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兒子的心思,老朱懂!
第678章 兒子的心思,老朱懂!
他們沒有辦法獲得科舉制度的好處就開始嘲諷,他們沒有辦法在高考的時候獲得好處,他們就開始抨擊。
科舉制度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給了普通百姓一條上升的通道,而且還是比較公平公正的一條道路。
如果像三國時期魏國那樣搞一個什么九品中正制,那很容易的,只要你家裡有人是名流那你就可以當官,這很容易的,因為很多人都會幫著一起來維護這個制度。
因為這是所有人的蛋糕,沒有人希望這個蛋糕被其他人瓜分掉,我不需要太過於努力就能讓很多得到這部分利益的人,跟著我一起來守護這份蛋糕,就是這麼簡單的。
這一切都是需要通過你家裡有多少實力而來的,你家族要是沒有什麼實力的話,你一輩子也只能是百姓,甚至你的後輩兒孫世世代代也都是百姓,根本不可能有上升的途徑。
但是科舉制度卻給了一個這麼好的途徑。
觀看最新章節訪問sto9.co⛅m
即便科舉制度有這麼多的問題但是不可抹黑的是,正是因為科舉制度的普及才讓那些門法規組沒有了那麼強的壟斷能力。
大部分都是底層上來的官員才能發揮他們的才能,才能讓王朝的活力更加好,這就是陳寒現在要去做的事情。
既然現在八股文還沒有真正的確定下來,那就很簡單,絕對不能讓這些會讓將來很多人都陷入麻煩的八股文,徹底的消失在世界上,科舉制度還可以繼續的,只要能讓更多的百姓接受這一套,完全是可以搞另一套。
其實百姓們並不會太關心什麼政治之類的,他們一直都希望自己能夠當官就行,至於什麼思想之類的老百姓們是不相信的,其實老百姓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怎麼樣才能讓我吃更多的飯就行。
至於其他的對於他們來講重要嗎?
其實不重要。
而這也是陳寒為什麼一定要推行教育的原因。
因為如果沒有教育沒有更多的人知道知識,那將會有更多的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不知道怎麼來選擇,甚至都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己過得像個人一樣。
因為很多的老百姓其實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些什麼。
他這一輩子就只知道在地里種糧食,一輩子就只知道這樣才能活下去。
而即便教育沒有那麼強大的能力,能讓一個人瞬間成為有用的人,但是只要讓他明白自己還可以做點其他的事,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才是人才真正井噴的源泉。
如果僅僅只是靠著科舉的話,那估計是很難有真正的天才被挖掘出來。
畢竟天才都是偏科的。
很多天才根本不可能順利通過科舉制度的考核。
有時候這些天才可能膽小如鼠,見到人還會流哈喇子。
但是在某種特定的行業裡面,這些天彩汪汪都能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而這是科舉制度所不能涉及到的。
而陳寒之所以要建設大學,就是希望這樣的人才不通過科舉制度,只要能勝任大學的節奏,那就都能來大明工程學院。
現在的陳寒正在沉浸於這些事情上,過得非常充實。
而朱標之所以擔心就是因為現在好像有很多人,正在抱怨災民的出現。
朱元璋看到朱標臉上的表情之後,微微一笑:「老大,你知不知道你跟你女婿最大的區別在哪?」
朱標聽陳寒這麼一說,腦子裡開始組織詞彙,可是始終是不知道用什麼詞彙來形容。
見朱標沒有說話,朱元璋自己說了出來:「最大的區別就在於你太循規蹈矩,你希望一切都在律法的約束之下。」
聽父親這樣一說朱標頓時覺得好像是對的,自己的確是有這方面的毛病,這也不能怪他,而是因為經過這麼多年的實驗,他發現大部分時候都需要在遵守客觀的律法的基礎上,才能讓更多的事情變得可控。
陳寒的行事方法固然很好但是多少有點離經叛道,如果真的再次出現一個陳寒這樣的全知全能的人才,那大明王朝所有的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正是因為很多人不可能像陳寒這樣行事,所以才難能可貴。
朱標沒有聽錯,朱元璋其實就是在養著陳寒,不管是出於什麼事都能穩坐釣魚台,這才是朱元璋最希望後輩兒孫們要做的事情。
因為朱元璋也一直覺得陳寒是對的,對於朱元璋來講陳寒現在對於老爺子來講就是,將來自己的兒孫們不需要太努力都能過上好日子的幫手。
如果能夠讓全天下的老百姓都知道,大明王朝將來的潛力有多少,那老百姓們還需要那麼擔驚受怕嗎?
