,「漏洞最大無外乎皇帝本人。」
朱元璋一針見血,「皇帝本人雖然能將決策權抓在手上,但得有能力做出決策,才能有效發揮內閣作用。
若不然,內閣成立之後,那些個文人士大夫,是會無限將內閣權力擴大的。」
朱元璋這話說的是對的。
內閣後邊之所以慢慢的權力那麼大,甚至皇帝必須得要依靠那些太監來牽制內閣,就是因為那些文官是不可能將內閣的權利僅僅只停留在秘書層次的。
他們一旦抓住了一點點機會,就會迅速的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這就是最大的弊端所在。
朱標點頭:「的確如此,那咱們再去聽一聽他將那內閣之後,會發生的什麼事聽完再做決定。」
朱元璋點頭。
於是三人又一次返回。
凌漢回了房間之後笑道:「處理完咧,處理完咧,咱們繼續說。
小陳老師,按照你剛才說的,好像內閣成立之後,也有很多麻煩事。
俺剛才在處理事情的時候也想了想,是不是內閣權力會越來越大。」
陳寒點頭:「村長,看起來您也是明白人,的確如此。
內閣的運行很大程度要依賴皇帝的權威,皇帝必須自己腦袋清醒,要不然,文官就會忽悠你。
他們其實是將一件事情最後的決策,形成自己的意見,然後交到皇帝的手上,讓皇帝最終決定。
如果皇帝自己無法做出決策,可能這些個內閣大臣就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影響皇帝的決策。
況且到了後邊,內閣的成員往往都是六部尚書或者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之類的位高權重的大臣。
他們本身的影響力就非常大,又手握議政權和行政權。
就算決策權在皇帝的手上,可是這兩樣權力抓在手上的文官們,其實已經有能力和皇帝對抗。
畢竟伱決策之後,執行的人還得是我。
這就導致後邊內閣首輔是身兼內閣大臣以及各部尚書這兩項超級大權,皇帝決策之後,容易被他們所束縛。」
朱元璋和朱標父子兩個在聽到了這裡之後,互相看了一眼。
都在說,果然如此。
內閣的權力其實跟內閣成員本身有關。
如果他們本來在行政方面就已經是六部尚書這種頂級官員,那麼就相當於自己議政,皇帝決策,自己執行。
這些人是不會拿刀來砍自己的手的。
所以議政的結果,往往是便於自己去執行。
皇帝的決策是很重要,肯定會提出不同的意見,但是不是每位皇帝都是朱元璋、朱棣這種見多識廣的皇帝,能夠做出自己正確的決策。
只看朱允炆這種皇帝就知道了,以齊泰、黃子澄、方孝孺為首的,僅僅只是腐儒,就能把他忽成那樣。
要是朱允炆遇上了楊榮、張居正、高拱、嚴嵩這類的,朱允炆得被他們玩死。
沒啥見識,或者說沒啥經歷的皇帝,和一幫老油條斗,那是會吃虧的。
陳寒說了,「村長,你說像明朝皇帝這麼專權的,他們怎麼能忍受內閣,左手倒右手的掌握這些權利,這已經和半個宰相沒有區別。」
凌漢點頭:「說得對,說得對,那皇帝們又會怎麼來反抗呢?他們不會看不懂這一點,畢竟咱們這種普通人都看得懂,他們難道就不想廢掉內閣嗎?這樣權力不都在自己的手上?」
陳寒哈哈一笑,「村長,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廢了內閣,他們就必須得要向他們的老祖宗朱元璋那樣廢寢忘食。
朱元璋那樣的勞模皇帝,千年來都難得有幾個,老朱家可沒有人人都遺傳到這種基因的。
內閣在永樂時期,能夠替皇帝分擔大量的工作,使皇帝有精力做其他事的好處,這些皇帝們是非常想要保留。
但是他們只想讓內閣成為他們的秘書機構,但文官們可不會遂了他們的心愿,嘗到了一點甜頭的文官們,還不得像附骨之蛆一樣牢牢掌控住內閣。
這就逼迫的後邊的這些皇帝們,只能想方設法牽制這些個內閣大臣。
要怎麼做呢?有位皇帝就非常的聰明,或者說小聰明。
因為他的這個聰明,真正地為大明王朝後邊這一百多年埋下了種種惡果。
但是在當時他估計只會想到這種小聰明,真的是太好用了,所以根本就沒有想過這些惡劣的後果。
這個皇帝不僅僅是打破了太監不得干政這一條。
甚至連朱元璋制定的,宮裡面的太監不得識文斷字這一條,也完全打破。
正是因為他的這一行為,導致後邊不少太監無法無天。
而且還影響到了清朝對於內廷太監的規定。
在清朝時候,那些滿清皇帝就規定,太監不得認字,就是從這位皇帝吸取的教訓,這個教訓可太深刻了。」
……
求追讀!!
(本章完)
(還有更新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