既然不需要難道那些老百姓就是那樣的愚蠢,一定要想著要怎麼才能讓大明倒台?
這就是一個不存在的問題了,這是很簡單的道理,如果朱元璋連這點東西都不明白的話,那真是白活了。
說實話一開始的朱元璋其實並不是那麼的同意陳寒的說法,知道陳寒現在已經將大部分的問題都給解決之後,他才明白原來陳寒說的是對的,因為自己沒有未來的那六七百年的知識,就應該要認輸。
他現在唯一慶幸的就是陳寒好像對權力並沒有表現出多麼強烈的好奇心,甚至覺得自己的一切都是因為權利帶來的,必須要好好地珍惜這一切。
正是因為如此現在他才會這麼努力的工作。
其實朱元璋一直都看在眼裡一直都非常喜歡陳寒。
所以才會對自己的兒子朱標說出這樣的一番話。
朱標的確是非常的優秀但是他好像不明白,不少的東西其實並不是一定要在律法的約束之下,才能做好。
陳寒現在形式有時候的確是突破了一些底線,但那是必要的手段,朱元璋覺得就應該是這樣的要不然全天下就會亂套。
有時候沒有律法的約束那就是約束,因為誰也不知道邊界到底在哪裡,所以沒有人敢輕易的突破這一層牆壁,這就是最大的約束。
陳寒現在制定了這麼多新的規矩之所以能夠一下就成為,現在所有人都覺得可以實行的規矩,就因為現在的陳寒的確是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所有人都認為這才是對的,所有人都覺得這樣的規矩才是最正常的,那這就夠了。
朱元璋拍著朱標的肩膀:「你希望你爹我長命百歲這是好事,誰不想長命百歲,但是你爹我總得要去見你娘,陳寒那猴崽子到了之後能讓你在你爹身後走,這對你爹來說已經是最大的幸運。
「人都說人這一輩子最大的痛苦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你爹我這輩子看到了很多這樣的事,所以你爹不希望在你的身上看到這些,你要明白這一點的話你就好好的干,不要讓你爹操心就行。」
聽到自己的父親這樣說,不知道為什麼朱標的眼睛都紅潤了。
這些年來父子兩個雖然說天天都能見到面,但是談論的大部分都是關於如何治理天下,那時候朱標一直都覺得這才是自己父親最希望看到的,可是現在看到自己的父親也終於慢慢地彎下了腰,終於也見到了老的一面的時候。
朱標才終於明白這些年來自己真的沒有做到一個當兒子,應該要做到的事。
自己的父親為了讓自己將來的皇位能安穩,費盡了心血,不僅讓所有成年的弟弟們都到外地去守護邊疆,甚至很少有機會能夠見面。
曾經他也抱怨過為什麼自己的父親要那樣對待兄弟們,難道一家人在一塊不好嗎?
隨著他掌權之後他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因為權力一旦沾染上了想要擺脫掉,那就是一個天大的麻煩事。
人真的很難擺脫掉自己的貪婪的欲望,包括他自己。
自己現在僅僅只是一個監國太子,可是他就已經開始想想如果有朝一日全天下的事,都由自己一個人說了算的話他要怎麼樣來改造天下。
甚至就在剛才他還在想如果自己的父親過世了,自己要怎麼樣來面對天下。
因為很容易想像的一件事就擺在了自己的面前,自己必須要給自己的父親擦屁股,自己的父親在執政的時候做下了很多不該做的事。
如果自己想要做什麼大事就必須要好好整理一下天下才行,可是他很明白光是要搞明白這些事情,就必須要花費不少的時間,他埋怨過自己的父親為什麼在當皇帝的時,給自己留下這麼多不必要的麻煩。
因為這些麻煩的事情一定會讓自己為了搞定這些事,就浪費掉了大部分的時間,自己現在已經三十五歲了,人過中年之後想要有更多的經歷那是不可能。
他可是不敢想像自己也能夠有父親一樣的身體狀況,自己的父親那是在馬上征戰的時候,有了這樣的一副鐵打的身軀,但是自己不行。
父親是天選之人但是他覺得自己不行。
而如今他才明白其實自己的父親一切都想好了,陳寒就是自己父親的選擇。
就像父親說的那樣很多事情如果只想著,把這些人都裝進律法的約束之下,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很多人根本不希望被約束。
反而是陳寒的方法很管用,用高俸祿當作陷阱把這些人自動的關進去,讓這些自己覺得這俸祿太高了,不敢輕易的犯錯。
而考成法已經決定了這些人如果不作為,那就一定會面臨非常嚴峻的考核,到時候他們就沒希望保住自己的官位。
這種無形的壓力才是現在這幫人不敢輕易嘗試去挑戰陳寒的底線,他們很明白現在的陳寒的改革變法一定會讓很多人站在陳寒這邊,因為這部分人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陳寒的好處,所以這部分即便知道將來自己的後輩兒孫可能也要面臨這樣的考驗。
卻依舊相信陳寒能夠給他們更好的生活,可能這就是信心的塑造吧。
「你爹我現在最大的成果就是替你發掘出了陳寒這個猴崽子,他多好啊,每天都充滿了幹勁,就想讓咱們大明好一點,這個孩子就是尚天賜給咱們的。
「咱也知道你是怎麼想的,你是咱的兒子,別看你現在就好像是一個書生一樣,但你也曾經跟著你爹在戰場拼殺過。
「在戰場上待過的男人都不希望自己只做一個守成之君,你也想開拓疆土,對吧?」
沒想到自己的那一點小心思被父親完全看穿,即便已經這麼大年紀了聽到父親的評價之後,還是有點不好意思,「爹,你說得對。」
哈哈哈……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來。
他覺得很開心的是自己真的還能敏銳的洞察到自己兒子的想法,這其實是一個好事情。
如果自己的兒子一輩子只想當個守成之君,那就算陳寒再厲害也沒用。
因為陳寒這個猴崽子曾經跟他說過,如果沒有一個有開拓精神的皇帝配合自己的話,就算自己使盡渾身解數也不可能有太大的進步。
畢竟自己只是一個人如果什麼都靠自己的話,那自己就算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
正是因為明白這些事情陳寒才能更加的理智。
曾經陳寒一直都覺得自己一個穿越者能夠把所有的事情,都給做好,其他的人都只要配合自己就行,可是現在他才明白不是這樣的。
如果沒有一個堅強的後盾的話,也就是後面有一個真正想要改革變法的皇帝在支撐,自己的權威從何而來。
既然現在的情況是自己沒有辦法做皇帝,那就有必要扶持一個支持變法的皇帝出來,這才是自己要做的事情。
而現在朱元璋就在替陳寒試驗一下朱標,看看朱標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可以開疆拓土的皇帝。
現在這麼一實驗發現朱標還是合格的,因為朱標看到自己慢慢的老邁之後居然會有些憂慮。
朱元璋當然知道朱標在憂慮什麼。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朱標絕對不會因為人必須要走這件事太難過,他應該很明白就算陳寒來了也不可能讓自己長命百歲,最多也就是多活幾年,但是將來的路總歸是要朱標自己去走,甚至陳寒現在都沒有辦法預測未來……
(還有更新耶)